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崇明长江农场深井综合地震观测系统地磁观测数据质量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任烨 周华根 +1 位作者 刘佳敏 尹继尧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3-359,441,共7页
对上海崇明长江农场井深约460m的深井综合地震观测系统中的地磁观测数据进行质量分析。通过对该系统2套地磁仪以及相距约12km的三烈中学台地磁仪的时序图、相关性、频谱以及等效背景噪声水平对比分析,得出:(1)上海深井综合地震观测系统... 对上海崇明长江农场井深约460m的深井综合地震观测系统中的地磁观测数据进行质量分析。通过对该系统2套地磁仪以及相距约12km的三烈中学台地磁仪的时序图、相关性、频谱以及等效背景噪声水平对比分析,得出:(1)上海深井综合地震观测系统中用膨胀水泥固定在井深约460m岩石中的地磁仪工作正常,未受同一耐压腔体内应变仪、地温计、空隙压计传感器和安装在同一个钻孔内深度为430m左右的地震仪、倾斜仪传感器和系统影响,且相距60m远的长约400m的井下套管对其相对变化也未产生扰动;(2)长江农场深井地磁观测的等效背景噪声水平明显小于三烈中学台,开展深井地磁观测既能节约经费又能获得高于地表的观测数据质量,是值得推广的建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综合地震观测 地磁观测 背景噪声 长江农场台 三烈中学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预警工程综合地震波形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莹莹 苗春兰 +11 位作者 陈经纶 任克新 刘艳琼 苏柱金 沈玉松 欧阳龙斌 刘军 张立文 王兴梅 任枭 代光辉 安艳茹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53,共14页
随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的建设,中国测震站网的监测能力获得大幅提升,对于地震编目业务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传统的编目产品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业务需求,用于支撑全国地震编目业务的系统亟需升级换代。本文介绍了国家预警工程软... 随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工程的建设,中国测震站网的监测能力获得大幅提升,对于地震编目业务的要求也随之提升,传统的编目产品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业务需求,用于支撑全国地震编目业务的系统亟需升级换代。本文介绍了国家预警工程软件系统之一的综合地震波形分析系统,通过对系统概况、功能实现、关键技术和业务应用等详细介绍,阐述该系统如何用于支撑国家预警工程建成后的全国新编目业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将为该系统及其产出的编目产品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编目业务 国家预警工程 综合地震波形分析系统 观测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地壳活动综合观测技术略谈
3
作者 蔡美峰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1-312,共12页
岩石圈在地球内动力作用下,塑造出不同类型的地球表面形态,而通过钻孔地壳活动综合观测技术捕捉地壳应力状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是人类认识地球内动力过程、研究内动力地质灾害机理的重要途径。文章总结了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IODP... 岩石圈在地球内动力作用下,塑造出不同类型的地球表面形态,而通过钻孔地壳活动综合观测技术捕捉地壳应力状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是人类认识地球内动力过程、研究内动力地质灾害机理的重要途径。文章总结了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IODP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在发展钻孔地壳活动综合观测技术方面的贡献,并对中国钻孔应变观测技术及其观测仪器发展历程、研发现状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尤其是“十三五”以来,在深地深海探测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震局等单位相继完成井中综合地球物理观测系统研发工作,并在陆域综合观测站中完成野外验证。其中,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利用系统集成关键技术成功研制的地壳活动综合地球物理观测系统,拥有应变、倾斜、地震、地磁、地温、孔隙压等多种传感器和15个分量,具备观测地壳变形、应力、应变、倾斜、地震及其诱导的地温、水文、地电、地磁等岩石圈地球动力相对变化的能力,已在甘肃山丹(安装深度253 m)、四川平武(WFSD-4,1600 m)观测站投入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中国未来突破3000 m深井地壳活动综合观测技术具有指导意义,可为地球动力学研究、深部矿产和地热资源安全开采、内动力地质灾害预测提供重要地应力动态变化信息。同时,以“十四五”深地深海探测国家战略为契机,提出了深井地壳活动综合观测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地壳活动综合观测系统 系统集成技术 深地深海探测 地应力 内动力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综合观测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6
4
作者 董云开 李宏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2014年第1期149-158,共10页
21世纪以来,井下观测以日、美等国为首迅速进入"深钻井,多分量,宽频带"的发展时期,我国也紧随其后开始了井下综合观测技术的研究。本文介绍了10年来井下综合观测技术在世界各国大陆、大洋科学钻探工程中的应用,展示了各国井... 21世纪以来,井下观测以日、美等国为首迅速进入"深钻井,多分量,宽频带"的发展时期,我国也紧随其后开始了井下综合观测技术的研究。本文介绍了10年来井下综合观测技术在世界各国大陆、大洋科学钻探工程中的应用,展示了各国井下综合观测技术上的成果,并分析比较了各种技术的特点,最后对深井高温高压环境、多测项集成技术和井下安装检测工艺等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我国,井下综合观测仍属于技术创新项目,虽然第一批井下综合观测系统已成功研制出来,并在500m以内的钻孔中进行了小规模的实验,但成功经验较少,与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深井观测 井下综合观测技术 科学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石油物探地震五项技术研讨会(续) 三维地震技术方面的综合报道
5
作者 程金箴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18-120,共3页
“七·五”期间三维地震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到1989年底陆上三维地震已在14个省(市、自治区)共完成百余个项目,勘探面积超过10000km^2。三维地震成果为东部复杂断块油田增加了可观的原油储量和产能,为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 “七·五”期间三维地震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到1989年底陆上三维地震已在14个省(市、自治区)共完成百余个项目,勘探面积超过10000km^2。三维地震成果为东部复杂断块油田增加了可观的原油储量和产能,为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三维地震技术本身也有了提高和发展,在某些方面还有重要突破。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 复杂断块油田 勘探面积 资料处理 地质效果 波动方程 观测系统设计 资料解释 断块油气藏 综合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仪在地震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佳敏 尹继尧 +1 位作者 任烨 尹欣欣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9-223,264,共5页
利用上海综合深井观测系统中两分向倾斜仪记录的25Hz采样观测数据,与相邻台站地震仪对东海MS7.0中源地震进行地震定位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发震时刻最大误差仅0.06s,震中位置最大误差5.1km,并且定位结果都保持了较小的定位残差。因此... 利用上海综合深井观测系统中两分向倾斜仪记录的25Hz采样观测数据,与相邻台站地震仪对东海MS7.0中源地震进行地震定位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发震时刻最大误差仅0.06s,震中位置最大误差5.1km,并且定位结果都保持了较小的定位残差。因此高采样率深井地倾斜仪记录的观测数据可以用于地震的定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观测系统 高采样率 倾斜仪 地震 地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沙漠区碳酸盐岩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学强 段孟川 +1 位作者 钟海 张占恩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6年第5期346-352,共7页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地区,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岩性油气藏,勘探前景良好。在该区域实施的三维地震勘探中,针对碳酸盐岩裂缝储层进行了以削弱采集脚印、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为目的的观测系统量化设计,采取了100%的潜水面下激发和高精度的表层...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地区,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岩性油气藏,勘探前景良好。在该区域实施的三维地震勘探中,针对碳酸盐岩裂缝储层进行了以削弱采集脚印、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为目的的观测系统量化设计,采取了100%的潜水面下激发和高精度的表层调查及沙丘曲线静校正等野外采集方法,应用了三维叠前多域、多方法串联迭代去噪等处理手段,以及礁滩复合体综合解释技术,三维地震资料品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地质认识得到了更新,大大提高了钻井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区 碳酸盐岩 三维地震勘探 去噪 综合解释 观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应变监测能力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任烨 刘佳敏 王军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9-11,共3页
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上海市9个模拟观测点的应变监测能力进行初步探索。从理论上证明了在目前地壳运动水平下,上海市综合深井地震观测系统能够获到地震活跃期的地壳形变信息。
关键词 综合深井地震观测系统 地壳应变 有限元 ANSYS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