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人格的自主到此在绽出生存的自由——论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对康德人格理论的突破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旭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7-54,共8页
海德格尔晚年在《关于人本主义的书信》中对人本主义及其人格学说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与之相比他在《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中对康德的人格学说则作了一定的肯定性诠释,阐发了康德对敬之情感的分析、对人格和物的划分所具有的现象学识度,但...
海德格尔晚年在《关于人本主义的书信》中对人本主义及其人格学说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与之相比他在《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中对康德的人格学说则作了一定的肯定性诠释,阐发了康德对敬之情感的分析、对人格和物的划分所具有的现象学识度,但是也指出了康德的人格学说的局限性。以自由概念为线索我们可以看到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生存论如何突破康德的人格学说。以自律为特征的人格的自由虽然具有超感性的崇高品格,但是具有片面性、现成性,而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则显示了一种创造性的、实际的、整体的此在绽出生存之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自由
绽出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依据《存在与时间》所展示的三重技术
被引量:
1
2
作者
包国光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1-337,共7页
《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前期的现象学-存在论代表作,其中的此在分析论是生存论的"还原-建构-解构"的实行。按照《存在与时间》中的展开线索,根据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分析还原步骤,"看"技术是如何显现的和被给予的。...
《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前期的现象学-存在论代表作,其中的此在分析论是生存论的"还原-建构-解构"的实行。按照《存在与时间》中的展开线索,根据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分析还原步骤,"看"技术是如何显现的和被给予的。通过现象学-存在论的"看"和"领会",逐步回溯还原展示出"技术现象"的三重显示:在此在的生存状态层面上,技术显示为"揭示";在此在的存在结构(操心)层面上,技术显示为"寓世存在"的方式;在此在的存在的意义(时间性)层面上,技术作为绽出的"通道"而被给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与时间》
技术
揭示
操心
时间性
到时
绽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海德格尔语言思想的一种阐释
被引量:
1
3
作者
焦文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8,共7页
海德格尔把他的语言即道说的经验视为思入本有的重要步骤。思入本有意味着思本有并最终到本有中去思。由于思入本有也归属于道说,从而它必然要受到关于道说的规定的限制。道说只是存在之聚集或收拢,而不是存在本身。人只有从存在中站立...
海德格尔把他的语言即道说的经验视为思入本有的重要步骤。思入本有意味着思本有并最终到本有中去思。由于思入本有也归属于道说,从而它必然要受到关于道说的规定的限制。道说只是存在之聚集或收拢,而不是存在本身。人只有从存在中站立起来才能把存在取入思想,这种绽出的内立的情况就使道说与本有呈现为一种偏移关系。海德格尔看清了这一点,但他又把入于本有之思经验为向着本有的归隐,这样一来,道说在入于本有的时候就不得不以撤销语言的方式弥散于本有。然而撤销语言只是意味着无以道说。所以,即使是海德格尔的道说也不能在道说之际把自身带入本有而归隐自身。这就表明,作为总是要道说着的人与本有之间终究横亘着一个悲剧性的间距,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这个间距是通过终有一死者的有死性才得以领会的。于是死亡的意义就被凸显出来唯以死亡的方式,人才能最终消除上述间距并回归于本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说
本有
绽出
和内立
入于本有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析海德格尔对于马克思主义之人道主义的评论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兆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52,共5页
海德格尔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向着存在本身开放的"绽出之生存",以此为依据,他认为以往的人道主义都是一种形而上学,因而都遗忘了存在。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也属于一种形而上学,但由于提出了"异化"理论,它比其...
海德格尔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向着存在本身开放的"绽出之生存",以此为依据,他认为以往的人道主义都是一种形而上学,因而都遗忘了存在。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也属于一种形而上学,但由于提出了"异化"理论,它比其他哲学都优越。异化理论正可以成为我们对海德格尔的评论进行回应的出发点,由此也可以理解海德格尔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一些相关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
存在
绽出
异化
主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人格的自主到此在绽出生存的自由——论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对康德人格理论的突破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旭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浙江省社科院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7-54,共8页
文摘
海德格尔晚年在《关于人本主义的书信》中对人本主义及其人格学说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与之相比他在《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中对康德的人格学说则作了一定的肯定性诠释,阐发了康德对敬之情感的分析、对人格和物的划分所具有的现象学识度,但是也指出了康德的人格学说的局限性。以自由概念为线索我们可以看到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的生存论如何突破康德的人格学说。以自律为特征的人格的自由虽然具有超感性的崇高品格,但是具有片面性、现成性,而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则显示了一种创造性的、实际的、整体的此在绽出生存之自由。
关键词
人格
自由
绽出
生存
分类号
B516.54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依据《存在与时间》所展示的三重技术
被引量:
1
2
作者
包国光
机构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1-33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BZX017)
文摘
《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前期的现象学-存在论代表作,其中的此在分析论是生存论的"还原-建构-解构"的实行。按照《存在与时间》中的展开线索,根据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分析还原步骤,"看"技术是如何显现的和被给予的。通过现象学-存在论的"看"和"领会",逐步回溯还原展示出"技术现象"的三重显示:在此在的生存状态层面上,技术显示为"揭示";在此在的存在结构(操心)层面上,技术显示为"寓世存在"的方式;在此在的存在的意义(时间性)层面上,技术作为绽出的"通道"而被给予。
关键词
《存在与时间》
技术
揭示
操心
时间性
到时
绽出
Keywords
Sein and Zeit
technology
revelation
concern
temporality
time of arrival
ecstasy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海德格尔语言思想的一种阐释
被引量:
1
3
作者
焦文峰
机构
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48,共7页
文摘
海德格尔把他的语言即道说的经验视为思入本有的重要步骤。思入本有意味着思本有并最终到本有中去思。由于思入本有也归属于道说,从而它必然要受到关于道说的规定的限制。道说只是存在之聚集或收拢,而不是存在本身。人只有从存在中站立起来才能把存在取入思想,这种绽出的内立的情况就使道说与本有呈现为一种偏移关系。海德格尔看清了这一点,但他又把入于本有之思经验为向着本有的归隐,这样一来,道说在入于本有的时候就不得不以撤销语言的方式弥散于本有。然而撤销语言只是意味着无以道说。所以,即使是海德格尔的道说也不能在道说之际把自身带入本有而归隐自身。这就表明,作为总是要道说着的人与本有之间终究横亘着一个悲剧性的间距,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这个间距是通过终有一死者的有死性才得以领会的。于是死亡的意义就被凸显出来唯以死亡的方式,人才能最终消除上述间距并回归于本有。
关键词
道说
本有
绽出
和内立
入于本有之思
分类号
B516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析海德格尔对于马克思主义之人道主义的评论
被引量:
1
4
作者
李兆勇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52,共5页
文摘
海德格尔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向着存在本身开放的"绽出之生存",以此为依据,他认为以往的人道主义都是一种形而上学,因而都遗忘了存在。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也属于一种形而上学,但由于提出了"异化"理论,它比其他哲学都优越。异化理论正可以成为我们对海德格尔的评论进行回应的出发点,由此也可以理解海德格尔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一些相关差异。
关键词
人道主义
存在
绽出
异化
主体性
Keywords
Humanitarianism
Being
Ekstasis
Alienation
Subjectivity
分类号
B516.54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人格的自主到此在绽出生存的自由——论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对康德人格理论的突破
李旭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依据《存在与时间》所展示的三重技术
包国光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对海德格尔语言思想的一种阐释
焦文峰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析海德格尔对于马克思主义之人道主义的评论
李兆勇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