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燃煤电站绿氨掺烧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低碳经济分析
1
作者
李海燕
孙王平
+4 位作者
程宇
崖华青
方世东
冯汉升
罗广南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共12页
为应对燃煤电站低碳转型需求,氨作为零碳燃料及高效储氢载体,其与煤混烧技术为火电行业碳减排提供了新路径。从“制-储-输-用”全产业链角度,系统综述了绿氨合成、存储运输及氨煤混烧的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并评估其经济性。研究发现,绿...
为应对燃煤电站低碳转型需求,氨作为零碳燃料及高效储氢载体,其与煤混烧技术为火电行业碳减排提供了新路径。从“制-储-输-用”全产业链角度,系统综述了绿氨合成、存储运输及氨煤混烧的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并评估其经济性。研究发现,绿氨合成以第二代低温低压技术(铁/钌催化剂)最具工业化潜力,该技术需要突破催化活性提升与可再生能源制氢-合成氨系统动态匹配技术;并提出开发10万吨级低温储罐与长输液氨管道,建设“西氨东输”网络以支撑绿氨规模化应用;氨煤混烧可通过优化掺氨位置(低氧区后掺)、空气分级(主燃区当量比1.1~1.3)及掺氨比例,以及设计低氮氨煤混烧燃烧装置,实现NO_(x)排放与纯煤相当,且需考虑掺烧后炉内辐射传热减弱、对流增强,以及锅炉汽水系统兼容性。当绿电成本降至0.10元/(kW·h)且碳价大于370元/t,或利用弃风/光电制氨时,绿氨将比燃煤具备竞争力,未来需通过绿氨降本、碳价机制与政策支持推动技术落地。该研究为燃煤电站绿氨掺烧技术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全链条技术参考与经济性优化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氨掺烧
燃煤电站
全产业链
低温低压
氨
合成
低氮燃
烧
低碳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政策补贴机制的燃煤机组绿氨掺烧全流程技术经济性分析
2
作者
焦洋
曹蕃
+6 位作者
张全军
李敏
周争昌
白付明
韩海峰
宋寅
王伟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49,60,共9页
绿氨掺烧是燃煤机组低碳化改造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目前制约绿氨掺烧项目推广的主要问题是绿氨制备、储运、掺烧全流程经济性不佳。基于此,以单台600MW燃煤机组掺烧10%绿氨为例,对比分析了离网型/并网型光伏发电合成绿氨及掺烧项目的全...
绿氨掺烧是燃煤机组低碳化改造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目前制约绿氨掺烧项目推广的主要问题是绿氨制备、储运、掺烧全流程经济性不佳。基于此,以单台600MW燃煤机组掺烧10%绿氨为例,对比分析了离网型/并网型光伏发电合成绿氨及掺烧项目的全流程技术经济性,并深入探讨了不同补贴机制(零碳电量补贴、绿氨生产补贴、碳减排补贴和低息贷款)对项目收益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煤价和碳税价格是影响项目经济性的主要因素,随着煤价和碳税价格升高,燃煤机组绿氨掺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补贴机制均对项目经济性有所提升,但效果依情景不同有所差异。低息贷款对项目经济可行性的提升效果最佳;而对于项目净现值NPV的变动,零碳电量补贴敏感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绿氨掺烧
全流程
经济性分析
补贴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能源体系下煤电低碳转型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3
作者
周建全
谢诗泽
+3 位作者
蔡斌
顾永正
门东坡
姜大霖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32,共17页
在“双碳”目标下,作为我国电力安全的“压舱石”,煤电行业需兼顾能源保供与低碳转型。为了支撑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煤电低碳转型的政策决策制定,围绕煤电低碳改造的3类主流技术——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分析...
在“双碳”目标下,作为我国电力安全的“压舱石”,煤电行业需兼顾能源保供与低碳转型。为了支撑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煤电低碳转型的政策决策制定,围绕煤电低碳改造的3类主流技术——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分析其发展现状与挑战,研究配套市场机制的成效与变化趋势,总结各类技术现有的激励政策和未来潜在的政策需求。在技术升级方面,生物质掺烧面临燃料收集困难、锅炉结焦腐蚀等问题;绿氨掺烧存在绿氨生产成本高昂、燃烧稳定性差及NO_(x)排放控制等难题;CCUS技术则受限于捕集能耗高和CO_(2)消纳途径不足等技术瓶颈。市场机制方面,当前容量电价补偿力度不足、辅助服务市场不健全、碳价信号弱等问题突出,亟需完善电碳市场协同机制,并逐步提升煤电容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活跃度。政策激励方面,现有措施存在补贴缺位、连续性不足等短板,未来需要补充对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和CCUS技术的针对性激励政策,从多维激励角度确保煤电行业低碳转型的可持续推进。通过技术市场政策综合定性分析,揭示煤电低碳转型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完善和政策体系优化的发展趋势,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能源体系
煤电低碳转型
生物质
掺
烧
绿氨掺烧
CCUS
市场机制
政策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燃煤电站绿氨掺烧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低碳经济分析
1
作者
李海燕
孙王平
程宇
崖华青
方世东
冯汉升
罗广南
机构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出处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2,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B4005705)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国家级配套项目(24KZS401)。
文摘
为应对燃煤电站低碳转型需求,氨作为零碳燃料及高效储氢载体,其与煤混烧技术为火电行业碳减排提供了新路径。从“制-储-输-用”全产业链角度,系统综述了绿氨合成、存储运输及氨煤混烧的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并评估其经济性。研究发现,绿氨合成以第二代低温低压技术(铁/钌催化剂)最具工业化潜力,该技术需要突破催化活性提升与可再生能源制氢-合成氨系统动态匹配技术;并提出开发10万吨级低温储罐与长输液氨管道,建设“西氨东输”网络以支撑绿氨规模化应用;氨煤混烧可通过优化掺氨位置(低氧区后掺)、空气分级(主燃区当量比1.1~1.3)及掺氨比例,以及设计低氮氨煤混烧燃烧装置,实现NO_(x)排放与纯煤相当,且需考虑掺烧后炉内辐射传热减弱、对流增强,以及锅炉汽水系统兼容性。当绿电成本降至0.10元/(kW·h)且碳价大于370元/t,或利用弃风/光电制氨时,绿氨将比燃煤具备竞争力,未来需通过绿氨降本、碳价机制与政策支持推动技术落地。该研究为燃煤电站绿氨掺烧技术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全链条技术参考与经济性优化方向。
关键词
绿氨掺烧
燃煤电站
全产业链
低温低压
氨
合成
低氮燃
烧
低碳经济分析
Keywords
green ammonia co-firing
coal-fired power station
whole industry chain
low-temperature and low-pressure ammonia synthesis
low-NOx combustion
carbon reduction economics
分类号
TK1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政策补贴机制的燃煤机组绿氨掺烧全流程技术经济性分析
2
作者
焦洋
曹蕃
张全军
李敏
周争昌
白付明
韩海峰
宋寅
王伟
机构
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大唐韩城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
出处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49,60,共9页
基金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DTSN-2024-10249)。
文摘
绿氨掺烧是燃煤机组低碳化改造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目前制约绿氨掺烧项目推广的主要问题是绿氨制备、储运、掺烧全流程经济性不佳。基于此,以单台600MW燃煤机组掺烧10%绿氨为例,对比分析了离网型/并网型光伏发电合成绿氨及掺烧项目的全流程技术经济性,并深入探讨了不同补贴机制(零碳电量补贴、绿氨生产补贴、碳减排补贴和低息贷款)对项目收益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煤价和碳税价格是影响项目经济性的主要因素,随着煤价和碳税价格升高,燃煤机组绿氨掺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补贴机制均对项目经济性有所提升,但效果依情景不同有所差异。低息贷款对项目经济可行性的提升效果最佳;而对于项目净现值NPV的变动,零碳电量补贴敏感度最高。
关键词
燃煤机组
绿氨掺烧
全流程
经济性分析
补贴机制
Keywords
coal-fired unit
co-firing with green ammonia
entire process
economic analysis
subsidy mechanism
分类号
TM62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能源体系下煤电低碳转型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3
作者
周建全
谢诗泽
蔡斌
顾永正
门东坡
姜大霖
机构
南京工程学院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国能(北京)低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
出处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32,共17页
基金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碳中和背景下发电企业转型规划与运营决策支持关键技术研发”(SGNR0000KJJS2308575)。
文摘
在“双碳”目标下,作为我国电力安全的“压舱石”,煤电行业需兼顾能源保供与低碳转型。为了支撑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煤电低碳转型的政策决策制定,围绕煤电低碳改造的3类主流技术——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分析其发展现状与挑战,研究配套市场机制的成效与变化趋势,总结各类技术现有的激励政策和未来潜在的政策需求。在技术升级方面,生物质掺烧面临燃料收集困难、锅炉结焦腐蚀等问题;绿氨掺烧存在绿氨生产成本高昂、燃烧稳定性差及NO_(x)排放控制等难题;CCUS技术则受限于捕集能耗高和CO_(2)消纳途径不足等技术瓶颈。市场机制方面,当前容量电价补偿力度不足、辅助服务市场不健全、碳价信号弱等问题突出,亟需完善电碳市场协同机制,并逐步提升煤电容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活跃度。政策激励方面,现有措施存在补贴缺位、连续性不足等短板,未来需要补充对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和CCUS技术的针对性激励政策,从多维激励角度确保煤电行业低碳转型的可持续推进。通过技术市场政策综合定性分析,揭示煤电低碳转型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技术创新、市场机制完善和政策体系优化的发展趋势,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新型能源体系
煤电低碳转型
生物质
掺
烧
绿氨掺烧
CCUS
市场机制
政策激励
Keywords
new energy system
low-carbon transition of coal-fired power
biomass co-firing
green ammonia co-firing
CCUS
market mechanism
policy incentives
分类号
TD-9 [矿业工程]
TK-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燃煤电站绿氨掺烧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低碳经济分析
李海燕
孙王平
程宇
崖华青
方世东
冯汉升
罗广南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考虑政策补贴机制的燃煤机组绿氨掺烧全流程技术经济性分析
焦洋
曹蕃
张全军
李敏
周争昌
白付明
韩海峰
宋寅
王伟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型能源体系下煤电低碳转型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周建全
谢诗泽
蔡斌
顾永正
门东坡
姜大霖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