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绿绒蒿属植物地理分布格局
1
作者 陈晓玥 胡华伟 +4 位作者 李文龙 熊友才 王文颖 段迎珠 贾科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5,166,共14页
运用MaxEnt最大熵模型模拟预测当前气候条件以及未来2050s和2070s 4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青藏高原14种绿绒蒿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年降水量、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最暖季度降水量和年温度变化范围是影响绿绒蒿属植... 运用MaxEnt最大熵模型模拟预测当前气候条件以及未来2050s和2070s 4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青藏高原14种绿绒蒿属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变化.结果表明,年降水量、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最暖季度降水量和年温度变化范围是影响绿绒蒿属植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当前气候条件下,绿绒蒿属植物总适生区面积为1.141×10~6 km^(2),占青藏高原面积的45.23%,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省;在未来气候情景下,绿绒蒿属植物总适生区面积均有增加,在2050s时期增加幅度分别为2.69%、0.30%、0.13%、3.53%,在2070s时期增加幅度分别为3.85%、2.21%、3.08%、4.62%;低辐射低强迫气候情景下的生态环境更有利于单叶、毛瓣绿绒蒿的生长繁殖,高辐射高强迫气候情景下的生态环境更有利于白花、多刺、红花、椭果、总状绿绒蒿的生长繁殖以及生长区域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绒蒿属 最大熵模型 社会经济路径 地理分布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绿绒蒿属植物的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
2
作者 罗西 冯丹 +1 位作者 臧利艳 孙菁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7-305,共9页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建立物种鉴别模型,实现全缘叶绿绒蒿、五脉绿绒蒿、多刺绿绒蒿、红花绿绒蒿、杂交绿绒蒿、总状绿绒蒿的快速鉴别。方法收集48个居群的6种绿绒蒿属植物,共1735份,利用近红外积分球漫反射和近红外光纤探头2种光谱采集方...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建立物种鉴别模型,实现全缘叶绿绒蒿、五脉绿绒蒿、多刺绿绒蒿、红花绿绒蒿、杂交绿绒蒿、总状绿绒蒿的快速鉴别。方法收集48个居群的6种绿绒蒿属植物,共1735份,利用近红外积分球漫反射和近红外光纤探头2种光谱采集方式,Python软件建立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极限树和TQ Analysis软件自带的距离匹配与判别分析的物种鉴别模型,筛选判别模型。结果所建模型均能鉴别6种绿绒蒿属植物,以近红外光纤探头的光谱数据为参数结合Python软件所建立的SVM模型分类效果最好,其识别率、预测率、外部验证集识别率分别为99.68%、98.47%、97.98%。结论近红外光谱可快速鉴别绿绒蒿属植物,为其质量评价与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绒蒿属植物 物种鉴别 近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绒蒿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杨苗 史小波 +2 位作者 闵康 孙秋莲 陈业高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9-283,共5页
关键词 绿绒蒿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绒蒿属藏药植物ndhF和rbcL序列片段特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屈燕 赵琬玥 +2 位作者 区智 冷秋思 熊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89,共6页
应用叶绿体ndhF和rbcL序列对绿绒蒿属藏药植物欧贝:长叶绿绒蒿Meconopsis lancifolia、全缘叶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红花绿绒蒿Meconopsis punicea、尼泊尔绿绒蒿Meconopsis napaulensis;刺儿恩: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 应用叶绿体ndhF和rbcL序列对绿绒蒿属藏药植物欧贝:长叶绿绒蒿Meconopsis lancifolia、全缘叶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红花绿绒蒿Meconopsis punicea、尼泊尔绿绒蒿Meconopsis napaulensis;刺儿恩: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进行鉴别,对其序列特征差异和亲缘关系进行分析。PCR直接测序后获得六种绿绒蒿的rbcL和ndhF的部分序列。用Clustal X2.1和MEGA6.06等软件分析得到任意两种间均有变异位点和遗传距离,根据rbcL和ndhF基因部分序列数据分别建立系统树。rbcL序列分析显示,任意两种间有变异位点;ndhF序列分析显示,除总状绿绒蒿(居群1)和多刺绿绒蒿序列无明显差异外,其他任意两种间均有位点变异。根据叶绿体ndhF和rbcL基因序列数据可以很好的鉴别6种绿绒蒿属藏药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绒蒿属 藏药植物 rbcL、ndhF基因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绿绒蒿属(罂粟科)一新变种—光果红花绿绒蒿 被引量:3
5
作者 陆毛珍 廉永善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共2页
发表了甘肃绿绒蒿属一新变种,即光果红花绿绒蒿(Meconopsis puniceaMaxim.var.gla-braM.Z.Lu etY.Sh.Lian)。
关键词 绿绒蒿属 光果红花绿 罂粟科 新变种 甘肃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绒蒿属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阿布拉江·克依木 尚小雅 +2 位作者 贺玖明 再帕尔·阿不力孜 石建功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B10期37-38,共2页
The fragmentation behavior of six known flavonoids from Meconopsis Maxim were studied 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ESI-MS^n). Besides the structure of aglycones and hydroxyl group on it, the po... The fragmentation behavior of six known flavonoids from Meconopsis Maxim were studied 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ESI-MS^n). Besides the structure of aglycones and hydroxyl group on it, the position of the sugar substitution also affected the fragmentation of the flavonoids. The diagnostic fragmentations of flavonoids and aglycones were obtained i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on ESI-MS^n experiments, and the fragmentation pathways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绒蒿属植物 黄酮类化合物 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罂粟科绿绒蒿属三新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文采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该文描述了罂粟科绿绒蒿属三新种。(1)自四川西北部发现的二新种:肋蕊绿绒蒿,此种可能与拉萨绿绒蒿近缘,区别特征为此种叶片较狭,全缘,子房具4条纵肋;狭瓣绿绒蒿,此种可能与川西绿绒蒿近缘,区别特征为此种叶片较小,无毛,花瓣呈条状倒披... 该文描述了罂粟科绿绒蒿属三新种。(1)自四川西北部发现的二新种:肋蕊绿绒蒿,此种可能与拉萨绿绒蒿近缘,区别特征为此种叶片较狭,全缘,子房具4条纵肋;狭瓣绿绒蒿,此种可能与川西绿绒蒿近缘,区别特征为此种叶片较小,无毛,花瓣呈条状倒披针形。(2)自青海南部发现的一新种:短丝绿绒蒿,此种可能隶属于琴叶绿绒蒿亚属、滇西绿绒蒿组、滇西绿绒蒿系,与此系其他种的区别在于此种的披针状条形花瓣和较少、较短的雄蕊(花丝长1~5 mm)以及无花柱的雌蕊和被具短毛的硬毛子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罂粟科 绿绒蒿属 新种 四川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绿绒蒿属一新变种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平厚 王明昌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3-44,共2页
本文发表了绿绒蒿属一新变种,即光果五脉绿绒蒿Meconopsis quintuplinervia Regel var.glabra M.C.Wang et P.H.Yang。
关键词 绿绒蒿属 新变种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标本探究绿绒蒿属植物花期的变化 被引量:3
9
作者 蔡宝坤 王英伟 唐中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3-383,共11页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明显升高,气候变化引起的全球变暖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气候变暖会使植物物候发生改变,花期的变化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植物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尤其是高山植物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因此探究高山植物的花期更具有代表性...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明显升高,气候变化引起的全球变暖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气候变暖会使植物物候发生改变,花期的变化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植物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尤其是高山植物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因此探究高山植物的花期更具有代表性。为了解植物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花期的变化特征,并制定出合理的植物保护措施,该文以典型的高山植物绿绒蒿属为例,基于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保存的自1880年至2017年的3056份高山植物绿绒蒿属标本数据,其中,有花标本归属年份共计104年,具有统计意义的有花标本为1539份,利用相关性分析对分布于中国的绿绒蒿属植物的花期和年份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随着年份的增加,绿绒蒿属植物的花期整体呈现延后的趋势。(2)种类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全缘叶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红花绿绒蒿(M.punicea)、总状绿绒蒿(M.racemosa)、川西绿绒蒿(M.henrici)、长叶绿绒蒿(M.lancifolia)、椭果绿绒蒿(M.chelidonifolia)6种绿绒蒿,随着年份的增加,花期呈现延后的变化趋势;多刺绿绒蒿(M.horridula)、五脉绿绒蒿(M.quintuplinervia)和滇西绿绒蒿(M.impedita)3种绿绒蒿,随着年份的增加,花期呈现提前的变化趋势。(3)花期延后天数最多的为红花绿绒蒿,在1880—2017年之间,平均花期延后6 d,花期提前天数最多的是滇西绿绒蒿,在1880—2017年之间,平均花期提前5 d。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表明绿绒蒿属植物的花期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整体呈现延后的趋势,且多数种类的花期均延后,少数种类会有花期提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绒蒿属 花期 气候变化 高山植物 植物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分析金属离子对绿绒蒿属3种植物花瓣呈色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军 陈丽琦 +2 位作者 李拓键 区智 屈燕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7,共12页
为探究金属离子对绿绒蒿属(Meconopsis Vig.)3种植物花瓣呈色的影响,测定了盛开期全缘叶绿绒蒿(M.integrifolia(Maxim.)Franch.)、红花绿绒蒿(M.punicea Maxim.)和川滇绿绒蒿(M.wilsonii Grey-Wilson)花瓣中7种金属离子(包括Fe^(3+)、Mg... 为探究金属离子对绿绒蒿属(Meconopsis Vig.)3种植物花瓣呈色的影响,测定了盛开期全缘叶绿绒蒿(M.integrifolia(Maxim.)Franch.)、红花绿绒蒿(M.punicea Maxim.)和川滇绿绒蒿(M.wilsonii Grey-Wilson)花瓣中7种金属离子(包括Fe^(3+)、Mg^(2+)、Ca^(2+)、K^(+)、Mn^(2+)、Cu^(2+)和Zn^(2+))含量,对3个花期花瓣进行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盛开期,全缘叶绿绒蒿花瓣中7种金属离子含量显著(P<0.05)高于红花绿绒蒿和川滇绿绒蒿;红花绿绒蒿花瓣中Fe^(3+)、Mg^(2+)、K^(+)、Mn^(2+)和Zn^(2+)含量显著低于川滇绿绒蒿,Cu^(2+)和Ca^(2+)含量显著高于川滇绿绒蒿。全缘叶绿绒蒿花瓣中,Fe^(3+)、Fe^(2+)和Cu^(2+)相关GO富集条目以及镁螯合酶活性、钾离子稳态和对锌离子的反应条目存在明显表达的差异unigene数量在供试绿绒蒿属3种植物中总体最多,锌离子结合和锰离子结合条目存在明显表达的差异unigene数量在供试绿绒蒿属3种植物中最少,螯合钙离子释放到细胞溶质条目中仅全缘叶绿绒蒿花瓣的差异unigene明显表达。红花绿绒蒿花瓣中,亚铁结合、镁离子结合、钙离子结合、钾离子结合、钾离子转运条目和锌离子结合条目存在明显表达的差异unigene数量在供试绿绒蒿属3种植物中最多,仅三价铁结合条目存在明显表达的差异unigene数量在供试绿绒蒿属3种植物中最少。川滇绿绒蒿花瓣中,细胞钙离子稳态和锰离子结合条目存在明显表达的差异unigene数量在供试绿绒蒿属3种植物中最多,Mg^(2+)、K^(+)和Cu^(2+)相关GO富集条目以及亚铁结合、铁离子的细胞内螯合、对锌离子的反应、钙离子结合条目存在明显表达的差异unigene数量在供试绿绒蒿属3种植物中总体最少。综上所述,推测Cu^(2+)和Ca^(2+)影响全缘叶绿绒蒿花瓣呈色,Fe^(2+)、Mg^(2+)、Mn^(2+)、K^(+)和Cu^(2+)影响红花绿绒蒿花瓣呈色,Fe^(3+)、Mg^(2+)、Mn^(2+)和Cu^(2+)影响川滇绿绒蒿花瓣呈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绒蒿属 花色 金属离子 差异unigene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绒蒿属植物的园林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喻舞阳 杨紫玲 +3 位作者 李佶芸 李小熊 王国严 邢震 《四川林业科技》 2020年第1期115-121,共7页
绿绒蒿是著名珍稀高山花卉,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在传统藏医药中亦有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对绿绒蒿的研究和利用多集中于医药领域,对其园林应用价值缺乏认识,故从观赏价值、应用策略等方面论述了绿绒蒿的园林应用价值,同时整理了目前各... 绿绒蒿是著名珍稀高山花卉,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在传统藏医药中亦有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对绿绒蒿的研究和利用多集中于医药领域,对其园林应用价值缺乏认识,故从观赏价值、应用策略等方面论述了绿绒蒿的园林应用价值,同时整理了目前各个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绿绒蒿属后续研究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绒蒿属植物 园林应用 人工栽培 药理作用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绒蒿属新资料 被引量:7
12
作者 周海艺 张旭 +1 位作者 徐畅隆 徐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81-1784,共4页
吉隆沟是喜马拉雅西部最大的水汽通道,水热条件好,地形地貌多样,孕育了丰富的植物多样性。该文报道了在西藏吉隆县发现的中国绿绒蒿属2个中国新记录种——秋花绿绒蒿(Meconopsis autumnalis P.Egan)、美花绿绒蒿(Meconopsis bella Prain... 吉隆沟是喜马拉雅西部最大的水汽通道,水热条件好,地形地貌多样,孕育了丰富的植物多样性。该文报道了在西藏吉隆县发现的中国绿绒蒿属2个中国新记录种——秋花绿绒蒿(Meconopsis autumnalis P.Egan)、美花绿绒蒿(Meconopsis bella Prain)以及1个发表后再次记录到的物种——心叶绿绒蒿[Meconopsis polygonoides(Prain)Prain]。文中提供了形态特征描述、分布及生境,并简要说明了与近似种的区别。该发现丰富了中国西藏植物区系,为中国绿绒蒿属研究提供了新资料。结合过往的调查,作者认为吉隆县的植物多样性调查应减少传统吉隆县沿吉隆藏布到吉隆镇的过度采集,建议向吉隆口岸及两侧深入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绒蒿属 秋花绿 美花绿 心叶绿 吉隆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绒蒿属具盘绿绒蒿亚属小志 被引量:3
13
作者 邓成志 周海艺 +1 位作者 李高翔 徐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87-1790,共4页
经查阅文献、植物标本、植物图片库,结合野外调研,认为中国不产毛盘绿绒蒿(Meconopsis discigera Prain)。《西藏植物志》《中国植物志》及Flora of China记载的毛盘绿绒蒿均为错误鉴定。中国绿绒蒿属具盘绿绒蒿亚属(M.subgen.Discogyne... 经查阅文献、植物标本、植物图片库,结合野外调研,认为中国不产毛盘绿绒蒿(Meconopsis discigera Prain)。《西藏植物志》《中国植物志》及Flora of China记载的毛盘绿绒蒿均为错误鉴定。中国绿绒蒿属具盘绿绒蒿亚属(M.subgen.Discogyne G.Taylor)有4种,分别是毛瓣绿绒蒿(M.torquata Prain)、吉隆绿绒蒿(M.pinnatifolia C.Y.Wu&H.Chuang ex L.H.Zhou)、康顺绿绒蒿(M.tibetica Grey-Wilson)和不丹绿绒蒿(M.bhutanica Tosh.Yoshida&Grey-Wilson),其中不丹绿绒蒿是中国西藏新记录种。本文对国产4种具盘绿绒蒿亚属植物地理分布及形态学特征进行重新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绒蒿属 具盘绿蒿亚属 毛盘绿 不丹绿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绒蒿属植物种质资源与引种保护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卓 杨紫玲 王国严 《种子科技》 2023年第9期124-126,共3页
绿绒蒿属植物自然分布于我国西部高山高寒地区,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分布区域,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与药用经济价值。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但对于绿绒蒿属植物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还未建成完整的资源利用与保护体... 绿绒蒿属植物自然分布于我国西部高山高寒地区,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分布区域,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与药用经济价值。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但对于绿绒蒿属植物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还未建成完整的资源利用与保护体系。文章分析和总结了我国绿绒蒿属植物的资源分布概况、种群系统发育历史与青藏高原的关系及其应用的经济价值,并提出了基于引种栽培的相关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措施,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绒蒿属 青藏高原 种质资源 植物保护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迪庆州绿绒蒿属、报春花属、点地梅属、龙胆属野生高山花卉资源种类记述
15
作者 吴志芳 彭建生(图) 《云南林业》 2023年第3期74-81,共8页
迪庆藏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高山花卉资源。就绿绒蒿属2种、报春花属2种、点地梅属2种、龙胆属2种野生高山花卉的植物学特征、生态学习性和利用价值进行简要记述。
关键词 迪庆州 高山花卉 绿绒蒿属 报春花属 点地梅属 龙胆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绒蒿属一中国新记录种——尼东绿绒蒿
16
作者 张旭 周海艺 +1 位作者 徐畅隆 徐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86-1790,共5页
中国西藏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尽管已经进行了多次的植物多样性调查,但仍存在较严重的不均衡现象,部分地区和类群存在采集不足,甚至空白。我们针对西藏日喀则植物多样性调查薄弱区域开展调查,发现一个未记录的绿绒蒿属(Meconopsis Vigui... 中国西藏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尽管已经进行了多次的植物多样性调查,但仍存在较严重的不均衡现象,部分地区和类群存在采集不足,甚至空白。我们针对西藏日喀则植物多样性调查薄弱区域开展调查,发现一个未记录的绿绒蒿属(Meconopsis Viguier)植物,采集了标本和种子。经查阅《西藏植物志》《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Flora of Nepal鉴定为尼东绿绒蒿(M.dhwojii G.Taylor ex Hay)。该文植物新资料报道如下:(1)尼东绿绒蒿形态描述及其彩色图片。(2)该植物种子微形态、与近似种间的形态差异。新发现丰富了中国绿绒蒿属植物多样性,对研究西藏乃至中国绿绒蒿属植物具有一定的生物地理学意义和潜在的园艺价值。绿绒蒿属分类须加强野外调研,多技术手段开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绒蒿属 尼东绿 新资料 种子微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植物介绍——总状绿绒蒿
17
作者 罗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7-287,共1页
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 Maxim.)为罂粟科绿绒蒿属一年生草本,高20~50 cm,全体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坚硬而平展的硬刺。茎圆柱形,不分枝。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稀狭卵形、条形。总状花序有多达14朵花。萼片... 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 Maxim.)为罂粟科绿绒蒿属一年生草本,高20~50 cm,全体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坚硬而平展的硬刺。茎圆柱形,不分枝。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稀狭卵形、条形。总状花序有多达14朵花。萼片长圆状卵形,外面被刺毛,早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状绿 罂粟科 狭卵形 倒披针形 绿绒蒿属 圆柱形 基生叶 茎生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植物介绍——总状绿绒蒿
18
作者 罗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9-1249,1337,共2页
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 Maxim.)为罂粟科绿绒蒿属一年生草本,高20~50 cm,全体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坚硬而平展的硬刺。茎圆柱形,不分枝。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稀狭卵形、条形。总状花序有多达14朵花。萼片... 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 Maxim.)为罂粟科绿绒蒿属一年生草本,高20~50 cm,全体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坚硬而平展的硬刺。茎圆柱形,不分枝。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稀狭卵形、条形。总状花序有多达14朵花。萼片长圆状卵形,外面被刺毛,早落。花瓣5~8,倒卵状长圆形,天蓝色或蓝紫色,有时红色。蒴果倒卵形或椭圆状长圆形,密被刺毛。花期5-8月,果期7-1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状长圆形 总状绿 罂粟科 蓝紫色 狭卵形 倒披针形 绿绒蒿属 圆柱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植物介绍——总状绿绒蒿
19
作者 罗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63-1163,共1页
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 Maxim.)为罂粟科绿绒蒿属一年生草本,高20~50 cm, 全体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坚硬而平展的硬刺。茎圆柱形,不分枝。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稀狭卵形、条形。总状花序有多达14朵花。萼片... 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 Maxim.)为罂粟科绿绒蒿属一年生草本,高20~50 cm, 全体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坚硬而平展的硬刺。茎圆柱形,不分枝。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稀狭卵形、条形。总状花序有多达14朵花。萼片长圆状卵形,外面被刺毛,早落。花瓣5~8,倒卵状长圆形,天蓝色或蓝紫色,有时红色。蒴果倒卵形或椭圆状长圆形,密被刺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状长圆形 总状绿 罂粟科 狭卵形 蓝紫色 倒披针形 绿绒蒿属 圆柱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绿绒蒿的发现与考证
20
作者 方震东 吴琮三 +1 位作者 李聪 和旭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0-123,128,共5页
自1931年英国植物猎人G.Forrest在维西采集到黄花绿绒蒿标本后到2018年的87 a时间里,再也没有专家学者真正发现该物种在野外的分布。由于过去存在的一些错误描述和记录,误导了后来的科研人员对该物种的正确认识,引起了分类学上不必要的... 自1931年英国植物猎人G.Forrest在维西采集到黄花绿绒蒿标本后到2018年的87 a时间里,再也没有专家学者真正发现该物种在野外的分布。由于过去存在的一些错误描述和记录,误导了后来的科研人员对该物种的正确认识,引起了分类学上不必要的混乱。通过研究和考证,本文澄清了过去对该物种及其相关物种的一些错误认识,理清了黄花绿绒蒿和栗色绿绒蒿在属内的分类关系,并为黄花绿绒蒿指定了一号附加模式以帮助准确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绒蒿属 黄花绿 栗色绿 滇西绿 富川山 碧罗雪山 湄公河-扬子江分水岭 附加模式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