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福利——基于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的经验证据
1
作者 谢宇 薛选登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7-1139,共13页
提升绿色发展福利是绿色发展的最终目标,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发展具有双重效应。在系统分析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福利影响的理论机制基础上,运用2013—2022年黄河流域36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 提升绿色发展福利是绿色发展的最终目标,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发展具有双重效应。在系统分析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福利影响的理论机制基础上,运用2013—2022年黄河流域36个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福利的影响作用、异质性效果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1)时空演变方面,绿色发展福利整体水平不高,时间上呈现平滑“S”型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中低水平块状分布为主、高水平点状分布为辅”的格局。(2)影响关系方面,黄河流域资源型城市层面的数字经济对其区域绿色发展福利水平的提升效果明显,且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3)异质效果方面,成长型资源型城市的数字经济促进作用最明显。(4)空间溢出方面,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福利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直接效应和总效应均显著为正,但间接效应显著为负。研究结果可助推区域形成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福利合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发展福利 黄河流域 资源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物流业绿色发展福利水平时空演化及区域差异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甘卫华 刘亚楠 黄舒莹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97,共5页
本文首先构建物流业绿色发展福利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13-2021年面板数据进行测算,通过莫兰指数等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对其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基尼系数分析我国四大地区物流业绿色发展福利水平的区... 本文首先构建物流业绿色发展福利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13-2021年面板数据进行测算,通过莫兰指数等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对其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基尼系数分析我国四大地区物流业绿色发展福利水平的区域差异及来源,并用核密度方法分析其动态演进过程。研究发现:我国物流业绿色发展福利水平整体处于上升趋势,且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但区域极化现象突出;东部地区物流业绿色发展福利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且东部与其他三大区域间差异最为显著;区域间年均差异贡献率达到75.5%,是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绿色发展福利 莫兰指数 基尼系数 核密度估计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间绿色发展福利测量与评价 被引量:29
3
作者 钟水映 冯英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6-204,共9页
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对绿色发展福利进行测量和评价比传统的GDP评价更能体现发展的质量。本文基于生态绩效理论,将绿色发展福利增长速度推导为脱钩指数与GDP增长速度的乘积。首先以人类发展指数作为绿色发展福利的判别标准,根据脱钩指数理... 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对绿色发展福利进行测量和评价比传统的GDP评价更能体现发展的质量。本文基于生态绩效理论,将绿色发展福利增长速度推导为脱钩指数与GDP增长速度的乘积。首先以人类发展指数作为绿色发展福利的判别标准,根据脱钩指数理论,以数值0和0.1为界线,将2002—2014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绿色发展福利水平划分为"负福利增长"、"绝对低福利增长"、"相对低福利增长"三类。其次,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及Malmquist指数测度兼顾期望产出(GDP)与非期望产出(生态足迹)的绿色经济增长,并对中国省际绿色经济增长效率进行分解,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为技术效率变动、技术变动、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以探讨影响中国绿色发展"C"模式的关键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脱钩指数均小于0.6(两个省份的脱钩指数小于0),处于低福利增长状态,但是整体上省际间脱钩指数与GDP增长速度呈现正相关关系,省际间人类发展指数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公平的教育机会与收入分配差距两个方面。对中国大陆31个省份绿色经济增长速度的分解表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技术效率变动、纯技术效率变动、规模效率变动指数的提高,且每个时期三者的贡献率均在1左右波动。检验期间,北京、上海、广东、天津四个省份作为"创新者"共同推动产出朝着最优生产前沿面外移。最后,为了构筑中国绿色发展"C"模式,认为应该以绿色发展福利水平的提升为导向,在依据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绿色经济增长效率的同时,应注重教育公平与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减。同时,应积极发挥创新者省份绿色发展的示范效应,带动非创新者省份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绿色经济增长 绿色发展福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城市绿色发展福利的时空差异与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徐晔 喻家驹 杨聪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0-189,共10页
该文运用Dagum基尼系数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对2010—2017年的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绿色发展福利时空差异与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绿色发展福利水平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各区域间呈现出三极化格局,其区域间差距... 该文运用Dagum基尼系数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对2010—2017年的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绿色发展福利时空差异与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城市绿色发展福利水平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各区域间呈现出三极化格局,其区域间差距是影响总体差距的最主要来源;各类因素对不同水平的城市绿色发展福利存在显著差异,在低水平城市中,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是促进绿色发展福利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2者与环境规制的交互作用均显著为正;在高水平城市中,经济发展与环境规制是促进绿色发展福利水平上升的关键因素,环境规制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交互项显著为负,其与社会福利交互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绿色发展福利 时空差异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集聚如何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福利? 被引量:19
5
作者 袁华锡 封亦代 +1 位作者 罗翔勇 刘耀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83,共16页
现有研究集中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个维度重点分析了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而鲜有文献系统研究制造业集聚如何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福利。事实上,中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全社会绿色发展福利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该研究... 现有研究集中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两个维度重点分析了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而鲜有文献系统研究制造业集聚如何影响区域绿色发展福利。事实上,中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全社会绿色发展福利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属性。该研究基于制造业集聚的独特视角,以外部经济理论为媒介,系统阐释了制造业集聚对绿色发展福利的影响机制;并以2003—2016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人工收集1840—1909年清朝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1933年中国各城市是否通铁路以及城市的地形起伏度等变量作为内生变量的工具变量,多维度动态评估绿色发展福利水平,并采用控制空间溢出效应和内生性的GS2SLS方法系统考察了制造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福利的影响效应,揭示其存在的空间外溢衰减规律,验证制造业集聚外部性对区域绿色发展福利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福利呈现“低水平块状集聚,高水平点状分布”的空间格局,未来潜力增长方向在上游地区;(2)适宜的制造业集聚可以提升区域绿色发展福利,过度的制造业集聚反而会抑制区域绿色发展福利的提高;(3)制造业集聚对区域绿色发展福利的影响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表现为“双峰”结构;(4)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有助于提升区域绿色发展福利,Porter外部性却表现为负向作用。为此,该研究从把握绿色发展福利演进规律、制定差异化区域政策、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及甄选适宜的产业集聚模式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打造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集聚 绿色发展福利 外部性 GS2SLS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如何影响绿色发展福利?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庆宾 熊婉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29,共12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新格局的必由之路,更是践行以民生福祉为价值归宿的生态民生观的应有之义。以较少的生态损耗较大程度实现由环境水平改善带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提升,是绿色发展福利的核心内涵。该研究在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新格局的必由之路,更是践行以民生福祉为价值归宿的生态民生观的应有之义。以较少的生态损耗较大程度实现由环境水平改善带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提升,是绿色发展福利的核心内涵。该研究在系统阐释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绿色发展福利影响的理论机制基础上,运用2006—2020年中国23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倍差法实证检验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政策对绿色发展福利的作用效果与影响机理,并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与空间邻近效应探索。研究发现:①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能够显著提高绿色发展福利,且此结论在更换样本数据、排除其他政策干扰以及采用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②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主要通过其政策规划中所提到的发展绿色科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格局三条作用途径,实现对绿色发展福利的提升作用。③政策效果存在地区异质性,其在大规模城市与东、中部地区作用效果显著。④生态文明试点政策存在空间邻近效应,其对本地与邻近地区绿色发展福利水平的提升均具有显著推动作用。针对上述结论,该研究从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区际协调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为在生态门槛内实现绿色发展福利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绿色发展福利 多期倍差法 邻近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