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理念到立法: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与综合立法模式 被引量:7
1
作者 郭武 党惠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45,共5页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在现代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源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不断认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区别于传统的单一生态系统管理模式,自各国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一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逐渐被引入到世界各国尤其是亚太地...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在现代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源于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不断认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区别于传统的单一生态系统管理模式,自各国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一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逐渐被引入到世界各国尤其是亚太地区各国环境管理实践中。时至今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已广泛地运用于环境法领域,引起了环境法的深刻变革。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综合性、公益性、区域性、灵活性等属性以及有效的跨部门、跨行政区域、科学研究与管理制度相结合、行政手段、市场手段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等方法吻合现代环境法发展的内在要求,因而已成为现代环境立法的重要理念,且直接影响现代环境立法模式的取向。我国环境立法应当秉承以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为立法理念的综合立法模式,实现目标模式和法体模式的综合、各级各类立法之间的综合以及方法的综合,以适应我国生态保护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立法理念 综合立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湿地保护综合立法及其主要内容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小钢 《林业调查规划》 2005年第6期69-72,共4页
湿地保护综合立法是指整合现有与湿地相关的法律规定,并制定地方资源法规、“一区一法”、全国性湿地保护条例和湿地保护法,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这种立法方式综合运用跨行政区域管理、跨部门管理和公众参与的方法,整... 湿地保护综合立法是指整合现有与湿地相关的法律规定,并制定地方资源法规、“一区一法”、全国性湿地保护条例和湿地保护法,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这种立法方式综合运用跨行政区域管理、跨部门管理和公众参与的方法,整合湿地保护和湿地利用、流域管理、水资源管理的关系,充分发挥行政机制和磋商机制的互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保护 综合立法 湿地生态 实施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研究:定位、理念与制度 被引量:8
3
作者 李一行 刘兴业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175,共4页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发布了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文件,实施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重大改革举措。落实防灾减灾救灾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契合国家发展改革的现实需要,应加紧推进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的...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发布了防灾减灾救灾系列重要文件,实施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重大改革举措。落实防灾减灾救灾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契合国家发展改革的现实需要,应加紧推进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的定位是自然灾害防治的基本法、应急管理的特别法、公共安全的支撑法。自然灾害防治综合立法应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风险防范理念、综合防治理念、权利保护理念的基础上,确立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危险区避让及搬迁转移、自然灾害科普、自然灾害防治社会参与、自然灾害保险等制度,为推进我国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提供法制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防治 综合立法 定位 理念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综合立法的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罗平平 朱伟 王双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18,共5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黄河保护法》是从流域层面实施综合治理和黄河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建设造福人民“幸福河”的法治保障。《黄河保护法》立法基础包括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流域层面的立法。《黄河保...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黄河保护法》是从流域层面实施综合治理和黄河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建设造福人民“幸福河”的法治保障。《黄河保护法》立法基础包括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和流域层面的立法。《黄河保护法》解决了黄河流域管理机构职权范围不明确和各省(区)法令不统一、不衔接等难题。《黄河保护法》已施行,建议尽快建设基于《黄河保护法》的法律法规框架体系,并及时对《黄河保护法》进行宣传和跟踪评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保护法 高质量发展 生态保护治理 流域立法 综合立法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创新背景下地方知识产权综合立法:问题挑战、立法方位与规范优化
5
作者 冀瑜 刘筱童 《知识产权》 2025年第9期108-126,共19页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实践中,地方知识产权综合立法制度创新效能影响区域创新生态构建,并为国家知识产权基础性法律的出台提供地方样本。当前地方立法在立法定位、原则性规定及制度创新方面存在不足,尤其在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运用...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实践中,地方知识产权综合立法制度创新效能影响区域创新生态构建,并为国家知识产权基础性法律的出台提供地方样本。当前地方立法在立法定位、原则性规定及制度创新方面存在不足,尤其在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运用转化效率方面亟待提升。为实现制度创新,地方立法需锚定“促进全面创新”的价值导向,确立激励创新、突出地方特色、质量优先、合法性等原则,并通过先行性、地方事务性和执行性三类立法规范,探索新兴技术产业发展规则、回应地方发展需求和细化知识产权运用促进机制,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创新 地方知识产权综合立法 知识产权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综合型立法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丽丽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6-118,共3页
我国目前的科技立法体系没有很好地促进可持续发展,李约瑟之问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究其原因,科技立法体系没有从系统、动态综合性的视角进行构建,既割裂了科技立法体系与政策的转换与对接、执法与司法反馈活动的联系,也忽视了科技立法... 我国目前的科技立法体系没有很好地促进可持续发展,李约瑟之问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究其原因,科技立法体系没有从系统、动态综合性的视角进行构建,既割裂了科技立法体系与政策的转换与对接、执法与司法反馈活动的联系,也忽视了科技立法体系构建的过程性、阶段性和本土性。必须从系统、动态的新视角构建促进科技创新的综合型立法体系,谋求科技全面、平稳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立法体系 科技创新 综合立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劳动基准立法体例探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汉伟 刘金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1期83-92,共10页
劳动基准立法体例一般可以分为综合式立法体例和分散式立法体例。我国目前的劳动基准立法体例存在立法位阶总体较低、且尚未形成体系化立法格局的问题。借鉴域外劳动基准立法体例,劳动基准分散式立法体例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选择。本... 劳动基准立法体例一般可以分为综合式立法体例和分散式立法体例。我国目前的劳动基准立法体例存在立法位阶总体较低、且尚未形成体系化立法格局的问题。借鉴域外劳动基准立法体例,劳动基准分散式立法体例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选择。本着促进社会资源的配置和优化立法资源的原则,在分散式立法立体的基础上,我国应当健全《劳动法》作为劳动基准母法的地位,逐步提升立法位阶;同时,亦应当整合劳动基准规范,完善法律规范的体系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基准 立法体例 综合立法 分散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安全视野下的学校安全立法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方益权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71,共9页
当前,关于学校安全立法的研究,要么以主要面向校园内部的"校园安全"为视域展开,要么虽冠以面向校园内部和学校外部的"学校安全"但本质上仍阈于"校园安全"的立法视域。实际上,学校安全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 当前,关于学校安全立法的研究,要么以主要面向校园内部的"校园安全"为视域展开,要么虽冠以面向校园内部和学校外部的"学校安全"但本质上仍阈于"校园安全"的立法视域。实际上,学校安全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包括校园安全与学校外部安全,与社会安全互相交融,并不存在超然于社会安全母系统而独立存在的校园安全。以符合学校安全形势的社会安全理论为指引,突出强调安全治理,着力提升学校安全维护过程中多元责任主体协同参与、有效整合和运用各种资源的能力,并着眼于安全治理过程中校内、校外协同防范和危机处置机制的构建,制定一部综合性的《学校安全法》,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我国学校安全治理的制度化与法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安全 社会安全 综合立法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安全立法的内容结构及其属性新论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才领 石东坡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70-172,共3页
校园安全立法的重要性、紧迫性由于新近的喋血事件再次引发社会的关注。而校园安全立法之所以在实际立法进程中未被列为一个现实的立法项目,究其原因,一是缺乏目标导向及其综合立法的立法思维和方式;二是因为缺乏对于校园安全立法内容... 校园安全立法的重要性、紧迫性由于新近的喋血事件再次引发社会的关注。而校园安全立法之所以在实际立法进程中未被列为一个现实的立法项目,究其原因,一是缺乏目标导向及其综合立法的立法思维和方式;二是因为缺乏对于校园安全立法内容结构及其属性的正确认识。应当看到,在目标导向下的以问题为对象的综合立法方式中,校园安全立法的内容结构及属性上分别有着警察法、教育法和社会法的三重属性。由此,不应拘泥于校园安全立法的单一部门归属,而应该将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有机统一起来,整合成为校园安全立法的应有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安全立法 综合立法 警察法 教育法 社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基因隐私保护的立法模式选择 被引量:4
10
作者 秦天宝 《政法论丛》 CSSCI 2013年第6期16-26,共11页
基因科技的发展激发了一种新的隐私保护需要——基因隐私。学界在对基因隐私法律保护的必要性达成一致后,对具体的法律保护进路存有争议。通过梳理基因隐私综合立法和单独立法两种保护模式的学理论证、立法实践及立法背景,根据我国实际... 基因科技的发展激发了一种新的隐私保护需要——基因隐私。学界在对基因隐私法律保护的必要性达成一致后,对具体的法律保护进路存有争议。通过梳理基因隐私综合立法和单独立法两种保护模式的学理论证、立法实践及立法背景,根据我国实际,可以认为,我国现阶段应当采取以小综合立法模式为主,辅以行业自律机制,并在条件成熟时,向单独立法的保护进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信息 隐私保护 综合立法 单独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资源流域立法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17-1218,共2页
流域管理是现代水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加强水资源流域的法制建设,为其提供法律保障尤其重要。依据流域的特性,从立法模式和立法理念上探讨了流域立法的相关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流域法制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流域综合立法 立法理念 自然价值 义务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长江流域立法的新法理--以方法论为视角 被引量:94
12
作者 吕忠梅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80,共14页
长江流域有着特殊的生态系统,面临着流域保护的一些特有问题,为长江进行专门立法已经达成共识。目前,在还原主义方法论下,采取分散立法模式,环境法与资源法分立、部门主导立法、流域立法零散,导致长江流域管理的事权配置困境,各部门、... 长江流域有着特殊的生态系统,面临着流域保护的一些特有问题,为长江进行专门立法已经达成共识。目前,在还原主义方法论下,采取分散立法模式,环境法与资源法分立、部门主导立法、流域立法零散,导致长江流域管理的事权配置困境,各部门、各地方在履职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管理错位、缺位、越位。长江经济带建设"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目标实现迫切需要转变立法理念,建立整体主义方法论,实现从线性立法向非线性立法、从部门性立法向领域性立法、从对抗性立法向合作性立法、从分离性立法向整合性立法的转变。同时,还应客观对待还原论与整体论,将两种方法论的优势合理运用于"长江法"的制定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立法 分散立法模式 还原论 综合立法模式 整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保护的立法路径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铜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0-150,共11页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具有高度的专属性与私密性,与个人隐秘的生理特征直接相关,彰显个人身份特质,因而需要特别保护。通过立法路径提供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使用与保护的框架,是规制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滥用、实现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保护的关键。在...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具有高度的专属性与私密性,与个人隐秘的生理特征直接相关,彰显个人身份特质,因而需要特别保护。通过立法路径提供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使用与保护的框架,是规制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滥用、实现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保护的关键。在立法模式上,结合中国的立法传统、现实需求以及法制发展现状,应当采用渐进式的综合立法模式。在立法理念上,为实现多元主体之间的利益平衡,在充分保护的基础上有限地利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是立法应当秉持的核心理念。在立法内容上,需要界定个人生物识别信息的法律概念、类别、属性,确立特殊保护原则,明确信息主体的权利,细化信息处理者的行为规范,以及设置多元化保护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生物识别信息 生物识别技术 综合立法模式 保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物液体燃料的发展现状与立法完善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欢欢 蔡守秋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生物液体燃料是最主要的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生物液体燃料是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局势,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良策。我国的生物液体燃料发展刚刚起步,在产业化的进程中,由于立法未明确其发展思路,未全面认识生物液体燃料发展的环境影响尤其是... 生物液体燃料是最主要的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生物液体燃料是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局势,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的良策。我国的生物液体燃料发展刚刚起步,在产业化的进程中,由于立法未明确其发展思路,未全面认识生物液体燃料发展的环境影响尤其是对农业的影响,造成我国生物液体燃料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为此,我国应制定综合性的生物液体燃料立法,该法由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采用部门联合规章的形式,置于新能源领域的基本法———《可再生能源法》之下,成为我国正在建构的能源法律体系中的第三级子法。在框架结构上,生物液体燃料立法应当包括生物液体燃料的发展原则和管理体制,构建相关规划、标准、经济激励、法律责任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液体燃料 环境影响 综合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补偿的地方立法研究——以宁夏为中心 被引量:8
15
作者 施海智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5-170,共6页
加强生态补偿的地方立法,既是理论界的共识,也是地方生态补偿实践的迫切需要。宁夏作为生态脆弱省区,应当借推动"生态立区"战略契机,研究制定《宁夏生态补偿条例》,并在条例的结构和具体制度上进行前瞻性的科学设计,使其真正... 加强生态补偿的地方立法,既是理论界的共识,也是地方生态补偿实践的迫切需要。宁夏作为生态脆弱省区,应当借推动"生态立区"战略契机,研究制定《宁夏生态补偿条例》,并在条例的结构和具体制度上进行前瞻性的科学设计,使其真正成为一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立法,从而为宁夏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并为全国其他省区的相关立法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综合立法 立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利保障视角下的基本医疗卫生立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宋华琳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F0002,共7页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9年12月28日通过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并将于2020年6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该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19年12月28日通过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并将于2020年6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立法,该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本文试图以权利保障为视角,以法律理论为依托,以宪法规范和宪法原理为基础,以实定法律规范为准据,结合新颁《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立法规定,解析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立法的法理,分析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及相应的制度性保障,探讨患者在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平等权、知情权和隐私权,探究对医疗卫生人员合法权益的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保障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综合立法 宪法规范 医疗卫生人员 医疗卫生领域 平等权 基本医疗卫生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巨灾保险立法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霖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8,共7页
巨灾保险立法既有专项立法、综合立法之分,又有单独立法、修订立法、补充立法之别。专项立法是我国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的当下选择,综合性单独立法模式则是我国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的最终选择。应对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予... 巨灾保险立法既有专项立法、综合立法之分,又有单独立法、修订立法、补充立法之别。专项立法是我国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的当下选择,综合性单独立法模式则是我国巨灾保险法律制度的最终选择。应对我国巨灾保险立法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予以初步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灾保险 立法模式 专项立法 综合性单独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矿产资源法的体系结构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士龙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4-87,共4页
矿产资源法具有鲜明的社会法特征,矿产资源法律制度需要在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之间寻求平衡。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要求自然资源法应当具备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同类别的资源又具有明显差异性,在自然资源综合立法中不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法具有鲜明的社会法特征,矿产资源法律制度需要在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之间寻求平衡。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要求自然资源法应当具备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同类别的资源又具有明显差异性,在自然资源综合立法中不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和可再生资源应分别建立不同的产权体系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法 矿产资源法 社会法 综合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涉海法律的体系化完善路径 被引量:16
19
作者 曹兴国 初北平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16,共8页
体系化是我国法律领域完成原始积累之后进一步完善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涉海法律存在的内容不全面、结构不合理、协调性不足等问题都亟需体系化方法加以解决。在体系化路径上,单项法体系、法律汇编以及法典化的传统模式在涉海法律领域... 体系化是我国法律领域完成原始积累之后进一步完善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涉海法律存在的内容不全面、结构不合理、协调性不足等问题都亟需体系化方法加以解决。在体系化路径上,单项法体系、法律汇编以及法典化的传统模式在涉海法律领域都有其不适用性,宜采用综合性立法模式。在此模式下,应采取制定新的涉海综合法和综合化修订涉海单项立法并举的策略。其中,制定统筹、协调海洋法领域的《海洋基本法》和以广义思路综合化修订《海商法》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化 综合立法 海洋基本法 海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法行政解释的法理省思、实践检视与完善进路 被引量:4
20
作者 郝志斌 高颖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23,共12页
税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税法行政解释是税法实施的主要范式。但由于在税法行政解释的制定和适用中,外部审查和内部监督功能难以实现,税法行政解释实际上成为行政割据或者行政独占,税法行政解释越俎代庖,成为实务中的税法。由此,本文运用... 税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税法行政解释是税法实施的主要范式。但由于在税法行政解释的制定和适用中,外部审查和内部监督功能难以实现,税法行政解释实际上成为行政割据或者行政独占,税法行政解释越俎代庖,成为实务中的税法。由此,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等方法对税法行政解释的法理与实践进行深入剖析,提出进一步完善税法行政解释的"中国范式",以期对税法行政解释完善这个重大议题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法定 税法行政解释 纳税人利益 税法综合立法 司法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