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环城绿化隔离带生态规划 被引量:43
1
作者 欧阳志云 王如松 +4 位作者 李伟峰 Juergen Paulussen 李迪华 肖燚 王效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65-971,i002-i004,共10页
研究运用生态规划方法、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数据,在分析北京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布局与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在规划范围内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北京绿化隔离带的功能,提出了北京绿化隔离带的总体结构,景观格局与生态规... 研究运用生态规划方法、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数据,在分析北京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布局与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在规划范围内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北京绿化隔离带的功能,提出了北京绿化隔离带的总体结构,景观格局与生态规划控制指标。研究表明:规划区内城镇建设用地已达4 0 .2 % ,现有土地景观布局零乱,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十分活跃,扩张趋势明显,要保证足够的土地资源以发展绿化控制带的难度很大。绿化隔离带土地潜力和适宜性的评价结果揭示,如果能够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的进一步扩张,充分利用各类适宜性土地发展绿地,如林地、裸地、水体、耕地,重新规划分散的乡村居民点,释放一定的建设用地,则估计有6 5 .8%的潜力土地可发展为绿地。根据北京城市发展对近郊生态功能的要求以及规划区土地利用现状,北京绿化隔离带的总体结构应是楔型环城绿化隔离带,即沿交通干线贯穿绿带,中-小型生活社区与小城镇分布在绿化隔离带之中。绿化隔离带的景观生态格局应是以森林为基质、河流道路为廊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化隔离带 北京 生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机动车道颗粒污染物扩散对绿化隔离带空间结构的响应 被引量:22
2
作者 蔺银鼎 武小刚 +1 位作者 郝兴宇 韩翀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6561-6567,共7页
通过设置绿化隔离带以减少道路污染物的扩散是目前采用的道路生态防控措施之一。如何减少道路污染对机动车道行人的影响等问题则少有关注。基于对城市非机动车道行人生态安全的考虑,采取现场模拟方法研究道路绿化隔离带对道路中心颗粒... 通过设置绿化隔离带以减少道路污染物的扩散是目前采用的道路生态防控措施之一。如何减少道路污染对机动车道行人的影响等问题则少有关注。基于对城市非机动车道行人生态安全的考虑,采取现场模拟方法研究道路绿化隔离带对道路中心颗粒污染物向非机动车道扩散的影响。试验地点选择太原市城区,具体方法是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设置遮阳网。通过增减遮阳网的层数调整模拟隔离带的宽度和疏透度,每50 cm间隔1层遮阳网。为了更接近实际的绿化隔离带和更利于调整疏透度,近机动车道一侧的遮阳网均匀捆扎新鲜的离体植物枝条。实验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设计方法,通过测定绿带两侧污染物含量的变化评价绿带对非机动车道的净化效应。结果表明,道路绿化隔离带对于减少道路颗粒污染物向非机动车道的扩散具有明显的作用。道路绿化隔离带的诸因子净化非机动车道环境的作用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疏透度和高度所起的作用较为显著。本试验中净化PM10过程中三因子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高度、疏透度、宽度。净化TSP过程中的重要性依次为疏透度、高度、宽度。三因子净化非机动车道颗粒污染物的最佳水平分别是:疏透度20%,高度350 cm,宽度250 cm,对TSP和PM10的净化百分率分别达到46.10%和42.94%。各因子不同水平的净化效应排序分别为:疏透度20%、30%、40%、10%,高度350 cm、250 cm、150 cm、50 cm,宽度250 cm、350 cm、150 cm、5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绿化隔离带结构 颗粒污染物 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带与城市空间布局 被引量:21
3
作者 闵希莹 杨保军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7-21,26,共6页
在理清第二道绿化隔离带概念的基础上 ,回顾了北京空间布局的历史 ,检验了城市发展现状与目标之间的偏差 ,分析了绿化隔离带与城市布局的紧密关系 ,借鉴国外城市经验 。
关键词 北京 绿化隔离带 城市空间 卫星城 绿色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路绿化隔离带液压剪枝车的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向北平 陈熙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3-34,共2页
在对现有绿篱修剪机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汽车为载体和动力源、以液压传动为基础,能连续三面成形修剪的绿化带剪枝方案。实现了全液压驱动的高度调节、宽度调节、展开动作和剪切运动,并完成了关键零部件的设计。该方案能提... 在对现有绿篱修剪机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汽车为载体和动力源、以液压传动为基础,能连续三面成形修剪的绿化带剪枝方案。实现了全液压驱动的高度调节、宽度调节、展开动作和剪切运动,并完成了关键零部件的设计。该方案能提高修剪速度,降低劳动强度,实现高速路绿化隔离带的自动化修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路绿化隔离带 液压剪枝车 修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主城南部绿化隔离带控制策略研究--一次城市框架性绿化空间规划立法的尝试 被引量:2
5
作者 段进 戴德胜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30,共6页
深入分析了南京市城南绿化隔离带的现状问题与规划立法的必要性,论述了规划立法的研究过程,提出相应的宏观策略和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划定管控范围并制定相应控制策略成果,为后续的规划立法工作做好准备,以期为当前中国的规划法制化工... 深入分析了南京市城南绿化隔离带的现状问题与规划立法的必要性,论述了规划立法的研究过程,提出相应的宏观策略和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划定管控范围并制定相应控制策略成果,为后续的规划立法工作做好准备,以期为当前中国的规划法制化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绿化隔离带 控制策略 规划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绿化隔离带近自然景观规划 被引量:3
6
作者 高娜 李智勇 樊宝敏 《中国城市林业》 2009年第2期36-39,共4页
文章运用近自然林业和景观生态学观点,对北京市绿化隔离带生态景观规划与建设中的系统布局、功能模式、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期望为提高城市绿化隔离带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景观规划 绿化隔离带 近自然林业 北京市 景观生态学 功能模式 经营模式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城市绿化隔离带的近自然景观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娜 李智勇 樊宝敏 《绿色中国》 2009年第1期40-42,共3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的建设,已成为当前推进城市林业发展、保障城市合理格局、维护城市生态健康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对城市林业的近自然的研究进展基础上,依据近自然林业、景观生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显。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的建设,已成为当前推进城市林业发展、保障城市合理格局、维护城市生态健康的重要举措。本文在对城市林业的近自然的研究进展基础上,依据近自然林业、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提出城市绿化隔离带的近自然景观设计理念、规划原则和景观设计模式,期望对城市林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绿化隔离带 近自然林业 景观设计 生态环境问题 持续健康发展 城市林业 景观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大厂绿化隔离带规划探索
8
作者 孙化蓉 陈昊 《江苏林业科技》 2012年第5期20-25,共6页
依据南京大厂环境监测结果即各种污染物在平面、立面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绿化隔离带的布局与结构规划探索,包括绿化隔离带的功能分区、主次林网结构设置、交错林带及林间网眼的要素控制、植物选择等建议。
关键词 绿化隔离带 局部 结构 林网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绿化隔离带消减颗粒物效应及配置参数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陈小平 汪小爽 周志翔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0-114,共5页
交通污染已成为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居民的生活、工作、出行产生了严重影响,而绿化隔离带可作为优化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空气质量的一种有效且经济地措施。基于实验测定评价道路绿化隔离带对非机动车道空气颗粒物浓度的... 交通污染已成为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居民的生活、工作、出行产生了严重影响,而绿化隔离带可作为优化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空气质量的一种有效且经济地措施。基于实验测定评价道路绿化隔离带对非机动车道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并提出分层疏透度来表征样带垂直结构特征,分析绿化隔离带配置方式对街道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绿化隔离带可较好地改善街道空气质量,对TSP和PM10的消减效果较PM2.5好;颗粒物的消减效果与样带的植物配置结构有紧密联系,分析结果显示颗粒物消减效率均与0~2m高度区间内的疏透度呈显著负相关。在交通流量较大的城市干道上,应该减少或者避免使用冠大荫浓的高大乔木,多配置结构紧密和叶密度较大的灌木植物。本研究结果可为城市道路绿化参数化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撑,为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颗粒物 道路绿化隔离带 分层疏透度 消减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组团绿化隔离带的规划与实践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隆建 《中国园林》 2001年第4期62-63,共2页
本文通过论述城市组团绿化隔离带的规划理念,结合深圳市组团绿化隔离带的现状与发展,对绿化隔离带的规划措施、营林方式、预期效果等进行探讨。
关键词 组团绿化隔离带 绿化规划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城市绿化隔离带中近自然景观设计
11
作者 王黎娜 《上海农业科技》 2014年第5期96-97,共2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城市绿化设计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而城市绿化设计不仅要强调人类在营造自然环境中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法则、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更要综合考虑城市中可利用空间的价值利用,如绿化隔离带中近自然景观设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城市绿化设计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而城市绿化设计不仅要强调人类在营造自然环境中顺应自然规律、尊重自然法则、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更要综合考虑城市中可利用空间的价值利用,如绿化隔离带中近自然景观设计。现依据近自然林业、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论,分析了城市绿化隔离带中近自然景观设计的原则、理念等,以期对目前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绿化隔离带的近自然景观设计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化隔离带 近自然景观 设计 原则 理念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绿化隔离带草花应用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陶思才 《花卉》 2019年第14期43-44,共2页
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相应的,机动车数量在近年来也剧增,导致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问题,对此,针对性研究大部分聚集在此,道路绿化隔离带应运而生,即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分车带,也对非机动车和人行道具有保护作用,因此... 近年来,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相应的,机动车数量在近年来也剧增,导致了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问题,对此,针对性研究大部分聚集在此,道路绿化隔离带应运而生,即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分车带,也对非机动车和人行道具有保护作用,因此,道路绿化隔离带是十分重要的。本次的研究对象为道路隔离带上的草花,草花以减尘为目的,有效缓解空气质量问题,主要探讨草花的应用形式和应用价值,以期为城市建设中绿化隔离带的草花应用提供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绿化隔离带 草花 应用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本花卉在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陆毅妍 《花卉》 2016年第03X期1-2,共2页
道路绿化隔离带对改善道路环境、保证行车安全、美化道路景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地利用草本花卉进行造景,可以对道路绿化隔离带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本文概述了草本花卉在城市道路绿化隔离带中常见的应用方法及其种植养护管理要点。
关键词 草本花卉 城市道路 绿化隔离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场为什么要建绿化隔离带
14
《养殖与饲料》 2011年第12期40-40,共1页
搞好猪场绿化,可以净化约25%~409/5的有害气体,吸附509/6左右的粉尘;还可降低噪音,防疫隔离,防暑降温,对改善猪场小气候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因此,猪场应根据围墙里外场地条件,多种一些树木;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在场区外围... 搞好猪场绿化,可以净化约25%~409/5的有害气体,吸附509/6左右的粉尘;还可降低噪音,防疫隔离,防暑降温,对改善猪场小气候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因此,猪场应根据围墙里外场地条件,多种一些树木;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在场区外围种5~10m宽的隔离林带;一般要求在猪场内的道路2侧种植行道树,每幢猪舍之间都要栽种速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绿化 绿化隔离带 有害气体 降低噪音 防暑降温 场地条件 隔离林带 小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化隔离带中近自然景观设计探讨
15
作者 李强 《花卉》 2018年第12期50-51,共2页
本文对城市绿化隔离带的规划与设计进行了阐述,从城市绿化过程中的设计人员选配、采购材料、技术手段进行规划,并与城市的地质地势、自然环境及自然条件等相结合,对于规划与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促进城市整体... 本文对城市绿化隔离带的规划与设计进行了阐述,从城市绿化过程中的设计人员选配、采购材料、技术手段进行规划,并与城市的地质地势、自然环境及自然条件等相结合,对于规划与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促进城市整体的绿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化隔离带 自然景观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绿化隔离地区绿化面积监测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保钢 全明玉 +2 位作者 杨伯钢 冯仲科 韩光瞬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5-36,53,共3页
为有效监督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的绿化进展情况,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实施了对绿化隔离地区2000~2003年现状绿地的钉桩。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叠加(Overlay)技术,产生了不在绿化隔离地区内的绿化地块以及虽在绿化隔离地区内但与规划严... 为有效监督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的绿化进展情况,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实施了对绿化隔离地区2000~2003年现状绿地的钉桩。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叠加(Overlay)技术,产生了不在绿化隔离地区内的绿化地块以及虽在绿化隔离地区内但与规划严重不符的绿地地块;对各区的规划绿地指标、实际绿地指标、不合格地块以及地块合格率进行统计。研究表明2000~2003年全市绿化隔离地区范围内新增绿化面积89km^2,基本完成了政府任务。政府应加强对绿化工作完成数量和质量尤其是质量的监管。各区完成绿地程度不同地存在与规划不一致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绿化隔离带 叠加 地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生境保护优先的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选址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瑞琦 仇渊勋 李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目的】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北京市边缘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绿化隔离带成为控制北京市建成区无序扩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手段,在绿化隔离带范围内建设郊野公园是落实规划的有效途径。郊野公园的核心目标是在生态保育的同时... 【目的】在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北京市边缘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绿化隔离带成为控制北京市建成区无序扩张、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手段,在绿化隔离带范围内建设郊野公园是落实规划的有效途径。郊野公园的核心目标是在生态保育的同时提供少量的游憩活动,因此对于绿化隔离带范围内生境质量高的区域进行保护应作为郊野公园选址的基础原则。【方法】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为例,构建生境保护优先的郊野公园选址框架,利用InVEST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的生境质量进行评价,根据生境质量指数将生境划分为低生境、一般生境、中生境、高生境、极重要生境5个等级。以模型评价结果中极重要生境地区作为郊野公园选址的基础原则选取生境保护优先的备选区范围,叠加周边公园资源、已建和拟建郊野公园、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市道路网可达性和土地利用现状6个外部建设条件和内部开发条件的指标因子选出适宜建设的区域,再根据植被覆盖类型的空间数据划定所选区域内的生境斑块群类型,最终完成研究区域内生境保护优先型郊野公园的选址和分类。【结果】不同类型的生境空间分布呈现一定差异性,根据不同生境划定混交林、灌丛、阔叶林或针叶林、农田、农田与纯林以及滨水6种类型的郊野公园,在通州区碱厂村、昌平区史家桥村、房山区梨村等村镇划定共41处以生境保护优先的郊野公园用地范围。【结论】以生境保护优先的郊野公园选址方法具有明显的空间定量化优势,其评价结果可以为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的郊野公园选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郊野公园选址 生境保护优先 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荒漠地段公路免灌溉绿化之管见
18
作者 徐福军 《新疆林业》 2010年第2期15-16,共2页
新疆是典型的大陆性寒温带地区,降水量较少(一般年均降水低于200毫米),公路在戈壁大漠和沙漠中穿行。由于缺乏降水,道路两边多数是荒漠类型,采用人工灌溉系统营造护路林带,一是成本高,二是运行费用难以承受,三是水源无法保证... 新疆是典型的大陆性寒温带地区,降水量较少(一般年均降水低于200毫米),公路在戈壁大漠和沙漠中穿行。由于缺乏降水,道路两边多数是荒漠类型,采用人工灌溉系统营造护路林带,一是成本高,二是运行费用难以承受,三是水源无法保证。由此造成交通、林业部门虽然下了大量的力气建设护路林带,但是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除了城镇周边水源充足的地带有林带保留,不少地段仍然是荒漠状态,甚至高速公路也缺乏必要的绿化隔离带,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交通、林业工作者的一个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隔离带 荒漠类型 高速公路 灌溉系统 地段 新疆 林业工作者 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绿化建设成效显著
19
《国土绿化》 2002年第5期43-44,共2页
首都环城绿带提前合龙 新世纪初,北京市提出用三年时间建成100公里长的环绕京城的绿化隔离带。到目前,已超额完成了任务。今年还将在隔离地区植树20平方公里。随着隔离地区绿化事业的推进,这里的绿色产业也呈蓬勃发展之势,去年引进国外... 首都环城绿带提前合龙 新世纪初,北京市提出用三年时间建成100公里长的环绕京城的绿化隔离带。到目前,已超额完成了任务。今年还将在隔离地区植树20平方公里。随着隔离地区绿化事业的推进,这里的绿色产业也呈蓬勃发展之势,去年引进国外资金20多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绿化 建设成效 绿色产业 绿色通道 防护林 城乡一体化建设 退耕还林 生物经济圈 绿化隔离带 五莲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西固西路绿化改造调查
20
作者 梁艳 李婷 《甘肃林业》 2017年第2期39-40,共2页
随着旧城改建的展开,兰州市街景有了根本性、突破性的改变,尤其是绿化隔离带替代了生硬铸铁和不锈钢隔离件,使道路景观变得生机盎然.道路绿化隔离带以改善城市形象,优化生态环境,创造绿化翻开了新的一页,大面积的绿化隔离带,成了道路绿... 随着旧城改建的展开,兰州市街景有了根本性、突破性的改变,尤其是绿化隔离带替代了生硬铸铁和不锈钢隔离件,使道路景观变得生机盎然.道路绿化隔离带以改善城市形象,优化生态环境,创造绿化翻开了新的一页,大面积的绿化隔离带,成了道路绿化的主流,绿化带不仅是起分隔连道的作用,带宽由原先的2米拓拉至2米~4米宽.现对兰州市西固区分车绿化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总结如下:: 一、绿带及设置原则 分车绿带指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改造 兰州市 非机动车道 绿化隔离带 道路景观 旧城改建 城市形象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