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州市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 被引量:4
1
作者 马兴林 赵同凯 +8 位作者 李庆方 夏云 张兆银 夏祯刚 李洪杰 徐安波 王传海 蒋克辉 林治安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4期214-217,共4页
2016年以来,针对"德州市多年来小麦后茬作物以普通粒用玉米为主的单一种植结构"这一制约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本团队依托德州市境内的临邑华辉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华辉合作社),大力实施了玉米绿色增产增... 2016年以来,针对"德州市多年来小麦后茬作物以普通粒用玉米为主的单一种植结构"这一制约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本团队依托德州市境内的临邑华辉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华辉合作社),大力实施了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在2016年玉米花生间作小面积试验研究基础上,2017年和2018年推广实施了玉米花生间作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先后开展了夏玉米抗逆丰产宜机收优良品种、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品种鉴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与集成示范、不同玉米品种间作抗逆丰产增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合理搭配与布局技术创新与示范、籽粒用糯玉米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这些工作有力促进了德州市玉米内部结构及种植业结构的优化,为区域性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模式与示范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 玉米 绿色增产增效模式 技术集成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花生间作绿色增产增效技术规程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兴林 赵同凯 +10 位作者 李庆方 夏云 韩伟 张兆银 夏祯刚 李洪杰 李子双 徐安波 王传海 蒋克辉 林治安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10期194-196,共3页
针对当前我国农区制约高秆与矮秆作物间作种植方式发展的主要因素,着眼于山东省德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本团队前期试验研究与示范展示基础上,制定了夏玉米花生间作绿色增产增效技术规程。
关键词 夏玉米花生间作 绿色增产增效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绿色增产增效关键技术与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彪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年第4期153-153,共1页
在我国农业发展中,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类型,通过其产量的提升,能够为种植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就水稻绿色增产增效关键技术与模式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 水稻 绿色增产增效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凉地区优质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4
作者 滕怀安 《南方农业》 2020年第3期45-46,共2页
冷凉地区优质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是在水稻生长关键时期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并获取较高产量和较大生态效益的栽培技术。基于此,根据稻区生态条件和品种特性,从良种选择、壮秧培育、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科学管水、绿色防... 冷凉地区优质水稻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是在水稻生长关键时期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并获取较高产量和较大生态效益的栽培技术。基于此,根据稻区生态条件和品种特性,从良种选择、壮秧培育、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科学管水、绿色防控和生态种植等方面介绍这一栽培技术的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凉地区 优质水稻 壮秧培育 合理密植 绿色增产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龙新区2017年“稻+鸭”生态种养模式试验总结 被引量:2
5
作者 余飞 陆文 杨远志 《农技服务》 2017年第23期119-119,共1页
义龙新区是黔西南水稻重要产区,2017年,义龙新区以实施水稻绿色增产增效为契机,积极探索推进"稻+鸭"生态工程,推动传统水稻产业创新,持续、高效发展。在义龙新区德卧镇开展"稻+鸭"试验,面积7066.67 m^2,农户5户,试... 义龙新区是黔西南水稻重要产区,2017年,义龙新区以实施水稻绿色增产增效为契机,积极探索推进"稻+鸭"生态工程,推动传统水稻产业创新,持续、高效发展。在义龙新区德卧镇开展"稻+鸭"试验,面积7066.67 m^2,农户5户,试验结果为:水稻平均667 m^2产621.5 kg(产值2486.1),鸭重31 kg{产值496元)7月24从稻田赶出,出栏价)}总产值2982.1元,水稻产量与常规栽培产量持平,与常规种植比较(常规栽培667 m^2水稻产值1864.5元),每667 m^2减少农药投入55元,减少化肥投入200元,增加围栏,鸭棚234.5元(三年折旧)、鸭苗投入120元,饲料120元,实际增收898.1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绿色增产增效 稻+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龙新区2016年冬小麦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及结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邱银 杨远志 《南方农机》 2017年第11期52-53,共2页
根据2016年《贵州省粮油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小麦实施指导意见》工作要求,义龙新区在德卧镇和木咱镇实施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面积1万亩,项目涉及2个镇7个村,共1680户,其中贫困户118户,开展小麦田间肥效试验,旨在摸清... 根据2016年《贵州省粮油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小麦实施指导意见》工作要求,义龙新区在德卧镇和木咱镇实施小麦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面积1万亩,项目涉及2个镇7个村,共1680户,其中贫困户118户,开展小麦田间肥效试验,旨在摸清在优化栽培管理条件下,小麦氮磷钾肥料利用率情况,探索小麦绿色攻关模式。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合理减少化肥使用量,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本试验表明:在德卧中等肥力土壤情况下,以1:0.7:0.3。按照350㎏/667㎡目标产量,每亩使用N肥20㎏/667㎡;P肥55㎏/667㎡;K肥20㎏/667㎡能够达到最大产量,比对照增产123.9㎏/667㎡,增产7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绿色增产增效 测土配方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氮肥运筹试验结果及原因浅析
7
作者 王发庆 杨远志 《农技服务》 2017年第6期30-30,共1页
2015年根据贵州省农委的安排,黔西南州义龙试验区德卧镇实施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水稻万亩示范片项目,根据实施方案,开展水稻高产创建绿色增产攻关模式之一的水稻氮肥不同运筹对产量影响试验,试验表明:在德卧镇中等肥力田块,按目标产量80... 2015年根据贵州省农委的安排,黔西南州义龙试验区德卧镇实施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水稻万亩示范片项目,根据实施方案,开展水稻高产创建绿色增产攻关模式之一的水稻氮肥不同运筹对产量影响试验,试验表明:在德卧镇中等肥力田块,按目标产量800公斤设计氮磷钾施用量,在氮磷钾施用量不变情况下,氮肥使用后移,均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其中氮蘖肥和穗肥按照50%:50%的比例比传统使用方法(全部用作底肥)667m^2增产69.2kg,增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绿色增产增效 氮肥后移技术 增产9.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水稻不同种植模式的效益分析
8
作者 陆元炽 黄如泽 《农村科学实验》 2020年第11期102-103,共2页
探索贵州省册亨县“稻鱼共生”及“水稻单作”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的水稻长势性状对比及综合效益比较试验。为贵州省册亨县绿色增产增效技术示范推广和种植业结构性调整作出方向指引。
关键词 种植模式 综合效益 绿色增产增效 种植业结构性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