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配合煤配比对焦炭综合热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程欢
王新东
+5 位作者
曾义君
梁英华
晁世永
谷毅
孔德文
孙章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5-71,共7页
以企业生产实践为背景,研究在配合煤中增配肥煤和1/3焦煤对焦炭综合热性质的影响。对不同配比配合煤的性质指标进行检测,采用40 kg焦炉实施炼焦试验,并对炼制焦炭的传统国家标准热性质指标和利用自主研制装置测得的综合热性质指标进行...
以企业生产实践为背景,研究在配合煤中增配肥煤和1/3焦煤对焦炭综合热性质的影响。对不同配比配合煤的性质指标进行检测,采用40 kg焦炉实施炼焦试验,并对炼制焦炭的传统国家标准热性质指标和利用自主研制装置测得的综合热性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增配肥煤和1/3焦煤,均会使配合煤的变质程度降低,挥发分含量升高,胶质体的黏结能力下降,但胶质体的量保持不变。配比变化引起的配合煤性质指标的变化没有显现在焦炭的传统国家标准热性质指标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上。以往的研究都是以CRI和CSR指标为目标量判断配合煤的配比是否合适,本研究除此之外还采用了自主提出的焦炭综合热性质指标。配合煤配比变化引起的焦炭的综合热性质指标变化比国家标准热性质CRI和CSR指标变化敏感,这可能与其反映了焦炭某些新的特征有关。基于焦炭综合热性质指标的变化规律,考虑到1/3焦煤具有经济性,生产上增配某些特定的1/3焦煤,可以同时达到提高焦炭质量和降低配煤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焦
配合煤
配比
焦炭
综合热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焦煤配比变化对首钢5500 m^(3)高炉用焦炭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庆彬
程欢
+5 位作者
闫立强
梁英华
于东声
郭瑞
彭军山
谢全安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91,共10页
我国配煤炼焦工业长期受强黏结性煤思想束缚,部分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由于过度追求高反应后强度(CSR)焦炭,导致变质程度相对较低的1/3焦煤利用受到一定限制。分期采集了首钢京唐公司四批高炉焦炭试样(对应的龙煤(LM)1/3焦煤配比分别为6%...
我国配煤炼焦工业长期受强黏结性煤思想束缚,部分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由于过度追求高反应后强度(CSR)焦炭,导致变质程度相对较低的1/3焦煤利用受到一定限制。分期采集了首钢京唐公司四批高炉焦炭试样(对应的龙煤(LM)1/3焦煤配比分别为6%(质量分数,下同),7%,8%和9%),对四批焦炭的各项传统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了测定(包括工业分析、硫元素含量、机械强度和热性质指标(CRI/CSR)),并采用自主研制的新装置对焦炭综合热性质指标进行了测定。此外,为解释焦炭表观性质变化,对焦炭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包括光学组织和气孔结构)。结果表明:随着采用的LM 1/3焦煤配比增加,传统焦炭质量评价指标中,A_(ad)和S_(t,d)的质量分数有所降低,冷态的机械强度(抗碎强度(M_(40))及耐磨强度(M_(10)))保持稳定,传统热性质指标(CRI/CSR)变化不大,在焦炭综合热性质指标中,对低中温热性能评价指标影响不大,中温热性能评价指标得到改善,高温热性能评价指标略有提高;焦炭微观结构参数中,光学组织结构的细粒镶嵌含量增多,气孔结构的小孔径数量增多。1/3焦煤配比增加引起焦炭微观结构变化可以很好解释焦炭表观综合热性能的改善。由于焦炭综合热性质评价新方法从原理上更能模拟焦炭在高炉中的溶损劣化行为,因此其指标改善为继续扩大使用LM 1/3焦煤提供了一定理论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焦煤
配比变化
高炉
焦炭质量
综合热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配合煤配比对焦炭综合热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程欢
王新东
曾义君
梁英华
晁世永
谷毅
孔德文
孙章
机构
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5-7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支持项目(U13612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4136,U1760111)
+1 种基金
唐山市科技计划应用基础研究项目(18130209a)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与华北理工大学技术开发项目(JS201703)
文摘
以企业生产实践为背景,研究在配合煤中增配肥煤和1/3焦煤对焦炭综合热性质的影响。对不同配比配合煤的性质指标进行检测,采用40 kg焦炉实施炼焦试验,并对炼制焦炭的传统国家标准热性质指标和利用自主研制装置测得的综合热性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增配肥煤和1/3焦煤,均会使配合煤的变质程度降低,挥发分含量升高,胶质体的黏结能力下降,但胶质体的量保持不变。配比变化引起的配合煤性质指标的变化没有显现在焦炭的传统国家标准热性质指标反应性CRI和反应后强度CSR上。以往的研究都是以CRI和CSR指标为目标量判断配合煤的配比是否合适,本研究除此之外还采用了自主提出的焦炭综合热性质指标。配合煤配比变化引起的焦炭的综合热性质指标变化比国家标准热性质CRI和CSR指标变化敏感,这可能与其反映了焦炭某些新的特征有关。基于焦炭综合热性质指标的变化规律,考虑到1/3焦煤具有经济性,生产上增配某些特定的1/3焦煤,可以同时达到提高焦炭质量和降低配煤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
炼焦
配合煤
配比
焦炭
综合热性质
Keywords
coking
blended coal
blend proportion
coke
comprehensive thermal property
分类号
TQ520.1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3焦煤配比变化对首钢5500 m^(3)高炉用焦炭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庆彬
程欢
闫立强
梁英华
于东声
郭瑞
彭军山
谢全安
机构
唐山首钢京唐西山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煤焦化技术创新中心
华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出处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9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361212,U1760111)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N2020217)。
文摘
我国配煤炼焦工业长期受强黏结性煤思想束缚,部分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由于过度追求高反应后强度(CSR)焦炭,导致变质程度相对较低的1/3焦煤利用受到一定限制。分期采集了首钢京唐公司四批高炉焦炭试样(对应的龙煤(LM)1/3焦煤配比分别为6%(质量分数,下同),7%,8%和9%),对四批焦炭的各项传统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了测定(包括工业分析、硫元素含量、机械强度和热性质指标(CRI/CSR)),并采用自主研制的新装置对焦炭综合热性质指标进行了测定。此外,为解释焦炭表观性质变化,对焦炭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包括光学组织和气孔结构)。结果表明:随着采用的LM 1/3焦煤配比增加,传统焦炭质量评价指标中,A_(ad)和S_(t,d)的质量分数有所降低,冷态的机械强度(抗碎强度(M_(40))及耐磨强度(M_(10)))保持稳定,传统热性质指标(CRI/CSR)变化不大,在焦炭综合热性质指标中,对低中温热性能评价指标影响不大,中温热性能评价指标得到改善,高温热性能评价指标略有提高;焦炭微观结构参数中,光学组织结构的细粒镶嵌含量增多,气孔结构的小孔径数量增多。1/3焦煤配比增加引起焦炭微观结构变化可以很好解释焦炭表观综合热性能的改善。由于焦炭综合热性质评价新方法从原理上更能模拟焦炭在高炉中的溶损劣化行为,因此其指标改善为继续扩大使用LM 1/3焦煤提供了一定理论空间。
关键词
1/3焦煤
配比变化
高炉
焦炭质量
综合热性质
Keywords
1/3 coking coal
proportion change
blast furnace
coke quality
comprehen-sive therm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Q520.1 [化学工程—煤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配合煤配比对焦炭综合热性质的影响
程欢
王新东
曾义君
梁英华
晁世永
谷毅
孔德文
孙章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1/3焦煤配比变化对首钢5500 m^(3)高炉用焦炭质量的影响
杨庆彬
程欢
闫立强
梁英华
于东声
郭瑞
彭军山
谢全安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