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与GIS综合集成研究——以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估系统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范泽孟 岳天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4-7,53,共5页
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通用平台进行总体设计、研发以及与GIS的有效集成,是充分高效地利用资源环境研究领域已有模型和开发新模型的前提条件,也是研究各种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性技术手段与支撑平台。论文在对模型库系统研究进展和大量... 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通用平台进行总体设计、研发以及与GIS的有效集成,是充分高效地利用资源环境研究领域已有模型和开发新模型的前提条件,也是研究各种重大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性技术手段与支撑平台。论文在对模型库系统研究进展和大量资源环境数学模型构建的模型库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资源环境模型极具综合性与复杂性特点,构建了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通用平台的总体框架,并对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核心组成部分的功能结构及其与GIS的综合集成进行了设计。作为案例研究的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估系统,充分有效地集成了大量的空间模型和非空间模型,它实现了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模型的自动生成,为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的相关研究问题提供了信息化、智能化的辅助决策支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 GIS 通用平台 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坝上地区生态资源综合评估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晓秀 马礼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9,共4页
以生态资源承载力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对坝上地区进行生态资源综合评估。考虑坝上生态条件特点,有重点地选择相应指标,以客观准确反映该区域的特点;同时参考国际及国内的有关标准,构筑了表现生态资源综合评估的指标及分值标准,确定表达... 以生态资源承载力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对坝上地区进行生态资源综合评估。考虑坝上生态条件特点,有重点地选择相应指标,以客观准确反映该区域的特点;同时参考国际及国内的有关标准,构筑了表现生态资源综合评估的指标及分值标准,确定表达式及评价分值,并结合具体区域进行试用和检验。为深入综合探讨坝上生态资源特点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资源综合评估 指标体系 分级标准 坝上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估及空间聚集特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徐茜 任志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96-202,共7页
基于陕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统计数据,构建农业生态经济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系数,对陕西省各县(区)进行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基于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自相关理论,进一步探索其在空间分布上的聚集特征。研究... 基于陕西省农业生态经济统计数据,构建农业生态经济综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系数,对陕西省各县(区)进行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基于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自相关理论,进一步探索其在空间分布上的聚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全省变化波动较大。2007年陕西省农业生态经济水平的空间差异呈现出由以西安市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向陕北、陕南递减的态势。各县(区)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及其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也具较大差异,关中地区各县(区)各系统间协调得最好,陕北地区最差。2007年陕西省各县(区)的农业生态经济水平主要趋向于低低集聚,而表现为高高集聚的县(区)主要集中于西安市各县(区)及其临近区域,陕北和陕南地区的空间集聚主要表现为低低集聚。另外,关中地区边缘个别市、县表现为非集聚现象,且分布于高高集聚地区的外缘,其非集聚地区地理分布较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经济综合评估 熵权法 空间自相关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欠下自然和子孙的巨债——《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综合报告》全球发布 被引量:8
4
作者 宋燕波 《绿色中国(公众版)》 2005年第5期34-37,共4页
3月30日,联合国在北京、伦敦、华盛顿、东京等全球八大城市同步发布<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综合报告>.95个国家的1360多名科学家经过4年的研究表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状态,自然资源的2/3已被损耗.科学家们警告... 3月30日,联合国在北京、伦敦、华盛顿、东京等全球八大城市同步发布<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综合报告>.95个国家的1360多名科学家经过4年的研究表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状态,自然资源的2/3已被损耗.科学家们警告,未来50年内,这种退化也许还会加剧,随之而来的生态系统突变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综合报告》 人与自然 环境资源 水资源 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马峦山郊野公园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赖燕玲 王晓明 廖文波 《中国园林》 2005年第10期69-72,共4页
深圳马峦山郊野公园是一个保护较好的自然生态公园。从自然地理条件、生物多样性、生物资源、生态景观与人文景观资源等多方面对其进行论述和评价,提出了具体的管理建议。
关键词 园林植物 马峦山郊野公园 研究 生物多样性 综合生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滨海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视角 被引量:3
6
作者 卢学强 郑博洋 +2 位作者 连懿 莫训强 李洪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0-1208,共9页
研究以渤海湾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区,以渤海湾滨海地区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视角,以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为问题与目标维度构建了渤海湾滨海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评价体系。根据渤海湾生态问题,截污净化、产水量... 研究以渤海湾为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区,以渤海湾滨海地区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视角,以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为问题与目标维度构建了渤海湾滨海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评价体系。根据渤海湾生态问题,截污净化、产水量和生境质量3类指标被筛选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关键指标,并分别使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模型中的营养物迁移模型、产水量模型和生境质量模型进行评价。此外,对2000—2020年渤海湾滨海地区土地利用格局和截污净化、产水量、生境质量3类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指标的时空变化进行评价,并分析了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时空演变的驱动因素。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20 a间渤海湾滨海地区,耕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而建设用地和湿地面积增加,氮磷截留率和产水量增加,但生境质量下降。(2)渤海湾滨海地区综合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供给良好,但近年来呈下降趋势。(3)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是影响渤海湾滨海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对渤海湾滨海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评价方法及结果不仅可指导本区域生态建设,同时对其他区域的生态安全屏障功能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系统服务 渤海湾滨海地区 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InVES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研究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碳储量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彩之 黄雅茹 +8 位作者 麻建雪 牛志明 庞海威 张玉 郭佳诚 侯森 耿琪康 边振 刘建康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6,共8页
为了研究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碳储量时空分布的影响,利用该保护区199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PLUS)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InVEST)模型研究保护区碳储量对土地利用类... 为了研究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碳储量时空分布的影响,利用该保护区199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PLUS)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InVEST)模型研究保护区碳储量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响应,预测2030年保护区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类型及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990—2020年保护区内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草地和耕地面积增加;未利用地向草地转化以及草地的碳密度较大,导致草地碳储量增大;2030年保护区在自然变化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下的碳储量分别增加2.39×10^(5)、1.05×10^(5)t,而在耕地保护情景下的碳储量则减少0.1×10^(5)t,自然变化情景更有利于提高保护区的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土地利用数据 斑块生成土地利用模拟模型 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 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复合生态功能识别与分区--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 被引量:10
8
作者 姜芳茗 徐志红 +4 位作者 王建锋 游诗雪 沈少泽 岑庆 邓劲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7-239,共13页
复合生态功能识别与分区是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重点和应用难点,也是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生态安全保障。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为研究区,构建复合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从生态调节、物质生产和景观文化的视角分析和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 复合生态功能识别与分区是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重点和应用难点,也是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生态安全保障。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为研究区,构建复合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从生态调节、物质生产和景观文化的视角分析和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内涵与强度,利用“三维魔方”模型进行空间分区,并提出管控建议。结果如下。1)湖州市生态系统服务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性:生态调节服务高值区集中于市域中西部地区和北部山区;物质生产服务高值区集中于西部水网平原区;景观文化服务高值区集中于东西中轴地区和北部山区。2)根据生态保护重要性将研究区分为3个等级,结合生态功能将其细分为7个分区。其中:一级划定为重点生态保护,包括核心类生态保护区和重要自然资源保护区;二级划定为生态功能保障,包括一般类生态保护区、生态-生产经济复合区和生态-旅游经济复合区;三级划定为综合利用,包括城镇-旅游经济区和城镇-生产经济区。建议新时代区域发展应考虑为生态保护留底线,给城镇发展设上限;在生态保护空间内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在城镇发展空间内合理布局,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评价 国土空间分区 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 最大熵模型 “三维魔方”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洛阳市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变异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志国 班高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26-230,共5页
碳储量变化是衡量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指标之一。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分析2005—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利用Invest模型计算洛阳市碳储量并分析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洛阳市碳储量呈现南多北少、山多谷少的空间分布特征。10年间洛... 碳储量变化是衡量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指标之一。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分析2005—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利用Invest模型计算洛阳市碳储量并分析碳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洛阳市碳储量呈现南多北少、山多谷少的空间分布特征。10年间洛阳市碳储量略有增加,说明在地形复杂经济较发达的区域,只要科学划分生态功能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就可以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时空变化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VEST) 洛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1-2020年西藏水源涵养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项巧 范继辉 杨紫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95-2507,共13页
西藏是“亚洲水塔”的一部分,探明全球变化背景下西藏水源涵养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可为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构建提供支撑。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估算了西藏1991-2020年的水源涵养量,并探讨了关键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西... 西藏是“亚洲水塔”的一部分,探明全球变化背景下西藏水源涵养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可为区域生态安全屏障构建提供支撑。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估算了西藏1991-2020年的水源涵养量,并探讨了关键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西藏多年平均水源涵养深度为84.32 mm,呈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2)1991-2020年,其距平值以0.72 mm·a^(-1)的速率显著(P<0.05)增加,全域有81.98%的区域呈上升趋势;(3)西藏全域除东部外,气候向暖湿化转变,降水增幅大于蒸散发需求,主导水源涵养呈正向变化;(4)草地的退化导致西藏水源涵养能力降低了21.14%,在缺水地区,草地土壤相较于林地具有更强的持水能力。为了保护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应考虑在怒江源等区域设立保护区,并实施保护草原、控制人工林在缺水地区种植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 水源涵养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覆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VEST模型的杨溪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树锋 陈记臣 +1 位作者 关帅 崔静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746-4751,共6页
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人类的生产生活,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产水量和水源涵养功能,可科学指导区域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 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人类的生产生活,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产水量和水源涵养功能,可科学指导区域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模型分析了杨溪河流域1995年、2005年和2015年不同土地利用情况下的水源涵养量和水源涵养服务价值。结果表明:杨溪河流域在1995年的水源涵养量大于2005年和2015年,2005年和2015年的水源涵养量较为接近;杨溪河流域1995年、2005年和2015年的产水量均显示出上游和下游有较高的产水量;杨溪河流域在1995年、2005年和2015年的水源涵养服务价值分别为23.56亿元/a、21.44亿元/a和21.55亿元/a。人类活动将影响杨溪河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要协调好经济、环境和资源等各方的关系,为杨溪河流域等中国南方地区中小流域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模型(InVEST)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水源涵养功能 杨溪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部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被引量:13
12
作者 白卫国 李增元 《中国草地》 CSCD 2004年第3期53-58,共6页
针对在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中国西部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背景出发,参阅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研究,在对中国西部草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利用情况、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可持续发展思想、千年... 针对在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中国西部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背景出发,参阅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研究,在对中国西部草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利用情况、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参照可持续发展思想、千年生态系统综合评估思想和社会经济理论,提出实现中国西部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处理好西部草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子系统、经济发展子系统、科技文化子系统、人口子系统、草地资源利用子系统和草地管理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解决好系统相悖的问题,促进各个子系统耦合,使西部草地生态系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西部大开发 千年生态系统综合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