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构建地震灾后心理救助综合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8
1
作者 陈丽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7,共3页
灾后重建不仅是物质家园的恢复和重建,更是受灾群众精神家园的救助和重建。然而心理救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问题,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目前还存在缺乏心理救助工作预案、缺乏统一的组织和有序的协调及救助机构和人员庞杂等问题。针对这些... 灾后重建不仅是物质家园的恢复和重建,更是受灾群众精神家园的救助和重建。然而心理救助是一个长期的复杂问题,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目前还存在缺乏心理救助工作预案、缺乏统一的组织和有序的协调及救助机构和人员庞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总结了国外灾后心理救助的有效经验,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灾后心理救助体系的四个建议,即建立政府宏观统筹的有效机制,加强灾后心理救助理论研究,建立一支多层次的专门心理救助团队,建立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专业人员培训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心理危机干预 创伤后综合 心理救助综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医疗救助的筹资需求测算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仲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40-42,共3页
文章利用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和民政统计数据对我国农村医疗救助的筹资需求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在中长期内,实现农村医疗救助由目前的"大病救助"模式向"综合救助"模式转型,在财政筹资能力上是完全可行的。
关键词 农村医疗救助 筹资需求 筹资能力 “大病救助”模式 综合救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社会救助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彦军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5-98,共4页
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在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方面起步早,实践经验丰富。这些实践经验启示我们:应始终树立公平正义理念,确保救助对象应"保"尽"保";不断完善社会救助法律体系,使社会救助工作得到切实保障;建立科学的救助... 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在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方面起步早,实践经验丰富。这些实践经验启示我们:应始终树立公平正义理念,确保救助对象应"保"尽"保";不断完善社会救助法律体系,使社会救助工作得到切实保障;建立科学的救助标准和综合型救助制度,确保救助对象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完善配套的扶助政策,提高救助者的自我救助能力和救助效率;建立多渠道的救助经费筹集机制和科学的管理分担机制;强调综合协作,健全社会救助工作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助 公平正义 综合救助制度 救助经费筹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质量社会救助制度筑牢共同富裕底板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浩淼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5-122,共8页
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已经开启了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在这一过程中,要通过高质量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来拓展救助范围,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最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发展,使社会救助成为有效应对相对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工... 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已经开启了迈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在这一过程中,要通过高质量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来拓展救助范围,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最基本生活并促进其发展,使社会救助成为有效应对相对贫困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工具和基础制度安排。目前,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发展完善并取得了重要成效,但还存在质量不高、可持续性不强的问题。为此,需要明确高质量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应秉持的理念、原则和框架设计,分别面向2035年和2050年设定目标,在完善立法规范、健全综合型救助制度、优化监管与经办机制和推进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重点着力,最终全面建成高质量社会救助制度,发挥兜底保障和促进发展的双重功能,筑牢共同富裕的底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助制度 共同富裕 低收入群体 综合型社会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天候巡航救助高速船电气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苏丽 《船海工程》 2011年第1期12-15,共4页
介绍"长江海事局40 m级巡航救助船"电力系统、救助综合信息系统、光电跟踪监控系统、通导设备、搜索取证照明设备等主要电气系统的设计思路,总结全天候巡航救助高速船电气系统的设计思想及特点。
关键词 全天候 巡航救助 高速船 救助综合信息系统 电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遏制医院“见危不救”的若干探讨
6
作者 李艳霞 刘立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年第4期26-27,共2页
近年来,医生、医院见危不救现象屡屡发生,遏制这一现象仅靠道德的谴责和约束已经不够,从医院"见危不救"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古今中外的相关立法可以看出将其犯罪化是相对直接而有效的途径。但是这一现象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 近年来,医生、医院见危不救现象屡屡发生,遏制这一现象仅靠道德的谴责和约束已经不够,从医院"见危不救"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古今中外的相关立法可以看出将其犯罪化是相对直接而有效的途径。但是这一现象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其他社会矛盾转化而来,故而全面、深入解决这一问题尚待社会医疗综合救助体系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危不救 道德 犯罪化 社会医疗综合救助体系 医学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费改革以后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运作及其问题——以江西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黄金花 吴军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14-121,共8页
农村五保供养是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西省为例,在税费改革以后,农村五保供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也面临着如政府预算投入相对不足、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为此,宜将五保供养资金融资集中到县级以上政... 农村五保供养是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西省为例,在税费改革以后,农村五保供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也面临着如政府预算投入相对不足、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为此,宜将五保供养资金融资集中到县级以上政府,建立多渠道的资金筹集机制,理顺政府与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将五保供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鼓励企业或社会力量经营敬老院,制定合理的五保供养层级标准,促进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五保供养 生存救助 综合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