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稻田绿肥——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1
作者
叶宇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4期21-23,共3页
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进,绿肥作物在稻作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南方稻区,绿肥作物对于提升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广东稻区主导绿肥作物紫云英的高产栽培技术,系统解析了其植物学特性与生态价...
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进,绿肥作物在稻作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南方稻区,绿肥作物对于提升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广东稻区主导绿肥作物紫云英的高产栽培技术,系统解析了其植物学特性与生态价值,构建了涵盖田块选择、种子处理、精准播种、水肥调控及病虫害防治的全流程技术体系。进一步结合生长数据与风险管控要点,提出标准化种植方案,并整合区域政策指引与技术推广建议,为南方稻区绿肥高效利用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绿肥栽培
高产技术
生态农业
土壤改良
稻田
绿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海拔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绿肥聚垄免耕栽培技术推广
被引量:
2
2
作者
蒋鑫
《种子科技》
2024年第21期77-79,共3页
近年来,盘州市积极推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同时探索出高海拔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系列技术成果,其中包括绿肥聚垄免耕栽培技术。结合实践,在介绍绿肥聚垄免耕栽培技术和高海拔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
近年来,盘州市积极推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同时探索出高海拔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系列技术成果,其中包括绿肥聚垄免耕栽培技术。结合实践,在介绍绿肥聚垄免耕栽培技术和高海拔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肥聚垄免耕栽培技术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中发挥的作用,以期增强高海拔地区农户对绿肥聚垄免耕栽培技术的学习与使用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聚垄免耕
栽培
技术
高海拔地区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寒山区玉米绿肥聚土栽培技术初探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新黔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29,42,共2页
高寒山区玉米绿肥聚土栽培技术初探王新黔(六盘水市农牧局)我市高寒山区由于连年覆膜与土壤施肥不足;加上常年雨水冲刷,地力下降,特别是坡耕地,土壤有效养分差,有机质含量减少,使玉米单产徘徊不前。为此,近年我们引进和探索了...
高寒山区玉米绿肥聚土栽培技术初探王新黔(六盘水市农牧局)我市高寒山区由于连年覆膜与土壤施肥不足;加上常年雨水冲刷,地力下降,特别是坡耕地,土壤有效养分差,有机质含量减少,使玉米单产徘徊不前。为此,近年我们引进和探索了绿肥聚土栽培综合丰产技术,在高海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寒山区
绿肥
聚土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果园绿肥对土壤磷组分及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
10
4
作者
张建伟
石孝均
+5 位作者
徐文静
张学良
刘瑞
魏勇
赵秋
张宇亭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6-342,共7页
以天津市桃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Tiessen磷分级方法研究绿肥栽培并利用条件下土壤磷组分含量变化和磷素活化周转特征。试验共设3个处理:绿肥覆盖(SC)、翻压(BU)和清耕对照(CT)处理。分别于绿肥处理1,4,7年后采集0—20,20—40 cm的土壤...
以天津市桃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Tiessen磷分级方法研究绿肥栽培并利用条件下土壤磷组分含量变化和磷素活化周转特征。试验共设3个处理:绿肥覆盖(SC)、翻压(BU)和清耕对照(CT)处理。分别于绿肥处理1,4,7年后采集0—20,20—4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全磷、活性磷库(Resin—P_(i)和NaHCO3—P)、中稳性磷库(NaOH—P)和稳定态磷库(Dil.HCl—P_(i)、Conc.HCl—P和Residual—P)含量。结果表明,与CT处理相比,SC和BU处理在各采样年份均提高了土壤全磷、Resin—P_(i)、NaHCO3—P、NaOH—P和Residual—P含量,降低Dil.HCl—P_(i)和Conc.HCl—P含量,处理间差异性随绿肥利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各指标BU处理均优于SC处理,且0—20 cm土层变化最为明显。绿肥利用7年后,BU处理0—20 cm土壤Resin—P_(i)、NaHCO3—P、NaOH—P和Residual—P含量较CT处理分别显著增加48.82%~128.41%,145.93%~231.16%,206.26%~590.06%和34.67%~37.66%,Dil.HCl—P_(i)和Conc.HCl—P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2.37%~15.79%和43.72%~91.39%。综上,相对于清耕对照处理,果园绿肥栽培并利用可显著增加土壤活性磷库和中稳性磷库的比例,并显著降低稳定态磷库的比例;同时,随着绿肥利用年限的增加,土壤活性磷库和中稳性磷库的比例随之增加,稳定态磷库的比例随之降低。研究结果表明,果园绿肥栽培并利用可以有效促进土壤难溶性磷的活化周转,提高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栽培
覆盖或翻压
磷库
磷活化周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绿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25
5
作者
李子双
廉晓娟
+2 位作者
王薇
赵同凯
李洪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35-1140,共6页
绿肥种植具有提供养分、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提供饲草、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以及节能减耗等作用,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我国绿肥种质资源丰富,主要有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Gramineae)、十字花科(Brassi...
绿肥种植具有提供养分、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提供饲草、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以及节能减耗等作用,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我国绿肥种质资源丰富,主要有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Gramineae)、十字花科(Brassicaceae)和菊科(Compositae)等。绿肥应用模式主要包括间套作、轮作、肥饲兼用型绿肥牧草生产以及果园绿肥种植模式,而且由于我国的气候类型与农作物的种植模式不同,各种模式的区域分布不同。本文通过对我国绿肥种质资源、绿肥应用模式和绿肥效应研究进行总结阐述,指出我国绿肥未来发展方向:加强现有绿肥种质资源的引入与保存,扩大品种资源的储备与利用;大力发展绿肥的产业化研究;加强绿肥效应评价与分析方面的研究,全面发展绿肥的肥饲综合利用价值,为绿肥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种质资源
绿肥栽培
模式
绿肥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田绿肥——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1
作者
叶宇
机构
罗定市农业发展中心
出处
《农家科技》
2025年第24期21-23,共3页
文摘
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进,绿肥作物在稻作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南方稻区,绿肥作物对于提升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广东稻区主导绿肥作物紫云英的高产栽培技术,系统解析了其植物学特性与生态价值,构建了涵盖田块选择、种子处理、精准播种、水肥调控及病虫害防治的全流程技术体系。进一步结合生长数据与风险管控要点,提出标准化种植方案,并整合区域政策指引与技术推广建议,为南方稻区绿肥高效利用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紫云英
绿肥栽培
高产技术
生态农业
土壤改良
稻田
绿肥
分类号
S5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海拔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绿肥聚垄免耕栽培技术推广
被引量:
2
2
作者
蒋鑫
机构
盘州市丹霞镇农村工作服务中心
出处
《种子科技》
2024年第21期77-79,共3页
文摘
近年来,盘州市积极推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同时探索出高海拔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系列技术成果,其中包括绿肥聚垄免耕栽培技术。结合实践,在介绍绿肥聚垄免耕栽培技术和高海拔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肥聚垄免耕栽培技术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中发挥的作用,以期增强高海拔地区农户对绿肥聚垄免耕栽培技术的学习与使用积极性。
关键词
绿肥
聚垄免耕
栽培
技术
高海拔地区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寒山区玉米绿肥聚土栽培技术初探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新黔
机构
六盘水市农牧局
出处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29,42,共2页
文摘
高寒山区玉米绿肥聚土栽培技术初探王新黔(六盘水市农牧局)我市高寒山区由于连年覆膜与土壤施肥不足;加上常年雨水冲刷,地力下降,特别是坡耕地,土壤有效养分差,有机质含量减少,使玉米单产徘徊不前。为此,近年我们引进和探索了绿肥聚土栽培综合丰产技术,在高海拨...
关键词
玉米
高寒山区
绿肥
聚土
栽培
分类号
S513.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果园绿肥对土壤磷组分及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
10
4
作者
张建伟
石孝均
徐文静
张学良
刘瑞
魏勇
赵秋
张宇亭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南大学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中心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36-34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902116)
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2-G-13)。
文摘
以天津市桃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Tiessen磷分级方法研究绿肥栽培并利用条件下土壤磷组分含量变化和磷素活化周转特征。试验共设3个处理:绿肥覆盖(SC)、翻压(BU)和清耕对照(CT)处理。分别于绿肥处理1,4,7年后采集0—20,20—40 cm的土壤样品,测定全磷、活性磷库(Resin—P_(i)和NaHCO3—P)、中稳性磷库(NaOH—P)和稳定态磷库(Dil.HCl—P_(i)、Conc.HCl—P和Residual—P)含量。结果表明,与CT处理相比,SC和BU处理在各采样年份均提高了土壤全磷、Resin—P_(i)、NaHCO3—P、NaOH—P和Residual—P含量,降低Dil.HCl—P_(i)和Conc.HCl—P含量,处理间差异性随绿肥利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各指标BU处理均优于SC处理,且0—20 cm土层变化最为明显。绿肥利用7年后,BU处理0—20 cm土壤Resin—P_(i)、NaHCO3—P、NaOH—P和Residual—P含量较CT处理分别显著增加48.82%~128.41%,145.93%~231.16%,206.26%~590.06%和34.67%~37.66%,Dil.HCl—P_(i)和Conc.HCl—P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2.37%~15.79%和43.72%~91.39%。综上,相对于清耕对照处理,果园绿肥栽培并利用可显著增加土壤活性磷库和中稳性磷库的比例,并显著降低稳定态磷库的比例;同时,随着绿肥利用年限的增加,土壤活性磷库和中稳性磷库的比例随之增加,稳定态磷库的比例随之降低。研究结果表明,果园绿肥栽培并利用可以有效促进土壤难溶性磷的活化周转,提高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
关键词
绿肥栽培
覆盖或翻压
磷库
磷活化周转
Keywords
green manure cultivation
surface cover or buried underground
phosphorous pool
phosphorus mobilization
分类号
S142.3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绿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25
5
作者
李子双
廉晓娟
王薇
赵同凯
李洪杰
机构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35-1140,共6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专项(201103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153)
文摘
绿肥种植具有提供养分、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提供饲草、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以及节能减耗等作用,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我国绿肥种质资源丰富,主要有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Gramineae)、十字花科(Brassicaceae)和菊科(Compositae)等。绿肥应用模式主要包括间套作、轮作、肥饲兼用型绿肥牧草生产以及果园绿肥种植模式,而且由于我国的气候类型与农作物的种植模式不同,各种模式的区域分布不同。本文通过对我国绿肥种质资源、绿肥应用模式和绿肥效应研究进行总结阐述,指出我国绿肥未来发展方向:加强现有绿肥种质资源的引入与保存,扩大品种资源的储备与利用;大力发展绿肥的产业化研究;加强绿肥效应评价与分析方面的研究,全面发展绿肥的肥饲综合利用价值,为绿肥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绿肥
种质资源
绿肥栽培
模式
绿肥
效应
Keywords
green manure
variety resources
green manure cultivation pattern
green manure effect
分类号
S55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2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稻田绿肥——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叶宇
《农家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海拔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中绿肥聚垄免耕栽培技术推广
蒋鑫
《种子科技》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高寒山区玉米绿肥聚土栽培技术初探
王新黔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果园绿肥对土壤磷组分及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张建伟
石孝均
徐文静
张学良
刘瑞
魏勇
赵秋
张宇亭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我国绿肥的研究进展
李子双
廉晓娟
王薇
赵同凯
李洪杰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