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回鹘风格洞窟与敦煌宋夏石窟分期
- 1
-
-
作者
沙武田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者个人项目“敦煌石窟汉晋传统‘天’图像研究”(23VJXG022)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计划(Supported by the Project 111)“长安与丝路文化传播学科创新引智基地”(B18032)。
-
文摘
要讨论敦煌归义军晚期和西夏早期洞窟分期,必须理清处于这两个时间段之间的回鹘风格洞窟的属性和艺术轨迹。考察发现之前被划分为“沙州回鹘洞窟”中属于“敦煌北宋式”洞窟的时间上限可以早到曹宗寿时期,可见其风格传承渊源有自,故也应该延续到沙州回鹘之后的西夏初期。敦煌宋夏石窟分期的焦点是对有明显的归义军晚期即北宋风格“绿壁画”的时代判断,学术界主流意见把这些重修重绘壁画洞窟全部划归曹氏晚期,但这种划分有明显的疑问:一是不符合曹氏晚期的历史实际,二是无法与曹氏对洞窟重修重绘的传统有机统一。依照一般的艺术史逻辑关系,这种北宋式“绿壁画”经回鹘而到西夏,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同样也可以得到曹氏归义军传统社会力量经沙州回鹘再到西夏早期发展变化轨迹的印证。因此,回鹘风格洞窟的判断是衔接敦煌晚期石窟壁画经曹氏晚期到沙州回鹘再到西夏早期发展变化轨迹的重要依据,有重要的历史、考古和艺术史意义。研判的结果也表明,“回鹘风格洞窟”出现及其发展变化的轨迹源渊有自,时代脉络清晰可见,符合历史和艺术史规律,从而为敦煌晚期石窟分期断代找到一把可供依据的艺术史和图像学尺度。
-
关键词
沙州回鹘洞窟
回鹘风格壁画
敦煌宋夏石窟
洞窟分期
绿壁画
-
分类号
K879.2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