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实施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兵宽 李国涛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大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对象 横向联系 人的素质 “性” “质” 教育学 心理学 “量” 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测评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一 范祥亮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9-742,共4页
文章通过引入层次分析法,将管理人员测评的各个指标细分,通过建立判断矩阵并求解,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将该权重乘以被测评者自己、下级、同级及上级对相应指标的打分,结合已经建立的测评标准,得到想要测评的结果,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 文章通过引入层次分析法,将管理人员测评的各个指标细分,通过建立判断矩阵并求解,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将该权重乘以被测评者自己、下级、同级及上级对相应指标的打分,结合已经建立的测评标准,得到想要测评的结果,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人员 综合素质测评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化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 被引量:8
3
作者 罗勇 宋璐怡 杜建宾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36,共4页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逐渐成为高校检验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文章运用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理论,并借助南京市某高校的经验数据,建立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学生综合素质影响因素模型,并为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改进提供量化依据。...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逐渐成为高校检验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文章运用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理论,并借助南京市某高校的经验数据,建立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学生综合素质影响因素模型,并为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改进提供量化依据。提出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划分文理,突出测评学科差异;重视细化,提高测评精准程度;加强引导,强化测评激励机制;规范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测评 目标管理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运作模式的现实分析与完善思路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国梁 曹科岩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3期40-42,共3页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运作模式是一个学术论证和制度规范均待深入的课题,现实中各高职院校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应当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所具有的鲜明功能性,按照教育资源整合的思路,从测评运作模式方面...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运作模式是一个学术论证和制度规范均待深入的课题,现实中各高职院校在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应当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所具有的鲜明功能性,按照教育资源整合的思路,从测评运作模式方面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 综合素质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陈红英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69-70,135,共3页
以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福建林职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现状,并指出其在管理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建立一种适合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大学生 综合素质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求职综合素质测评 被引量:3
6
作者 许可 蒋耘莛 蔡文源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0-112,共3页
一、引言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全面了解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标准及要求、通过统计建模来设计新的求职素质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各类求职节目悄然兴起,其中,江苏卫视和中国教育电视台1频道播出的职场真人秀节目《职来职往》更是... 一、引言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全面了解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标准及要求、通过统计建模来设计新的求职素质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各类求职节目悄然兴起,其中,江苏卫视和中国教育电视台1频道播出的职场真人秀节目《职来职往》更是邀请了各界职场精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素质测评 求职 大学生 中国教育电视台 真人秀节目 素质评价体系 就业形势 用人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调查分析及模式建构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稷锋 陈国梁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179-180,共2页
文章以高职院校学生、用人单位、典型院校的调查数据分析为基础,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状况、素质测评开展情况加以客观反映,并从指标体系、测评机制、测评报告等方面对建构科学的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运作模式提出工作思路。
关键词 综合素质测评 运作模式 工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综合素质测评中诸因素的权重计算探索 被引量:23
8
作者 赵一飞 胡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1期63-69,共7页
关键词 判断矩阵 综合素质测评 层次分析法 整体素质 人员素质 结构模型 权重计算 海上专业 素质要求 人才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程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运行效果评价研究
9
作者 李根林 王立河 +2 位作者 薛丽丰 梁素芳 赵威 《河南农业》 2009年第5X期6-7,共2页
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大学生就业、立业的基础,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更是高校教育的出发点、立足点。
关键词 综合素质测评 效果评价 自身思想 政治理论课 校园文化氛围 教学状况 综合素质评价 河南农业 阶段性研究 授课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综合素质状况调查与分析
10
作者 王立河 李根林 +2 位作者 赵威 梁素芳 薛丽丰 《河南农业》 2009年第9X期40-41,共2页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思想观念、价值追求、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为了解大学生的素质状况,《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方案》课题组(以...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思想观念、价值追求、道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为了解大学生的素质状况,《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实施方案》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在学院植物科学系二、三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为有针对性地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比较客观的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状况 综合素质测评 道德状况 问卷调查 思想观念 植物科学 教育内容 河南农业 实施方案 心理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书院制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核心能力素质提升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新敏 胡晓敏 宗晓晓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共3页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应更加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核心能力素质的培养。基于现代书院制在应用型高校提升大学生核心能力素质既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构建基于现代书院制的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核心能力素质提升体系,可以建立综合素质...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应更加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核心能力素质的培养。基于现代书院制在应用型高校提升大学生核心能力素质既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构建基于现代书院制的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核心能力素质提升体系,可以建立综合素质测评制,实施多元导师制,建立现代书院制教学体系,建立现代书院制人才培养保障体系,这样不仅能够走出长期以来高校传统教育模式的困境,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书院制 应用型本科高校 大学生 核心能力素质 综合素质测评 多元导师制 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勤工助学的真谛在于勤
12
作者 代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5年第4期16-17,共2页
勤工助学活动是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是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勤工助学不仅是少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活动,而且是广大同学都应参与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勤劳勇敢、自力更生的品质。这样一个共识的建立,历经了整整十年的艰辛和探索... 勤工助学活动是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是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勤工助学不仅是少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活动,而且是广大同学都应参与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勤劳勇敢、自力更生的品质。这样一个共识的建立,历经了整整十年的艰辛和探索。 1.起步阶段(1985年—198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勤工助学活动 勤工助学工作 家庭经济 青年学生 经济体制改革 学生社会实践 观念转变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劳动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庸的优秀:大学生量化评价中“分数至上”现象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胡艳婷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2-111,共10页
绩点制和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是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中普遍使用的学生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以“量化”为主要特征,通过数字结果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效与位次结构。在量化评价制度的裹挟之下,学生陷入“分数至上”的旋涡,争相追求“绩点优... 绩点制和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是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中普遍使用的学生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以“量化”为主要特征,通过数字结果呈现学生的学习成效与位次结构。在量化评价制度的裹挟之下,学生陷入“分数至上”的旋涡,争相追求“绩点优秀”“综测优秀”等以数字为标识的优秀,成绩演变成资本化的教育符号,教育沦为就业升学的工具,催生了“平庸的优秀”。久而久之,“分数至上”引发“数字暴政”和“无效内卷”,学生自我意识迷失、创新缺失。超越“平庸的优秀”,需要从教育观念、教育制度、教育环境等各个维度作出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庸的优秀 量化评价 绩点制 学生素质综合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