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细胞色素P4501A四种生物标志物,即鳃丝EROD活性、肝EROD活性、肝CYP1 A mRNA和肝CYP1 A蛋白为指标,在泉州湾海域选择6个站位(包括1个对照站位),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野外监测实验,研究了上述生物...以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细胞色素P4501A四种生物标志物,即鳃丝EROD活性、肝EROD活性、肝CYP1 A mRNA和肝CYP1 A蛋白为指标,在泉州湾海域选择6个站位(包括1个对照站位),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野外监测实验,研究了上述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同表层海水中石油类含量和沉积物物中16种优先监控的PAHs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新一代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IBRv2)对监测站位石油类和PAHs污染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站位的上述四种生物标志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与相应站位表层水中石油类含量及沉积物中PAHs总含量相吻合;IBRv2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站位IBRv2指数介于1.5-4.2之间,其中2号站环境污染压力最大,4号站最小.在复杂的海洋污染条件下,采用CYP1 A多种生物标志物监测技术能够更加全面反映石油类等污染及其生物效应状况.展开更多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相关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探讨其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CS患者90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易...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相关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探讨其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CS患者90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易损斑块组(51例)和稳定斑块组(39例),另选45例未见粥样硬化斑块者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3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3,PTX-3)、妊娠相关性蛋白-A(pregnancy related protein-A,PAPP-A)、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ipoprotein rel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所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易损斑块组血清PTX-3、PAPP-A、Lp-PLA2及ox-LDL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X-3、PAPP-A、Lp-PLA2及ox-LDL均是与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均P<0.05),OR=1.2~2.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TX-3、PAPP-A、Lp-PLA2及ox-LDL评价斑块稳定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870、0.678及0.794;临界值分别为4.38μg/L、11.28 U/L、181.64μg/L及490.86μg/L;灵敏度分别为62.7%、76.5%、51.0%及92.2%;特异性分别为92.3%、95.0%、84.6%及56.4%。结论:血清hs-CRP、PTX-3、PAPP-A、Lp-PLA2及ox-LDL水平升高关联于ACS颈动脉斑块不稳定,可作为评价ACS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血清学指标。展开更多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 leep a pnea s yndrome,OSAS)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发生卒中、卒中后功能恢复不良及卒中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60%~70%的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其中以OSAS最常见。目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 leep a pnea s yndrome,OSAS)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发生卒中、卒中后功能恢复不良及卒中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60%~70%的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其中以OSAS最常见。目前多导睡眠监测是OSAS诊断的“金标准”,但其操作过程烦琐,需要大量的医务人员,检查费用较高,易致OSAS患者诊疗延迟。目前已经研发出一些OSAS的院外筛查设备,但其准确性仍有待提高。因此,寻求一种操作简便、快捷有效的诊断方法,定期筛查潜在OSAS患者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OSAS血清诊断标志物筛查可能成为一个理想的筛查OSAS的方法并为预测卒中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OSAS在卒中发病病理生理机制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有助于指导卒中伴OSAS的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相关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探讨其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CS患者90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易损斑块组(51例)和稳定斑块组(39例),另选45例未见粥样硬化斑块者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3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正五聚蛋白-3(pentraxin-3,PTX-3)、妊娠相关性蛋白-A(pregnancy related protein-A,PAPP-A)、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ipoprotein rel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所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易损斑块组血清PTX-3、PAPP-A、Lp-PLA2及ox-LDL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TX-3、PAPP-A、Lp-PLA2及ox-LDL均是与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均P<0.05),OR=1.2~2.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TX-3、PAPP-A、Lp-PLA2及ox-LDL评价斑块稳定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870、0.678及0.794;临界值分别为4.38μg/L、11.28 U/L、181.64μg/L及490.86μg/L;灵敏度分别为62.7%、76.5%、51.0%及92.2%;特异性分别为92.3%、95.0%、84.6%及56.4%。结论:血清hs-CRP、PTX-3、PAPP-A、Lp-PLA2及ox-LDL水平升高关联于ACS颈动脉斑块不稳定,可作为评价ACS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血清学指标。
文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 leep a pnea s yndrome,OSAS)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发生卒中、卒中后功能恢复不良及卒中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60%~70%的卒中患者在急性期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其中以OSAS最常见。目前多导睡眠监测是OSAS诊断的“金标准”,但其操作过程烦琐,需要大量的医务人员,检查费用较高,易致OSAS患者诊疗延迟。目前已经研发出一些OSAS的院外筛查设备,但其准确性仍有待提高。因此,寻求一种操作简便、快捷有效的诊断方法,定期筛查潜在OSAS患者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OSAS血清诊断标志物筛查可能成为一个理想的筛查OSAS的方法并为预测卒中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OSAS在卒中发病病理生理机制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有助于指导卒中伴OSAS的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