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PA与PSS/E综合负荷模型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茹 李红军 +2 位作者 王电钢 扬天波 章志刚 《四川水力发电》 2009年第4期116-118,121,共4页
重点讨论了BPA与PSS/E综合负荷模型异同,并以IEEE9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了两种软件的综合负荷模型仿真对比计算。仿真结果验证了两种软件综合负荷模型对应关系的正确性。
关键词 综合负荷模型 仿真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考虑光伏发电系统的广义综合模型
2
作者 屈星 李涵哲 +1 位作者 文娟 崔贵平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0-89,共10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photovoltaic generation systems,PVGS)深刻影响了配网侧综合负荷特性,研究考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配网侧广义综合负荷模型是解决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参与电网仿真的有效途径。简述了光伏电池模型及PVGS的并网控...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photovoltaic generation systems,PVGS)深刻影响了配网侧综合负荷特性,研究考虑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配网侧广义综合负荷模型是解决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参与电网仿真的有效途径。简述了光伏电池模型及PVGS的并网控制策略,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PVGS仿真平台;通过仿真并分析PVGS动态特性,提出一种适合广义负荷建模的PVGS外特性等效模型——恒功率并联过阻尼状态的电阻、电感及电容(resistance-inductance-capacitance,RLC)串联电路,进行并通过了有效性检验;将PVGS等效模型并联经典综合负荷模型(classic load model,CLM),构建了考虑分布式PVGS的配网侧广义综合负荷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此广义综合负荷模型与已有广义综合负荷模型的描述性能,仿真表明本文模型的精确性更好,尤其是多场景下的描述能力;讨论了模型参数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建模 光伏发电系统 广义负荷 广义综合负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频率特性的负荷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孝 鞠平 +6 位作者 陈谦 张伟 于永军 祁晓笑 姚秀萍 孙宜谦 常喜强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358,共6页
针对大干扰情况下电力系统仿真若忽略频率因素会影响仿真精度的问题,在原有模型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频率特性的两种负荷模型:综合负荷模型和线性动态模型,并提出了"先动后静"获取静态特征系数的方法.将模型应用于新疆电网... 针对大干扰情况下电力系统仿真若忽略频率因素会影响仿真精度的问题,在原有模型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频率特性的两种负荷模型:综合负荷模型和线性动态模型,并提出了"先动后静"获取静态特征系数的方法.将模型应用于新疆电网具体实例,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模型仿真的动态响应都和实测响应接近,并且考虑频率的仿真精度比不考虑时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负荷模型 频率 综合负荷模型 线性动态模型 新疆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综合负荷建模 被引量:3
4
作者 马亚辉 李欣然 +3 位作者 曹一家 李小菊 李楠 黎文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69-1875,共7页
研究分布式光伏、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等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综合负荷特性的影响。当逐步增大分布式电源的比例时,传统综合负荷模型(CLM)将难以准确描述该区域的综合负荷特性。基于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共性,提出考虑逆变型分布... 研究分布式光伏、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等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综合负荷特性的影响。当逐步增大分布式电源的比例时,传统综合负荷模型(CLM)将难以准确描述该区域的综合负荷特性。基于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共性,提出考虑逆变型分布式电源影响的广义综合负荷模型(GCLM),并通过仿真计算,验证该广义综合负荷模型在逆变型DG高渗透率情况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建模 广义综合负荷模型 分布式电源 高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风电综合负荷建模
5
作者 季文伟 张伟玲 《通信电源技术》 2019年第11期32-34,共3页
广域测量系统(WAMS)中,PWU能够实时测量广域分布的电力系统状态和各参数量,为此提出了以实测PMU数据的风电综合负荷建模。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以计算功率值和实测功率值误差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利用华北电网220 kV御祥线实测PMU数据,验证... 广域测量系统(WAMS)中,PWU能够实时测量广域分布的电力系统状态和各参数量,为此提出了以实测PMU数据的风电综合负荷建模。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以计算功率值和实测功率值误差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利用华北电网220 kV御祥线实测PMU数据,验证了该负荷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以辨识参数为基础计算的功率与实测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所提方案能够很好地满足负荷模型参数辨识的要求,使获得的模型和参数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综合负荷模型 PMU数据 粒子群算法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23
6
作者 赵静波 鞠平 +1 位作者 施佳君 秦川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4,共8页
负荷建模研究是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中的基础性问题,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十分显著的实用价值。在回顾已有负荷建模成果的基础上,归纳了负荷模型结构和模型参数的获取方法,整理了负荷模型应用现状,并总结了现有负荷建模方法... 负荷建模研究是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中的基础性问题,既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十分显著的实用价值。在回顾已有负荷建模成果的基础上,归纳了负荷模型结构和模型参数的获取方法,整理了负荷模型应用现状,并总结了现有负荷建模方法的不足;然后分析了负荷建模的发展趋势,包括负荷特性重大变化对建模工作的新挑战、电网结构变化对建模工作的新需求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最后将未来负荷建模工作总结为解决模型结构的“定性正确”和模型参数的“定量准确”两步走问题,提出建立考虑主动负荷的广义综合负荷模型,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综合采用多种在线建模方法,构建“分类分时”负荷模型数据库,建立负荷建模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建模 广义综合负荷模型 模型结构 模型参数 主动负荷 人工智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的估计等值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宝珍 张尧 林凌雪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2,18,共7页
为解决现有的用于电力系统在线安全分析的估计等值法精度低、收敛性弱的问题,给出了较精细的等值发电机加综合负荷的等值系统模型,以提高等值精度,并提出了基于差分进化(DE)算法的等值系统参数辨识策略.为解决DE存在的早熟收敛问题,构... 为解决现有的用于电力系统在线安全分析的估计等值法精度低、收敛性弱的问题,给出了较精细的等值发电机加综合负荷的等值系统模型,以提高等值精度,并提出了基于差分进化(DE)算法的等值系统参数辨识策略.为解决DE存在的早熟收敛问题,构造变异方式不同的两个差分进化群,两群并行进化且定时交换信息,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改善算法的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双群体DE算法有效解决了等值系统的参数辨识问题,算法简单、收敛快,辨识的参数精度高、鲁棒性好;所建立的等值系统模型更符合电网实际,等值后外部系统的动态特性基本被保留;所提基于改进DE的估计等值法可用于在线大规模外部系统的等值化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等值 估计等值法 发电机模型 综合负荷模型 差分进化算法 参数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倍周期分岔和环面分岔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
8
作者 高金峰 张晓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27-31,共5页
应用非线性动力学分岔分析方法与软件,在对鞍结分岔导致电压失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基于WALVE综合负荷模型的典型3节点电力系统,进行分岔分析.分析过程表明,同一电力系统当采用不同的发电机模型时,可能发生亚临界Hopf分岔或超临界Hop... 应用非线性动力学分岔分析方法与软件,在对鞍结分岔导致电压失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基于WALVE综合负荷模型的典型3节点电力系统,进行分岔分析.分析过程表明,同一电力系统当采用不同的发电机模型时,可能发生亚临界Hopf分岔或超临界Hopf分岔;同时给出了系统走向电压失稳的两种不同方式:连续倍周期分岔经混沌和环面分岔因环面破裂走向电压失稳.采用时域仿真方法,研究了两种方式导致电压失稳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周期分岔 电力系统 电压稳定性 环面 Hopf分岔 电压失稳 非线性动力学 综合负荷模型 分岔分析 发电机模型 鞍结分岔 分析过程 演变过程 仿真方法 超临界 亚临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