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种评估方法的垃圾中转站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 被引量:1
1
作者 段海静 任翀 +6 位作者 申浩欣 彭超月 王艳锋 刘德新 王玉龙 马清霞 马建华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2-974,共13页
选取我国北方某市内11个垃圾中转站周围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d、Pb、Cr、Cu、Zn和Ni元素含量,基于中国潮土背景值和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分别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IPI)和改进型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INI)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潜在生... 选取我国北方某市内11个垃圾中转站周围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d、Pb、Cr、Cu、Zn和Ni元素含量,基于中国潮土背景值和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分别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IPI)和改进型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INI)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和改进型潜在生态风险指数(NIRI)评价重金属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Ni、Cu、Pb、Cr、Zn、Cd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23.08、26.63、24.08、44.64、97.68、0.32 mg·kg^(−1).NIPI评价结果显示,以中国潮土背景值为参比时,各垃圾中转站总体上为重金属中度污染区;以风险筛选值为参比时,研究区10个垃圾中转站均处于安全无污染的水平,总体上不存在污染风险.INI评价结果显示,以中国潮土背景值为参比时,73%占比的垃圾中转站污染程度为未污染至中度污染;以风险筛选值为参比时,不仅其评价污染等级远高于中国潮土背景值,且各垃圾站受污风险程度排序与NIPI评估结果完全相反.RI评价结果显示,以中国潮土背景值为参比时,7个垃圾站为中度生态风险,4个为强生态风险;以风险筛选值为参比时,11个垃圾站均为轻微生态风险.NIRI评价结果显示与RI相似,以中国潮土背景值为参比时,研究区各垃圾中转站生态风险程度严重,以风险筛选值为参比时,所有样点的NIRI均低于30,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均为轻微生态风险.综合上述评价结果表明,INI不适合以风险筛选值为参比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估,RI和NIRI评估结果排序基本一致,五福路、刘寺、五顷四生活垃圾中转站生态风险最高,晋安路、吹古台、铁南新村垃圾中转站生态风险最低,表明中国潮土背景值和风险筛选值均适用于这两种评价方法.研究结果可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垃圾中转站 改进型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改进型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底栖藻类与多环芳烃生态风险相关性研究——基于综合生物反应指数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秦珊 张璐璐 +1 位作者 崔建升 李双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82,共15页
湖泊富营养化与有机污染物的交互作用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热点,为了建立富营养化湖泊中多环芳烃(PAHs)生态效应与底栖藻类群落之间的相关关系。本研究以白洋淀为研究区,选取8个国控样点作为采样点,依据人为干扰程度不同将8个采样点划分为3... 湖泊富营养化与有机污染物的交互作用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热点,为了建立富营养化湖泊中多环芳烃(PAHs)生态效应与底栖藻类群落之间的相关关系。本研究以白洋淀为研究区,选取8个国控样点作为采样点,依据人为干扰程度不同将8个采样点划分为3种生境:生境1(S1和S2)主要遭受上游府河废水排放影响;生境2(S3、S6和S8)主要遭受水产养殖和生活污水的影响;生境3(S4、S5和S7)遭受人为干扰较小。分别在2009年4月、8月和11月收集了底栖藻类样品,并测定了白洋淀中15种PAHs。运用RQ_((NC))和RQ_((MPC))等改进风险熵值(RQ)方法计算PAHs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底栖藻类群落指标AD、Chl a、Chl b/a、CHL、CYA、APA、GLU、LEU、PSC和AFDW的值在11月最高,其次是8月和4月;就空间分布而言,这些指标值在生境1中最高,其次是生境2和生境3;而Chl c/a和BAC值在8月最高,其次是11月和4月,从空间分布特征而言,这些指标值在生境3最高;(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Chl a、Chl b/a、CHL、CYA、APA、GLU、LEU、PSC和AFDW的指标与PAHs污染物浓度呈显著正相关,而Chl c/a和BAC指标与污染物PAHs浓度呈显著负相关;(3)就空间分异特征而言,生境1中的ΣPAHs浓度最高,就季节变化而言,PAHs的浓度从4月到8月逐渐增加,而从8月到11月逐渐下降。各类PAHs表现出与ΣPAHs相同的时空变化特征;(4)IBR与RQ_(ΣPAHs(NCs))呈正相关关系(r=0.827,P<0.01);除RQAcy(NCs)外,其他种类PAHs生态风险均与IBR呈相正相关关系(r=0.699~0.899),其中RQ_(BaP(NCs))与IBR显著正相关(r=0.899,P<0.01)。此外,除沉积物TP外,IBR与TSI、水中TN、水中TP和沉积物TN也呈显著正相关(r=0.722~0.862)。因此,在富营养化湖泊中应考虑运用底栖藻类IBR生态监测PAHs污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PAHs) 底栖藻类 生态风险 综合生物反应指数(IBR) 富营养化浅水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的抗生素制药废水生态风险评价
3
作者 沈洪艳 韩冬旭 +3 位作者 赵浩哲 杨雷 孙昊宇 唐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2-280,共9页
近年来我国制药产业发展迅速,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制药废水。制药废水尤其是抗生素制药废水的排放,对水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以石家庄市某制药厂达标排放的抗生素制药废水为研究对象,将斑马鱼暴露于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制药废水中(体积分数为... 近年来我国制药产业发展迅速,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制药废水。制药废水尤其是抗生素制药废水的排放,对水环境造成了潜在威胁。以石家庄市某制药厂达标排放的抗生素制药废水为研究对象,将斑马鱼暴露于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制药废水中(体积分数为10%、40%、70%),分别于第3、6、9、12、15天测定斑马鱼肌肉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磷酸化组蛋白H2AX(γ-H2AX)6项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的活性或含量,并基于生物标志物测定结果计算基于改进的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IBR v2)以评价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抗生素制药废水的胁迫使斑马鱼肌肉组织产生了氧化应激反应,但不同实验组之间的响应时间存在差异,暴露第6天时,70%实验组的ROS含量、CAT活性、GSH含量、MDA含量和γ-H2AX含量均较对照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p<0.001),响应时间早于10%和40%实验组,表明高浓度抗生素制药废水胁迫能够快速诱导斑马鱼产生氧化应激反应;基于6项肌肉组织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的IBR v2值计算结果显示,达标排放的抗生素制药废水仍具有较高的环境风险,且高浓度的制药废水产生的生态风险更加快速和持久。本研究可为抗生素制药废水生态风险评价和相关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制药废水 生态风险评价 斑马鱼 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 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磷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江峰 李强 +3 位作者 高峰 吉勤克补子 刘汉武 王若帆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0-660,共11页
为评价黔中磷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采用梅花布点法在磷矿区周边区域和无矿区不同地层天然土壤采集24件表层土壤样品,测定Cu、Pb、Zn、As、Hg、Se、Cd、和Cr含量,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PI)、地累积指数(I_(geo))以及Hankanson潜... 为评价黔中磷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采用梅花布点法在磷矿区周边区域和无矿区不同地层天然土壤采集24件表层土壤样品,测定Cu、Pb、Zn、As、Hg、Se、Cd、和Cr含量,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PI)、地累积指数(I_(geo))以及Han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对磷矿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黔中磷矿区土壤中Hg、Se、Cd、As、Pb、Zn和Cr等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贵州土壤背景值的37.58倍、24.40倍、19.26倍、18.09倍、2.67倍、2.17倍和1.78倍,各重金属富集特征明显,Cu元素平均含量未超过贵州省土壤背景值。研究区土壤中Hg、Se、Cd、As、Pb、Zn和Cr等元素NPI平均值介于4.59~69.32之间,处于重度污染水平,而Cr和Cu元素NPI平均值分别为1.89和1.21,处于轻度污染水平。研究区Hg元素I_(geo)平均值为4.45,处于严重至极重污染;As、Se和Cd元素I_(geo)平均值介于3.35~3.65之间,处于重度污染;Pb、Zn和Cr元素I_(geo)平均值0.21~0.44之间,处于未污染至中度污染水平,而Cu元素I_(geo)平均值为-0.83,显示其未受到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Hg元素处于极强生态风险水平,Cd处于强生态风险水平,Ad处于中等生态风险水平,而Cu、Pb、Zn和Cr均处于轻微风险水平。黔中磷矿区土壤RI平均值为2285.50,显示出极强生态风险,Hg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元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磷矿区 土壤重金属污染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地累积指数 Han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铅锌矿流域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及环境容量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唐莹影 刘楠 +2 位作者 陈盟 潘泳兴 程亚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813-8823,共11页
为探究广西典型铅锌矿区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及其环境容量,以广西阳朔铅锌矿流域思的村为例,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emerow multi-factor index,NIPI)和环境容量综合指数PI对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状况评价、环境容量评价与预测,并... 为探究广西典型铅锌矿区重金属的生态风险及其环境容量,以广西阳朔铅锌矿流域思的村为例,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Nemerow multi-factor index,NIPI)和环境容量综合指数PI对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状况评价、环境容量评价与预测,并基于ArcGIS经验贝叶斯克里金空间插值法对其生态风险评价和环境容量水平进行分区。结果表明:Cu、Zn、Cd、Hg和Pb的含量均值超过广西土壤环境背景值的3.29~10.67倍,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Zn、Cd、Hg和Pb超标较为严重,超标率为46.43%~77.98%,对环境及人类造成的风险危害较大。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在不同深度层集的中度-重度污染区域占比高达70%,存在Pb、Zn和Cd多种元素复合污染;环境综合指数结果显示:PI范围为-9.84~1.24,整体环境容量水平低,主控元素是Cd、Hg和Pb。综合评价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严重,整体存在复合污染,环境容量水平低,总体上污染程度和环境容量与思的河关系密切,呈现与思的河空间距离愈远,污染程度逐渐减轻、环境容量逐渐增加的趋势。相比居民区,农业活动区的土壤环境容量基本处于超载状态,存在着较大的环境风险,重金属污染程度更高,对农作物危害更大,间接危害人体健康。基于近百年的环境容量预测结果显示环境总容量在理想状态下有逐渐好转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流域 土壤重金属 内梅罗综合指数 生态风险评价 土壤环境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钨矿周边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不同评价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3
6
作者 王斐 黄益宗 +9 位作者 王小玲 高柱 余发新 徐峰 保琼莉 胡莹 乔敏 金姝兰 李季 向猛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5-233,共9页
对江西省大余县某钨矿区周边的农田土壤进行调查分析,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土壤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As、Pb、Zn、Cu和Ni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5.33—154.65 mg·kg-1、156.29—346.98 mg·kg-1、47.73—277.72 mg·kg-1、19.06... 对江西省大余县某钨矿区周边的农田土壤进行调查分析,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土壤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As、Pb、Zn、Cu和Ni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5.33—154.65 mg·kg-1、156.29—346.98 mg·kg-1、47.73—277.72 mg·kg-1、19.06—210.24 mg·kg-1和12.00—35.11 mg·kg-1,一些土壤样点的As、Pb、Zn和Cu含量已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对土壤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均受到As、Pb、Zn、Cu和Ni不同程度的污染;根据CPI(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标准,65.7%的土壤处于污染状态;利用TCLP法对土壤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所有土壤并未受到重金属的污染,以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农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处于安全范围;以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发现Pb、As和Cu达到或超过中等生态风险的样点分别占37.14%、25.72%和2.86%,其他重金属污染风险均属轻微以下.不同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有差异,人们在评价重金属污染土壤时要根据评价的目的慎重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 土壤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综合污染指数 TCLP法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9
7
作者 高秋生 田自强 +5 位作者 焦立新 丁琳 杨苏文 郝子峰 崔志丹 贾海斌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66-75,共10页
为了解雄安新区核心水系——白洋淀重金属污染情况,在白洋淀布设了15个采样点,对水体和沉积物重金属浓度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并结合历史数据对2004—2016... 为了解雄安新区核心水系——白洋淀重金属污染情况,在白洋淀布设了15个采样点,对水体和沉积物重金属浓度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利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并结合历史数据对2004—2016年沉积物中重金属浓度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洋淀水体中重金属Cr、Ni、Cu、Zn、As、Cd和Pb平均浓度分别为2. 38、6. 56、5. 57、67. 17、4. 13、0. 034、0. 39μg/L,其中烧车淀点的Cu和Zn浓度,寨南、洛网淀、圈头、枣林庄、光淀张庄、郭里口和安新大桥点的Zn浓度超过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水质标准,其他采样点均优于Ⅰ类水质标准,且Cr、As、Cd和Pb在各采样点均优于Ⅰ类水质标准;沉积物中重金属Cr、Ni、Cu、Zn、As、Cd、Pb平均浓度分别为48. 53、25. 51、28. 83、91. 19、161. 51、3. 21、45. 26 mg/kg,其中Cr和Ni浓度在各采样点均优于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Ⅰ类标准,Cu、Zn和Pb浓度在各采样点优于Ⅱ类标准,As和Cd浓度在各采样点显著高于Ⅲ类标准。综合污染指数显示白洋淀水体重金属无污染,地积累指数(Igeo)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表明白洋淀沉积物中Cd污染极为严重,As污染较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004—2016年白洋淀沉积物中As、Cd和Pb浓度急剧增加,尤其是Cd对RI贡献率为83%以上,是主要的污染因子,应加强Cd入湖污染控制和底泥污染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重金属 综合污染指数 地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评价喀斯特煤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品祯 贾亚琪 +3 位作者 程志飞 杨珍 杜启露 吴迪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1-378,共8页
采用TCLP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嵌入I_(geo)综合污染指数法等方法对贵州织金县某煤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进行评价。土壤中Cd、Cr、Cu、Ni、Hg和Zn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79~2.08 mg·kg^(-1)、144.20~464.40 mg·kg^(-1)、91.6... 采用TCLP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嵌入I_(geo)综合污染指数法等方法对贵州织金县某煤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进行评价。土壤中Cd、Cr、Cu、Ni、Hg和Zn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79~2.08 mg·kg^(-1)、144.20~464.40 mg·kg^(-1)、91.63~187.50 mg·kg^(-1)、48.13~104.47 mg·kg^(-1)、0.14~2.33 mg·kg^(-1)、144.35~265.89 mg·kg^(-1),所有土壤样点的Cd、Cr、Cu和Ni含量均已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部分土壤样点的Hg和Zn含量超过二级标准。TCLP法评价结果所有土壤样点均未受到重金属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为农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处于安全水平;嵌入Igeo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90%的土壤达到中度污染以上,其中65%的土壤处于中度污染,25%的土壤受到中度至重度污染;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表明,所有土壤样点重金属均处于轻微生态风险水平。针对不同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存在差异的情况,在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时,应根据评价目标的差异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土壤重金属 TCLP法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嵌入Igeo综合污染指数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尾矿库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司万童 代静 +4 位作者 赵雪波 刘菊梅 张川 王建英 张雪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75,89,共6页
以白云鄂博稀土尾矿存放地包钢尾矿库南侧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相对无污染的昭君岛黄河湿地和小白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对照样地,在不同深度进行采样,研究了As、Cd、Cr、Cu、Ni、Pb、Zn的累积效应和富集特征,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 以白云鄂博稀土尾矿存放地包钢尾矿库南侧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相对无污染的昭君岛黄河湿地和小白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对照样地,在不同深度进行采样,研究了As、Cd、Cr、Cu、Ni、Pb、Zn的累积效应和富集特征,并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土壤污染负荷指数法进行污染程度评价,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湿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As、Pb、Cr和Ni均超过背景值,As元素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显示As、Cd对尾矿库周边土壤造成了严重污染;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所有样点土壤均为重度污染,其中尾矿库湿地土壤污染程度明显高于黄河湿地的;土壤污染负荷指数显示在尾矿库采样点耕作层(0~40 cm)土壤污染程度为重度,黄河湿地采样点为中度;整体而言,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层土壤重金属潜在风险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污染负荷 生态风险 白云鄂博稀土尾矿 包钢尾矿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植被生态系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博 石培基 金淑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1-205,319,共5页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涉及到多风险因子、多风险受体、多评价终点,强调不确定因素以及空间异质性的特点。以石羊河流域植被生态系统为例,以区域生态系统类型为着手点,计算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指数、脆弱度和生态损失度,根据不同种类和级...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涉及到多风险因子、多风险受体、多评价终点,强调不确定因素以及空间异质性的特点。以石羊河流域植被生态系统为例,以区域生态系统类型为着手点,计算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生态指数、脆弱度和生态损失度,根据不同种类和级别生态风险源的综合风险权重,利用ArcGIS 9.3软件进行叠加分析,形成不同的生态风险区。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植被生态风险空间差异性较为明显,其中1级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石羊河流域上游,占全区面积的3.87%,以肃南和天祝2个县最为集中,植被类型多为有林地;2级生态风险区分布多与1级风险区相连,占全区面积的4.38%,植被类型多为灌木林;3级和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下游和中游地区,植被类型为草地和耕地。对石羊河开发利用时应当避免在1级和2级风险区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利用,在3级和低风险区进行土地利用时应注意对土地进行保护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评价 综合风险指数 植被生态系统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的济南市水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磊 吴悦菡 +1 位作者 王培 沈珍瑶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1期29-35,共7页
为更准确全面地评价区域水生态安全,在传统的水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风险因素,探讨了基于风险的水生态安全的含义、特点和内容。以济南市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从风险、状态和响应3个方面建立了区域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 为更准确全面地评价区域水生态安全,在传统的水生态安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风险因素,探讨了基于风险的水生态安全的含义、特点和内容。以济南市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从风险、状态和响应3个方面建立了区域水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综合指数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价结果,最终给出各区域的安全状态。结果表明,济南市安全度居中,改变区域生态现状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演变趋势,对区域水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所提出的基于风险的水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切实可行,可为其他区域水生态安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 生态安全 安全评价 综合指数 等级划分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 优势因子 限制因子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云县宗地乡典型峰丛洼地地区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玲玲 卢江林 李阳兵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8-12,共5页
基于2010年10m分辨率的ALOS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利用Arc GIS、ERDAS IMAGINE平台,通过逐网格采样和空间克里金插值方法,研究紫云县宗地乡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以及对该区域的景观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宗地乡生态风险值主要为... 基于2010年10m分辨率的ALOS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利用Arc GIS、ERDAS IMAGINE平台,通过逐网格采样和空间克里金插值方法,研究紫云县宗地乡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以及对该区域的景观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宗地乡生态风险值主要为中生态风险值和较高生态风险值,高生态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的生态脆弱区域。宗地乡的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分布由宗地乡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增,其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为227.87,表明研究区主要以农业用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丛洼地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 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山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蒋万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16694-16696,共3页
[目的]分析微山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并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对微山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分析重金属Cu、Zn、Pb、Cd、Cr的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微山湖表层... [目的]分析微山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并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对微山湖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分析重金属Cu、Zn、Pb、Cd、Cr的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微山湖表层沉积物Cu、Zn、Pb、Cd、Cr、Ni平均含量分别为64.78、185.05、78.76、0.17、37.76、46.84 mg/kg。Cr和Cd含量在各站位均未超标;Cu、Pb含量超标率为100%,平均超标倍数分别为0.85、0.31倍;Zn含量的超标率为80%,平均超标倍数为0.24倍。Cu、Zn、Pb、Cd、Cr污染指数均值分别为1.85、1.23、1.31、0.34、0.47,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5.21,属于低度污染;湖中航道和入湖河道污染程度较养殖区严重。潜在生态风险评价表明,Cu、Zn、Pb、Cd、Cr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分别为9.25、1.23、6.56、10.34、0.94,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为28.33,属于低度风险;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表现为湖中航道>入湖河道>养殖区。[结论]该研究为南水北调东线微山湖生态环境的整治与改善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山湖 沉积物 重金属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综合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颍河流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43
14
作者 丁婷婷 李强 +5 位作者 杜士林 刘亚峰 张亚辉 张瑾 王一喆 何连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86-2401,共16页
为了研究沙颍河流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于2018年7月采集了沙颍河流域40个样点的水样和表层底泥的样品,测定9种重金属(Cu、Zn、As、Hg、Cd、Cr、Pb、Mn和Ni)的含量.结果表明,沙颍河流域水体中9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0、9.09... 为了研究沙颍河流域水环境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于2018年7月采集了沙颍河流域40个样点的水样和表层底泥的样品,测定9种重金属(Cu、Zn、As、Hg、Cd、Cr、Pb、Mn和Ni)的含量.结果表明,沙颍河流域水体中9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0、9.09、2.87、0.24、0.14、0.38、0.96、56.82、0.95μg·L^-1,其中Hg和Mn超过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超标率分别为17.5%和5.0%.表层底泥中9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3.38、86.62、10.72、0.14、0.34、55.26、24.01、536.99、30.79μg·g^-1,均超过了河南省土壤背景值,其中Hg和Cd的超标率高达90%和97%.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表明沙颍河地表水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Hg>Mn>As>Ni>Cd>Zn=Pb=Cr>Cu,地表水有18%达到重度污染水平,主要污染物是Hg,其次是M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表明,沙颍河表层底泥各金属污染程度为Hg>Cd>Ni>As>Cu>Pb>Cr>Zn>Mn,其中Hg和Cd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总体而言,表层底泥的污染较地表水污染更为严重.聚类分析方法把沙颍河流域水体污染源大致分为3类.地表水中,Hg和Mn相关的污染源主要为金属矿山冶炼、塑料电池、电子工业等行业的废水排放,底泥中与Cd相关的污染源主要为冶炼、加工排放的废水.与Hg相关的污染源主要为金属矿山冶炼、电力、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机械制造、造纸等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颍河流域 地表水 沉积物 重金属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产地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以贵州省百宜镇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熊仕娟 邢丹 +4 位作者 王永平 张爱民 蓬桂华 廖芳芳 胡明文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共9页
辣椒对土壤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性,辣椒产地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对区域辣椒绿色生产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选择全国著名的地方特色辣椒产地贵州省百宜镇作为研究区,采集该区辣椒耕地表层(0~20cm)土壤样品125个,分析土壤重金属Cd,Pb,Cr,Cu和Z... 辣椒对土壤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性,辣椒产地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对区域辣椒绿色生产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选择全国著名的地方特色辣椒产地贵州省百宜镇作为研究区,采集该区辣椒耕地表层(0~20cm)土壤样品125个,分析土壤重金属Cd,Pb,Cr,Cu和Zn质量分数,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5种重金属污染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Zn,Cr,Pb,Cu,Cd质量分数平均值分别为116.50,73.11,55.76,33.53,0.45mg/kg,除了Cd元素,其余4种重金属平均质量分数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从空间分布看,土壤Cd,Pb,Cr,Cu和Zn质量分数研究区北部高于南部,东部高于西部;以国家二级限量值为评价标准,研究区96%以上的样点土壤Pb,Cr,Cu和Zn污染均属于安全级别,79.2%的样点土壤属于Cd轻度污染级别,5种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为轻度;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Cd,Pb,Cu,Cr,Zn,5种重金属综合生态风险程度为轻度.目前,百宜镇辣椒地土壤重金属Cd,Pb,Cr,Cu和Zn污染程度较轻,潜在生态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基本不会对当地的辣椒种植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百宜镇 辣椒产地 空间分布 单因子指数 内梅罗综合指数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于田县农田土壤重(类)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英 周金龙 +3 位作者 曾妍妍 陈云飞 王松涛 杜江岩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71-2278,共8页
【目的】基于新疆于田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分析8种重(类)金属(Cd、Hg、As、Pb、Cr、Cu、Ni和Zn)元素的含量特征,为该区农田土壤重(类)金属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最新试行的《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 【目的】基于新疆于田县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分析8种重(类)金属(Cd、Hg、As、Pb、Cr、Cu、Ni和Zn)元素的含量特征,为该区农田土壤重(类)金属污染防治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最新试行的《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15618-2018)》,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土壤重(类)金属污染评价,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土壤中可能存在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定量评价。【结果】于田县484组农田土壤中,有3个取样点超过风险筛选值,无超风险管制值取样点;土壤中除Cd、Cr和Hg元素外,其余重(类)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低于新疆土壤背景值。【结论】土壤中除As元素外,其余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0,只有As元素在研究区土壤中存在富集现象,土壤可能受到人为污染;内梅罗综合指数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处于安全状态,轻污染和警戒状态分别占0.2%和0.4%;土壤中重(类)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都较低,取样点均属于轻微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单因子指数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29
17
作者 孟国欣 查同刚 +2 位作者 张晓霞 刘峥 苏光瑞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70-1576,共7页
通过连续采集法获得北京市4家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样品(标记为Ⅰ、Ⅱ、Ⅲ和Ⅳ),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检测了Zn、Cu、Pb、Cr、Cd、Ni、As、Hg的含量,利用BCR连续提取分析法分析污泥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并采... 通过连续采集法获得北京市4家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样品(标记为Ⅰ、Ⅱ、Ⅲ和Ⅳ),经微波消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检测了Zn、Cu、Pb、Cr、Cd、Ni、As、Hg的含量,利用BCR连续提取分析法分析污泥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并采用不同污染指数评价了污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为研究北京市污泥污染特征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北京市4家污水处理厂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P<0.05),Cu、Ni、As平均含量分别超过全国城市污泥均值的7.2%、71.9%、7.4%。(2)重金属形态分析表明,Zn、Cd以可提取态为主,分别为56.8%~63.7%和81.3%~85.7%;Cu、Pb以可还原态为主,分别为54.6%~70.2%和63.9%~79.1%;Cr、Ni、As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分别为53.4%~71.8%、33.4%~51.3%和49.3%~67.4%。(3)各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大小为Zn>Cu>Ni>Cd>Pb>As>Cr,各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内梅罗综合指数依次为Ⅳ>Ⅱ>Ⅰ>Ⅲ,分别达到中、中、轻、重污染水平。(4)重金属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现为:Cu>Cd>Ni>Zn>Pb>As>Cr,各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综合因子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大小为Ⅳ>Ⅱ>Ⅲ>Ⅰ,均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重金属 形态分布 单因子污染指数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修复后某矿区下游农田土壤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6
18
作者 佘梓鹏 王宝娥 +2 位作者 王柳玲 张日红 万泉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4-144,共11页
为研究广东省某矿区开展生态修复多年后下游农田土壤的金属污染状况,选取该矿区下游某村周边农田土壤及灌溉水渠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采集了40个土壤表层样本和8个水体样本,利用Arcgis软件对农田土壤样品中As、Cu、Cd、Pb、Zn、Mn和Fe_... 为研究广东省某矿区开展生态修复多年后下游农田土壤的金属污染状况,选取该矿区下游某村周边农田土壤及灌溉水渠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采集了40个土壤表层样本和8个水体样本,利用Arcgis软件对农田土壤样品中As、Cu、Cd、Pb、Zn、Mn和Fe_(2)O_(3)的质量分数进行克里金空间插值,解析该区域农田土壤金属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该区域耕作层土壤中As、Cu、Cd、Pb、Zn和Mn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40个土壤样品中As、Cd、Cu、Zn和Pb的超标率分别为77.5%、70%、87.5%、27.5%和67.5%,说明调查区域农田土壤污染属于多金属复合污染,且对农作物的生产和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部分土壤样品中As、Pb和Cd含量超过了中国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需采取严格管控措施。通过分析土壤金属的空间分布,发现土壤金属含量超标点位主要位于灌溉口与受污染河流周边,且含量与离灌溉口距离成反比。结合目前灌溉水样中的金属均未超标的情况,得出该区域农田土壤污染是由该矿区生态环境修复前所产生的含金属灌溉水导致土壤中金属的积累引起的。土壤中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1.89,属于轻微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为277.63,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中。调查区的农田土壤存在系统性风险,应当加强土壤环境监测与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污染 综合污染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克里金空间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肚菌种植区土壤重金属积累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珍 刘慧娟 +7 位作者 陈旭 杜慕云 朱森林 陈波 王晓敏 杨仁德 张邦喜 张钦语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95-100,共6页
通过地累积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揭示羊肚菌不同种植基地土壤Pb、Cd、Cr、Hg、As的污染状况及土壤健康风险程度,从而为羊肚菌种植基地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5.38%的A基地土壤Cd含量超过土壤污... 通过地累积综合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污染负荷指数法揭示羊肚菌不同种植基地土壤Pb、Cd、Cr、Hg、As的污染状况及土壤健康风险程度,从而为羊肚菌种植基地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5.38%的A基地土壤Cd含量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其中最大值超标1.07倍;50%的B基地土壤Cd含量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其中最大值超标2.5倍;70%的C基地Cd含量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其中最大值超标2.33倍。利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发现:A基地的I_(geo)-Pb、I_(geo)-Cd、I_(geo)-Cr、I_(geo)-Hg、I_(geo)-As值均小于0,表明此基地土壤未受到上述重金属污染;但B基地18.18%的I_(geo)-Cd在0~1之间、C基地55.56%采样位点I_(geo)-Cd在0~1之间,存在轻度污染。通过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发现:A、B、C基地均存在轻微生态风险水平。利用污染负荷指数法发现:A、B、C基地土壤均处于无污染水平。三种方法表明,羊肚菌A、B、C种植基地土壤中Pb、Cd、Cr、Hg、As的污染以Cd为主,评价基地土壤污染状况及土壤健康风险需要多种方法结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土壤重金属 地累积综合污染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污染负荷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PC模型与RI指数法的茶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历 周忠发 +1 位作者 李丹丹 黄登红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03-1209,共7页
以某喀斯特山区茶产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依托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投影寻踪聚类(PPC)模型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法两种较新的评价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评价。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将236个土壤样本中的Hg、As、Cd、Pb、Cr含量指... 以某喀斯特山区茶产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依托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投影寻踪聚类(PPC)模型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法两种较新的评价方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评价。投影寻踪聚类模型将236个土壤样本中的Hg、As、Cd、Pb、Cr含量指标作为多维投影参数寻求其最优投影方向,由投影指标函数得出土壤重金属污染投影值来反映重金属含量的特征,建立投影寻踪聚类模型,从而得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实际现况,结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一步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程度和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在指标投影方向上Hg和As对研究区土壤污染影响最大,Cd对土壤污染影响最小;(2)根据PPC评价标准,研究区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良好,无污染的样点区域达到96.61%,清洁占总样点数的30.08%,尚清洁占总样点数的66.53%;(3)在潜在生态风险上存在低度、中度,分别占采样点的89.41%和10.59%,风险程度较低,但有向中度演变的趋势;(4)在污染情况上,清洁和尚清洁的空间分布广阔,轻度污染进行内插后空间分布不明显。本文研究结果有利于综合评价该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在实践中将为喀斯特山区的土壤资源的管理和茶叶种植区的合理布局起到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地 GIS 投影寻踪聚类模型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