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生命周期低碳的综合能源站建筑节能-光伏利用综合优化模型研究
1
作者 刘营芳 邹耀东 +2 位作者 陈银辉 孙旻 黄子硕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0期7-16,共10页
为充分发挥综合能源站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光伏利用等方面的减碳能力,实现综合能源站在约束成本投入下的最大化减碳效果,探讨了建筑成本-能耗-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以综合能源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综合能源... 为充分发挥综合能源站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光伏利用等方面的减碳能力,实现综合能源站在约束成本投入下的最大化减碳效果,探讨了建筑成本-能耗-碳排放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以综合能源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综合能源站建筑节能-光伏利用配置全局最优化计算模型,结合典型的某综合能源站的案例分析,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基于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了在哈尔滨、南昌、广州三个典型场景下各类减碳技术的优先级,给出了三种不同气候场景下的综合能源站最大减碳量和所需增量成本,以及不同增量成本约束的低碳综合能源站建筑围护结构-光伏系统综合优化配置方案,为综合能源站的低碳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站 全生命周期 碳减排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能源站内土壤源热泵运行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智铭 周志华 +1 位作者 杨孟军 Jian Zuo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23-3027,共5页
为了确定综合能源站内土壤源热泵的运行效果及调节措施,本文通过对天津某综合能源站内土壤源热泵用户侧供能量、地源侧换热量、地埋管供水温度进行连续三年的监测,分析机组直接供能和蓄能运行工况下的平均运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能... 为了确定综合能源站内土壤源热泵的运行效果及调节措施,本文通过对天津某综合能源站内土壤源热泵用户侧供能量、地源侧换热量、地埋管供水温度进行连续三年的监测,分析机组直接供能和蓄能运行工况下的平均运行效率。研究结果表明,能源站集中供能可很好地调配各设备的供能量。三年来,土壤源热泵机组白天供能、晚上蓄能,平均运行效率为机组额定COP值的91.4%~112.7%,不仅保证各机组均能以高效率运行,且可节约运行费用,减少碳排放。研究成果可为土壤源热泵系统在能源站中的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站 土壤源热泵 地埋管供水温度 平均运行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氢、电综合能源站成本模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栖楠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21年第6期10-16,共7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氢能源产业迅速发展,油品、天然气、氢气和电能合建站成为未来能源站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为降低建设成本、匹配能源需求,从运输、能量制取及转换两个方面对综合能源站进行成本建模。油品、天然气、氢...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氢能源产业迅速发展,油品、天然气、氢气和电能合建站成为未来能源站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为降低建设成本、匹配能源需求,从运输、能量制取及转换两个方面对综合能源站进行成本建模。油品、天然气、氢气的运输成本随运输距离的增加而增长,运输距离相同时,单位油品运输成本最低,氢气最高;其中,高压氢气管道运输成本最高,液氢槽车运输成本最低。且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成本差距越来越大。油品、天然气和电力成本主要受当地定价的影响,氢气成本由制氢方式决定。通过统筹能源现状、选择合理的能源运输方式,可降低综合能源站建站成本,对缓解当代能源需求增长带来的供应压力、优化能源供应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站 成本模型 运输成本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综合能源站建设和运营中的困局及破解之道 被引量:2
4
作者 白尊亮 王林平 翟茜茜 《上海节能》 2023年第5期684-687,共4页
受能源变革和“双碳”战略目标的影响,综合能源服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综合能源站作为综合能源服务的重要载体,在蓬勃发展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梳理了国际国内综合能源发展历程和趋势,并结合实际情况,从规划、体制、实际运营等多方... 受能源变革和“双碳”战略目标的影响,综合能源服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综合能源站作为综合能源服务的重要载体,在蓬勃发展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梳理了国际国内综合能源发展历程和趋势,并结合实际情况,从规划、体制、实际运营等多方面分析了综合能源站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市场主体及政策制定者提供借鉴,以进一步推动我国综合能源服务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站 建设 运营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能源站在边缘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徐钦 耿昊 《电信快报》 2021年第12期14-15,40,共3页
介绍边缘数据中心的建设背景和需求,并对比边缘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建设的不同要求和建设难点。分析现有综合能源站中"变电站+储能"的建设模式。针对边缘数据中心的特殊要求,探讨综合能源站的交、直流微网+储能系统的供电... 介绍边缘数据中心的建设背景和需求,并对比边缘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建设的不同要求和建设难点。分析现有综合能源站中"变电站+储能"的建设模式。针对边缘数据中心的特殊要求,探讨综合能源站的交、直流微网+储能系统的供电方式与边缘数据中心供电系统结合的可能性,并提出以综合能源站为代表的解决方案,在边缘数据中心建设中将有着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数据中心) 综合能源站 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站融合的综合能源站交直流微网设计
6
作者 董美玲 《农村电气化》 2021年第7期5-8,共4页
基于110 kV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通用设计110-A2-6方案,构建了集变电、储能、数据中心、分布式光伏发电、电动汽车充换电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综合能源站。针对智慧综合能源站各类设施的负荷容量及负荷性质,统筹设计,优选站用交直流供电电... 基于110 kV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通用设计110-A2-6方案,构建了集变电、储能、数据中心、分布式光伏发电、电动汽车充换电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综合能源站。针对智慧综合能源站各类设施的负荷容量及负荷性质,统筹设计,优选站用交直流供电电压,建立了"两交一直微电网"体系,在保证全站供电可靠性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就地消纳可再生能源,具备可靠性高、覆盖面广、融合度深、经济性优的优势,可在综合能源站的建设中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综合能源站 交直流微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能源供应站多形态供氢的规划建设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成敏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1-157,共7页
随着交通能源结构向深度脱碳转型,综合能源供应站已进入"氢能时代"。以实际规划的综合能源供应站为例,分析了气态"管束车运氢""管道供氢""现场制氢"等多种商业供氢模式,从合理获取氢气资源的... 随着交通能源结构向深度脱碳转型,综合能源供应站已进入"氢能时代"。以实际规划的综合能源供应站为例,分析了气态"管束车运氢""管道供氢""现场制氢"等多种商业供氢模式,从合理获取氢气资源的角度出发,为科学规划建设"油气氢电非"五位一体的综合能源供应站进行研究,通过规划论证、技术分析、经济核算,提出相应解决方案及实施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碳达峰 碳中和 综合能源供应 加氢 供氢模式 制氢 规划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智慧能源站的能源互联网研究
8
作者 刘梓洪 邵祥 +1 位作者 彭响 刘钦 《通信电源技术》 2021年第11期59-65,83,共8页
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行,传统电力系统需要向新型能源互联网结构转型。将综合能源站作为能源互联网系统中的能量路由器,以解决能源互联网开放互联与传统封闭电网间矛盾,同时模块化开发分布式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化石能源消耗。... 随着“双碳”政策的推行,传统电力系统需要向新型能源互联网结构转型。将综合能源站作为能源互联网系统中的能量路由器,以解决能源互联网开放互联与传统封闭电网间矛盾,同时模块化开发分布式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与化石能源消耗。从分布式智能化角度出发,剖析了综合能源站多重功能需要及智能框架结构,详细研究了综合智慧能源站的互联网结构,并提出基于Paxos算法的分布式控制策略,最后以某110 kV综合能源站示范项目为例进行简要仿真实验,说明所提出系统结构与一致性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综合智慧能源 能量路由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智慧能源站的能源互联网分析
9
作者 姜涛 张楠 《通信电源技术》 2023年第22期140-142,共3页
随着我国绿色节能发展事业持续推进,给我国能源供给模式带来了变革,促使综合智慧能源站得到进一步发展。文章针对综合智慧能源站的功能,明确综合智慧能源站的能源互联网系统搭建结构,提出综合智慧能源站的能源互联网系统优化策略,为我... 随着我国绿色节能发展事业持续推进,给我国能源供给模式带来了变革,促使综合智慧能源站得到进一步发展。文章针对综合智慧能源站的功能,明确综合智慧能源站的能源互联网系统搭建结构,提出综合智慧能源站的能源互联网系统优化策略,为我国电力事业的智慧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 综合智慧能源 能源互联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热电储一体化综合能源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德成 李妍 +3 位作者 张群 王思茗 许波 陈振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136,共7页
近年来分布式综合能源站作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一条有效路径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在负荷端就近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集产能、储能、供能于一体,应进行供需双侧的精准分析和优化调度以保证实际运行的节能效果。该文选取泰州市某园区级综... 近年来分布式综合能源站作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一条有效路径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其在负荷端就近利用多种可再生能源,集产能、储能、供能于一体,应进行供需双侧的精准分析和优化调度以保证实际运行的节能效果。该文选取泰州市某园区级综合能源站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能建筑的全年负荷预测结果提出系统配置方案,然后基于TRNSYS仿真平台搭建系统模型并对多台机组变频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同时采用TRNSYS与GenOpt相结合的方法对冷热电储耦合系统能效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调用Hooke-Jeeves算法对水泵和光伏组件主要参数进行同步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初投资情况下,优化后的系统年能耗降低3%,每年可节省运行费用17849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站 光伏组件 系统仿真 优化策略 TR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再生水为热源的热、冷、水同输联供系统应用前景分析
11
作者 陈洪轻 郭奇志 +3 位作者 郭少朋 巨志剑 刘涛 武威 《区域供热》 2024年第4期49-55,69,共8页
为应对水污染及水资源缺乏问题,响应国家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综合高效等能源政策,提高再生水循环利用率及可再生能源在供热(冷)领域的利用率,利用再生水水质较好,水温、水量相对稳定的特点,将再生水厂作为综合能源站,通过预制保温... 为应对水污染及水资源缺乏问题,响应国家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综合高效等能源政策,提高再生水循环利用率及可再生能源在供热(冷)领域的利用率,利用再生水水质较好,水温、水量相对稳定的特点,将再生水厂作为综合能源站,通过预制保温层球墨铸铁管等新型管材输送至城市用热(冷)负荷末端。经分布式热泵机组取热(冷)后,再生水水质和水量基本不变,可进一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工业用水等;水热冷同输联供系统利用长输管网输送,可实现再生水、热(冷)单管同输,投资降低,节能运行;分布式热泵机组根据末端负荷需求一机多用、高效节能,经济运行;换热后的再生水可再利用,增加再生水资源综合利用率。水热冷同输联供系统实现了再生水的高效综合利用,同时供热、供冷和供再生水,提高了能源的综合效益,打破了常规行业壁垒,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站 再生水热冷同输联供 水资源综合利用 一机多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