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绿色增加值演化趋势与结构分解 被引量:12
1
作者 范金 万伟 +1 位作者 袁小慧 FATEMEH Ranaei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9-89,共11页
改革开放40年不仅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史,而且也是中国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变迁史:环境污染蔓延和初步治理I阶段(1978—1992年)、环境污染加剧和规模化治理II阶段(1992—2002年)、环境污染恶化和综合治理III阶段(2002—2012年)、环境污染... 改革开放40年不仅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史,而且也是中国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变迁史:环境污染蔓延和初步治理I阶段(1978—1992年)、环境污染加剧和规模化治理II阶段(1992—2002年)、环境污染恶化和综合治理III阶段(2002—2012年)、环境污染适度控制和生态文明建设IV阶段(2012—2017年)。本文通过构建1978—2017年拓展环境污染的中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探讨了中国绿色增加值演化趋势和结构分解问题。主要研究结论:第一,在4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污染产生系数总体上呈不断增大趋势,绿色增加值指数也在持续降低;第二,结构分解显示出投资和出口在改革开放40年的经济增长中扮演着关键作用,但伴随带来非常严重的污染问题,尤其是II和III阶段;第三,以煤炭采选业为代表的原材料工业和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为代表的加工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并未得到有效和及时治理,这些行业污染治理工作在未来一段时期亟待加强。主要研究启示:一是思想上要把绿色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重视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发展“绿色GDP”,尽可能把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的体系中;二是策略上要转变传统的粗放型高污染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投资和出口结构,一方面重点投资发展低污染行业,另一方面促进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行业的出口,提高人均绿色GDP;三是重点上要持续关注污染较严重的行业的发展,一方面推进升级改造,提升技术水平,减少污染并加强治理,另一方面降低这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提升环境治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增加值 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 结构分解 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则治理与全球绿色价值链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瑞喜 韩剑 张庆勇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41,共19页
本文利用41个经济体36个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环境卫星账户数据以及346项具体的区域环境规则文本挖掘数据,在GVC视角下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以构建基于增加值贸易隐含碳的绿色价值链贸易核算模型,全方位考察环境规则治理对全球绿色价值链的... 本文利用41个经济体36个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环境卫星账户数据以及346项具体的区域环境规则文本挖掘数据,在GVC视角下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以构建基于增加值贸易隐含碳的绿色价值链贸易核算模型,全方位考察环境规则治理对全球绿色价值链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区域环境规则动态深化显著提高了缔约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绿色增加值贸易水平,且在不同规则和国别之间表现出强烈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区域环境规则深化主要通过结构效应、减碳效应以及技术效应共同推动全球价值链的绿色化,不仅能够促进缔约方增加值贸易结构的绿色升级,也能够推动全行业减碳以及国际绿色技术创新合作。而且,随着国内环境规制强度、绿色研发支持水平以及政府效率和监管质量等制度环境约束的提升,区域环境规则对绿色价值链的推动作用也会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绿色价值链 环境规则治理 行业绿色增加值 绿色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衡计分卡和绿色EVA的企业融入型环境业绩评价 被引量:15
3
作者 郑立群 毕立凤 夏庆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67-169,共3页
文章探讨了绿色经济增加值(GEVA)存在的缺陷,分析绿色经济增加值与平衡计分卡(BSC)相结合进行企业环境业绩评价的可行性。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构建了企业融入型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结合某... 文章探讨了绿色经济增加值(GEVA)存在的缺陷,分析绿色经济增加值与平衡计分卡(BSC)相结合进行企业环境业绩评价的可行性。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构建了企业融入型环境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结合某钢铁企业的财务报告、环境统计资料,对该企业环境综合业绩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和提出的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环境业绩评价 绿色经济增加值(GEVA) 平衡计分卡(BSC)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域下国有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方心童 杨世忠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8-115,共8页
本文选取2014—2018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鞍钢股份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适用于中国国有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创造模型,并选取相应考核指标,分析生态文明视域下国有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绿色经济增加值的分析,样本企业... 本文选取2014—2018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鞍钢股份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建立适用于中国国有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创造模型,并选取相应考核指标,分析生态文明视域下国有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绿色经济增加值的分析,样本企业价值创造能力良好,且有很大发展空间;虽然样本期间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整体表现尚可,但年份间波动较大,且个别年份存在负值;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不高,其可持续性有待加强。本文验证了绿色经济增加值指标在国有企业的适用性,不仅丰富了生态文明与会计研究方面的文献,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在国有企业微观层面的落实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国有企业 价值创造 绿色经济增加值 鞍钢股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