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东北三省粮食生产绿水亏缺时空变化
- 1
-
-
作者
章成果
郭英
张传伟
沈彦俊
-
机构
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
-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681,共15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28020503,XDA28020500)资助。
-
文摘
为了量化东北三省绿水资源对粮食生产的满足程度,本文基于东北三省2001—2020年的气象数据和作物数据,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东北三省水稻、玉米和大豆全生育期及关键生育期的绿水亏缺量及粮食生产绿水亏缺总量。结果表明:1)全生育期尺度上,水稻始终表现为绿水亏缺;玉米枯水年绿水亏缺,丰水年盈余;大豆仅个别年份绿水亏缺。绿水亏缺量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地形差异,绿水盈余区大多出现于山区,平原地区则以绿水亏缺为主。2)关键生育期尺度上,水稻、玉米和大豆分别有80%、85%和40%的年份出现绿水亏缺,且绿水亏缺量高值区主要集中于平原地区,山区绿水亏缺量较低或有绿水盈余。3)粮食生产绿水亏缺总量的年际差异较大,丰水年年均亏缺总量不足100亿m^(3),枯水年超过200亿m^(3);受粮食种植规模的影响,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绿水亏缺总量的高值区。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的高效管理提供科学支撑,促进东北三省水-粮关系协调发展。
-
关键词
绿水亏缺量
东北三省
水资源供需
粮食生产
水-粮关系
-
Keywords
green water deficit
three provinces of Northeast China
water supply and demand
grain production
water-crop relationship
-
分类号
S274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