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景电灌区盐碱地综合治理与开发对策 被引量:5
1
作者 何玉琛 聂俊坤 徐存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1-144,共4页
甘肃景电灌区盐碱地形成的直接诱因是大面积的粗放灌溉和低降雨高蒸发的气象条件,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灌区盐碱化土地面积呈逐年增大的趋势,土壤次生盐碱化程度不断加重,严重制约着灌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土地盐碱化... 甘肃景电灌区盐碱地形成的直接诱因是大面积的粗放灌溉和低降雨高蒸发的气象条件,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灌区盐碱化土地面积呈逐年增大的趋势,土壤次生盐碱化程度不断加重,严重制约着灌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土地盐碱化的成因和机理,提出采用农业、生物、化学及水利等综合技术措施的灌区盐碱地综合治理模式,并探索了灌区综合开发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成因 综合治理与开发 对策研究 甘肃景电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生态综合治理与开发澧水流域长远规划简介
2
作者 李海燕 《林业与生态》 2000年第6期8-8,共1页
关键词 综合治理与开发 澧水流域 长远规划 湖南省 森林植被 生态林业 水旱灾害 林种结构 开发规划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红黄壤地区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技术研究——广西赤红壤区中低产田改良与农业综合开发研究
3
作者 卢植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S2期1-18,共18页
“南方红黄壤地区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是国家科技部在“八五”、“九五”期间设立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广西赤红壤区中低产田改良与农业综合开发研究》为该项目组成的一部分。文章对项目的立项背景 ,试验示范区概况 ,项... “南方红黄壤地区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研究”是国家科技部在“八五”、“九五”期间设立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广西赤红壤区中低产田改良与农业综合开发研究》为该项目组成的一部分。文章对项目的立项背景 ,试验示范区概况 ,项目执行的主要研究任务、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任务完成情况及研究结果 ,项目实施取得突破性成果 ,实施项目取得的经验 ;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组织和主持的专家委员会对《广西赤红壤区中低产田改良与农业综合开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赤红壤区 综合治理与开发 农业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年绿梦今始圆──常宁市利用芦竹改造紫色页岩山地纪实
4
作者 成新平 段胜群 《林业与生态》 1998年第9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紫色页岩 常宁市 芦竹 紫色页岩地区 长防林工程 丘岗山地 物种选择 林业科技 湖南省 综合治理与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义务植树成就令人瞩目
5
作者 彭祥 《国土绿化》 2002年第7期12-12,共1页
江西省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年间,全省义务植树尽责率达77.3%。建立各种义务植树基地10064个。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有力地推进了江西省造林绿化的进程。目前,全省绿化覆盖率达59.7%,比1988年提高了22.8个百... 江西省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年间,全省义务植树尽责率达77.3%。建立各种义务植树基地10064个。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开展。有力地推进了江西省造林绿化的进程。目前,全省绿化覆盖率达59.7%,比1988年提高了22.8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他们的主要作法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民义务植树 江西省 造林绿化工作 绿化覆盖率 综合治理与开发 主要作法 林业产业 调整结构 经济优势 农村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血吸虫病的新路
6
作者 刘先银 《国土绿化》 1997年第2期20-20,共1页
目前,中国血吸虫病流行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云南、四川等8省的119个县(市),特别是湖区五省的钉螺孳生面积占全国有螺面积的95%,感染血吸虫病人数占全国感染人数的85%,急性感染人数占全国感染人数的95%以上。采取... 目前,中国血吸虫病流行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云南、四川等8省的119个县(市),特别是湖区五省的钉螺孳生面积占全国有螺面积的95%,感染血吸虫病人数占全国感染人数的85%,急性感染人数占全国感染人数的95%以上。采取常规的药物灭螺,投资大,同时也造成了水体和土壤的严重污染,降低了水陆交错带的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人 生物多样性 灭螺防病 水陆交错带 兴林灭螺 血吸虫病流行 综合治理与开发 治血 急性感染 感染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衡阳市“长防林”建设成绩显著
7
作者 王石桥 罗仁龙 《林业与生态》 1999年第1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长防林” 建设成绩 衡阳市 长防林工程 紫色页岩 综合治理与开发 生态环境 森林覆盖率 水土流失面积 科技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昔日荒沼变绿洲——来自兴隆沼生态工程建设区的报告
8
作者 李吉人 《国土绿化》 1999年第4期16-18,共3页
绿,撒满荒沼,重叠起伏,向科尔沁沙地蔓延。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块宏大的沙漠绿洲,是一幅土、水、草、路、村综合治理,林、农、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画卷。昔日的穷棒子梁,如今真正兴隆起来了! 绿起来。给沙区带来了生机 内蒙古自治区... 绿,撒满荒沼,重叠起伏,向科尔沁沙地蔓延。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块宏大的沙漠绿洲,是一幅土、水、草、路、村综合治理,林、农、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画卷。昔日的穷棒子梁,如今真正兴隆起来了! 绿起来。给沙区带来了生机 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奈曼旗兴隆沼建设区总土地面积78万亩,全部是流动和半固定沙丘,是典型的科尔沁沙地干旱、半干旱地区。五、六十年代,这里是全旗中北部的最大的放牧场,20多万头(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隆沼 工程建设区 综合治理与开发 科尔沁沙地 生物经济圈 生态系统管理 生态建设 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工程建设 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