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监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江锦烽 杨承伶 +3 位作者 陈国平 龙佳峰 苏树祥 黄文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5期15-19,25,共6页
通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监测,主要调查草原样地基本特征、地理位置(经纬度)、主要植物种类、样地综合植被盖度等要素,综合测算广西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广西共布设监测样地812个,测算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82.76%,较2019年... 通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监测,主要调查草原样地基本特征、地理位置(经纬度)、主要植物种类、样地综合植被盖度等要素,综合测算广西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广西共布设监测样地812个,测算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82.76%,较2019年提高0.93%,其中,热性草丛类、热性灌草丛类、暖性灌草丛类植物的综合植被盖度分别为84.11%、82.88%、89.00%。同时对关系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变化原因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广西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提供重要基础指标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综合植被盖度 样地布设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不同生态功能区草地资源综合评分及其原因分析
2
作者 尚艺婕 王新源 程小云 《草学》 2024年第4期66-71,77,共7页
根据甘肃省自然气候的地域分异性规律,将全省草原划分为甘南高寒草原生态功能区,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草甸、草原生态功能区,河西走廊荒漠草原生态功能区,黄土高原干旱草原生态功能区,陇南山地草丛草原生态功能区5个草原生态功能区。从... 根据甘肃省自然气候的地域分异性规律,将全省草原划分为甘南高寒草原生态功能区,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草甸、草原生态功能区,河西走廊荒漠草原生态功能区,黄土高原干旱草原生态功能区,陇南山地草丛草原生态功能区5个草原生态功能区。从甘肃省林草资源现状数据库中,提取草地图斑和相关属性因子,形成草原专题数据库。分别计算全省5个草原生态功能区的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单位面积牧草产量、可食牧草占比、草原载畜能力4个指标。结果表明,通过加入权重系数计算求得全省草原不同生态功能区草地资源综合分析评价得分,并对计算结果采取百分制赋分,得分最高的陇南山地草丛草原生态功能区赋值100分,则甘南高寒草原生态功能区百分制得分为94.11分,黄土高原干旱草原生态功能区百分制得分为50.41分,河西走廊荒漠草原生态功能区百分制得分为26.07分,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草甸、草原生态功能区百分制得分为18.36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生态功能区 草地资源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草原植被生长状况简析——以2023年为例
3
作者 姜祛寒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0期57-60,共4页
受2023年辽宁省主要草原区降水量较上年偏少影响,全省草原植被长势差于上年同期,返青期、盛期、枯黄期较上年推迟。草原植被平均高度、产草量较上年有所下降。2023年全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值为67.35%,草原生态水平为良,保持基本稳定趋势。
关键词 草原植被长势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草原生态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州天然草地现状与变化分析
4
作者 朱习雯 张权 +2 位作者 赵洁 王英 巴音查汗 《新疆畜牧业》 2025年第3期43-46,共4页
调查团队以新疆巴州天然草原遥感影像资料为基础,在近11年间(2013~2023年)牧草生长高峰期(7~8月中旬),对全州各类天然草原进行实地取样调查,计算出鲜草产量、综合植被盖度和理论载畜量,分析现状与变化情况。调研发现,截至2023年底,巴州... 调查团队以新疆巴州天然草原遥感影像资料为基础,在近11年间(2013~2023年)牧草生长高峰期(7~8月中旬),对全州各类天然草原进行实地取样调查,计算出鲜草产量、综合植被盖度和理论载畜量,分析现状与变化情况。调研发现,截至2023年底,巴州天然草地面积为800.79万hm2。与2013年相比,草原综合植被盖度除2014、2015年下降外,其余年份均为上升趋势;鲜草产量除2014~2019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外,其余年份均为上升趋势;理论载畜量除2014~2016年下降外,其余年份均为上升趋势。总体来看,巴州在实施系列重大工程后,草原生态得到明显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 综合植被盖度 鲜草产量 理论载畜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沙急先锋 绿富领头人
5
作者 刘忠友 关晨曦 《内蒙古林业》 2025年第5期35-36,共2页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过渡地带,境内自西向东分布着浑善达克、科尔沁两大沙地,总面积2661.9万亩,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阻止风沙南侵、保护华北地区生态安全的关键防线。几十年来,全市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开展生态治理,...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过渡地带,境内自西向东分布着浑善达克、科尔沁两大沙地,总面积2661.9万亩,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阻止风沙南侵、保护华北地区生态安全的关键防线。几十年来,全市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开展生态治理,赤峰市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前不足5%增加到33.38%,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4.18%,沙化土地面积由1994年的3995.7万亩减少到2661.9万亩,治理区流动沙地逐步向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转化,乔灌草结合的防护林体系不断完善,沙区生态系统实现了正向演替和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峰市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生态治理 森林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我国退化草原年均缩减5000万亩
6
作者 王琪 《国土绿化》 2025年第7期4-4,共1页
记者在7月8日召开的全国草原保护发展改革试验区建设暨治理超载过牧现场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草原生态质量显著提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0%以上,退化草原年均缩减5000万亩,年鲜草产量超过6亿吨,草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 记者在7月8日召开的全国草原保护发展改革试验区建设暨治理超载过牧现场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草原生态质量显著提升,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0%以上,退化草原年均缩减5000万亩,年鲜草产量超过6亿吨,草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质量 草原保护 综合植被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平凉:坚持林长制引领“十四五”林草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7
作者 段兵红 《国土绿化》 2025年第7期20-22,共3页
平凉市地处甘肃省东部,辖五县一区一市,是黄河中上游泾渭河流域核心区和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甘肃省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境内有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崆峒山内。最新数据显示,平凉市现... 平凉市地处甘肃省东部,辖五县一区一市,是黄河中上游泾渭河流域核心区和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甘肃省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境内有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崆峒山内。最新数据显示,平凉市现有林地面积为701.15万亩,其中森林面积555.37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3.8%;草原面积101.35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高达84.28%。平凉市草原生态保护和植被恢复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长制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 林草生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