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眼井径综合表征方法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肖月 周拓 +7 位作者 宋璐 姜伟男 刘龙龙 闫军 孔祥吉 戴芷玥 钱锋 刘福贵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4,共7页
钻井过程中井眼井径信息能辅助识别井下岩屑床与掉块等异常状态,根据井眼形状可对井壁裂缝发育程度和方向以及固井质量、套损情况进行分析。但现阶段表征井径图形的形式单一,直观性较差,采用简单数学计算得到的平均井径变化率隐藏了严... 钻井过程中井眼井径信息能辅助识别井下岩屑床与掉块等异常状态,根据井眼形状可对井壁裂缝发育程度和方向以及固井质量、套损情况进行分析。但现阶段表征井径图形的形式单一,直观性较差,采用简单数学计算得到的平均井径变化率隐藏了严重扩径点、缩径点等带来的工程影响,尚未建立连续井段井径变化合格率量化方法。文章基于井径测井数据,采用数学表征、理论推导等综合方法,建立井径平面化图形表征方法,推导出等效周长平均井径变化率及连续井段井径合格率量化方法,精细刻画出连续井段井筒信息。以A油田为例,对其2020—2021年期间的74口已钻井井径进行综合表征,分析表明钻遇B地层易发生坍塌、掉块,已钻井中井径变化合格率多在90%以上,井眼井径综合表征方法能较好表征油田井径信息,井径平面化图形表征能深刻反映井径变化内在含义,等效周长平均井径变化率计算方法使平均井径变化率对异常值点更加敏感,工程安全性增加,井径合格率量化方法首次量化计算连续井段井径合格率,为钻井作业质量评估、井筒质量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眼井径 综合表征方法 图形表征 平均井径变化率 井径变化合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结构综合表征及其分形特征 被引量:33
2
作者 陈居凯 朱炎铭 +1 位作者 崔兆帮 张闯辉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62,共8页
为了科学评价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发育特征对页岩气赋存与流动过程的影响,综合采用压汞、液氮吸附及二氧化碳吸附等测试方法,对页岩孔隙结构进行全尺度表征,并对不同尺寸的孔隙进行分形拟合,计算综合分形维数,最后结合地球化学和... 为了科学评价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发育特征对页岩气赋存与流动过程的影响,综合采用压汞、液氮吸附及二氧化碳吸附等测试方法,对页岩孔隙结构进行全尺度表征,并对不同尺寸的孔隙进行分形拟合,计算综合分形维数,最后结合地球化学和矿物组成对综合分形维数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页岩样品孔径分布呈多峰态,各阶段孔隙均对总体积有一定贡献,而孔隙比表面积主要由微孔和介孔贡献。龙马溪组页岩孔隙符合分形规律,具有自相似性,宏孔孔隙结构较介孔、微孔更为复杂。以2个孔径段的孔体积比为加权值,计算获得综合分形维数为2.491~2.623,平均为2.560,孔隙结构较为复杂。有机碳含量和矿物组成对综合分形维数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有机碳含量越高,综合分形维数越大。孔隙结构复杂程度与综合分形维数呈正相关关系,脆性矿物含量与综合分形维数呈负相关关系,有机质成熟度和黏土矿物对孔隙综合分形维数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综合表征 分形维数 龙马溪组 川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洛伦兹曲线法定量表征储层非均质性方法的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刘超 马奎前 +2 位作者 李红英 李彦来 张汶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38,43,共4页
以洛伦兹曲线法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利用渗透率洛伦兹分布曲线求得的数据进行e的负次幂变换处理,定义了一种新的非均质综合表征参数,该参数值介于0~1,具有对比性强、能定量化表征非均质程度、适用于任何类型油藏等优点。应用该方法对M油... 以洛伦兹曲线法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利用渗透率洛伦兹分布曲线求得的数据进行e的负次幂变换处理,定义了一种新的非均质综合表征参数,该参数值介于0~1,具有对比性强、能定量化表征非均质程度、适用于任何类型油藏等优点。应用该方法对M油田开展了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并针对其储层非均质特征制定了开发调整思路,应用后综合调整效果显著,实现了在含水率降低9%的同时,日产油量增加约1 200 m3的调整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伦兹曲线 储层非均质性 非均质综合表征参数 M油田 开发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信息融合技术表征复杂断块油藏沉积相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师权 胡少华 +3 位作者 王玉珍 林煜 别静 贺川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35-245,16,共12页
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F油田虽实施了二次开发地震勘探,井网密度高,但受陆相断陷湖盆储层沉积复杂性影响,加之小断块发育,增加了精细储层描述的难度。为此,利用地震、测井、地质和开发等资料,采用多信息融合技术开展沉积相研究。首先,结合... 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F油田虽实施了二次开发地震勘探,井网密度高,但受陆相断陷湖盆储层沉积复杂性影响,加之小断块发育,增加了精细储层描述的难度。为此,利用地震、测井、地质和开发等资料,采用多信息融合技术开展沉积相研究。首先,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采用横向分块、纵向分段,选择典型段组合建立骨干井网,并通过分尺度、多手段逐级约束等时地层对比,建立精细等时地层对比格架;然后,运用多相(岩心相、测井相、地震相)联合标定技术,准确识别各类沉积微相,并利用古地貌、地层切片等技术揭示沉积演化特征;最后,以多地震属性融合约束的砂体厚度分布特征为指导,以井点测井相与井间的地震信息相互约束,以新开发井作为验证综合表征储层沉积微相,为剩余油挖潜提供重要地质依据,形成了一套断块油藏多信息融合的沉积相表征综合研究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多信息融合 多相联合标定 沉积相综合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BS胶质材料吸附性能的老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新宇 王威风 +1 位作者 李宝国 刘国春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0-63,共4页
分别研究了在自然光照、不同热氧温度、紫外线辐射的老化条件下该材料吸附极限载荷的变化状况,提出了"最大承载损失率"的概念,从宏观力学性能与细观形貌两方面分析了材料的变化情况,发现该材料受温度影响最大,最大承载损失率... 分别研究了在自然光照、不同热氧温度、紫外线辐射的老化条件下该材料吸附极限载荷的变化状况,提出了"最大承载损失率"的概念,从宏观力学性能与细观形貌两方面分析了材料的变化情况,发现该材料受温度影响最大,最大承载损失率达到了48.9%。该材料的吸附能力在老化初始阶段下降很快,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逐渐趋于平稳,但仍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该研究结合宏观力学测试与细观外貌特征的综合表征材料吸附性能的检测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BS胶质材料 老化条件 承载损失率 吸附能力 综合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方法的涡扇发动机加力接通和稳定工作能力研究
6
作者 高莎莎 杨雄 刘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81-86,共6页
基于PCA方法对某型国产涡扇发动机加力接通边界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取了加力燃烧室进口气动综合表征参数,对发动机加力一区(点火区)供油量进行了计算,建立基于气动综合表征参数和供油量的加力接通、稳定工作特性。分析了飞行试验数据。结... 基于PCA方法对某型国产涡扇发动机加力接通边界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取了加力燃烧室进口气动综合表征参数,对发动机加力一区(点火区)供油量进行了计算,建立基于气动综合表征参数和供油量的加力接通、稳定工作特性。分析了飞行试验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评估加力接通难易程度、预测发动机加力接通能力,可为加力接通边界潜力挖掘提供理论支持,对提高试飞安全、控制试飞风险、试飞预测评估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扇发动机 PCA方法 综合表征参数 加力接通 潜力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