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供需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分析
1
作者 王笑丛 刘成龙 张健勋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4-219,共6页
作为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绿色储粮技术正在被大力推广,评估我国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供给与需求是否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耦合协调模型、重心坐标法、灰色关联度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我国31个省份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供需... 作为保障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绿色储粮技术正在被大力推广,评估我国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供给与需求是否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耦合协调模型、重心坐标法、灰色关联度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我国31个省份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供需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研究表明,我国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水平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主产区应用水平最高,主销区应用水平增长最快,产销平衡区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水平较为薄弱。东北部和东部地区的应用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供需耦合协调水平变化呈优化趋势,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耦合协调度重心向东偏南方向迁移,与之关系较为密切的因素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科技支撑和粮食企业平均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储粮技术 供需关系 耦合协调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绿色储粮工程,确保国家储备粮安全 被引量:9
2
作者 丁海滨 赵忠厚 周建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58-360,共3页
分析了粮食储藏过程中存在的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阐述了开展绿色储粮工程的重要性。为确保中国粮食储备安全,应该重点研究开发和推广绿色储粮技术。
关键词 绿色储粮技术 粮食储藏 推广 粮食储备 食品安全 研究开发 国家储备粮 中国 工程 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研制成功“绿色环保粮食储藏新技术”
3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96-196,共1页
陕西秦鹏科技股份公司与国家粮食局所属专业科研机构合作,经6年攻关,成功开发出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的粮食干燥系统和绿色无公害仓储设备系统,其两大核心技术“臭氧气调仓储技术”和“粮堆立体均匀通风技术”均为国家“十五”科技... 陕西秦鹏科技股份公司与国家粮食局所属专业科研机构合作,经6年攻关,成功开发出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的粮食干燥系统和绿色无公害仓储设备系统,其两大核心技术“臭氧气调仓储技术”和“粮堆立体均匀通风技术”均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最新技术成果,并已通过鉴定验收。专家表示,“秦鹏科技”用于粮食储藏的干燥技术和臭氧局部处理机,不但可起到储粮杀虫灭菌效果,还可以降解有机磷杀虫药剂,去除、降解某些真菌毒素,是一种理想的绿色储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储藏 技术成果 陕西秦鹏科技股份公司 绿色环保 研制成功 绿色无公害仓储设备系统 绿色储粮技术 杀虫药剂 国家粮食局 科研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大豆安全储存及提质增效问题探讨
4
作者 王玥 杨尽国 +2 位作者 马培云 赵泓宇 宋宇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11期44-46,共3页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战略储备品种,在储存过程中因其高含水量及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易受霉菌滋生、脂肪氧化等因素影响,导致储存难度大,易出现大豆品质劣化现象。特别是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储存大豆的风险更高,如何有效解决储存过程...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战略储备品种,在储存过程中因其高含水量及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易受霉菌滋生、脂肪氧化等因素影响,导致储存难度大,易出现大豆品质劣化现象。特别是在南方高温高湿地区,储存大豆的风险更高,如何有效解决储存过程中温湿度控制不适宜、杂质聚集及监控手段不完善等问题,成为粮食企业亟待突破的难点。本文以新沙港公司为典型案例,探讨新沙港公司在大豆储存过程中,通过采取空调控温、机械通风与氮气气调等技术,在强化温湿度管理、优化储存设备和工艺、引入绿色储粮技术及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有效降低了储存损耗;并通过创新管理流程提高了储存效率。这一实践不仅成功确保了大豆的长期储存安全,还显著降低了运营成本,为我国粮食企业的提质增效提供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储存 提质增效 温湿度管理 绿色储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气气调对赤拟谷盗的防治效果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鲁玉杰 杨丽 +4 位作者 卢少华 刘嘉澍 胡海生 罗文凤 刘亚伟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共7页
氮气气调是一种安全且环保的绿色储粮技术,但害虫在长期的低氧胁迫下产生了耐受性。为明确氮气气调对储藏物害虫的防治效果和储藏物害虫低氧耐受性产生的机制,采用体积分数为95%、97%和98%的氮气分别处理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的... 氮气气调是一种安全且环保的绿色储粮技术,但害虫在长期的低氧胁迫下产生了耐受性。为明确氮气气调对储藏物害虫的防治效果和储藏物害虫低氧耐受性产生的机制,采用体积分数为95%、97%和98%的氮气分别处理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的幼虫、蛹和成虫,处理时间分别为1、3、5、7 d,记录赤拟谷盗的死亡情况和体内起保护作用的抗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氮气体积分数的增大和低氧处理时间的延长,赤拟谷盗的幼虫、蛹和成虫的死亡率均逐步升高。体积分数为98%的氮气处理不同生命阶段的赤拟谷盗的死亡率显著高于95%和97%体积分数氮气下的死亡率,体积分数为98%的氮气处理7 d时的赤拟谷盗的幼虫、蛹和成虫的死亡率分别达到了98.61%、80.19%、30.55%。低氧处理后,赤拟谷盗幼虫体内的SOD、CAT和POD酶的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但随着低氧处理时间和氮气体积分数的变化,不同酶的活性的变化趋势不同。POD酶对低氧的响应速度最快、强度最强;CAT酶对高体积分数氮气的响应速度较快,对较低体积分数氮气的响应速度较慢;而SOD酶对低氧的响应速度较POD酶和CAT酶均要慢。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体积分数的氮气对赤拟谷盗的幼虫、蛹和成虫的防治效果以及赤拟谷盗幼虫体内不同抗氧化酶对低氧的响应模式,为氮气气调技术在储藏物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气调 绿色储粮技术 赤拟谷盗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