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区域发展阶段特征的绿色发展评价研究——以广东21地市为例 被引量:21
1
作者 赵细康 吴大磊 曾云敏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2-54,共13页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发展阶段特征的绿色发展评价方法,该方法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性(以人均GDP来表征)这一影响地区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的重要变量考虑其中,并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构建区域发展阶段与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之间...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发展阶段特征的绿色发展评价方法,该方法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性(以人均GDP来表征)这一影响地区资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的重要变量考虑其中,并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构建区域发展阶段与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之间关系的绿色发展评价模型(也称历时性评价)。文章提出的绿色发展评价方法力图使得评价结果能反映出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地区致力于绿色发展的努力程度,其评价过程和结果更能反映绿色发展的内涵要义。文章利用该方法对广东21地市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测评,并与目前通用评价方法 (共时性评价)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与共时性评价方法相比,历时性评价方法在理论自洽性和政策操作性等方面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评价 发展阶段 历时性 EKC曲线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粮食主产县农业绿色发展评价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熊鹰 刘强 胡旭 《农业展望》 2022年第6期46-52,共7页
粮食主产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是保障国家粮食数量和质量双安全的现实需要。四川集农业大省、产粮大省、人口大省于一体,推动四川省粮食主产县农业绿色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改进的熵值... 粮食主产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是保障国家粮食数量和质量双安全的现实需要。四川集农业大省、产粮大省、人口大省于一体,推动四川省粮食主产县农业绿色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改进的熵值法对2010—2018年四川省粮食主产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聚类分析进一步识别四川省各粮食主产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四川省粮食主产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逐年稳步提升,4个分项指数中,农民收入指数增长最为明显,依次分别是产出效益指数、资源利用指数和产地环境指数;农业绿色发展处于中高水平的地区在资源利用、产出效益、农民收入方面具有优势,农业绿色发展处于偏低水平的地区虽然产地环境优势突出,但在资源利用、产出效益、农民收入方面均比较落后。基于此,四川省各粮食主产县应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着力弥补农业绿色发展短板,农业绿色发展处于中高水平的地区应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农业绿色发展处于偏低水平的地区应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带动产出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评价 改进的熵值法 聚类分析 粮食主产县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评价与问题区域识别 被引量:21
3
作者 郭宇 姚亦锋 +1 位作者 王振波 任传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69-2582,共14页
长江经济带已成为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阵地。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构建以水系统为纽带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加权法、空间自相关、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探究2018年长江经济带130个城市绿色发展及各子系统耦合协... 长江经济带已成为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阵地。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构建以水系统为纽带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加权法、空间自相关、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探究2018年长江经济带130个城市绿色发展及各子系统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格局,并对绿色发展的问题区域进行分类识别。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呈由下游、中游至上游递减趋势;各主体功能区绿色发展指数表现为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重点开发区。(2)绿色发展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值位于0.365—0.656之间,多处于濒临失调和勉强协调的临界区间,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偏低。(3)从长江经济带整体来看,长江中上游地区绝大部分城市绿色发展主要受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水平偏低,及由此带来的生态和生活问题限制,且长江中上游地区各省会或直辖市对区域内其他城市绿色发展带动能力不足。从主体功能区视角来看,优化开发区以生态问题为主,仅上海和嘉兴两市;重点开发区以生态和生产问题为主,集中于武汉都市圈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内部;限制开发区以生产和生活问题为主,主要位于省际边界型城市地区。最后综合问题识别结果,分别对长江经济带各主要问题区域绿色发展路径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评价 主体功能区 耦合协调 问题区域识别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评价及推进方向研究 被引量:39
4
作者 贾云飞 赵勃霖 +2 位作者 何泽军 张朝辉 张锐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23-830,共8页
运用熵值法对河南省2008-2017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10年来平均水平较低,但2015—2017年增长较快且接近良好水平;资源利用与产地环境是2008-2010年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经济效益与绿色氛围是2... 运用熵值法对河南省2008-2017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10年来平均水平较低,但2015—2017年增长较快且接近良好水平;资源利用与产地环境是2008-2010年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经济效益与绿色氛围是2013-2017年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未来河南省农业绿色发展应该主要在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降低、要素投入效率提高及绿色农产品生产行为倡导等方面加强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发展评价 熵值法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福建省农业绿色发展评价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郑昆荩 阮妙鸿 +3 位作者 洪雅芳 白丽月 沈立 游武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1724-1728,1875,共6页
为探索构建福建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本研究依托《福建统计年鉴》《福建农村统计年鉴》及各设区市统计公报等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福建省各设区市在2016-2018年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福建... 为探索构建福建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本研究依托《福建统计年鉴》《福建农村统计年鉴》及各设区市统计公报等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福建省各设区市在2016-2018年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福建省农业绿色发展已达到较高水平,自2016-2018年逐年提升,不同设区市绿色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其中,三明、龙岩、南平、宁德的绿色发展综合水平较高;三明、龙岩、漳州的农业资源绿色发展水平较高;泉州、厦门、福州的农业生态环境绿色发展水平较高;三明、南平、龙岩的农业社会经济绿色发展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农业绿色发展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排放双控下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指数评价体系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6
作者 彭君哲 陈竹 +4 位作者 廖爽 迟赫天 李斯吾 张浩钦 王平凡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9期264-271,共8页
正确评价社会低碳发展水平,是助力政府准确把握低碳转型趋势,科学制定政策,有序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研究聚焦碳排放双控的新形势、新要求,综合考虑碳排放双控、能耗双控、源荷低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发展等多维度因素... 正确评价社会低碳发展水平,是助力政府准确把握低碳转型趋势,科学制定政策,有序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研究聚焦碳排放双控的新形势、新要求,综合考虑碳排放双控、能耗双控、源荷低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发展等多维度因素,创新构建了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指数评价体系,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和CRITIC构建了主客观综合赋权模型,对指数体系各层级的评价指标赋予权重。以湖北省为例开展验算分析,深度剖析了湖北全省、各地市及三大产业、重点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情况,实现了湖北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进程和趋势的科学评价。近年来,湖北省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绿色低碳发展态势初显;各地市指数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第一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态势稳中向好,第二产业指数上升趋势不明显,第三产业指数缓慢上升;5个重点行业中,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的指数明显高于交通运输业和工业,交通运输业则更优于工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指数 绿色低碳发展评价 指标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