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机械化单元密实充填采煤充填体强度确定
1
作者 刘鹏亮 王晓卿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3-382,共10页
综合机械化单元密实充填采煤技术兼具岩层移动控制和固废处置的功能,且具有采充平行、工艺灵活、投资较少等优势,充填体强度合理设计关系承载效果和经济效益,但仍缺乏针对性科学依据。以3轮采充为例,理论分析得出综合机械化单元密实充... 综合机械化单元密实充填采煤技术兼具岩层移动控制和固废处置的功能,且具有采充平行、工艺灵活、投资较少等优势,充填体强度合理设计关系承载效果和经济效益,但仍缺乏针对性科学依据。以3轮采充为例,理论分析得出综合机械化单元密实充填采煤工作面呈现“煤柱−充填体”分轮转移承载特征,可分为“煤柱全面承载”“充填体参与承载”“充填体全面承载”3个阶段,并根据朗肯土压力理论得出了支巷充填体三向受力状态侧压力计算公式;根据等价采高和地表水平变形计算公式推导建立了充填体弹性模量与地表水平变形最大值之间的关系;实验室试验得出单轴抗压强度1~5 MPa的9组膏体试块在三轴围压p=0,0.5,1.0,1.5 MPa条件下的弹性模量,建立了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与三轴条件下弹性模量的关系。由此建立了基于地表水平变形指标的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计算式。以某矿浅埋深特厚煤层51106首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建立数值模型,研究表明前2轮采充后工作面“煤柱−充填体”上方垂直应力曲线呈陡峭的波浪状分布,地表下沉和水平变形轻微,第3轮采充后该应力曲线呈平缓的波浪状,地表下沉和水平变形明显增加,验证了“煤柱−充填体”分轮转移承载特征,同时,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表明充填体单轴抗压强度确定方法是合理和准确的,可为综合机械化单元密实充填采煤工作面充填体强度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机械化单元密实采煤 体强度 分轮转移承载特征 等价采高 地表水平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方法与技术研究 被引量:263
2
作者 缪协兴 张吉雄 郭广礼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简要回顾了充填采矿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开发充填采煤技术的两大难点,即建立充填采煤的岩层控制理论和解决将充填体进入采空区的空间、通道和动力等技术途径;建立了固体充填采煤岩层移动控制和地表沉陷预计的等价采高方法;提出了能与传统... 简要回顾了充填采矿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开发充填采煤技术的两大难点,即建立充填采煤的岩层控制理论和解决将充填体进入采空区的空间、通道和动力等技术途径;建立了固体充填采煤岩层移动控制和地表沉陷预计的等价采高方法;提出了能与传统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相适应的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原理和方法,并介绍了自行研发的相关充填采煤系统和装备。工业性应用实践表明,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除具有密实充填严格控制岩层移动和地表沉陷优点外,还能实现高产、高采出率采煤等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机械化充填与采煤 固体采煤 等价采高 “三下”采煤 固体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一体化技术 被引量:65
3
作者 张吉雄 周跃进 黄艳利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3,27,共5页
为推广应用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一体化技术,解放"三下"压煤,提高矿井采出率,实现矿山的绿色开采,在简要综述充填采煤历程和发展现代化充填采煤技术的目标、要求和难点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一体化技... 为推广应用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一体化技术,解放"三下"压煤,提高矿井采出率,实现矿山的绿色开采,在简要综述充填采煤历程和发展现代化充填采煤技术的目标、要求和难点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一体化技术的系统布置、关键装备,并介绍了该技术在密集建筑群下、邻近松散含水层区域和大型河堤下进行大规模充填开采煤炭的工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一体化采煤技术可实现"三下"压煤的安全高效开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采煤 综合机械化开采 采煤一体化 密实 绿色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机械化充填采煤 被引量:61
4
作者 刘建功 赵庆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13-1418,共6页
为了消除煤矿矸石山以及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结合安全开采建筑物下大量压煤,进行了3种类型充填采煤试验。通过对不同充填介质材料实验研究,基本掌握了合理的充填材料配比,各种充填材料的压实度、流变性及风化性等力学特性;研发出采充... 为了消除煤矿矸石山以及减轻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结合安全开采建筑物下大量压煤,进行了3种类型充填采煤试验。通过对不同充填介质材料实验研究,基本掌握了合理的充填材料配比,各种充填材料的压实度、流变性及风化性等力学特性;研发出采充一体液压支架充填与挤捣实装置和采充隔离密封机构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解决了固体输送系统中的大垂深大投量防堵、防冲击缓冲泄压等难题,研制了充填料配比、实时来料质量动态调整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优化了充填工艺与系统成套装备等充填技术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机械化 采煤 材料 液压支架 工艺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充填自动化系统 被引量:8
5
作者 焦山林 刘建功 尚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9-113,108,共6页
针对目前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充填效率低的问题,设计开发了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充填自动化系统,介绍了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给出了充填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介绍了充填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如工作面采煤与充填协同作业流... 针对目前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充填效率低的问题,设计开发了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充填自动化系统,介绍了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给出了充填自动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介绍了充填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如工作面采煤与充填协同作业流程,支架后端自动充填过程,随动功能对工作面自动化充填系统的保护,避免推压密实机构与多孔底卸式刮板输送机碰撞技术,以及移架与充填刮板输送机后移协调同步控制技术。充填自动化系统在邢台某矿的应用结果表明,使用该系统后,单一支架平均充填时间与原来手动充填时间相比缩短了近1倍,提高了充填自动化程度,使充填采煤效率达到综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机械化 固体采煤 自动化 采煤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6
6
作者 缪协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47-1255,共9页
在简要综述充填采煤历程和发展现代化充填采煤技术的目标、要求和难点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密实充填采煤的岩层移动控制理论,其理论上的突破是新技术发展的前提,主要包括:充填开采岩层... 在简要综述充填采煤历程和发展现代化充填采煤技术的目标、要求和难点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密实充填采煤的岩层移动控制理论,其理论上的突破是新技术发展的前提,主要包括:充填开采岩层移动控制的等价采高理论;充填开采岩层运动的连续介质力学模型;充填开采岩层移动的计算公式;固体充填的采场矿压与支架受力分析。进而系统介绍了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的系统、装备及工艺,以及在密集建筑群下、孤岛村庄煤柱区域、临近松散含水层区域和大型河堤下进行大规模充填开采煤炭的工程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 综合机械化开采 与采煤一体化 密实 岩层移动控制理论 绿色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采充填工作面顶板活动规律探讨 被引量:4
7
作者 郝宝生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2-65,共4页
阐述了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台矿针对"三下"压煤、煤矸石排放、环境损害及土地资源问题,研发建筑物下综合机械化充填采煤技术,即在充填液压支架后顶梁的掩护下,利用矸石粉煤灰实现采空区的有效充填。通过采用先进的电子测... 阐述了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台矿针对"三下"压煤、煤矸石排放、环境损害及土地资源问题,研发建筑物下综合机械化充填采煤技术,即在充填液压支架后顶梁的掩护下,利用矸石粉煤灰实现采空区的有效充填。通过采用先进的电子测量仪器,分别在支架上、采空区、两巷布置测点,全方位、全时段观测矿山压力变化,得出充填开采条件下采场顶板活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工作面 机械化采煤技术 采空区 矿压显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开采控制覆岩变形的力学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曹正正 姜海林 +1 位作者 黄秀文 周跃进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0-74,共5页
建立固体充填开采下覆岩变形的对称层合板模型,提出模型的定解条件,得到覆岩变形的解析解。采用FLAC建立充填开采覆岩运动的数值计算模型,系统研究充填体密实度、煤层采厚和采深对覆岩变形的影响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采厚和采深对覆岩变... 建立固体充填开采下覆岩变形的对称层合板模型,提出模型的定解条件,得到覆岩变形的解析解。采用FLAC建立充填开采覆岩运动的数值计算模型,系统研究充填体密实度、煤层采厚和采深对覆岩变形的影响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采厚和采深对覆岩变形的影响均呈现线性关系;充填体密实度对覆岩变形的影响更为明显。当密实度η<75%时,覆岩变形较大;当密实度η>75%时,覆岩变形量显著减小。研究结果可为固体充填开采理论研究与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机械化固体开采 覆岩变形 对称层合板 FL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德矿井风力充填技术
9
作者 石文波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3年第5期53-56,共4页
西德是应用风力充填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自1924年首次应用以来,充填工艺和设备不断完善和更新。到本世纪六十年代每年用风力充填法采出的煤量占西德井工开采总量的40%左右。进入七十年代,采煤技术获得了飞跃发展,西德大部煤矿普遍由一... 西德是应用风力充填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自1924年首次应用以来,充填工艺和设备不断完善和更新。到本世纪六十年代每年用风力充填法采出的煤量占西德井工开采总量的40%左右。进入七十年代,采煤技术获得了飞跃发展,西德大部煤矿普遍由一般机械化采煤过渡到综合机械化采煤。开采强度加大了,原有的充填工艺和设备能力已不能满足工作面高产的需要,迫使许多矿井改风力充填法为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风力充填法采煤的比重逐年急剧下降。据鲁尔区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 综合机械化采煤 工艺 管理顶板 采煤技术 垛式支架 巷旁 能力 巷道维护 开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兰建筑物下采煤
10
作者 施能为 王金庄 李成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8-51,共4页
1 建筑物下采煤概况波兰是世界主要产煤国之一,产煤地主要集中在上西里西亚矿区,有6个煤炭生产联合体,66个生产矿,下西里西亚矿区,仅有1个生产联合体,4个生产矿。1988年全国煤炭产量为2.66亿t,其中:硬煤1.93亿t,褐煤0.73亿t,上西里西亚... 1 建筑物下采煤概况波兰是世界主要产煤国之一,产煤地主要集中在上西里西亚矿区,有6个煤炭生产联合体,66个生产矿,下西里西亚矿区,仅有1个生产联合体,4个生产矿。1988年全国煤炭产量为2.66亿t,其中:硬煤1.93亿t,褐煤0.73亿t,上西里西亚矿区年总产煤量达1.87亿t,占全国硬煤产量的97%,该矿区每年从城镇建筑物下采出煤炭约8000万t,建下采煤量占矿区总产煤量的42%。波兰建筑物下采煤起自50年代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 建筑物下 综合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人大代表满慎刚:潜心尾矿综合利用 被引量:1
11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6期825-825,共1页
"胶东地区黄金企业年产浮选尾矿近2 700万吨,其中用于井下充填不足50%。全国非煤地下矿山资源赋存条件普遍不佳,凿岩机械化作业率不足20%,支护机械化作业率不足10%。"这组数据来自全国人大代表满慎刚履职期间撰写的调研报告... "胶东地区黄金企业年产浮选尾矿近2 700万吨,其中用于井下充填不足50%。全国非煤地下矿山资源赋存条件普遍不佳,凿岩机械化作业率不足20%,支护机械化作业率不足10%。"这组数据来自全国人大代表满慎刚履职期间撰写的调研报告。半年里,他先后调研20多个地市的近30家企业与高校,既找问题也寻答案。"仅胶东一个地区就有近1 500万吨尾矿无法利用,这要占用多少土地,这是土地与资源的双重浪费。"这位干了30多年的"老矿山"下决心要解决多年来制约黄金矿山发展的顽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矿山 机械化作业 尾矿综合利用 赋存条件 胶东地区 调研报告 井下 老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回沟煤矿矸石零排放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朱磊 古文哲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8-32,共5页
基于小回沟煤矿实际采矿地质条件与开拓开采现状,以建设山西省矸石零排放示范型绿色矿山为目标,通过对国内现有矸石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结合选煤厂矸石产量预测,提出小回沟煤矿矸石零排放总体构思,确定采用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技术来解决... 基于小回沟煤矿实际采矿地质条件与开拓开采现状,以建设山西省矸石零排放示范型绿色矿山为目标,通过对国内现有矸石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结合选煤厂矸石产量预测,提出小回沟煤矿矸石零排放总体构思,确定采用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技术来解决矿井生产过程中年产约0.87Mt的矸石,并对矸石运输系统、高效充填系统中的核心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后,针对项目前期矸石的处理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矸石来源不均衡、煤层起伏变化较大等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技术保障措施。通过系统的设计和研究,建立了小回沟煤矿全生命周期矸石零排放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零排放 综合机械化固体采煤 技术保障措施 全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倾斜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经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樊运策 《煤炭科学技术》 CAS 1982年第8期50-51,共2页
近几年来,法国的综合机械化采煤有所发展,回釆工作面落煤、支护、运输的机械化程度1979年为52%,1980年则提高到55.6%,其中落煤机械化达到77.9%。从1981年开始,洛林矿区在倾斜煤层工作面使用液压支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还将... 近几年来,法国的综合机械化采煤有所发展,回釆工作面落煤、支护、运输的机械化程度1979年为52%,1980年则提高到55.6%,其中落煤机械化达到77.9%。从1981年开始,洛林矿区在倾斜煤层工作面使用液压支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还将有一个急倾斜水砂充填综采工作面开始运行。下面简单介绍洛林矿区西蒙矿一个倾斜煤层综采工作面。该工作面位于西蒙矿东翼,开采13~14号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2.8米,中间有0.2~0.3米厚的夹石,煤层倾角30°~35°。煤层顶板为砂质页岩,厚而坚硬。直接顶上部为126号煤层,距13~14号煤层20米。煤层底板为煤和砂页岩互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煤层 煤层平均厚度 综合机械化采煤 落煤 急倾斜 下顺槽 页岩互层 水砂 夹石 砂质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