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与GSM-R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宁滨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35,39,共4页
目前,中国铁路既有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无线列车调度电话、站场无线通信、集群移动通信等系统。这些通信系统已不适应中国铁路信息化、调度指挥和安全生产,以及青藏铁路、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等技术的发展需要。在分析中国铁路运输特点的基... 目前,中国铁路既有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无线列车调度电话、站场无线通信、集群移动通信等系统。这些通信系统已不适应中国铁路信息化、调度指挥和安全生产,以及青藏铁路、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等技术的发展需要。在分析中国铁路运输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模型和业务模型,及二次开发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铁路运输 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 GSM-R 网络模型 业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网络综合治理的运作机理及其实现路径
2
作者 谢玉进 李晓婷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126,共8页
数字化赋能网络综合治理是应对网络空间新挑战新机遇的重大举措,呈现出清晰的生成逻辑,即网络空间复杂催生治理新手段,数字技术革新提供治理新动能,国家政策支持引领治理新方向。从运作机理看,数字技术以“数据驱动”赋能网络综合治理... 数字化赋能网络综合治理是应对网络空间新挑战新机遇的重大举措,呈现出清晰的生成逻辑,即网络空间复杂催生治理新手段,数字技术革新提供治理新动能,国家政策支持引领治理新方向。从运作机理看,数字技术以“数据驱动”赋能网络综合治理的精准化、以“算法辅助”赋能网络综合治理的高效化、以“信息共享”赋能网络综合治理的协同化、以“智能融合”赋能网络综合治理的科学化。从实现路径看,要强化数字理念,明晰网络综合治理的发展理路;融合数字技术,释放网络综合治理的创新活力;培育数字素养,筑牢网络综合治理的智慧基石;规范数字运用,确保网络综合治理的实际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网络综合治理 网络空间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钟章队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6-19,共4页
介绍满足青藏铁路线需要的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体制选择、网络结构、子系统及主要功能,并对系统的接口、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青藏铁路 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网络结构 安全性 接口 铁路通信 网络体制 无线移动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网络规划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丹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8-49,59,共3页
青藏铁路GSM-R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按照铁道部发布的《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场强覆盖以机车天线处输入端射频信号为标准,满足-92dB.m(95%的时间地点概率)。使用铁路沿线数字地图和无线网络规划工具软件,确定设计... 青藏铁路GSM-R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按照铁道部发布的《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场强覆盖以机车天线处输入端射频信号为标准,满足-92dB.m(95%的时间地点概率)。使用铁路沿线数字地图和无线网络规划工具软件,确定设计余量(DMF)和基站重叠区以及沿线区间GSM-R的基站设置地点。对铁路沿线隧道、路堑等弱场强区,采用光纤直放站加漏泄同轴电缆方式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GSM—R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网络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数字孪生移动通信网络环境生成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梁广明 杨鲲 +1 位作者 刘强 陈建军 《中兴通讯技术》 2023年第3期15-20,共6页
未来6G时代将进入虚拟化的数字孪生世界,实现“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的愿景。移动通信网络的数字孪生需要建立物理通信网络与孪生通信网络之间的高精度映射,保证孪生虚拟数据与实际物理数据保持高度匹配。针对上述数字孪生环境生成的问题... 未来6G时代将进入虚拟化的数字孪生世界,实现“万物智联,数字孪生”的愿景。移动通信网络的数字孪生需要建立物理通信网络与孪生通信网络之间的高精度映射,保证孪生虚拟数据与实际物理数据保持高度匹配。针对上述数字孪生环境生成的问题,采用了数据驱动的长短期记忆网络的方法,对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无线信道、基站业务流和用户移动轨迹进行时序预测与生成,从而构建出高精度数字孪生环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精准生成未来时序数据,与物理通信网络真实数据保持高度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网络 数字孪生 长短期记忆网络 时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安全数字移动通信标准网络监听平台的设计与数字处理器实现 被引量:3
6
作者 邱烈义 田增山 涂正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0-204,209,共6页
根据GSM网络的架构以及空中接口信号的特点,参考当前的科研成果设计了一种利用空中接口直接静默监听的方案,分析了该方案的实现原理、硬件平台模块组成、接口设计、以及基带算法流程。最后通过DSP硬件平台仿真该算法流程,并根据算法解... 根据GSM网络的架构以及空中接口信号的特点,参考当前的科研成果设计了一种利用空中接口直接静默监听的方案,分析了该方案的实现原理、硬件平台模块组成、接口设计、以及基带算法流程。最后通过DSP硬件平台仿真该算法流程,并根据算法解析的部分消息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该平台能实现语音以及短消息的监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数字移动通信标准(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GSM)网络 监听 硬件平台 接口设计 数字处理器(bigithal signal PROCESSOR DSP)基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亿阳信通网络综合资源系统获得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领导高度认可
7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36-136,共1页
日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简称中国移动)网络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亿阳信通承建的广东网络综合资源管理系统受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领导的高度认可及一致好评。
关键词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网络综合 资源系统 导高 资源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通信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
8
作者 杨枨 朱晓芸 俞瑞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7-29,共3页
根据邮电部的有关技术规范要求以及移动通信服务的特点,设计了面向省级移动通信系统的计算机综占管理网络(移动通信业务综合管理系统),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网络结构、数据流程和功能组成。
关键词 移动通信 综合管理系统 设计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在中国铁路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马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6,共6页
分析中国铁路既有无线通信的现状及建立新型无线通信系统的必要性,在介绍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GSM-R系统的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对中国铁路GSM-R网络规划:GSM-R核心网络、GSM-R无线网络、GSM-R智能网、GPRS网... 分析中国铁路既有无线通信的现状及建立新型无线通信系统的必要性,在介绍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论述了GSM-R系统的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对中国铁路GSM-R网络规划:GSM-R核心网络、GSM-R无线网络、GSM-R智能网、GPRS网、支撑网、终端配置和GSM-R网络编号,以及中国铁路的GSM-R标准制定情况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铁路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 网络 规划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元任 陈梦根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17,共22页
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促进数字要素流通和资源互补,能有效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设计了数字经济五维综合评价体系,测算2010—2022年中国31个省级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促进数字要素流通和资源互补,能有效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设计了数字经济五维综合评价体系,测算2010—2022年中国31个省级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总体呈持续增长态势,西部地区发展速度相对更快。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关联网络中各省份联系紧密,数字资源和要素互通可达,表现出显著的地理集聚性、空间通达性和分布非均衡性,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扮演数字经济发展“引擎”、数字经济发展“受益”和数字资源“输出”的角色。分维度和分时段来看,地区数字经济格局呈现不同的动态演进特征,空间关联网络不断重构,稳定性和复杂度不断提升,各地区联系渐趋紧密,数字要素流动渐趋通达,网络地位渐趋平等化,网络集群效应日益减弱,数字经济呈现多极化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分析表明,地理距离较远、经济增长差异较大、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差距较大均会减弱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效应,但不同时段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空间联系的关键因素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体系 空间关联网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与BP神经网络的含水印矢量地图保真度评价方法
11
作者 田慧敏 奚旭 +1 位作者 康苏蒙 杜景龙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7,共8页
数字水印是矢量地图安全防护的前沿技术,但水印嵌入会影响地图质量。现有研究通常依赖视觉观测和误差分析判断含水印矢量地图的保真度或水印不可见性,忽略矢量地图本质特征,导致评价结果不精准。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与层次分... 数字水印是矢量地图安全防护的前沿技术,但水印嵌入会影响地图质量。现有研究通常依赖视觉观测和误差分析判断含水印矢量地图的保真度或水印不可见性,忽略矢量地图本质特征,导致评价结果不精准。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与层次分析法的含水印矢量地图保真度评价方法,根据指标的不确定性和重要性构建含水印矢量地图保真度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考虑拓扑质量、几何特征和坐标误差等关键要素,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和BP神经网络的主客观权重优化,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该方法得出的含水印矢量地图保真度评价结果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数据实际情况,较传统误差分析方法更科学合理;该方法可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根据不同数据集的特点调整水印算法的参数,为平衡水印算法的综合性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矢量地图 保真度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真的地铁货运网络布局优化方法研究
12
作者 胡文虎 殷玮川 胡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9,共10页
针对地铁和市郊铁路线路的空闲运力城市货运服务问题,提出一种地铁货运网络布局数学优化模型(Metro Freight Network Layout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Model,MFNLMOM),基于地铁、市郊铁路和公路三网融合,优化城市地铁货运配送网络系统... 针对地铁和市郊铁路线路的空闲运力城市货运服务问题,提出一种地铁货运网络布局数学优化模型(Metro Freight Network Layout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Model,MFNLMOM),基于地铁、市郊铁路和公路三网融合,优化城市地铁货运配送网络系统.首先,综合考虑运输成本、节点改扩建成本、投资成本、换乘次数和碳排放成本等多个参数,以最小化货运成本和货物运输时间为目标,构建地铁货运网络布局多目标数学优化模型;其次,设计客流、货流和地铁运行逻辑模块,通过Anylogic软件仿真,获取货运网络换乘弧段数据;最后,以北京市地铁、市郊铁路线路为例,调用Gurobi数学优化求解器对货运网络进行流量分配,并对碳排放成本、换乘成本和运输成本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公路运输方案,利用地铁货运网络运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其总成本减少55.08%,运输时间降低44.24%;与全站点换乘模式相比,采用MFNLMOM部分站点换乘模式进行求解的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运输 网络布局 Gurobi数字优化求解器 Anylogic仿真 地铁货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省级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3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I0005-I0006,共2页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移动通信技术实验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14年,2015年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示范中心。目前有移动通信、光通信、基础网络、数字通信、射频通信实验室,涵盖4G-LTE移动多媒体网络、融合通信、G...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移动通信技术实验示范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14年,2015年被广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示范中心。目前有移动通信、光通信、基础网络、数字通信、射频通信实验室,涵盖4G-LTE移动多媒体网络、融合通信、GPON光接入、PTN分组传输等系统及LTE网优、数据网络实验、射频通信实验平台。共投入800多万元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中心场地面积800多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技术 广东工业大学 省级 移动多媒体网络 射频通信 工程学院 基础网络 数字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信息数字化综合传输方案 被引量:32
14
作者 罗毅 涂光瑜 +2 位作者 张锦辉 申自力 詹新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2-44,55,共4页
阐述了采用 IP技术实现变电站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远程诊断维护、故障录波等信息综合数字化传输的原则、技术条件和实现方法。指出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如何分配各类信息的传输带宽和如何控制信息的传输流量 ,给出了一种... 阐述了采用 IP技术实现变电站的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远程诊断维护、故障录波等信息综合数字化传输的原则、技术条件和实现方法。指出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如何分配各类信息的传输带宽和如何控制信息的传输流量 ,给出了一种优先保证实时性强的信息传输带宽的带宽分配方法和一种通过控制发送方各类信息的传输速率来控制传输流量的方法。在通信软件的编制方法上 ,提出了通信软接口的概念。将通信软件分为 2个层次 :IP传送层和协议编解码层 ,有利于传输协议的标准化。所提出的方法经 E1信道测试可以满足各类数据实时性的要求 ,其结论同样适合于基于 IP技术的宽带数据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信息综合传输 数字 电力系统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综合业务数字网设计 被引量:12
15
作者 丁恩杰 张申 武增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6-10,共5页
煤矿井下传输的信息有监测、监控数据、数字化语音及数字化视频信号功能,根据煤矿井下对信息综合传输的要求和煤矿井下巷道布置的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适合煤矿井下使用的环形网络结构———光纤混合接入网(FHAN)。FHAN中的节点称作智... 煤矿井下传输的信息有监测、监控数据、数字化语音及数字化视频信号功能,根据煤矿井下对信息综合传输的要求和煤矿井下巷道布置的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适合煤矿井下使用的环形网络结构———光纤混合接入网(FHAN)。FHAN中的节点称作智能接入路由器(IAR),井下各种不同信息均通过IAR接入到主干网络进行传输。对FHAN中的简化路由算法,网络传输协议,关键节点IAR的DSP实现进行了介绍。现场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光纤混合接入网适合煤矿井下信息综合传输的要求,网络协议设计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井下综合业务数字 ISDN 光纤混合接入网 网络结构 环形网 路由算法 FHAN网络传输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的综合利用与教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永泰 周荣茂 +2 位作者 徐惠容 张桂香 周海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4年第6期72-73,92,共3页
历时四年建成了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训练基地,自行编写并出版了配套的系列教材。初步实现了我校工程训练与现代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预期目标。同时,为机械类本科生、硕士生营造了一个先进的、具有工程实际水平... 历时四年建成了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训练基地,自行编写并出版了配套的系列教材。初步实现了我校工程训练与现代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预期目标。同时,为机械类本科生、硕士生营造了一个先进的、具有工程实际水平的CAD/CAM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科研的环境与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 综合利用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移动卫星综合信息网构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涛 张军 柳重堪 《电讯技术》 2006年第1期35-39,共5页
移动卫星综合信息网与现有的移动卫星通信网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提出一种可反映移动卫星综合信息网特点的天基信息综合系统(SI3),给出SI3的网络模型,分析了这种分层网络模型的优缺点,并给出一个具体的参考星座组网例子,最后分析了SI3... 移动卫星综合信息网与现有的移动卫星通信网有着很大的区别。本文提出一种可反映移动卫星综合信息网特点的天基信息综合系统(SI3),给出SI3的网络模型,分析了这种分层网络模型的优缺点,并给出一个具体的参考星座组网例子,最后分析了SI3建设中面临的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移动通信 网络模型 天基信息综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工程中信息综合平台建设及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四友 祝晓东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54-156,共3页
重点讨论了以"3S"技术为支撑,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建立农业综合信息平台,进行农业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以及标准化与数字化处理,实现农业信息共享和交换的网络化以及农业预测和决策的智能化,为实现数字农业系统... 重点讨论了以"3S"技术为支撑,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建立农业综合信息平台,进行农业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以及标准化与数字化处理,实现农业信息共享和交换的网络化以及农业预测和决策的智能化,为实现数字农业系统工程的实施提供基础框架。同时,列举了农业综合数字信息平台在数字农业工程中农业气候和精密播种等具体应用案例;最后,展望了农业综合信息平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网络技术 通讯技术 数字农业 综合信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交换结构的多DSP综合处理平台
19
作者 黄飞 王刚 乔纯捷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69-73,共5页
研制多DSP综合处理平台是解决大数据量实时处理的关键。结合综合处理平台的特性和要求,研制了一套基于网络交换结构的多DSP综合处理平台,并针对多DSP系统的调试与开发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借鉴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思想,开放性地实现实时性... 研制多DSP综合处理平台是解决大数据量实时处理的关键。结合综合处理平台的特性和要求,研制了一套基于网络交换结构的多DSP综合处理平台,并针对多DSP系统的调试与开发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借鉴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思想,开放性地实现实时性强、可重构、可扩展、高数据吞吐量和网络连接的大规模DSP并行处理系统,打破了单处理器性能提升空间的限制,增强了系统的兼容性和在线升级能力,同时也拓展了DSP应用领域的网络接口能力,实现了DSP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完美结合,推动了网络化测控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 综合处理平台 并行处理 计算机网络 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胜任力与旅游消费不平等:概念解析与研究视角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勇 黄鑫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共3页
随着数字化不断加速、数字社会的到来,公民数字胜任力不仅是国家综合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指标,也是加强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2021年10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以下简称《... 随着数字化不断加速、数字社会的到来,公民数字胜任力不仅是国家综合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指标,也是加强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2021年10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对提升全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做出部署,着力促进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与之同时,数字化对旅游者消费行为和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学习 信息化委员会 综合竞争力 胜任力 网络安全 消费不平等 概念解析 适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