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绿洲-荒漠交错带潜水-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热传输模型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展羽
苏里坦
张国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92,共5页
该文以干旱区绿洲-荒漠交错带为研究对象,以质量守恒原理与能量平衡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潜水-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与热量传输模式,并提出了求解潜水-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的数值模拟分解-协调新方法,用天山北麓三工河流域绿洲-荒漠交...
该文以干旱区绿洲-荒漠交错带为研究对象,以质量守恒原理与能量平衡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潜水-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与热量传输模式,并提出了求解潜水-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的数值模拟分解-协调新方法,用天山北麓三工河流域绿洲-荒漠交错带的实测资料验证了水热传输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植被冠层蒸腾量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其最大误差为11.3%,土壤含水率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误差仅为5.9%,土壤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误差为8.3%,用该模型模拟绿洲-荒漠交错带潜水-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热动态传输过程、植被蒸腾量、地表蒸发量和植被的根系吸水率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荒漠交错带
潜水
-
土壤
-
植被
-
大气连续体
水热传输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73—2010年塔里木河中游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以肖塘绿洲-荒漠交错带为例
2
作者
蒲智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5期335-338,345,共5页
在对塔里木河中游肖塘绿洲-荒漠交错带1973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4期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和RS技术,建立该地区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定量分析了研究区37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在对塔里木河中游肖塘绿洲-荒漠交错带1973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4期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和RS技术,建立该地区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定量分析了研究区37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2个方面对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肖塘交错带土地利用类型以未利用地和荒漠林地为主。与1973年相比,2010年荒漠林地面积大幅下降,占研究区的5.06%,而农田则急剧增加,占研究区的4.67%,未利用地有所增加,占0.63%,草地有所减少,占0.21%。研究区荒漠林地主要转化为农田,草地转化为农田和荒漠林地,农田面积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荒漠林地。交错带内生态退化加剧,生态破坏严重。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肖塘
绿洲-荒漠交错带
塔里木河中游
1973
-
-
201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洲—荒漠交错带活化沙丘的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孙涛
王继和
+3 位作者
刘虎俊
纪永福
丁峰
袁洪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4-178,共5页
以民勤绿洲-荒漠交错带活化沙丘上的植物群落为对象,研究了活化沙丘不同部位的沙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从活化沙丘的下部、中部、丘顶,到背风坡的中部、下部,再到丘间低地,每一个生境对应着不同的群落...
以民勤绿洲-荒漠交错带活化沙丘上的植物群落为对象,研究了活化沙丘不同部位的沙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从活化沙丘的下部、中部、丘顶,到背风坡的中部、下部,再到丘间低地,每一个生境对应着不同的群落类型。各部位不仅植物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而且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其中丘顶为一年生草本植被构成,而丘间低地处只有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相似性指数表明,从沙丘下部到丘顶再到丘间地,生态因子的差异对物种的分布格局产生了影响,从而导致了群落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活化沙丘植被简单,退化严重,需加强保护,防止继续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荒漠交错带
活化沙丘
植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里木盆地南缘荒漠绿洲交错带蒸散发特征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云飞
王文全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2139-2144,共6页
本研究选取塔里木盆地南缘和田地区策勒绿洲外围荒漠交错带为典型研究区,基于涡度相关仪器观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荒漠交错带下垫面植物生长季的蒸散特征及其对降水因素的响应,通过PT-Fi模型对下垫面的蒸散发组分加以区别分析。结果表...
本研究选取塔里木盆地南缘和田地区策勒绿洲外围荒漠交错带为典型研究区,基于涡度相关仪器观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荒漠交错带下垫面植物生长季的蒸散特征及其对降水因素的响应,通过PT-Fi模型对下垫面的蒸散发组分加以区别分析。结果表明,观测区中,在研究时段内总蒸散量为276.44 mm,土壤蒸散所占比例为47.4%,植被蒸腾所占比例为5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特征
干旱区
荒漠
-
绿洲
交错带
下垫面
策勒
绿洲
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Landsat数据的新疆和田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被引量:
10
5
作者
程苗苗
江洪
+5 位作者
陈健
郭徵
江子山
周国模
高智慧
余树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39-1244,1250,共7页
基于区域尺度的荒漠-绿洲植被覆盖变化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选择干旱区典型荒漠-绿洲——新疆和田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该地区1973年5月、1990年6月和2000年6月3个时段的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MSS、TM、ETM+),并结合气...
基于区域尺度的荒漠-绿洲植被覆盖变化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选择干旱区典型荒漠-绿洲——新疆和田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该地区1973年5月、1990年6月和2000年6月3个时段的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MSS、TM、ETM+),并结合气象数据,通过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对该区域绿洲植被覆盖面积和时空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并结合政策、人口等因素对其驱动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时期内,绿洲内的林地、耕地和水域面积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由于受雪山融水供给的影响,该地区水域变迁幅度较剧烈;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和田地区气温呈现稳定增加的趋势,而降水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已经而且还将对和田地区的植被产生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遥感影像
荒漠
-
绿洲
交错带
植被覆盖
全球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洲-荒漠交错带潜水-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热传输模型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展羽
苏里坦
张国华
机构
河海大学现代农业工程系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8-9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309003).
文摘
该文以干旱区绿洲-荒漠交错带为研究对象,以质量守恒原理与能量平衡原理为基础,建立了潜水-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分与热量传输模式,并提出了求解潜水-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的数值模拟分解-协调新方法,用天山北麓三工河流域绿洲-荒漠交错带的实测资料验证了水热传输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植被冠层蒸腾量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其最大误差为11.3%,土壤含水率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误差仅为5.9%,土壤温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最大误差为8.3%,用该模型模拟绿洲-荒漠交错带潜水-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热动态传输过程、植被蒸腾量、地表蒸发量和植被的根系吸水率具有较高的精度.
关键词
绿洲-荒漠交错带
潜水
-
土壤
-
植被
-
大气连续体
水热传输
模型
Keywords
oasis
-
desert ecotone, groundwater
-
soil
-
vegetation
-
atmosphere continuum ( GSVAC), water and heat transfer, model
分类号
S718.516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73—2010年塔里木河中游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以肖塘绿洲-荒漠交错带为例
2
作者
蒲智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5期335-338,345,共5页
基金
新疆农业大学校前期资助项目(XJAU201114)
文摘
在对塔里木河中游肖塘绿洲-荒漠交错带1973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的4期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和RS技术,建立该地区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定量分析了研究区37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并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2个方面对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肖塘交错带土地利用类型以未利用地和荒漠林地为主。与1973年相比,2010年荒漠林地面积大幅下降,占研究区的5.06%,而农田则急剧增加,占研究区的4.67%,未利用地有所增加,占0.63%,草地有所减少,占0.21%。研究区荒漠林地主要转化为农田,草地转化为农田和荒漠林地,农田面积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荒漠林地。交错带内生态退化加剧,生态破坏严重。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肖塘
绿洲-荒漠交错带
塔里木河中游
1973
-
-
2010年
Keywords
land use
dynamic change
Xiaotang oasis
-
desert ecotone
middle reaches of Tarim River
1973
-
-
2010
分类号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洲—荒漠交错带活化沙丘的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孙涛
王继和
刘虎俊
纪永福
丁峰
袁洪波
机构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省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74-178,共5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2006BAD26B08)
科技部省部会商项目(2007BAD46B02)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0702NKDH030)
文摘
以民勤绿洲-荒漠交错带活化沙丘上的植物群落为对象,研究了活化沙丘不同部位的沙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从活化沙丘的下部、中部、丘顶,到背风坡的中部、下部,再到丘间低地,每一个生境对应着不同的群落类型。各部位不仅植物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而且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其中丘顶为一年生草本植被构成,而丘间低地处只有灌木。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相似性指数表明,从沙丘下部到丘顶再到丘间地,生态因子的差异对物种的分布格局产生了影响,从而导致了群落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活化沙丘植被简单,退化严重,需加强保护,防止继续退化。
关键词
绿洲-荒漠交错带
活化沙丘
植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Keywords
oasis
-
desert ecotone
activating sanddunes
vegetation community
biodiversity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南缘荒漠绿洲交错带蒸散发特征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云飞
王文全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1期2139-2144,共6页
文摘
本研究选取塔里木盆地南缘和田地区策勒绿洲外围荒漠交错带为典型研究区,基于涡度相关仪器观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荒漠交错带下垫面植物生长季的蒸散特征及其对降水因素的响应,通过PT-Fi模型对下垫面的蒸散发组分加以区别分析。结果表明,观测区中,在研究时段内总蒸散量为276.44 mm,土壤蒸散所占比例为47.4%,植被蒸腾所占比例为52.6%。
关键词
蒸散发特征
干旱区
荒漠
-
绿洲
交错带
下垫面
策勒
绿洲
降水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P426.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Landsat数据的新疆和田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被引量:
10
5
作者
程苗苗
江洪
陈健
郭徵
江子山
周国模
高智慧
余树全
机构
浙江林学院国际空间生态与生态系统生态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39-1244,125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132)
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073819)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07FY110300-08)
文摘
基于区域尺度的荒漠-绿洲植被覆盖变化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选择干旱区典型荒漠-绿洲——新疆和田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该地区1973年5月、1990年6月和2000年6月3个时段的Landsat遥感影像数据(MSS、TM、ETM+),并结合气象数据,通过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对该区域绿洲植被覆盖面积和时空格局变化进行分析,并结合政策、人口等因素对其驱动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时期内,绿洲内的林地、耕地和水域面积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由于受雪山融水供给的影响,该地区水域变迁幅度较剧烈;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和田地区气温呈现稳定增加的趋势,而降水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已经而且还将对和田地区的植被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Landsat遥感影像
荒漠
-
绿洲
交错带
植被覆盖
全球气候变化
Keywords
Landsat remote images
Oasis
-
desert acetone
Vegetation cover
Global climate change
分类号
S127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绿洲-荒漠交错带潜水-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热传输模型研究
张展羽
苏里坦
张国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973—2010年塔里木河中游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以肖塘绿洲-荒漠交错带为例
蒲智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绿洲—荒漠交错带活化沙丘的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孙涛
王继和
刘虎俊
纪永福
丁峰
袁洪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塔里木盆地南缘荒漠绿洲交错带蒸散发特征
刘云飞
王文全
《浙江农业科学》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Landsat数据的新疆和田地区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程苗苗
江洪
陈健
郭徵
江子山
周国模
高智慧
余树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