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饮热水联合硝酸异山梨醇酯对贲门失弛缓的治疗作用
- 1
-
-
作者
臧凤莉
王智凤
柯美云
方秀才
孙晓红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
出处
《协和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106-109,共4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饮热水、含服硝酸异山梨醇酯及两者联合对贲门失弛缓是否具有治疗作用。方法顺序纳入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初治贲门失弛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饮水-联合药物治疗组,20例;B组为药物-联合饮水治疗组,22例,疗程4周。A组患者第1周仅予饮水治疗,第2~4周饮水联合药物治疗;B组第1周仅予药物治疗,第2~4周药物联合饮水治疗。所有纳入患者于基线期(治疗前2周)、治疗1周及治疗4周均进行临床症状评估,于基线期和治疗4周行食管动力监测及食管造影检查。结果最终41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A组19例,B组2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期比较,A组治疗1周和治疗4周症状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4周症状改善明显优于治疗1周(P〈0.05);与基线期比较,B组治疗4周症状明显改善(P〈0.05);A组和B组之间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pressure,LESP)和吞咽时下食管括约肌综合松弛压(integrated relaxation pressure,IRP)无明显降低(P〉0.05);然而基线期和治疗4周,饮热水或药物干预后LESP及IRP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与基线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食管宽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饮水或药物干预通过短暂降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和提高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功能改善临床症状,两者联合干预效果更佳,但饮水、药物或联合干预不能持续改善下食管括约肌压力或松弛功能。饮水联合药物为不能耐受或不接受有创治疗及有创治疗后复发的患者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保守治疗方法。
-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
下食管括约肌
综合松弛压
饮热水
硝酸酯类药物
-
Keywords
achalasia
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integrated relaxation pressure
hot water drinking
nitrates
-
分类号
R573.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