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测度及空间溢出效应——基于“双碳”目标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源 温作民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55,共7页
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结合空间相关性检验与空间计量模型,从主观与客观驱动因素两方面出发,探究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整体看,在剔除外部环境因素与随机变量后,... 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结合空间相关性检验与空间计量模型,从主观与客观驱动因素两方面出发,探究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整体看,在剔除外部环境因素与随机变量后,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整体均值明显提高;分区域看,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区域空间差异,东部区域最高,东北区域最低。进一步看,中国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空间依赖性及空间溢出效应,其中主观驱动因素主要为企业研发投入、科研机构研发投入、高校研发投入,客观驱动因素主要涵盖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与人力资本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标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三阶段DEA模型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户环境规制、供应链溢出与企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被引量:1
2
作者 钱先航 张新然 邱善运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6,共20页
本文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客户环境规制的供应链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大客户所在城市受到试点政策影响后,企业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会显著提高。其影响机制是,客户环境规制可以增加企业的关系专用性投资并提高供应链... 本文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客户环境规制的供应链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大客户所在城市受到试点政策影响后,企业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会显著提高。其影响机制是,客户环境规制可以增加企业的关系专用性投资并提高供应链知识共享水平。这一溢出效应在高科技行业、市场地位与产品独特性较高及客户议价能力较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此外,客户环境规制带来的供应链溢出效应会提升企业的绿色投资者关注度、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与大客户稳定性。本文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环境规制的政策效应,为推动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城市试点 供应链溢出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共绘:多部门协同助力绿色金融驱动低碳技术创新
3
作者 申晨 黄小珍 马永喜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8,共18页
绿色金融政策主体的协同作用对推动企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系统收集和整理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文本,构建基于协同存在与协同强度的绿色金融政策制定主体协同指标,选取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政策... 绿色金融政策主体的协同作用对推动企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系统收集和整理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文本,构建基于协同存在与协同强度的绿色金融政策制定主体协同指标,选取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政策协同对企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部门协同的绿色金融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特别是在减碳技术和零碳技术领域成效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政策协同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缓解融资约束和优化投资决策等途径,推动企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同时,研究还发现政策协同的创新效应在不同技术类型、企业属性及行业特性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通过社会网络分析中的“核心-边缘”结构分析,发现核心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效果明显优于核心与边缘部门间以及边缘部门内部的合作。本文为我国绿色金融协同政策的优化提供了宝贵经验,为推动企业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政策制定主体协同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视角下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
4
作者 胡华 王林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9-23,共5页
商贸流通业在商品生产和消费中扮演着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角色,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商品流通的效率和成本。如何在保障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碳排放、提升碳排放效率,已成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议题。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 商贸流通业在商品生产和消费中扮演着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角色,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商品流通的效率和成本。如何在保障经济增长的同时降低碳排放、提升碳排放效率,已成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要议题。近年来,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商贸流通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新机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正逐步替代传统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从而提升商贸流通业碳排放效率。同时,绿色技术创新也是提高商贸流通业碳排放效率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在商贸流通业中,绿色技术创新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碳排放、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满足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通过引入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等绿色技术,商贸流通企业可以实现服务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提高碳排放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基于此,本文实证分析绿色技术创新视角下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指导政府如何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与绿色技术创新,从而助力商贸流通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提升商贸流通业碳排放效率;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影响商贸流通业碳排放效率的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随着商贸流通业碳排放效率水平由低分位点向高分位点变化时,数字经济的影响经历了一个由强逐渐变弱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商贸流通业 排放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达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PVAR模型的互动影响关系研究
5
作者 吕洁华 孙喆 +1 位作者 王明晖 蔡秀亭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8-78,共11页
论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PVAR模型,探究了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以及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在此互动关系中的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 论文基于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助PVAR模型,探究了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以及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在此互动关系中的异质性表现。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碳排放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为密切的因果联系与互为影响关系,三者在发展过程中均呈现出一定的自我增强效应,但在研究期内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促进作用相对微弱,碳排放效率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反向影响尚不显著;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效率都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但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增长对碳排放效率作用效果则表现为负向抑制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与绿色技术创新已形成双向促进的互动模式,但不同的绿色技术创新类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表现仍有所差异。研究结论对中国进一步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充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增长 绿色技术创新 排放效率 P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保护税、绿色技术创新与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方杏村 杨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1,共9页
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CRITIC-熵权法测算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环境保护税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影响。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存在明... 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CRITIC-熵权法测算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环境保护税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影响。结果表明:(1)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2)环境保护税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产生显著的正效应;(3)环境保护税对长三角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正向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性和异质性的特征。其中,核心区环境保护税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但间接效应并不显著;扩容区环境保护税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且间接效应显著为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绿色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绿色技术创新与流通业低碳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鲍文哲 施柯沁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3,共6页
流通业作为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其低碳发展对于推动整个社会大生产的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流通业低碳发展评价体系,基于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展开分析,研究绿色金融对流通业低碳发展的作用,并... 流通业作为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其低碳发展对于推动整个社会大生产的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流通业低碳发展评价体系,基于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展开分析,研究绿色金融对流通业低碳发展的作用,并使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绿色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可正向推动流通业低碳发展,绿色技术创新在绿色金融助力流通业低碳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中介效应。基于此,提出了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积极鼓励绿色技术创新等推动流通业低碳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技术创新 流通业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fsQCA组态的分析
8
作者 李玉超 张立杰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132,共6页
碳交易机制是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抓手。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视角,采用汇总型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碳交易机制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影响的多元路径。研究表明:价格、规模、结构和效率因素都不能单独成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绿色低碳技... 碳交易机制是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抓手。基于碳排放权交易视角,采用汇总型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碳交易机制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影响的多元路径。研究表明:价格、规模、结构和效率因素都不能单独成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应的必要条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共有5条组态,可以归纳为“碳价格+碳交易企业规模+国有企业占比”主导型和“碳配额交易规模+碳交易企业规模+碳市场行业结构”主导型两种适配模式;碳价格、碳配额交易规模、碳交易企业规模、碳市场行业结构和国有企业占比是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效应的核心驱动机制,碳价格波动率和碳市场流动性则为重要的补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权交易机制 绿色技术创新 能源强度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城市建设是否促进了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量增质升”?——来自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证据 被引量:1
9
作者 熊云飚 代宇杰 熊健超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6,共11页
低碳城市建设不仅是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改革措施,还是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引擎。论文从绿色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的视角出发,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视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245个地级市2007—2021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低碳城... 低碳城市建设不仅是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改革措施,还是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引擎。论文从绿色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的视角出发,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视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245个地级市2007—2021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低碳城市建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低碳城市建设显著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城市建设对非资源型城市、东部地区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机制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环境规制强度有助于强化低碳城市建设对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提出坚持绿色低碳转型、加快资源型城市产业、促进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绿色技术创新 多期DID 产业结构升级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产业集聚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兼论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10
作者 朱祥和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69,共12页
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基于2009—2023年我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借助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面板门槛计量模型验证数字产业集聚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剖析绿... 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基于2009—2023年我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借助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面板门槛计量模型验证数字产业集聚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剖析绿色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产业集聚能够正向驱动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且绿色技术创新在二者间发挥显著中介效应。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产业集聚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后和产业结构水平较高组更显著。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数字产业集聚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驱动作用受到市场化程度单一门槛的影响。据此,提出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优势、增强绿色技术创新内生动力和因地制宜优化区域功能布局的对策建议,为推动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崭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集聚 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创新网络与全要素碳效率
11
作者 王玉珊 刘道强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5-151,共7页
数字经济蕴含着环境友好的特殊性质,有利于赋能经济结构低碳转型。选取2014—2022年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方法测算城市全要素碳效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中介效应、调节效应、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检验数字经济对... 数字经济蕴含着环境友好的特殊性质,有利于赋能经济结构低碳转型。选取2014—2022年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方法测算城市全要素碳效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中介效应、调节效应、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全要素碳效率的影响,并重点检验数字技术创新网络的中介机制与网络外部性。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城市全要素碳效率,经过稳健性检验,结论仍然有效;数字技术创新网络嵌入是数字经济带动城市全要素碳效率提升的关键作用路径;城市通过嵌入数字技术创新网络,通过网络外部性对网络邻近城市的全要素碳效率产生正向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要素效率 数字技术创新网络 网络嵌入 网络外部性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新质生产力要效率:数字技术创新对旅游碳排放效率的影响
12
作者 吕娟 吕雁琴 +1 位作者 陈静 杨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7-150,共14页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数字技术创新在助力旅游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历程中发挥了支撑作用。论文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使用Super-SBM模型测算旅游碳排放效率,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技术创新对旅游碳排放效...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数字技术创新在助力旅游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历程中发挥了支撑作用。论文基于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使用Super-SBM模型测算旅游碳排放效率,采用双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技术创新对旅游碳排放效率的直接影响,并结合稳健性检验、内生性检验、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检验、空间效应分析、异质性检验等进行系统阐释。研究发现:(1)数字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旅游碳排放效率的提升。(2)数字技术创新可以通过促进绿色创新水平、推动旅游产业集聚、提升公众关注,进而促进旅游碳排放效率的提升。(3)环境规制在数字技术创新对旅游碳排放效率的影响中产生了正向调节效应,但对旅游碳排放效率具有负向影响。(4)数字技术创新对旅游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省份可产生促增效果。(5)数字技术创新对东部省份、南方省份、资源型省份、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较高省份、数字经济较发达省份的旅游碳排放效率促进效应更明显。根据研究结论,从整体深化推进、强化传导效应、适度环境规制、鼓励跨区合作、统筹区域差异五个层面提出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技术创新 旅游排放效率 绿色创新 旅游产业集聚 公众关注 环境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4
13
作者 周兵 李艺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2,共20页
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选取2000—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 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选取2000—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碳经济发展整体表现为稳定上升的趋势,且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省域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主要呈现高耦合协调度,且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同时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上述结果,为进一步优化绿色金融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和助力低碳经济发展,应注重“绿色”和“蓝色”资源优势,实施差异化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以“空间治理”为抓手,促进区域绿色金融和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完善协同政策,有效提升新质生产力;加强区域空间重塑,充分发挥耦合协调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绿色金融 技术创新 耦合协调 新质生产力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4
作者 樊传浩 孙桂路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33,共8页
基于“双碳”目标视角,采用超效率动态网络SBM模型测算黄河流域82市(盟)2011—2021年绿色技术创新的综合效率、科技研发效率及成果转化效率,并利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检验外部环境因素对三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CO_(2)排放量纳入指... 基于“双碳”目标视角,采用超效率动态网络SBM模型测算黄河流域82市(盟)2011—2021年绿色技术创新的综合效率、科技研发效率及成果转化效率,并利用面板Tobit回归模型检验外部环境因素对三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将CO_(2)排放量纳入指标体系后,中下游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得以提升,上游地区效率反而下降;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科技研发效率起引擎作用;黄河流域绿色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区域差异明显,成果转化效率差异是综合效率差异的主要来源;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人力资本禀赋、对外开放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和环境规制强度对三种效率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建议黄河流域提高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成果转化平台,推动能源和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目标 高质量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效率动态网络SBM模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碳排放效率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剑波 向港 陈行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54,共13页
在“双碳”目标约束下,积极提升地区碳排放效率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2004—2020年长三角4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研究环境规制和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并从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 在“双碳”目标约束下,积极提升地区碳排放效率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2004—2020年长三角4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研究环境规制和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并从绿色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视角,分析绿色技术创新是否能强化环境规制的碳排放效率提升效应。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碳排放效率有正向促进效应,而绿色技术创新对碳排放效率有负向抑制效应;环境规制的效用周期长于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对环境规制的碳排放效率提升效应具有调节效应和门槛效应,绿色技术创新强化了环境规制的正向效应,在绿色技术创新水平高的地区,环境规制对碳排放效率的正向效应越大。又充分发挥环境规制和绿色技术创新的协同降碳能效,旨在为中国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和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绿色技术创新 排放效率 调节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视觉下低碳城市试点与绿色创新研究
16
作者 宋德勇 华斯琦 王志章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18,共22页
低碳城市试点是我国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为了检验低碳城市试点方案(Low Carbon City Pilot Scheme,LCCPS)对我国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更全面地理解该政策的影响范围和效果,基于2003-2020年中国城市绿色... 低碳城市试点是我国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为了检验低碳城市试点方案(Low Carbon City Pilot Scheme,LCCPS)对我国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更全面地理解该政策的影响范围和效果,基于2003-2020年中国城市绿色专利授权数据构建了空间双重差分模型(Spatial Difference-in-Difference,SDID)。结果表明:①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却对邻近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②相对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最大。③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规模大的地区的绿色创新技术水平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同时城市规模大的城市对邻近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与资源型城市相比,非资源型城市通过实施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可以更好地推动绿色创新技术的研发,且资源型城市对其邻近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抑制作用。④机理分析表明,科技人才、绿色财政支持、绿色投资是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影响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的机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试点 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专利 空间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技术创新、新质生产力与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1
17
作者 孙小婷 李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9-34,共6页
文章选取2010—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赋能效应。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绿色技术创新可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继而促进... 文章选取2010—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赋能效应。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绿色技术创新可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继而促进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效应在中部地区和绿色金融发达地区更为明显。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双重门槛效应,伴随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跨过不同门槛值,绿色技术创新对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边际递增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技术创新 新质生产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政策试点、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环境绩效 被引量:17
18
作者 马鸽 张韬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7-182,共6页
“双碳”目标下,为了引导企业主动参与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改善企业环境绩效,文章利用准自然实验法,选取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低碳政策试点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低碳政策试点实施改... “双碳”目标下,为了引导企业主动参与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改善企业环境绩效,文章利用准自然实验法,选取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低碳政策试点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低碳政策试点实施改善了企业环境绩效,且这一结论在经过PSM-DID、剔除直辖市等方法检验后仍然稳健。低碳政策试点对非国有企业、环境规制较强地区企业、“两高”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环境绩效的改善效果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在低碳政策试点改善企业环境绩效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试点 绿色技术创新 企业环境绩效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信贷政策、低碳技术创新与企业环境绩效 被引量:15
19
作者 郑理惠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88,共7页
选取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对于企业环境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效果显著高于非重污染企业... 选取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对于企业环境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效果显著高于非重污染企业。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资本密集型企业环境绩效对绿色信贷政策变动的反应高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企业环境绩效提高”的传导机制成立。对此,提出双管齐下提高企业环境绩效、因企制宜实施针对性绿色信贷政策、双线并进推动关键性低碳技术创新,以此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信贷政策 企业环境绩效 技术创新 重污染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试点政策对企业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修广利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34,共9页
伴随低碳经济发展,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逐步成为企业缓解环境规制高压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2005~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低碳试点政策对企业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低碳试点政策能够推动企业突破性... 伴随低碳经济发展,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逐步成为企业缓解环境规制高压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2005~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低碳试点政策对企业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低碳试点政策能够推动企业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该结论在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旧成立。由机制检验可知,低碳试点政策通过环境信息披露与绿色金融发展推动企业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试点政策对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驱动作用更显著。基于此,提出完善绿色发展顶层设计、“因企制宜”出台扶持政策、强化绿色金融支持力度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点政策 突破性绿色技术创新 环境信息披露 绿色金融 企业绿色转型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