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主磁路饱和时感应电机的综合矢量模型 被引量:13
1
作者 汤宁平 邱培基 吴汉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7,共4页
提出了一种用综合矢量表示并考虑了主磁路瞬态饱和时的感应电机数学模型。在引出了磁路稳态饱和与瞬态饱和的概念之后,推导了用综合矢量表示的感应电机的电压方程式和电磁转矩表达式,从而得到感应电机的饱和非线性数学模型。利用该模... 提出了一种用综合矢量表示并考虑了主磁路瞬态饱和时的感应电机数学模型。在引出了磁路稳态饱和与瞬态饱和的概念之后,推导了用综合矢量表示的感应电机的电压方程式和电磁转矩表达式,从而得到感应电机的饱和非线性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感应电机的起动瞬态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感应电机饱和非线性综合矢量数学模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主磁路饱和 感应电机 综合矢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电感综合矢量法的开关磁阻电机初始位置估计 被引量:10
2
作者 蔡骏 邓智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5-151,197,共7页
精确的初始位置估计是开关磁阻电机无反转起动的前提,是无位置传感器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针对静止和惯性运行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感综合矢量的初始位置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各相同时注入高频低压脉冲,利用电流斜率差值计算法来... 精确的初始位置估计是开关磁阻电机无反转起动的前提,是无位置传感器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针对静止和惯性运行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感综合矢量的初始位置估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各相同时注入高频低压脉冲,利用电流斜率差值计算法来实现各相电感估计;将各相电感视为互差120电角度的电感矢量,采用旋转坐标变换和单位规范化方法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高次谐波,使得变换后的三相电感可以近似由单位正弦来表示;根据坐标变换的基本理论,利用综合矢量法可以估计出转子位置信息。基于一台12/8结构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磁阻电机 无位置传感器 旋转坐标变换 相电感矢量 初始位置估计 综合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矢量的功率定义及在无功和谐波电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陶骏 刘正之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1年第1期26-29,34,共5页
本文在综合矢量平面上定义了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 ,以电压为参考 ,直接对三相瞬时电压、电流运算 ,获得三相电流的谐波及无功电流 ,该方法算法简单。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满意的检测效果。本文中功率的定义不仅具有明确的物... 本文在综合矢量平面上定义了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 ,以电压为参考 ,直接对三相瞬时电压、电流运算 ,获得三相电流的谐波及无功电流 ,该方法算法简单。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满意的检测效果。本文中功率的定义不仅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矢量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谐波电流 检测 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旋转综合矢量脉振高频电压注入的永磁磁通切换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技术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宇 邢凯玲 张成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7224-7235,共12页
传统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的辨识位置中存在着固有的六次谐波;改进的逆二倍频坐标算法虽然可以抑制六次谐波,但是转矩谐波含量丰富,转速波动较大。为了抑制辨识位置中的六次谐波并同时减小转矩脉动,提出一种基于旋转综合矢量脉振高频电压... 传统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法的辨识位置中存在着固有的六次谐波;改进的逆二倍频坐标算法虽然可以抑制六次谐波,但是转矩谐波含量丰富,转速波动较大。为了抑制辨识位置中的六次谐波并同时减小转矩脉动,提出一种基于旋转综合矢量脉振高频电压注入的永磁磁通切换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首先,旋转综合矢量对应的估计d轴和估计q轴上的高频电压信号相差90°,使得进入PI调节器的信号中不存在六次谐波,解决了传统脉振高频电压注入方法中存在的六次谐波干扰问题;其次,旋转综合矢量长度固定,且相对于d轴的旋转角频率固定,解决了逆二倍频坐标算法中存在的转矩脉动谐波多、转速波动大的问题。因此,该方法同时提高了系统的位置辨识精度和转速控制精度。在一台磁通切换电机系统平台上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同时提高转子位置辨识的精度,并减小转速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通切换电机 脉振高频注入 旋转综合矢量 零序电压 位置辨识精度 转速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综合矢量的高灵敏启动元件
5
作者 张华 刘万顺 +1 位作者 李肖博 郑涛 《现代电力》 2006年第4期10-14,共5页
对继电保护启动元件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能反映各种故障,并且灵敏度要高。现有微机保护装置的启动元件存在着高阻接地和缓慢发展性故障情况下灵敏度不足的缺点,振荡情况下可能产生误启动,并且不能识别振荡中再发生故障的情况。本文提出一... 对继电保护启动元件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能反映各种故障,并且灵敏度要高。现有微机保护装置的启动元件存在着高阻接地和缓慢发展性故障情况下灵敏度不足的缺点,振荡情况下可能产生误启动,并且不能识别振荡中再发生故障的情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综合矢量的新算法,利用同时刻的三相电流瞬时值构成综合矢量,根据正常与故障波形包络线的变化趋势来识别故障。EMTDC和动模数据仿真表明:这种算法计算量小,数据窗短,不受系统频率偏差的影响,能灵敏反映各种故障并且在高阻接地故障情况下不需要增加辅助判据就能可靠地启动保护,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电保护装置 启动元件 故障 系统振荡 综合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量测量单元综合矢量误差指标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贺春 任春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0-113,共4页
从相量测量单元(PMU)综合矢量误差(TVE)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TVE的特点,将TVE指标与目前常用的幅值误差、相角误差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TVE与幅值误差、相角误差存在紧密关系,在对PMU静态精度的考查中,两者各有优缺点,建议根据PMU... 从相量测量单元(PMU)综合矢量误差(TVE)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TVE的特点,将TVE指标与目前常用的幅值误差、相角误差指标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TVE与幅值误差、相角误差存在紧密关系,在对PMU静态精度的考查中,两者各有优缺点,建议根据PMU测试的结果和考查的重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另外,指出了PMU TVE测试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量测量单元 幅值误差 相角误差 综合矢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发动机推力矢量综合控制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曲山 邢家瑞 《航空发动机》 2003年第1期27-30,共4页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给出了飞机/发动机推力矢量综合控制系统的结构与控制逻辑,提出了研制飞机/发动机推力矢量综合控制系统对矢量喷管控制的要求和实现方法,最后对研制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飞机 发动机 推力矢量综合控制方法 矢量喷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阵列特征矢量综合法及其在自适应DBF中的应用
8
作者 朱建良 《现代雷达》 CSCD 1992年第2期77-84,共8页
本文给出了圆形阵列的一种方向图综合方法——特征矢量综合法。该方法的综合途径是,通过找出一权矢量,使圆形阵列在空域[π,π]上的平均功率响应在单位模约束下最小化。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降低圆形阵列天线旁瓣是十分有效的。文中... 本文给出了圆形阵列的一种方向图综合方法——特征矢量综合法。该方法的综合途径是,通过找出一权矢量,使圆形阵列在空域[π,π]上的平均功率响应在单位模约束下最小化。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降低圆形阵列天线旁瓣是十分有效的。文中还通过数值例子说明了特征矢量综合法在自适应数字波速形成(DBF)算法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形阵列 方向图 天线 矢量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偏离度的风电场集电线路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18
9
作者 张科 孙立志 +1 位作者 朱永利 刘雪纯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7-134,共8页
为解决风电场集电线路因短路故障造成的弃风窝电问题,提出了基于矢量偏离度的风电场集电线路故障区间定位方法。该方法根据各终端测量装置的电气量信息,采用综合矢量误差和三相总不平衡度构建了风电场短路故障时的理论计算值与真实测量... 为解决风电场集电线路因短路故障造成的弃风窝电问题,提出了基于矢量偏离度的风电场集电线路故障区间定位方法。该方法根据各终端测量装置的电气量信息,采用综合矢量误差和三相总不平衡度构建了风电场短路故障时的理论计算值与真实测量值的矢量偏离度目标函数。根据偏离度计算结果,判断真实故障时的故障信息与假想故障区间信息的差异程度,最小差异对应的假想故障区间即为真实的故障区间。PSCAD/EMTDC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不同故障位置、故障区间、过渡电阻情况下的可行性,能够满足风电场对其集电线路故障定位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风电场 集电线路 故障定位 综合矢量误差 三相总不平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上空大气风场及风切变特征研究
10
作者 魏蕾 洪良友 +5 位作者 杨钧烽 张荣 胡文豪 侯团结 吕玉环 付远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01-2214,共14页
基于FNL再分析资料的风场数据,利用矢量平均法及数理统计理论,对太原(37.37°N,112.35°E)上空0.8~47 km的大气风场垂直分布特征及风切变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太原上空风场特征和对飞行器发射的影响,本文以风场特征为标准重新... 基于FNL再分析资料的风场数据,利用矢量平均法及数理统计理论,对太原(37.37°N,112.35°E)上空0.8~47 km的大气风场垂直分布特征及风切变特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太原上空风场特征和对飞行器发射的影响,本文以风场特征为标准重新划分为四个时期:4月、5月、6月为雨季前期,7月和8月为雨季,9月、10月为雨季后期,11月、12月、1~3月为冬季。根据风场时期变化的差异,垂直结构以5、20 km两个高度层为标准分为3层。在20 km以下,雨季的平均风速要小于其他三个时期;在20 km以上,冬季和雨季风速大于雨季前期和雨季后期。利用综合矢量风方法计算了风切变特征,风切变在冬季40~47 km高度范围内强度最大,其他时期在12 km附近出现次大强度值;最大风引起的风切变主要影响范围在±8 km内。利用新的λ-概率密度函数(λ-PDF)多项式混沌展开法,有效地拟合出风场参数,解决了风场分布的不确定性问题,为复杂的飞行问题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场 风切变 综合矢量 λ-PDF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PMU静动态标准及评估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道农 刘灏 +2 位作者 毕天姝 胡玉岚 张晓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40-145,共6页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是大规模区域电网和智能电网动态安全监控的数据来源之一,其相量量测的准确度对电网的运行可靠性至关重要。为了统一标准,正确、合理地检测和评估PMU的性能,国内外先后发布了较完整的PMU...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是大规模区域电网和智能电网动态安全监控的数据来源之一,其相量量测的准确度对电网的运行可靠性至关重要。为了统一标准,正确、合理地检测和评估PMU的性能,国内外先后发布了较完整的PMU静动态测试标准。详细讨论了国内PMU标准中静态及动态测试方法与精度要求,进一步给出了测试信号数学模型、相量理论值计算方法,为PMU测试提供了基础。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PMU标准的异同点,进一步揭示了国内外标准中相量误差评价方法的不同与相互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相量测量单元 静动态标准 性能评估 综合矢量误差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量值波动特性的PMU测量性能在线评价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熊思宇 符玲 +1 位作者 张佳怡 麦瑞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32-2339,共8页
由于不良数据会导致电力系统发生错误的动作,对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的相量测量精度进行在线评价对于广域监控系统至关重要。基于相量测量值变化量的波动特性,提出一种PMU测量性能在线评价方法。首先分析了相量测... 由于不良数据会导致电力系统发生错误的动作,对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PMU)的相量测量精度进行在线评价对于广域监控系统至关重要。基于相量测量值变化量的波动特性,提出一种PMU测量性能在线评价方法。首先分析了相量测量值变化量的波动特性与算法性能之间的关系,然后将量化波动幅度的标准差定义为波动指数来评价测量值的精度水平,并通过相邻的相量测量值实时地计算波动指数。最后,在频率线性变化、低频振荡及噪声干扰等动态工况下,利用不同的相量测量算法,对所提方法进行测试,其结果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波动指数与综合矢量误差(total vector error,TVE)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此外,该方法产生的运算量满足在线评价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量测量算法 相量测量单元 波动特性 综合矢量误差 波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断条笼型转子感应电动机导条电流分布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榕生 吴汉光 +1 位作者 黄灿水 徐旺平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65,71,共8页
为研究转子断条感应电动机的导条电流分布问题,采用基于拓展的综合矢量法建立了易于求解的数学模型。其数学模型的暂态及稳态仿真运行揭示了导条电流分布特征及最大导条电流与断条数量、相对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导条电流随空间变化的... 为研究转子断条感应电动机的导条电流分布问题,采用基于拓展的综合矢量法建立了易于求解的数学模型。其数学模型的暂态及稳态仿真运行揭示了导条电流分布特征及最大导条电流与断条数量、相对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导条电流随空间变化的周期为一对极;具有最大电流的导条位置与断条相邻或相距一对极距;在多断条情况下,最大导条电流数值随断条位置而改变;当断条相对位置为一对极距时,最大导条电流达到相应断条数目的最高值;在特殊断条位置情况下,所有正常导条电流数值相等。所得研究结果有助于对感应电机在线故障诊断作正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机 导条电流 数学模型 转子断条 综合矢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量测量单元性能评价标准和测试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胜 王健 贺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02-105,共4页
根据广域测量系统相量测量单元(PMU)的最新国际标准IEEEStdC37.118—2005,结合工程实际,从时间同步、静态测量精度、暂态响应、低频振荡辨识和通信协议一致性等方面分析了PMU的基本性能,提出了评价指标和测试方法。
关键词 相量测量单元 广域测量系统 性能评价 综合矢量误差 低频振荡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转子断条感应电动机的易解数学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榕生 吴汉光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9-374,共6页
针对断条破坏了电机原有对称关系而使建模仿真变得困难,采用综合矢量法,建立了转子断条感应电动机易于求解的数学模型。对电机暂态及稳态仿真揭示了定子电流幅值与转矩随时间脉动的故障特征,得出了转子导条电流分布规律,表明与断条相邻... 针对断条破坏了电机原有对称关系而使建模仿真变得困难,采用综合矢量法,建立了转子断条感应电动机易于求解的数学模型。对电机暂态及稳态仿真揭示了定子电流幅值与转矩随时间脉动的故障特征,得出了转子导条电流分布规律,表明与断条相邻及相距一对极距的导条电流最大。引人关注的是在转子端环间出现端电压,其值反映了转子电路不对称程度;揭示了故障特征随电机负载变化规律。定子电流实测与仿真结果相吻合证实了结论正确,有助于感应电机在线故障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转子断条 非对称系统 综合矢量 感应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余弦平顶窗的谐波相量测量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冬雪 王江波 +1 位作者 姚国盛 李玉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9-147,共9页
针对电力系统中带外干扰、频率偏移及其他动态情况下的谐波相量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余弦平顶窗的谐波相量估计器。首先基于余弦窗频域表达式,利用理想幅值响应和最小二乘法获得平顶窗的窗系数。在此基础上,为使得滤波器频率响应在... 针对电力系统中带外干扰、频率偏移及其他动态情况下的谐波相量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余弦平顶窗的谐波相量估计器。首先基于余弦窗频域表达式,利用理想幅值响应和最小二乘法获得平顶窗的窗系数。在此基础上,为使得滤波器频率响应在标称谐波频率下具有零增益,将所得窗函数与频域采样定理相结合,通过最小二乘法设计一组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用于估计谐波相量。然后,分析了余弦平顶窗和谐波相量测量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最后,采用稳态和动态条件下的不同信号模型对提出的谐波相量估计器进行了性能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基于Sinc插值函数和频域采样定理的两种谐波相量估计器,所提方法有较强的带外干扰抑制能力,在多种条件下能实现较高精度的谐波相量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相量测量 余弦平顶窗 最小二乘法 频域采样 综合矢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相量测量标准化的有关问题讨论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93,101,共4页
相量测量单元(PMU)相量数据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时间同步。但由于遵循的标准不同,导致一致性和交互性差。文中根据IEEEStd1344—1995(R2001)和IEEEStdC37.118—2005这2个新旧标准,通过比较对PMU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同步相量、时... 相量测量单元(PMU)相量数据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时间同步。但由于遵循的标准不同,导致一致性和交互性差。文中根据IEEEStd1344—1995(R2001)和IEEEStdC37.118—2005这2个新旧标准,通过比较对PMU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包括同步相量、时标和传输频率等,并对这些概念的实现和使用提出了解决方案。同时,根据综合矢量误差提出对PMU的静态测量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的评价方法及误差计算方法。最后对数据传输格式的改进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量测量单元 标准化 同步相量 综合矢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风切变特性及其对飞行器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钧烽 肖存英 +1 位作者 胡雄 程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7-65,共9页
基于MERRA再分析资料的风场数据,根据数理统计理论,对酒泉(39. 1°N,98. 5°E)上空临近空间的20~78 km的大气风场进行了风切变特征分析,并分析了临近空间风切变对飞行器的影响。研究表明,临近空间最多风向在1月和10月为西风,7... 基于MERRA再分析资料的风场数据,根据数理统计理论,对酒泉(39. 1°N,98. 5°E)上空临近空间的20~78 km的大气风场进行了风切变特征分析,并分析了临近空间风切变对飞行器的影响。研究表明,临近空间最多风向在1月和10月为西风,7月为东风,4月在50 km以下为西风,以上为东风; 99%概率最大风速在1月最大;最大风引起的风切变存在一定的高度范围。根据最大风和最小风给出了综合矢量风。此外发现临近空间风切变对飞行器产生的风攻角显著,对马赫数为3、5和8的飞行器产生风攻角在69 km最大,分别为8. 5°、5. 1°和3.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风切变 综合矢量 飞行器 风攻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