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汪如磊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0-230,F0003,共2页
绿色低碳经济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等手段,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模式,着重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推广,促进经济的绿色增长。当今,全球资源环境约... 绿色低碳经济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等手段,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模式,着重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推广,促进经济的绿色增长。当今,全球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时代潮流。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其本身就蕴含着绿色生产力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新发展理念 绿色低碳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促进化工行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研究--评《化工行业循环经济》 被引量:2
2
作者 边迪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
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创造是基于自然资源的消耗,是自然资源的消耗史。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付出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严峻代价。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生态环境的承... 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世界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创造是基于自然资源的消耗,是自然资源的消耗史。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付出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严峻代价。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的,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传统消耗型增长方式,选择对自然资源消耗更少、生态环境破坏更小的新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行业 生态环境破坏 消耗型 自然资源消耗 环境污染 绿色低碳经济 工业革命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福建省畜牧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瑢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第10期59-64,共6页
福建逐步走出了一条畜牧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循环生态发展之路。该文通过概述福建省畜牧业发展现状,研判行业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策略,对福建省畜牧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进行分析,以供南方水网地区... 福建逐步走出了一条畜牧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循环生态发展之路。该文通过概述福建省畜牧业发展现状,研判行业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的建议策略,对福建省畜牧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进行分析,以供南方水网地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资源化利用 绿色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碳达峰梯次划分与差异化排放路径——基于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双重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思博 庄贵阳 窦晓铭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6-150,共15页
中国既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也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政府迫切需要做好碳达峰顶层设计,以此统筹各地区梯次有序地协同实现碳达峰与现代化双目标。鉴于此,运用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方法与经济增长理论构建中国省域差... 中国既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也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政府迫切需要做好碳达峰顶层设计,以此统筹各地区梯次有序地协同实现碳达峰与现代化双目标。鉴于此,运用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方法与经济增长理论构建中国省域差异化碳达峰路径逻辑分析架构,借助MK趋势分析、蒙特卡洛模拟等方法,采用省际宏观经济数据对中国省域碳达峰梯次划分与差异化排放路径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第一,根据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双维度多指标综合研判,各地区实现碳达峰目标难易程度不同,时间有先后。基于此,中国内地(除西藏外)30个省域可被划分为基本实现、提前实现、较提前实现、准时实现、可能推迟实现5个碳达峰梯次。第二,相较于生产侧碳排放数据,基于消费侧碳排放数据的政策设计,既有利于收敛区域间能源消费总量与人均GDP演化路径,也有助于在碳排放总量峰值降低的前提下,拓宽能源消费总量阈值,助力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提升。第三,强化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建设,完善“碳排放强约束强激励、高质量经济增长”发展模式,是顺利实现碳达峰与现代化双目标的关键。展望未来,中国政府应遵循“谁消费、谁负责”的原则,加快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并将绿色低碳发展能力建设作为省域差异化碳达峰路径相关政策措施的重要内容,提升适配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能力的经济增速阈值,促使经济增长对碳排放脱钩,推进碳达峰与现代化双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峰 梯次划分 排放 能源消费 绿色低碳经济 气候治理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责任下我国碳审计与鉴证制度框架的构建 被引量:37
5
作者 杨博文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6期75-84,共10页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碳审计与鉴证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不仅在《审计法》等法律制度中缺少此方面的相关规定以及配套政策,而且在审计的标准、目标控制等方面也没有系统的制度安排,因此我国碳审计与鉴证制度框架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鉴...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碳审计与鉴证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不仅在《审计法》等法律制度中缺少此方面的相关规定以及配套政策,而且在审计的标准、目标控制等方面也没有系统的制度安排,因此我国碳审计与鉴证制度框架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在分析我国碳审计与鉴证业务发展现状及制度缺陷的基础上,设计环境责任下我国碳审计与鉴证业务制度框架:从我国企业"碳足迹"出发,设立碳审计与鉴证的三维制度评价体系,构建碳审计与鉴证立法协调机制,制定碳审计与鉴证业务的行业标准,完善现行立法中关于专业人员的资格审查制度,以保障控排企业切实履行环境责任,促进我国绿色低碳经济更加规范有序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与鉴证 排放权交易 信息披露 绿色低碳经济 环境治理成本 资源配置效率 环境审计 绿色发展 交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林业碳汇市场先行先试迫在眉睫 被引量:2
6
作者 邱彪 张颖 《绿色中国》 2022年第10期42-45,共4页
建立全国碳市场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我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碳市场的建立是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与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因此,受到了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的高度关注和... 建立全国碳市场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我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碳市场的建立是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与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因此,受到了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期待。自从2011年我国开展碳市场交易试点工作以来,截至2020年11月,试点碳市场的累计配额成交量约为4.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成交额近100亿元人民币,碳市场在节能减排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 二氧化当量 节能减排 市场机制 温室气体排放 先行先试 绿色低碳经济 成交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