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肥对富硒稻田土壤有效硒及富硒稻米生产的影响
1
作者 黄太庆 陈锦平 +4 位作者 江泽普 廖青 邢颖 潘丽萍 刘永贤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2,共7页
研究不同轮作体系下水稻自然富硒能力差异,确定较好的冬种绿肥种类,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富硒稻田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在大田开展紫云英-水稻(T1)、油菜-水稻(T2)和肥田萝卜-水稻(T3)3种轮作试验研究,并以冬闲-水稻为对照(CK),系统分... 研究不同轮作体系下水稻自然富硒能力差异,确定较好的冬种绿肥种类,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富硒稻田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在大田开展紫云英-水稻(T1)、油菜-水稻(T2)和肥田萝卜-水稻(T3)3种轮作试验研究,并以冬闲-水稻为对照(CK),系统分析不同冬种绿肥品种对土壤硒富集、土壤有效硒、水稻生长及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绿肥-水稻轮作体系中,绿肥翻压时和水稻成熟期的土壤有效硒含量均与绿肥硒总累积量呈显著正相关,并且稻谷硒含量与水稻孕穗期土壤有效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绿肥种植对硒的吸收累积存在明显差异,其硒总累积量表现为紫云英>油菜>肥田萝卜,与稻田土壤有效硒含量的结果相一致。冬种绿肥有助于提高下一季稻米硒含量,T1、T2和T3处理糙米硒含量分别比CK提高57.7%、51.6%和25.9%,但有机硒含量占比与CK均无显著差异。可见,冬种绿肥可影响土壤有效硒含量,进而影响水稻对硒的吸收,其中,冬种紫云英更有利于提高富硒稻田土壤有效硒含量和稻谷硒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水稻轮作 土壤有效硒 硒总累积量 富硒水稻 稻米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中地区4种冬绿肥还田腐解和养分释放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秦宇航 吴玉红 +5 位作者 王吕 淡亚彬 陈浩 郝兴顺 王地 杨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06-2315,共10页
研究汉中地区水稻(Oryza sativa)-绿肥轮作制下翻压还田绿肥的腐解动态变化及养分释放特征,可为水稻-绿肥轮作生产中的水稻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山黧豆(Lathyrus cicera)和... 研究汉中地区水稻(Oryza sativa)-绿肥轮作制下翻压还田绿肥的腐解动态变化及养分释放特征,可为水稻-绿肥轮作生产中的水稻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山黧豆(Lathyrus cicera)和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为供试材料,进行145 d的田间原位埋袋腐解试验,并定期观测4种豆科绿肥腐解变化及养分释放特征。结果表明,绿肥腐解及养分释放均表现为前期(0~14 d)快、后期(41~145 d)慢。经过145 d,紫云英、毛叶苕子、山黧豆和箭筈豌豆的累计腐解率分别为74.58%、74.17%、72.14%和72.57%,而氮、磷、钾平均累计释放率分别为85.64%、75.23%和96.22%。翻压量为22500 kg·hm^(-2)的紫云英、毛叶苕子、山黧豆和箭筈豌豆腐解145 d后,氮素累计释放量分别为82.27、134.73、144.73和94.17 kg·hm^(-2),磷素累计释放量分别为14.68、21.39、21.21和17.25 kg·hm^(-2),钾素累计释放量分别为70.90、93.72、85.23和82.13 kg·hm^(-2)。4种绿肥的氮、磷、钾平均累计释放量分别为113.99、18.63和83.02 kg·hm^(-2),可为后茬水稻提供63.33%N、20.70%P2O5和79.07%K2O。综上,紫云英、毛叶苕子、山黧豆和箭筈豌豆均适于汉中地区冬闲稻田种植,且理论化肥减量顺序为毛叶苕子≈山黧豆>箭筈豌豆>紫云英,此外,水稻生育前期氮和钾减施潜力较大,建议水稻季氮肥和钾肥后移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水稻轮作 紫云英 毛叶苕子 山黧豆 箭筈豌豆 养分释放 腐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