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1
《现代畜牧兽医》 2017年第6期58-59,共2页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6日下午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6日下午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通讯 期刊 编辑工作 畜牧 兽医 绿色发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实融合对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邝嫦娥 狄亚轩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9,共14页
基于2011-2022年27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数实融合对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有效赋能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 基于2011-2022年27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数实融合对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实融合能有效赋能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实融合能通过绿色技术进步、产业多样化集聚和劳动力配置优化有效促进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实融合对成渝城市群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影响最大,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最小。研究结论为数实融合赋能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路径提供理论支撑,也为城市群及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实融合 耦合协调模型 双重机器学习模型 城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统计测度及时空演进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黎明 李恬曦 张智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142,共11页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战略要求,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时代命题。评估中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进程,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熵权法,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区...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战略要求,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时代命题。评估中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进程,对于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熵权法,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对各省(区、市)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和地区差异。研究发现:(1)中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进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东部地区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程度最高;(2)东部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的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水平差异显著,其中东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的差异最大;(3)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一个渐进式过程,存在稳定的β收敛特征。研究结论对于缩小地区间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差异、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进程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时空演变特征 地区差异 收敛特征 熵值法 价值观念 绿色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逻辑必然、核心意涵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9
4
作者 黄志斌 娄博华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3,F0003,共10页
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摆脱工业文明现代性危机的必由之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涵涉经济增长的绿色低碳化变革、资源利用的节约集约市场化转向和生产消费系统的超循环化链接。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摆脱工业文明现代性危机的必由之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涵涉经济增长的绿色低碳化变革、资源利用的节约集约市场化转向和生产消费系统的超循环化链接。实现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应以优化产业结构在其源头突破、以完善制度体系为其提供保障、以绿色技术创新对其注入动力,不断开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绿色发展 发展理念 逻辑必然 核心意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山”理念与新质生产力: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绿色特质
5
作者 孙博文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51,共10页
“两山”理念从浙江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其生命力在于始终紧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本质要求。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以绿色转型为关键抓手,以新质生产力为创新引擎,将“两山”理念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 “两山”理念从浙江实践上升为国家战略,其生命力在于始终紧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本质要求。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以绿色转型为关键抓手,以新质生产力为创新引擎,将“两山”理念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本质是一种新的发展范式变革,将通过生态环境要素优化重组、绿色低碳技术革命性突破、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等渠道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及社会制度适应性变革,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点任务是重塑绿色生产要素、突破低碳技术瓶颈、推动产业绿色革命、实现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以及加强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等重点任务,需要通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系统推进,实现以碳治理为核心战略,统筹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改革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完善“碳双控”与碳市场制度协同;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低碳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四维机制”,统筹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构建社会变革的长效促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念 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绿色”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图景
6
作者 陈翔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36,共6页
绿色发展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之一,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四个方面内化为发展与生活的价值体系,具有马克思主义伦理图景。现代社会中,道德领域与发展、生活是融合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就是通过价值引... 绿色发展方式与绿色生活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之一,在构图、用笔、用墨、敷色四个方面内化为发展与生活的价值体系,具有马克思主义伦理图景。现代社会中,道德领域与发展、生活是融合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就是通过价值引导与价值理想使"两个绿色"处于有机平衡之中。"两个绿色"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伦理的政治要求,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伦理的科学基础,阐发了马克思主义伦理的阶级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道德修养,是我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积累的道德经验,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方式 绿色生活方式 马克思主义 伦理图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建立智慧园林管理系统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利 温超 +1 位作者 秦俊珂 邹文 《内蒙古林业》 2021年第9期23-26,共4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城市园林无疑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城市园林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城市生态的平衡、城市对外形象的展示等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城市园林无疑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城市园林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城市生态的平衡、城市对外形象的展示等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园林建设 智慧园林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管理系统 党的十九大报告 基础设施 呼和浩特市 绿色发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向小康生活
8
作者 《云南林业》 2021年第1期32-33,共2页
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绿色,是全面小康的鲜明底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向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也不断改善,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
关键词 全面小康 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 小康生活 高质量发展 美丽中国建设 绿色发展方式 不断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