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新型城市化下的趋势 被引量:56
1
作者 王建国 王兴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21,共2页
从高碳化城市等现象出发,指出我国当前城市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并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转变发展方式思考绿色城市设计再到低碳城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及其主要内容,最后从设计者、消费者和管理者等角度提出了实现由绿色建筑到... 从高碳化城市等现象出发,指出我国当前城市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并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转变发展方式思考绿色城市设计再到低碳城市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及其主要内容,最后从设计者、消费者和管理者等角度提出了实现由绿色建筑到低碳城市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市 绿色城市设计 低碳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城市设计原理在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建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0-15,共6页
通过规划设计案例的研究 ,分析和探讨了绿色城市设计基本原理在我国目前规划设计实践中的应用 ,并对我国未来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
关键词 绿色城市设计 建筑环境 可持续发展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边缘区的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与方法 被引量:12
3
作者 薛华培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62,共5页
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特殊区域,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呈现着城乡复合、动态多变的发展特征。由于多方面原因,城市边缘区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空间环境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要使城市边缘区和谐、健康发展,在规划建设中,必须遵循绿色城市... 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特殊区域,在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呈现着城乡复合、动态多变的发展特征。由于多方面原因,城市边缘区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空间环境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要使城市边缘区和谐、健康发展,在规划建设中,必须遵循绿色城市设计的理念与原则,运用基于城市边缘区特征的、结合自然生态环境的城市设计方法,构建人性化的居住和公共空间,创造城市与农村多功能相互协调、多种价值体系综合优化的空间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 绿色城市设计 空间环境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廊道到全域——绿色城市设计引领下的城乡蓝绿空间网络构建 被引量:38
4
作者 王世福 刘联璧 《风景园林》 2021年第8期45-50,共6页
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国土空间品质优化与美好人居创建的背景下,城市设计由侧重于物质形态空间设计转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绿色城市设计,并更加积极地从公共空间塑造走向城市全域的体系构建。在此背景下,通过回顾以绿道、古驿道及... 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国土空间品质优化与美好人居创建的背景下,城市设计由侧重于物质形态空间设计转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绿色城市设计,并更加积极地从公共空间塑造走向城市全域的体系构建。在此背景下,通过回顾以绿道、古驿道及碧道建设为代表的珠三角线性廊道实践,从规划目标、技术手段及建设成效3个方面总结分析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分析认为蓝绿网络整体向着复合化的方向发展,但其网络性和系统性的不足导致生态要素的流动循环效应发挥不充分,城市建成环境所需的绿色资源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在此基础上,从绿色城市设计所关注的自然、社会、城市三者间互动的视角出发,提出全域蓝绿空间网络构建策略及实施路径,以蓝绿网络作为韧性绿色基础设施支撑城市生命系统,以网络的再自然化实现城乡环境修补,以社会文化活力丰富网络内涵,以蓝绿网络构建为契机,促进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为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提供绿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城市设计 蓝绿网络 绿色基础设施 绿道 古驿道 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的绿色城市设计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宏慧 赖胜男 王源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53-154,共2页
分析了绿色城市设计作为未来城市设计发展主要方向的必然性及其特征,并结合北京为响应"绿色奥运"的口号所做的绿色城市设计实例,探讨了绿色城市设计的要求与实施途径。
关键词 绿色城市设计 绿色奥运 因地制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城市设计策略体系——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敏稚 尉文婕 《风景园林》 2021年第8期51-57,共7页
绿色城市设计是当代城市设计发展的一种重要范型,生态韧性、可持续性、气候适应性等是其基本特征。在世界各大湾区中,粤港澳大湾区的自然、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特色鲜明,地区的绿色城市设计实践也极具多样性和创新性。梳理近现代城市... 绿色城市设计是当代城市设计发展的一种重要范型,生态韧性、可持续性、气候适应性等是其基本特征。在世界各大湾区中,粤港澳大湾区的自然、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特色鲜明,地区的绿色城市设计实践也极具多样性和创新性。梳理近现代城市发展代表性理论对绿色城市设计起源及内涵的重要影响,进一步细化绿色城市设计的定义。运用实证研究和系统建构的方法,总结及归纳大湾区代表性绿色城市设计实践的特征,提出“景观安全、区域协同、气候适应、功能复合、尺度适宜、有机生长”的绿色城市设计策略体系,并指明每一项策略下具体的技术方法及其应用方向,以期为新时代高质量人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绿色城市设计 景观安全 区域协同 气候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织脉:山地城市更新的绿色城市设计路径
7
作者 谭瑛 张芷晗 +1 位作者 蔡纪尧 周景翎 《风景园林》 2023年第9期12-19,共8页
【目的】存量更新背景下基于绿色城市设计方法对山地城市进行更新探索,对实现城市与自然协同共生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方法】针对自然要素在山地城市复杂条件下呈现的动态特征,引入渗流力学理论,数字化识别地形、水体、生物3类流... 【目的】存量更新背景下基于绿色城市设计方法对山地城市进行更新探索,对实现城市与自然协同共生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方法】针对自然要素在山地城市复杂条件下呈现的动态特征,引入渗流力学理论,数字化识别地形、水体、生物3类流要素,解析其内在关联和影响机制,顺应渗流规律提出“织脉”设计路径。【结果】以重庆万州区为证,研究发现水体流与城市界面高密粘连,地形流、水体流在城市颗粒中渗透率低,水体流的孔隙阻力存在季相变化,通过扩大蓝绿空间孔隙度、增加滨水空间浸润区等措施可以提升城市渗透率。【结论】基于渗流力学理论,解释山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互动规律,顺应规律发掘设计路径,为山地城市生态空间因地制宜规划提供绿色城市设计方法的思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城市设计 山地城市 城市更新 渗流力学理论 重庆万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德里河岸更新景观工程获2015年维罗妮卡·鲁吉绿色城市设计奖
8
作者 谭立 《风景园林》 2015年第12期12-12,共1页
据west8.nl讯2015年11月9日,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SD)宣布马德里河岸更新景观工程(Madrid Río)获得第十二届维罗妮卡·鲁吉绿色城市设计奖(12th Veronica Rudge Green Prize in Urban Design)。
关键词 绿色城市设计 景观工程 马德里 河岸 VERONICA Green 研究生院 哈佛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本视角街道绿视率与鸟瞰视角绿化覆盖率的表现差异及影响因素解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叶宇 黄成成 +1 位作者 李心恬 陈晓雨 《风景园林》 2023年第9期20-28,共9页
【目的】在绿色城市设计兴起的背景下,人本视角街道绿视率作为城市空间精细化感知品质的指征日益受到重视。探索人本视角街道绿视率与现行规划管控所使用的鸟瞰视角绿化覆盖率之间的关系,以揭示绿化覆盖率是否能够充分反映市民在日常生... 【目的】在绿色城市设计兴起的背景下,人本视角街道绿视率作为城市空间精细化感知品质的指征日益受到重视。探索人本视角街道绿视率与现行规划管控所使用的鸟瞰视角绿化覆盖率之间的关系,以揭示绿化覆盖率是否能够充分反映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频繁接触的街道绿视率水平,旨在为将街道绿视率指标纳入绿色城市设计导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借助街景大数据与卫星遥感影像,运用深度学习与地理信息系统,以定性的四象限分析、定量的逻辑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探索中国8个城市的街道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的一致性表现情况。【结果】发现一线、新一线城市的街道绿视率和绿化覆盖率往往具有一致性,而二线城市大概率不一致。街道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的一致性表现,除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还受经济水平的显著正向影响;街道绿视率除受绿化覆盖率和经济水平的正向影响,还受街块面积的负向影响。【结论】街道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的一致性表现并非必然,有必要将街道绿视率作为导控要素纳入绿色城市设计中进行分析。街道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的一致性,以及街道绿视率指标自身的高低并不单纯由自然气候条件决定,适度的财政投入能有效提升街道绿视率与绿化覆盖率,小街密路的城市形态特征则能有效提升街道绿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城市设计 街道绿视率 绿化覆盖率 多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