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功能区设置与管理体制考察:上海浦东与天津滨海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佳宁 胡新华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12期57-66,共10页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以功能区为主要载体。选择合理的管理体制,对于促进功能区开发开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透过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两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功能区设置及相关管理体制的演变,梳理二者特点,对比其异同,折射出在...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以功能区为主要载体。选择合理的管理体制,对于促进功能区开发开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透过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两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功能区设置及相关管理体制的演变,梳理二者特点,对比其异同,折射出在不同阶段,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应其功能区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安排,有其必然性,亦存在诸多个性化因素。这为未来新设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功能区设置及相关管理体制安排,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功能区 管理体制 浦东 滨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厦门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振明 李德国 陈文博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73,共7页
厦门市是我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经过二三十年的建设,厦门特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同时也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为全国的改革开放进行了先行的探索。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原有特区政策的普适化,特区发展面... 厦门市是我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经过二三十年的建设,厦门特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同时也发挥了排头兵的作用,为全国的改革开放进行了先行的探索。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原有特区政策的普适化,特区发展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体制创新任重道远,迫切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形成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争取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无疑是厦门乃至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未来发展的一次难得机会。因此,厦门必须把握自身优势,发挥特区发展的先行优势和特色,把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一项重大的发展战略来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经济特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以往改革模式的异同点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8-101,共4页
在界定和解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涵义的基础上,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以往改革模式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基本结论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一种制度变迁内生化的变革模式,具有制度变迁累积创新传导机制。
关键词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以往改革模式 制度内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内生增长极模型的解释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5-89,共5页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的涵义深刻,设立背景与以往改革模式明显不同。其作为制度内生的增长极发挥相应作用的基本前提是足够货币资本的投入。构建的封闭经济条件下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制度内生增长极模型的辐射效应及极化效应表明,国家综合配...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的涵义深刻,设立背景与以往改革模式明显不同。其作为制度内生的增长极发挥相应作用的基本前提是足够货币资本的投入。构建的封闭经济条件下和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制度内生增长极模型的辐射效应及极化效应表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不仅要构建制度长效累积创新机制,更要建立畅通的环境以实现制度的有效扩散,要通过制度变迁推动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区域发展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制度内生 增长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产业功能区及其管理体制解构:天津滨海与重庆两江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佳宁 罗重谱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3-82,共10页
产业功能区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优质资源的主要集聚地,集中了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其管理体制直接决定着产业功能区的发展效益和发展质量。天津滨海新区与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功能区发展及其管理体制设置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一定差... 产业功能区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优质资源的主要集聚地,集中了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其管理体制直接决定着产业功能区的发展效益和发展质量。天津滨海新区与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功能区发展及其管理体制设置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一定差异。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与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功能区发展及其管理体制的比较可以得到启示:产业功能区定位是对中央赋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定位的细化;产业功能区承载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历史使命;产业功能区发展应结合地区要素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产业功能区不同发展阶段应选择不同的产业功能区管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新区产业功能区 新区管理体制 滨海新区 两江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与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比较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杨顺湘 《西部论坛》 2010年第5期8-19,共12页
同处西部的成渝两地均是现代化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或"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特征,其统筹城乡改革具有典型性和共同性;但两市的市情及发展程度等历史基础不同也决定了其改革的差异... 同处西部的成渝两地均是现代化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或"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特征,其统筹城乡改革具有典型性和共同性;但两市的市情及发展程度等历史基础不同也决定了其改革的差异性。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区域的特性出发,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走整体推进之路;立足"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市情,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则走的是渐进之路。两地改革的有效推进,将在欠发达地区乃至全国产生积极的"以点带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成都 重庆 城市 农村 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建立哈尔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想 被引量:1
7
作者 滕建华 李博强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而推出的一项新的举措,它是我国继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二批经济特区。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经济中心,有条件也有实力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哈尔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基本规划目标应确定为城...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而推出的一项新的举措,它是我国继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二批经济特区。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经济中心,有条件也有实力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哈尔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基本规划目标应确定为城乡统筹型与外联开放型城市,这样一个"两型社会"的建设是一个长久大计,将对区域的发展产生内生性的推动力,而且,这种发展是健康和可持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 城乡统筹 外联开放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与政策法制冲突问题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沈桂龙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18-22,共5页
制度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政策法律制度是正式制度安排,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是在政策法律逐步完善基础上的改革,和早期区域经济发展缺少政策法律保障不同,更多的是两者之间的冲突,在行政管理体制... 制度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政策法律制度是正式制度安排,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是在政策法律逐步完善基础上的改革,和早期区域经济发展缺少政策法律保障不同,更多的是两者之间的冲突,在行政管理体制领域、经济体制改革领域和社会体制改革领域都有明显表现。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不仅需要国家层面进行解决,也需要试点区域进行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制度安排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经验探索 被引量:6
9
作者 孔泾源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2,共3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在此之前,国家按照“明确目标、划定范围、封闭运行、锁定风险”的原则,先后批准设立了上海浦东新区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新时期全面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在此之前,国家按照“明确目标、划定范围、封闭运行、锁定风险”的原则,先后批准设立了上海浦东新区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9年来,各试验区充分调动地方主动性和群众首创精神,“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有序推进各项重点改革任务,改革试点取得了丰富的制度创新成果,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了具有重要示范和先行意义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顶层设计 经验 改革试点工作 群众首创精神 上海浦东新区 三中全会 封闭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基础与准入条件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22-27,共6页
随着各地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争夺热潮的高涨,研究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基础和准入条件,为中央在全国选取试验区时提供一个客观的、可以量化的和能够操作实施的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理论基础 准入条件 天津滨海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内涵与运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黎明 成红波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114,119,共4页
设立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化阶段的重要战略部署。在对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性质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西部地区等五个层面对其内涵进行了多角度研究,... 设立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化阶段的重要战略部署。在对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性质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西部地区等五个层面对其内涵进行了多角度研究,并对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运作机制和战略意义进行了系统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筹城乡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内涵 运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亨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7-100,共4页
2011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参照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正式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亦上升为国家级试验区。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 2011年,"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参照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正式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亦上升为国家级试验区。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现状出发,分析"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的相关对策,对全国其他国家级自主创新试验区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自主创新发展 问题及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空间扩散的效应、形态与机理探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家庭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6期25-28,共4页
制度创新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本质,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初衷所在。在系统回顾国内外创新空间扩散研究和详细分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空间扩散效应、表现形态的基础上,从理论... 制度创新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本质,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初衷所在。在系统回顾国内外创新空间扩散研究和详细分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空间扩散效应、表现形态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初步探索了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空间扩散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制度创新 空间扩散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基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俭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12期75-80,共6页
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改革进入深化和攻坚阶段后出台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综合配套改革的核心、关键和突破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成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 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改革进入深化和攻坚阶段后出台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综合配套改革的核心、关键和突破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成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综合配套改革的重中之重。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要着重实现两大转变:从经济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从行政控制型体制向依法行政体制的转变。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当和改革党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结合起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两型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科技创新平台推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个案研究
15
作者 王燕 张宗益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9-211,共3页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重庆市作为城乡统筹的前沿阵地,积极打造研究开发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平台,提高了产业服务能力、提升了科技发展后劲、增强了区域原始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重庆市作为城乡统筹的前沿阵地,积极打造研究开发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平台,提高了产业服务能力、提升了科技发展后劲、增强了区域原始创新能力,有效推动了城乡统筹发展,探索了一条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平台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重庆市 成效与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认识与建议
16
作者 郭翔宇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4年第5期8-11,共4页
当前,黑龙江省正在深入实施五大国家战略规划.为配合“五大规划”的深入实施,省委宣传部发起举办系列学术研讨会.2014年7月13日,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高层论坛在东北农业大学举行,省内外有关单位近500人参加了... 当前,黑龙江省正在深入实施五大国家战略规划.为配合“五大规划”的深入实施,省委宣传部发起举办系列学术研讨会.2014年7月13日,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高层论坛在东北农业大学举行,省内外有关单位近500人参加了论坛.黑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效廉作了题为“抓住国家战略机遇、推进现代农业体制机制创新”的主旨演讲,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省内有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19位专家学者作了主题报告,论坛收到学术论文30余篇.梳理、归纳专家学者的报告和论文内容,形成如下理论观点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黑龙江省 现代农业 平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策研究室 东北农业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国家战略机遇 推进现代农业体制机制创新——推进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效廉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4年第5期5-7,共3页
2013年4月,国家确定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先行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在“两大平原”开展现代化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目前国家开展的唯一... 2013年4月,国家确定在黑龙江省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先行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在“两大平原”开展现代化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目前国家开展的唯一涉及农业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和变革,这对进一步释放农业发展潜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为配合改革试验的深入实施,2014年7月13日,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和东北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了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高层论坛。来自省内外有关单位近500人参加了论坛,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省内有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19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主题报告。为此,本刊特开设“‘两大平原’农业改革”专栏,汇集各位专家学者观点,以期为推进“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松嫩平原 现代农业 黑龙江省 国家战略 机制创新 农业体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区域性资本市场的制度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楼迎军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5期12-17,共6页
从制度关联的共时性上看,在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区域性资本市场必然成为一种外生变量加以关注。一个有区域性资本市场安排与一个没有相应安排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相比,前者更能提高决策效率并且更能保证整体制度的稳定... 从制度关联的共时性上看,在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区域性资本市场必然成为一种外生变量加以关注。一个有区域性资本市场安排与一个没有相应安排的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相比,前者更能提高决策效率并且更能保证整体制度的稳定性。从历时性上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可以视为对原先制度关联方式的重新组合或者捆绑。过去在经济地理意义上相互分隔的各项制度在试验区范畴内得以进一步融合,使得局内人可以有机会更有效地进行策略的组合选择,这会使得原先各领域中的旧制度加速消失、改进或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区域性资本市场 制度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研究——兼论区域教育制度创新
19
作者 于畅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经济体制改革也对政治、文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提出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经济体制改革也对政治、文化、社会领域的改革提出新的要求,民生问题和民生需求凸显,改革的内容需要进一步充实,改革的配套性、综合性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的重点已转入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创新层面,改革的任务即“打破改革带来的既得利益格局,以民生需求为改革动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教育制度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创新研究 经济社会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 民生问题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谢文照 罗爱静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9-92,共4页
在广泛文献调研及实际调研基础上,初步构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综合了知识产权投入、成果、运用、管理和保护活动四方面的指标,较为全面和科学,且符合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运行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然... 在广泛文献调研及实际调研基础上,初步构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综合了知识产权投入、成果、运用、管理和保护活动四方面的指标,较为全面和科学,且符合我国知识产权制度运行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然后通过专家调查、数量分析等实证手段对该体系进行修正,再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数学模型。最后,从实际应用出发,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做实证分析,对所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