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含混合电解槽的绿电-绿氢系统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潘禹
任永峰
薛宇
云平平
贺彬
-
机构
内蒙古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
内蒙古国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5-344,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367022,51967016)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2023YFHH0077,2023YFHH0097)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挂帅”项目(2023JBGS0013)。
-
文摘
提出绿电-绿氢一体化能量管理策略,以实现多时间尺度下系统协调稳定运行。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碱性电解槽(AEL)和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EL)混合电解槽最优容量配比方案,以期提升绿氢系统的承载能力。考虑AEL和PEMEL工作特性建立包含风电-制氢-储氢单元的精细化仿真模型,采用分层控制方法提高系统协调运行能力,同时提出余电制氢、负荷功率补偿及源荷协调运行等7种复杂工况能量管理策略,促进风电资源的高效利用,有效改善绿电-绿氢一体化系统的功率平衡关系。
-
关键词
清洁能源
氢能
能量管理
绿电-绿氢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混合电解槽
-
Keywords
clean energy
hydrogen energy
energy management
green electricity green hydroge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ntropy weight method
mixed electrolytic cell
-
分类号
TK8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
-
-
题名颠覆性能源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机理与作用路径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王家明
王湘云
王舒雯
杜雪怡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经济管理与文法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出处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2-88,共7页
-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资助(编号:23DRWJ15)。
-
文摘
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颠覆性能源技术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形成和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核心动力作用。同时,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环境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要实现从能源大国到能源强国的转变,以及新旧能源的有序衔接,关键在于颠覆性能源技术的培育、形成和效用发挥,但如何科学地认知颠覆性能源技术,其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机理和作用路径有待进一步探究。因此,本文从颠覆性能源技术的内涵、外延出发,梳理了颠覆性能源技术与新质生产力的相关文献,提炼了颠覆性能源技术的特性与模式,进一步结合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形成过程,从颠覆性能源技术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深度转型升级、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三方面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全过程厘清了颠覆性能源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逻辑机理,提出了颠覆性能源技术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赋能闭环。在此基础上,结合能源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进一步选取大规模绿电绿氢、CCUS、可控核聚变三类颠覆性能源技术探讨了其赋能新质生产力的作用路径,验证了二者赋能的逻辑机理。通过颠覆性能源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机制研究和实例验证探讨了二者赋能的逻辑机理与作用路径,可为颠覆性能源技术的产出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形成提供参考借鉴。
-
关键词
颠覆性能源技术
新质生产力
绿电绿氢
CCUS
可控核聚变
-
Keywords
disruptive energy technology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green power and green hydrogen
CCUS
controlled fusion
-
分类号
TD-9
[矿业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