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岛湖综合林分改造原则及方案
1
作者 邬枭楠 詹佳 徐文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9期187-188,190,共3页
介绍了千岛湖林分概况,概括了综合林分改造的原则与目的,提出了综合林分改造方案,以期为该地林分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综合林分 改造 原则 方案 浙江淳安 千岛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分析及综合指数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俊鹏 徐钊 +2 位作者 温小荣 汪求来 叶金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6,共7页
基于广东省羊角山林场、连山林场和金鸡林场9个杉木人工林样地的实测数据,对杉木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进行评价和分析,为优化和调整杉木人工林的林分空间结构奠定基础。采用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开敞度和竞争指数5个林分空间结... 基于广东省羊角山林场、连山林场和金鸡林场9个杉木人工林样地的实测数据,对杉木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进行评价和分析,为优化和调整杉木人工林的林分空间结构奠定基础。采用角尺度、混交度、大小比数、开敞度和竞争指数5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不同龄组(幼龄林、中龄林、近成熟林)以及不同密度(1 700、2 000、2 300株/hm^(2))杉木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通过熵权法构建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结果表明,9个样地的杉木林各龄组的角尺度处于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状态之间;林分混交度普遍较低;杉木各龄组的大小比数都接近中庸状态,林木分化水平较低;开敞度在不同龄组间差异显著;竞争指数在3个龄级之间呈极小幅度的波动;不同龄组的林分空间结构理想程度为:中龄林>近成熟林>幼龄林;不同密度的林分空间结构理想程度为:低密度>中密度>高密度。以样地林分空间结构分析与评价为依据,采取合理的营林措施,可以使杉木人工林的林分水平分布格局逐渐趋向随机分布,混交状态逐渐趋向最高混交,林分竞争状态逐渐趋向优势态竞争,从而促进其可持续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林分空间结构 熵权法 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林木综合竞争的林分生长量分配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蒋娴 张怀清 +3 位作者 鞠洪波 宋洁华 覃阳平 吴淑蕾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4-57,共4页
以湖南省攸县黄丰桥林场杉木林分2008—2011年每木检尺调查结果为数据源,开展对开阔比数模型f O、简单竞争因子模型f H和竞争压力指数模型f CSI的研究,提出一个新的林木综合竞争模型即竞争势模型f Ci=1/(af Oi+bf Hi+cf CSIi),并以竞争... 以湖南省攸县黄丰桥林场杉木林分2008—2011年每木检尺调查结果为数据源,开展对开阔比数模型f O、简单竞争因子模型f H和竞争压力指数模型f CSI的研究,提出一个新的林木综合竞争模型即竞争势模型f Ci=1/(af Oi+bf Hi+cf CSIi),并以竞争势模型为依据将林分总体生长量分配到林木个体,构建林分生长量分配模型G i=G Total×f CiΣn i=1(f Ci)。用回归分析法求得a=5.416 081 713,b=1.037 485 025,c=0.157 524 494,该模型标准误差为0.179 128 42,相关系数为0.966 704 535,可以满足本研究的精度要求。分别以该林场10块样地为例进行分析,发现该模型对于杉木人工纯林生长分配的拟合度较高,鹅掌楸人工纯林拟合度次之,混交林拟合度较差。结果表明该模型是适合于人工纯林的林分生长量分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 林分综合竞争模型 林分生长量分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三角网的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模型 被引量:8
4
作者 刘玉平 杨志高 +4 位作者 李丹 李建军 吴鑫 阙华斐 杨卫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9-87,共9页
【目的】基于加权三角网提出的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模型,为综合性评价林分空间结构及制定森林经营决策方案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模型。【方法】选取林木的自身属性(胸径、树高和冠幅)为综合权重,建立了一种用于描述林分空间结构单元的加权... 【目的】基于加权三角网提出的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模型,为综合性评价林分空间结构及制定森林经营决策方案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模型。【方法】选取林木的自身属性(胸径、树高和冠幅)为综合权重,建立了一种用于描述林分空间结构单元的加权三角网。引入微观经济学中C-D生产函数的相关理论,构建了以全混交度、角尺度和交角竞争指数3个参数作为“投入”,以林分整体空间结构综合指数作为“产出”的林分空间结构生产函数模型,从而定义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FSSCI)。以实验样地为例,对基于加权三角网确定的3个参数和FSSCI进行适用性评价。【结果】1)天然林样地加权前后的3个空间结构参数均符合正态分布;加权前后的全混交度呈显著相关,但由于加权过程中改变了林木的坐标,导致角尺度和交角竞争指数不存在相关性。2)天然林样地加权前后的平均FSSCI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50,Sig.值为0.029;天然林样地的FSSCI与FSSI′之间存在相关性,且两者对天然林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但FSSI′对人工林的评价结果为0,无法做出有效的评价;FSSCI对林分空间结构的评价比传统方法更为全面。【结论】基于加权三角网计算的3个空间结构参数和FSSCI仍然是合理可用的。FSSCI同FSSI′一样对天然林的空间结构评价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但FSSCI的适用范围广于FSSI′,满足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空间结构评价。FSSCI的提出丰富了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性评价方法,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合理可靠的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三角网 林分空间结构 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 C-D经济生产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天然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武秀娟 奥小平 +1 位作者 姚丽敏 田建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0,共8页
【目的】分析灵空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类型即油松天然林的空间结构并对其进行评价,旨在为油松天然林空间结构优化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灵空山自然保护区的油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林层指数... 【目的】分析灵空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类型即油松天然林的空间结构并对其进行评价,旨在为油松天然林空间结构优化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灵空山自然保护区的油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林层指数和开敞度5个指数分析油松天然林的空间结构特征,并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进而构建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级评价。【结果】油松天然林林分角尺度均值为0.54~0.66,林分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呈聚集分布;阳坡林分平均混交度为0.20,属弱度混交,其他立地林分混交程度介于中度与强度混交之间;林分大小比数均值为0.35~0.50,大小分化程度为中庸或近中庸状态;林分平均林层指数为0.29~0.41,且阴坡林层指数高于阳坡,林层结构总体较为简单,但阴坡林层结构较阳坡丰富;林分平均开敞度为0.37~0.52,林分内光照条件总体均达到了基本充足及以上,但半阴坡和阳坡半数以上油松光照条件受限;油松天然林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为0.313 5~0.543 5,评价等级分属2、3级,半阴坡油松和阴坡辽东栎的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分别为0.283 6和0.253 3,均属2级。【结论】灵空山油松天然林林分结构整体状况较差或一般,需进行结构优化调整,半阴坡油松和阴坡辽东栎的结构调整需求更为迫切,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可作为优化调整油松天然林林分空间结构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天然林 空间结构 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