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6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条件下小麦淀粉-绿原酸复合物的理化及结构特性
1
作者 郭卫芸 张珂珂 +3 位作者 李光辉 王永辉 何胜华 高雪丽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0-66,共7页
为探究微波条件下绿原酸对小麦淀粉理化性质和结构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微波处理绿原酸-小麦淀粉复合物,分析其溶解度、膨胀度、冻融稳定性、透明度和凝沉性的变化,并对复合物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并观察颗粒形态。结果表明:微波(700 W)条件... 为探究微波条件下绿原酸对小麦淀粉理化性质和结构特性的影响规律,利用微波处理绿原酸-小麦淀粉复合物,分析其溶解度、膨胀度、冻融稳定性、透明度和凝沉性的变化,并对复合物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并观察颗粒形态。结果表明:微波(700 W)条件下添加绿原酸可促使复合物溶解度升高3.57倍,膨胀度、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分别升高34.6%、14.02%、37.88%,而透明度降低62.97%;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淀粉晶型由原来的A型变成B+V型,且随着绿原酸添加量的升高,复合物结晶度明显下降;傅里叶红外光谱图显示添加绿原酸可使复合物在3384 cm-1处的吸收峰增强和变宽,短程有序性增加40%,而微波作用则可导致峰强度降低,并引起指纹区变化。由此可见,微波条件下绿原酸能对小麦淀粉的结构产生影响,进而改善其理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绿原酸 小麦淀粉 理化性质 结构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硅量子点荧光法和比色法双模式检测绿原酸
2
作者 王松柏 李天宇 +5 位作者 魏梦姝 郭炘明 李俊芬 周影 彭秀英 董川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1-521,共11页
通过加热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抗坏血酸钠和柠檬酸钠制备了一种硅量子点(SiQDs)。利用该SiQDs构建了一种基于静电吸附导致的荧光猝灭和紫外吸收增强双模式的高效、灵敏和便捷的绿原酸(CGA)检测方法。SiQDs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以及... 通过加热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抗坏血酸钠和柠檬酸钠制备了一种硅量子点(SiQDs)。利用该SiQDs构建了一种基于静电吸附导致的荧光猝灭和紫外吸收增强双模式的高效、灵敏和便捷的绿原酸(CGA)检测方法。SiQDs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以及对CGA优异的选择性,且荧光量子产率高达0.58。在最佳工作条件下,SiQDs的荧光检测线性范围为0.054~265μmol/L,检出限为0.018μmol/L。SiQDs的吸光度检测范围为0.516~45.0μmol/L,检出限为0.172μmol/L。此外,运用加标回收的方法实现了对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分析检测,表现出良好的回收率(97.76%~1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量子点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绿原酸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外源绿原酸处理对‘绿宝甜瓜’贮藏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郝晓玲 狄建兵 韩忠海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4,共6页
为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绿原酸处理对‘绿宝甜瓜’贮藏效果的影响,设置3个绿原酸质量浓度(10、30、50 mg/L),通过测定不同贮藏期‘绿宝甜瓜’的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细胞膜渗透率、抗坏血酸含量、失重率及腐烂... 为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绿原酸处理对‘绿宝甜瓜’贮藏效果的影响,设置3个绿原酸质量浓度(10、30、50 mg/L),通过测定不同贮藏期‘绿宝甜瓜’的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细胞膜渗透率、抗坏血酸含量、失重率及腐烂率,评价绿原酸处理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中后期,与对照相比,不同质量浓度的绿原酸处理均抑制了‘绿宝甜瓜’的呼吸作用,延缓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降低了细胞膜渗透率和腐烂率。30 mg/L绿原酸处理的保鲜效果优于10 mg/L和50 mg/L处理。50 mg/L处理在贮藏后期可滴定酸含量和失重率均低于对照。选择30 mg/L绿原酸处理‘绿宝甜瓜’可有效保持贮藏期果实品质,保鲜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宝甜瓜’ 绿原酸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绿原酸复合保鲜剂对冷藏鮰鱼片食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亚俐 王雪莉 +7 位作者 石柳 吴文锦 陈胜 陈朗 郭晓嘉 熊光权 汪兰 孙智达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采用无菌水(CK组)、3.0 mg/mL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溶液(CGA组)、1.0 mg/mL壳聚糖(chitosan,CTS)溶液(CTS组)、1.0 mg/mL CTS和3.0 mg/mL CGA混合溶液(C+组)浸泡鮰鱼片后低温贮藏,通过对比不同贮藏时间鮰鱼片蒸煮损失率及熟制... 采用无菌水(CK组)、3.0 mg/mL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溶液(CGA组)、1.0 mg/mL壳聚糖(chitosan,CTS)溶液(CTS组)、1.0 mg/mL CTS和3.0 mg/mL CGA混合溶液(C+组)浸泡鮰鱼片后低温贮藏,通过对比不同贮藏时间鮰鱼片蒸煮损失率及熟制后鱼肉剪切力、微观结构、水分分布、挥发性成分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CTS-CGA复合保鲜剂对冷藏鮰鱼片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鮰鱼片蒸煮损失率上升,熟制后剪切力下降、肌肉纤维由有序变为无序,鱼肉中水分流动性和相对含量逐渐下降。贮藏6 d后,CK组不良风味物质相对含量显著高于C+组;其中,CK组己醛和三甲胺相对含量分别为40.11%和8.87%;C+组己醛相对含量仅为5.33%,未检出三甲胺,CTS-CGA复合保鲜剂可有效抑制不良风味的产生。综上,CTS-CGA复合保鲜剂可有效延缓鮰鱼片质地劣变,延缓鮰鱼片食用品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鮰鱼 壳聚糖 绿原酸 食用品质 冷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叶菊绿原酸和染料木素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卵泡发育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肖蕴祺 张珊 +2 位作者 沈一茹 陈静龙 施寿荣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52,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甜叶菊绿原酸和染料木素对产蛋后期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卵泡发育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360只体重相近且健康的70周龄海兰褐蛋鸡,按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的原则分为4组(P>0.05),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 试验旨在研究甜叶菊绿原酸和染料木素对产蛋后期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卵泡发育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360只体重相近且健康的70周龄海兰褐蛋鸡,按生产性能无显著差异的原则分为4组(P>0.05),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120 mg/kg绿原酸(绿原酸组)、基础日粮+120 mg/kg染料木素(染料木素组)、基础日粮+120 mg/kg绿原酸+120 mg/kg染料木素(绿原酸+染料木素组)。试验预饲期2周,正试期12周。结果显示:绿原酸、染料木素或二者共同添加对蛋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绿原酸、染料木素单独和共同添加均显著提高蛋鸡蛋壳强度、蛋壳厚度(P<0.05);绿原酸、染料木素单独添加显著提高蛋鸡蛋壳比例(P<0.05);绿原酸、绿原酸与染料木素共同添加显著降低蛋鸡蛋壳颜色L^(*)值,显著提高蛋壳颜色a^(*)值(P<0.05)。与对照组相比,绿原酸、染料木素或二者共同添加对蛋鸡卵泡数量、卵泡重量和卵泡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绿原酸、绿原酸与染料木素共同添加显著提高蛋鸡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绿原酸显著提高卵巢总抗氧化能力(P<0.05)。研究提示:绿原酸和染料木素虽然未显著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但可显著改善蛋壳质量,同时增强肝脏和卵巢的抗氧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绿原酸 染料木素 蛋鸡 蛋品质 卵泡发育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对旧院黑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蕾 陈栋 +4 位作者 陈璟怡 付康 陈鑫 孙弟芬 舒刚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8,共7页
试验旨在考察绿原酸对旧院黑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480只430日龄健康旧院黑鸡母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0、1000、1500 mg/kg绿原酸... 试验旨在考察绿原酸对旧院黑鸡生产性能、蛋品质、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480只430日龄健康旧院黑鸡母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00、1000、1500 mg/kg绿原酸。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500、1000、1500 mg/kg绿原酸显著提高了试验5~8周和1~8周蛋鸡的产蛋率(P<0.05),显著降低了试验5~8周和1~8周蛋鸡的料蛋比(P<0.05)。饲粮添加1000 mg/kg绿原酸显著降低了试验1~4周和1~8周鸡蛋的破壳率(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500、1000、1500 mg/kg绿原酸显著提高了试验1~4周鸡蛋的哈氏单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00、1500 mg/kg绿原酸显著降低了蛋鸡血清三酰甘油(TG)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00、1500 mg/kg绿原酸显著提高了蛋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500、1000、1500 mg/kg绿原酸显著提高了蛋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500 mg/kg绿原酸显著提高了蛋鸡输卵管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活性(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不同比例绿原酸均能提高产蛋率,改善蛋品质,增强鸡只抗氧化能力,其中以添加1000、1500 mg/kg绿原酸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蛋品质 旧院黑鸡 生产性能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和黄芩苷组合物对脂多糖刺激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周晗聪 仝雯菲 +7 位作者 韩绍辰 赵迪 王蕾 郭双双 易丹 丁斌鹰 侯永清 李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0,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绿原酸和黄芩苷组合物对脂多糖应激刺激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400只1日龄爱拔益佳肉公雏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与脂多糖感染组饲喂基础日粮,脂多糖+绿原酸和黄芩苷组合物组分别饲... 试验旨在研究绿原酸和黄芩苷组合物对脂多糖应激刺激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将400只1日龄爱拔益佳肉公雏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与脂多糖感染组饲喂基础日粮,脂多糖+绿原酸和黄芩苷组合物组分别饲喂添加250、500、1000 mg/kg绿原酸和黄芩苷组合物的基础日粮。于试验第23、25、27、29天对肉仔鸡腹腔注射脂多糖以建立炎症模型。试验期为42 d,其间统计生产性能并于试验结束时采集空肠及其食糜用于分析肠道形态结构、内源酶及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含量;采集血清测定免疫球蛋白及溶菌酶含量。结果显示:饲粮添加250、500 mg/kg绿原酸与黄芩苷组合物可显著提高肉鸡21日龄平均体重、平均日增重(P<0.05),呈二次曲线关系(P<0.05)。与对照组相比,脂多糖刺激肉鸡脾脏指数显著升高,法氏囊指数显著降低(P<0.05);与脂多糖感染组相比,添加绿原酸与黄芩苷组合物可显著提高肉鸡的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P<0.05),呈二次曲线关系(P<0.05)。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绿原酸和黄芩苷组合物均可缓解脂多糖刺激肉鸡血清溶菌酶含量的降低(P<0.05),呈一次线性关系(P=0.045)和二次曲线关系(P=0.019)。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250~500 mg/kg绿原酸与黄芩苷组合物可提高21日龄肉鸡平均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改善肉鸡生长性能,显著提高42日龄脂多糖刺激肉鸡脾脏指数和血清溶菌酶含量,缓解脂多糖刺激对肉鸡免疫功能的负面影响。综合平均体重、脾脏指数、黏膜sIgA含量和血清溶菌酶含量,饲粮中绿原酸与黄芩苷组合物的适宜添加水平为250~48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黄芩苷 脂多糖 肉鸡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银花‘金翠蕾’愈伤组织诱导及植物生长调节剂2,4-D对愈伤组织中绿原酸质量分数的影响
8
作者 陈蓉 罗景鸣 +5 位作者 胡辉亮 申莹莹 彭国平 饶力群 刘实 汪启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0,96,共8页
为构建山银花‘金翠蕾’愈伤组织诱导体系并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2,4–二氯苯氧乙酸(2,4-D)对愈伤组织中绿原酸质量分数的影响,以‘金翠蕾’幼叶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比较不同质量浓度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生长量的影响,并分析不同... 为构建山银花‘金翠蕾’愈伤组织诱导体系并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2,4–二氯苯氧乙酸(2,4-D)对愈伤组织中绿原酸质量分数的影响,以‘金翠蕾’幼叶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比较不同质量浓度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生长量的影响,并分析不同质量浓度2,4-D对愈伤组织中绿原酸质量分数和绿原酸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 mg/L激动素+1.0 mg/L 2,4-D+0.6 mg/L 6-苄基腺嘌呤组合下30 d‘金翠蕾’愈伤组织生长量最高,为5.505 g。2,4-D对愈伤组织绿原酸质量分数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当2,4-D质量浓度为1mg/L时绿原酸质量分数最高,为26.224 mg/g;2,4-D处理能促进绿原酸合成关键基因HQT与CCoAOMT的表达,说明施加适量植物生长调节剂2,4–D能提升山银花愈伤组织的绿原酸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银花‘金翠蕾’ 愈伤组织 2 4-二氯苯氧乙 绿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绿原酸处理对设施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陈慧婷 夏一楠 +4 位作者 颜伟 张梦菲 陈周梅 侯丽霞 刘新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6,共8页
【目的】番茄在栽培过程中,常存在着色不均、色泽差等问题,导致番茄口感差、出售难,而绿原酸是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酚酸类物质,探究其对设施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果实品质及深入探究绿原酸作用机理提供基础。【方法】以设施番... 【目的】番茄在栽培过程中,常存在着色不均、色泽差等问题,导致番茄口感差、出售难,而绿原酸是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酚酸类物质,探究其对设施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为提高果实品质及深入探究绿原酸作用机理提供基础。【方法】以设施番茄‘京彩8号’(Solanum lycopersicum.‘Jingcai No 8’)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外源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处理后,检测相关果实品质指标,并通过RT-qPCR对番茄中成熟相关基因进行表达量的分析。【结果】外施绿原酸提高了番茄红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了叶绿素含量,促进了番茄果实的着色;能够增加番茄果实的单果重,降低番茄果实的硬度;提高番茄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及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促进番茄果实的生长和成熟,提升了番茄果实的风味和营养物质含量。对成熟相关基因表达量检测的结果表明,外施绿原酸可以诱导番茄中成熟相关转录因子、乙烯合成酶基因高表达。【结论】推测外源绿原酸能通过调控乙烯合成通路促进番茄果实着色和成熟,提高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绿原酸 果实品质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绿原酸共价复合物的制备及功能特性研究
10
作者 赵婷婷 李秉业 程代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97-303,311,共8页
乳清蛋白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然而,在加工应用过程中,乳清蛋白的理化性质易受到特殊加工条件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功能性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为了进一步改善其功能性质,该研究旨在通过自由基接枝法构建乳... 乳清蛋白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然而,在加工应用过程中,乳清蛋白的理化性质易受到特殊加工条件的影响,从而影响其功能性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为了进一步改善其功能性质,该研究旨在通过自由基接枝法构建乳清蛋白-绿原酸共价复合物来探究绿原酸的共价结合对乳清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多光谱法、尼罗红染色法等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绿原酸的共价结合改变了乳清蛋白的二级结构,使其微观结构更加松散。功能特性方面,复合物的溶解性、抗氧化性、热稳定性、起泡性和乳液稳定性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另一方面,该研究以乳清蛋白为载体提高了绿原酸生物利用度,为新型食品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绿原酸 共价结合 结构表征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绿原酸吸收代谢及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袁宇婷 吴丽飞 +1 位作者 郝庆红 郭云霞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7-846,共10页
异绿原酸是二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抑菌、抗氧化、抗病毒等生物活性,广泛存在于高等双子叶植物和蕨类植物中。异绿原酸作为替抗饲料添加剂,能够提升畜禽的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还可改善肉品质。本文... 异绿原酸是二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抑菌、抗氧化、抗病毒等生物活性,广泛存在于高等双子叶植物和蕨类植物中。异绿原酸作为替抗饲料添加剂,能够提升畜禽的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还可改善肉品质。本文从异绿原酸的结构、吸收代谢及其对畜禽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功能、脂质代谢及肠道屏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异绿原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抗氧化能力 免疫功能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对中性粒细胞功能及胞外诱捕网形成的影响及机制
12
作者 杨运 刘娅 +1 位作者 王翠 彭春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目的探究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对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功能及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并纯化NEU;将NEU与CGA共培养,通过CCK-8法筛选共培养适... 目的探究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对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EU)功能及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形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并纯化NEU;将NEU与CGA共培养,通过CCK-8法筛选共培养适合的干预浓度;检测NEU迁移能力、髓过氧化物酶(MPO)以及脱颗粒弹性蛋白酶(N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水平观察CGA对NEU功能的影响;免疫荧光法观察NETs的主要结构组蛋白H3及DNA骨架,以及检测NEU释放的游离DNA(cf-DNA)含量,观察NETs的形成情况;检测NEU产生的活性氧(ROS)水平,以确定CGA是否影响NEU释放NETs过程中的ROS的生成。结果CGA在浓度为100、200、400μmol·L^(-1)时对NEU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与空白组(Blank)相比,CGA(100、200、400μmol·L^(-1))干预后,细胞迁移能力及MPO、NE、MMP-9分泌量增加(P<0.05),组蛋白H3及DNA骨架、cf-DNA的释放量明显增加(P<0.01),细胞产生的ROS也明显增加(P<0.01),上述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CGA能够增强NEU功能及促进NETs的形成,可能与促进细胞内ROS水平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中性粒细胞 胞外诱捕网 免疫 抗菌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桃胶乳液的超声法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13
作者 李英林 白璐 刘本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31,共6页
采用超声法制备绿原酸(CGA)-桃胶(PG)稳定乳液。以乳液液滴的平均粒径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条件,并分析乳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乳化剂质量分数1.6%、PG/CGA质量比3∶1、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 采用超声法制备绿原酸(CGA)-桃胶(PG)稳定乳液。以乳液液滴的平均粒径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备条件,并分析乳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乳化剂质量分数1.6%、PG/CGA质量比3∶1、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间5 min。在此条件下,所得乳液液滴的平均粒径为(774.23±23.24)nm。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乳液具有较强的钠离子抵抗力,其在温度40~80℃、pH 3.0~6.0的范围内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桃胶 乳液 超声法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视角下绿原酸对绵羊羔羊肠道腹泻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陈鹏 义拉勒特 +6 位作者 萨初拉 张春华 王博 金鹿 李胜利 杨鼎 孙海洲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90-4104,共15页
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旨在探讨绿原酸缓解绵羊羔羊肠道腹泻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Pharm Mapper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绿原酸的潜在作用靶点,并结合Gene Card和OMIM数据库获取绵羊羔羊腹泻的潜在靶点。... 本研究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旨在探讨绿原酸缓解绵羊羔羊肠道腹泻的作用机制。通过TCMSP、Pharm Mapper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绿原酸的潜在作用靶点,并结合Gene Card和OMIM数据库获取绵羊羔羊腹泻的潜在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出核心靶点。并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揭示绿原酸调控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之后采用分子对接技术检验对接稳定性。结果表明:绿原酸缓解绵羊羔羊肠道腹泻的潜在靶点有36个,其中核心靶点有7个,分别是半胱天冬酶3、连环蛋白β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前类淀粉蛋白质、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G1/S-特定周期蛋白D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靶点作用包括25种生物过程、11种细胞组分和8种分子功能,富集到黏着斑、黏附连接、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等39条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绿原酸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均小于-25.12 kJ/mol。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了绿原酸缓解绵羊羔羊腹泻的作用靶点和相关通路,为绿原酸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在绵羊羔羊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绵羊羔羊 肠道腹泻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甜叶菊绿原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佳希 邱月琴 +6 位作者 叶国豪 叶秀峰 刘世龙 王丽 高开国 蒋宗勇 杨雪芬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0-260,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非常规饲粮中添加甜叶菊绿原酸(SCA)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48头初始体重为(95.50±3.90)kg的健康“杜×长×大”育肥猪,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非常规饲粮中添加甜叶菊绿原酸(SCA)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48头初始体重为(95.50±3.90)kg的健康“杜×长×大”育肥猪,随机分为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非常规基础饲粮,SCA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 mg/kg SCA。试验期31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SCA有提高育肥猪平均日增重(ADG)(P=0.063)和降低料重比(F/G)(P=0.093)的趋势。2)与对照组相比,SCA组宰前重(P=0.055)和眼肌面积(P=0.089)有提高趋势,背膘厚有降低趋势(P=0.057)。3)与对照组相比,SCA组背最长肌24 h黄度值显著降低(P<0.05),48 h黄度值有降低趋势(P=0.062),大理石纹评分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SCA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有提高趋势(P=0.065),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SCA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背最长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清T-SOD(P=0.061)、GSH-Px(P=0.072)以及肝脏T-SOD活性(P=0.087)均有提高趋势。6)对生长性能、胴体性状与血清免疫指标、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IgG含量与ADG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F/G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MDA含量与ADG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F/G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宰前重和眼肌面积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肝脏GSH-Px活性与宰前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肌肉品质与抗氧化能力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MDA含量与肌肉24 h黄度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24 h黄度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大理石纹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T-SOD活性与大理石纹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CAT活性与24 h黄度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综上所述,在非常规饲粮中添加200 mg/kg SCA有改善育肥猪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的趋势,并且能显著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肌肉大理石纹评分,改善肉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绿原酸 育肥猪 生长性能 肉品质 免疫功能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酶提取野菊花中绿原酸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16
作者 吴春燕 蒙建成 +3 位作者 翁艳英 蔡敏 原小龙 吴佳乐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7-83,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超声波辅助酶提取野菊花中绿原酸的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提取野菊花中绿原酸的工艺条件,研究提取绿原酸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野菊花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45... 试验旨在研究超声波辅助酶提取野菊花中绿原酸的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提取野菊花中绿原酸的工艺条件,研究提取绿原酸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野菊花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45 mL/g、超声时间40 min、pH值4、酶用量0.32%、乙醇体积分数64%、超声功率400 W、超声温度63℃,在此条件下野菊花绿原酸得率为3.803%。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野菊花绿原酸提取液的质量浓度为12 mg/L时,野菊花绿原酸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1.2%、87.7%、93.7%、85.3%,对各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4.168、1.916、1.892、6.372 mg/L。研究表明,试验提取的野菊花绿原酸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绿原酸 抗氧化活性 超声波 果胶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叶片不同发育时期转录组及绿原酸相关基因分析
17
作者 王思冉 李慧 +3 位作者 阿日查 金牧兰 庆军 白玉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4-187,共14页
【目的】绿原酸是杜仲叶片质量评价的指标性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抗肿瘤及抗肝炎等多种药用价值。本研究在鉴定和挖掘参与调控杜仲叶片绿原酸生物合成的代谢通路及关键基因,为进一步深入解析杜仲叶片绿原酸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参... 【目的】绿原酸是杜仲叶片质量评价的指标性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抗肿瘤及抗肝炎等多种药用价值。本研究在鉴定和挖掘参与调控杜仲叶片绿原酸生物合成的代谢通路及关键基因,为进一步深入解析杜仲叶片绿原酸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4月、7月和10月的杜仲叶片为材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时期的杜仲叶片绿原酸含量,利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鉴定差异表达基因。【结果】杜仲叶片绿原酸含量从4月至7月再到10月,随着叶片发育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通过转录组测序共得到58.06 Gb Clean data,鉴定到11 689个基因,在T1 vs T2、T1 vs T3和T2 vs T3 3组比较中,下调表达基因数量均高于上调表达基因数量。KEGG富集分析和GO富集分析,均有绿原酸合成相关富集。Kmeans趋势表达将基因划分为10个模块,其中Class4、Class8和Class10中的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与绿原酸含量变化趋势相一致,从Class4、Class8和Class10中鉴定出2个酶,9个基因与绿原酸生物合成相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与RNA-seq结果一致。【结论】杜仲叶片中绿原酸含量随着叶片发育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绿原酸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DEGs)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菊花绿原酸的提取及动力学、抗氧化活性研究
18
作者 吴春燕 蒙建成 +3 位作者 翁艳英 蔡敏 黄莹莹 徐英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77-85,共9页
试验旨在优化野菊花绿原酸的提取工艺,并进行动力学、抗氧化活性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低共熔溶剂(DES)提取野菊花中绿原酸。结果表明,野菊花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DES为氯化胆碱-尿素(浓度比为1∶2),... 试验旨在优化野菊花绿原酸的提取工艺,并进行动力学、抗氧化活性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低共熔溶剂(DES)提取野菊花中绿原酸。结果表明,野菊花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DES为氯化胆碱-尿素(浓度比为1∶2),DES含水量31%,液料比37∶1 mL/g,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70 min,超声功率400 W,在此条件下野菊花绿原酸得率为(32.992±0.983)mg/g;以Fick第二定律为基础建立野菊花绿原酸提取动力学模型,试验数据的线性回归R2均大于0.9,线性拟合好,提取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速率常数k为0.04152~0.05909/min,活化能为1.0737×10^(4)J/mol,随着温度的升高,速率常数、扩散系数增大,有利于野菊花绿原酸的提取;野菊花绿原酸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10.19、13.08μg/mL,当野菊花绿原酸浓度为23μg/mL时,铁离子还原能力为4.51 mmol Fe^(2+),表明野菊花绿原酸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添加于饲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 绿原酸 低共熔溶剂 动力学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的生物特性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文业武 王福强 +2 位作者 张植惠 马廷昊 宋亚娟 《广东饲料》 2025年第2期29-32,共4页
本文旨在分析绿原酸的生物特性和其在水产养殖中的最新研究动态,探讨绿原酸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肌肉品质及其他方面的影响,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合评述,分析绿原酸在水产养殖领域中的发展潜力。本文揭示了绿原酸作为一种天然... 本文旨在分析绿原酸的生物特性和其在水产养殖中的最新研究动态,探讨绿原酸对水产动物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肌肉品质及其他方面的影响,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合评述,分析绿原酸在水产养殖领域中的发展潜力。本文揭示了绿原酸作为一种天然添加剂在改善鱼类健康状况、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转型方面的广阔前景,为绿原酸在水产养殖业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生物活性 水产养殖 生长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对白星花金龟生长发育、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20
作者 张爱莲 聂佳佳 张爽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年第1期33-40,共8页
为了研究植物次生物质对鞘翅目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促进林木害虫可持续治理、改善生态环境,选取不同浓度的绿原酸,观察其对白星花金龟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对其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的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供试浓度范围内,白... 为了研究植物次生物质对鞘翅目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促进林木害虫可持续治理、改善生态环境,选取不同浓度的绿原酸,观察其对白星花金龟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分析对其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的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供试浓度范围内,白星花金龟体重随时间延长,体重缓慢下降;且1%、3%和6%浓度的绿原酸处理组体重较处理前分别下降了25.83%、27.38%和26.13%,与对照呈现显著差异(P<0.05)。(2)0.5%、1%、3%和6%处理组幼虫发育历期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分别延长了7.03、9.40、15.37、17.57 d;1%、3%和6%处理组蛹历期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延长了14.30、19.46、23.11 d。(3)取食含6%绿原酸饲料的白星花金龟幼虫死亡率最高,为31.67%;化蛹率和羽化率最低,为76.43%、50.72%;雌雄比为0.71∶1,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4)6%处理组的雌雄成虫的体长和体宽最小,体长分别为1.63 cm和1.73 cm,体宽均为1.00 cm,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5)取食0.5%绿原酸处理组AChE、GST、POD和CAT 4种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AChE和GSTs酶的活性显著降低,分别为21.85 nmol/(min·g)和826.33 nmol/(min·g),POD和CA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含量为4.67△OD 470/(min·g)和67.80μmol/(min·g)。综上所述,绿原酸通过抑制AChE和GST 2种解毒酶的活性或破坏幼虫体内POD和CAT原有的平衡状态,从而对白星花金龟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白星花金龟 生长发育 解毒酶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