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雷电灾害灾情综合评估模式 被引量:41
1
作者 郭虎 熊亚军 扈海波 《灾害学》 CSCD 2008年第1期14-17,共4页
在灾情网络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北京市雷电灾害的灾情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体系内的各评估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给出灾情评估指标的量纲换算表,进而确定了北京市雷电灾害的灾情综合评估模式,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等级划分。通过实例评估发现... 在灾情网络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北京市雷电灾害的灾情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体系内的各评估指标进行量化分析,给出灾情评估指标的量纲换算表,进而确定了北京市雷电灾害的灾情综合评估模式,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等级划分。通过实例评估发现,此综合评估模式简单易于操作,且评估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北京市雷电灾害的综合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灾害 灾情网络 评估指标体系 综合评估模式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灾情综合评估模式 被引量:15
2
作者 崔鹏 杨坤 +1 位作者 韦方强 胡凯衡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0-27,共8页
泥石流灾情综合评估模式是在灾情绝对评估和相对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的.首先,建立了泥石流灾情评估的步骤框图;然后依据已有的泥石流灾情评估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处理,获得了各灾情评估指标权值分布及其量纲换算表.确定了... 泥石流灾情综合评估模式是在灾情绝对评估和相对评估的基础上建立的.首先,建立了泥石流灾情评估的步骤框图;然后依据已有的泥石流灾情评估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处理,获得了各灾情评估指标权值分布及其量纲换算表.确定了反映直接损失的灾情绝对评估指标和相对评估指标(直接经济损失占灾区国民收入的比例),井对绝对和相对评估结果的等级进行了划分;最后,建立了绝对评估和相对评估结果对比的灾情综合评估模式.经过实例应用验证,评估结果能较好地反映灾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灾情 绝对评估 相对评估 综合评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中小学综合评估模式介绍及分析
3
作者 李炜 《外国中小学教育》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中小学 教学评估 应试教育 综合评估模式 英国 数学 教学风格 综合测评 语言 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夏旱多因素综合评估方法探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庆 毛军需 彭国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2-85,共4页
通过对四川盆地夏旱定量评估方法的探索,分析影响干旱程度的主要气象因子,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多因子综合影响的单站和区域干旱定量评估模式,开发了干旱评估业务系统。利用新评估模式建立了单站和区域夏旱程度评估序列,通过新旧... 通过对四川盆地夏旱定量评估方法的探索,分析影响干旱程度的主要气象因子,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多因子综合影响的单站和区域干旱定量评估模式,开发了干旱评估业务系统。利用新评估模式建立了单站和区域夏旱程度评估序列,通过新旧评估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新干旱指数与以前评估指数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新方法综合考虑了旱期多气候因子对评估影响的结果,新评估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在业务中应用收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夏旱 气候多因子 综合评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对蒸散在冬小麦干旱宏观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石立 娄秀荣 庄立伟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4-111,共8页
利用最新的Penman-Monteith参考蒸散估算方法,计算了华北各地历年小麦各发育阶段的相对蒸散。根据水分亏缺引起的不同减产程度,确定冬小麦各发育阶段干旱指标,并据此分析了小麦干旱程度及发生概率。建立了冬小麦干旱... 利用最新的Penman-Monteith参考蒸散估算方法,计算了华北各地历年小麦各发育阶段的相对蒸散。根据水分亏缺引起的不同减产程度,确定冬小麦各发育阶段干旱指标,并据此分析了小麦干旱程度及发生概率。建立了冬小麦干旱影响综合评估模式。结果表明,干旱指标农业意义明确,分析评估符合实际。利用综合考虑冬季严寒和生育期内各阶段水分状况的模式进行农业干旱影响评估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蒸散 冬小麦 干旱 综合评估模式 产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温室气体排放情景 被引量:50
6
作者 王绍武 罗勇 +2 位作者 赵宗慈 闻新宇 黄建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5-307,共3页
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是对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的基础。过去应用的情景设计是在2000年完成的,早就需要更新与补充了,IPCC第4次评估报告已经提出了这个要求[1]。对于这种必要性Moss等[2]在2010年就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2~3年的工作,新一代... 温室气体排放情景,是对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的基础。过去应用的情景设计是在2000年完成的,早就需要更新与补充了,IPCC第4次评估报告已经提出了这个要求[1]。对于这种必要性Moss等[2]在2010年就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2~3年的工作,新一代排放情景已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 未来气候变化 综合评估模式 情景设计 评估报告 IPCC MO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