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人机/无人机协同空地攻击效能评估的综合指数模型 被引量:17
1
作者 董彦非 张旺 崔巍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62,共5页
研究了未来有人机/无人机协同空地攻击的典型作战模式,然后根据混合编队的作战过程和特点,提出了一种建立有人机/无人机协同空地攻击效能评估的综合指数模型;同时确定了综合指数模型中各分系统和分项能力的评估模型。最后以6种有人机和... 研究了未来有人机/无人机协同空地攻击的典型作战模式,然后根据混合编队的作战过程和特点,提出了一种建立有人机/无人机协同空地攻击效能评估的综合指数模型;同时确定了综合指数模型中各分系统和分项能力的评估模型。最后以6种有人机和6种无人机的协同空地攻击效能评估为例计算并检验了模型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人机/无人机协同 综合指数模型 效能评估 效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攻击机反舰作战能力评估的综合指数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礼沅 董彦非 +1 位作者 江洋溢 张恒喜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1-773,共3页
针对攻击机反舰作战能力评估中评估指标的选取和分析以及计算模型的构建等关键问题,对攻击机反舰作战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考虑突防能力、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反舰武器能力、最大作战半径和导航能力的评估指标... 针对攻击机反舰作战能力评估中评估指标的选取和分析以及计算模型的构建等关键问题,对攻击机反舰作战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层次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考虑突防能力、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反舰武器能力、最大作战半径和导航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在分析了指标参数间聚合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反舰作战理论和实际给出了各指标的综合指数计算模型,最后以6种机型反舰作战能力评估为例计算并检验了模型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战能力评估 综合指数模型 攻击机 反舰作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指数模型的黄土高原自然区划研究
3
作者 李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6期13028-13031,共4页
基于1971~2000年气象数据、TM影像和DEM,结合因子分析、ArcGIS中的栅格计算和方差分析,获得了黄土高原的自然区划模型,对该地区进行区域划分,然后运用方差分析对划分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因子分析中剔除了年均最大风速和年均风速... 基于1971~2000年气象数据、TM影像和DEM,结合因子分析、ArcGIS中的栅格计算和方差分析,获得了黄土高原的自然区划模型,对该地区进行区域划分,然后运用方差分析对划分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因子分析中剔除了年均最大风速和年均风速2个变量,采用其他变量进行分析。黄土高原综合指数分区呈现出从东南向西北的层状分布,气象要素大小按级区顺序递增或递减,随着此方向地形起伏逐渐增大,植被覆盖程度减小,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颜色变浅、质地变得轻粗,侵蚀强度也依次增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检验3个自然区中各站点的气象要素均值是否存在差异性,得出年均最低气温的差异性最大,在3个自然区的区别中处于主导地位;方差分析的多重比较反映出两两自然区间的气象要素差异显著。说明用综合指数对黄土高原进行区域划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区划 因子分析 方差分析 综合指数模型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的综合指数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4
作者 张鉴 束龙仓 +3 位作者 张琛 李娴 季叶飞 马超群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0-32,共3页
针对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各指标对水质评价结果影响程度的不同,将熵值理论与综合指数法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熵权的综合指数模型,利用信息熵反映数据自身的效用值确定权重系数,实现权重随指标影响程度的动态变化,以实例分析并与综合指数法、模... 针对地下水水质评价中各指标对水质评价结果影响程度的不同,将熵值理论与综合指数法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熵权的综合指数模型,利用信息熵反映数据自身的效用值确定权重系数,实现权重随指标影响程度的动态变化,以实例分析并与综合指数法、模糊数学法做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客观、可靠,可适用于水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 综合指数 地下水水质评价 Quality Evaluation Based 影响程度 综合指数模型 模糊数学法 指标对 实例分析 权重系数 评价结果 模型评价 动态变化 信息熵 效用值 数据 熵值 理论 客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低钾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5
作者 刘绍辉 吴曦 +3 位作者 盛文乾君 吴智鑫 魏思源 雷俊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39-1043,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低钾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且基于logistic回归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佛山市中医院诊治的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190例,根据有无并发低钾血症分为低钾血症组(血钾<3.5 mmol/L...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低钾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并且基于logistic回归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5月佛山市中医院诊治的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190例,根据有无并发低钾血症分为低钾血症组(血钾<3.5 mmol/L)51例和正常组(血钾3.5~5.5 mmol/L)139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构建综合指数模型;ROC曲线分析综合指数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低钾血症危险因素的诊断价值。结果 低钾血症组女性、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入院时尿素、入院时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呋塞米剂量>20 mg/d比例高于正常组(P<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尿素、入院时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呋塞米剂量>20 mg/d为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入院时NIHSS评分、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呋塞米剂量>20 mg/d为老年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低钾血症的危险因素(OR=6.393,95%CI:2.138~19.112,P=0.001;OR=3.123,95%CI:2.161~4.513,P=0.000;OR=3.327,95%CI:1.137~9.736,P=0.028;OR=3.111,95%CI:1.083~8.933,P=0.035)。ROC曲线分析显示,女性、入院时NIHSS评分、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呋塞米剂量>20 mg/d及综合指数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低钾血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1、0.897、0.601、0.613、0.857,敏感性分别为52.90%、76.50%、49.00%、54.90%、72.50%,特异性分别为71.20%、88.50%、71.20%、67.60%、87.80%。结论 女性、入院时NIHSS评分、肾小球滤过率≤60 ml/min、呋塞米剂量>20 mg/d可能会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低钾血症产生影响,并依据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综合指数模型对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并发低钾血症具有较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低钾血症 危险因素 综合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稻的食味品质和综合品质评价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6
作者 朱玫 熊宁 +4 位作者 刘欢 吴量 孟欢 刘利 吴莉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97-103,共7页
对750份籼稻样品的外观、加工、理化、蒸煮和食味品质进行了测试,并对各项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对食味计评分进行修正的米饭食味评价模型Y=-0.187 60X_1-1.322 7X_2+0.122 52X_3+7.545 8X_4-0.001 558 4X_... 对750份籼稻样品的外观、加工、理化、蒸煮和食味品质进行了测试,并对各项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对食味计评分进行修正的米饭食味评价模型Y=-0.187 60X_1-1.322 7X_2+0.122 52X_3+7.545 8X_4-0.001 558 4X_5+81.585(式中:Y为感官评分;X_1为直链淀粉含量;X_2为蛋白质含量;X_3为食味计评分;X_4为回生值;X_5为黏度平均值)。综合考虑食味品质、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米饭用籼稻的综合指数模型Y=0.167 21X_1+0.027 819X_2+0.073 22X_3-0.006 76X_4-20.271 4(式中:Y为综合指数;X_1为出糙率;X_2为整精米率;X_3为感官评分;X_4为垩白度),并用层次分析粗粒化综合评价模型对该综合指数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这两个模型可以更科学、合理地评价米饭用籼稻的食味品质和综合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饭用籼稻 食味评价模型 综合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佳特征影像组合综合选择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沈润平 王人潮 赵小敏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21,共4页
最佳特征影像组合的选择是决定遥感影像信息提取与影像分类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在分析多种定量选择方法的基础上 ,对不同方法的相关性及其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提出了综合选择指数法 ,经试验初步认为综合选择指数能较好地... 最佳特征影像组合的选择是决定遥感影像信息提取与影像分类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在分析多种定量选择方法的基础上 ,对不同方法的相关性及其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提出了综合选择指数法 ,经试验初步认为综合选择指数能较好地进行最佳特征影像组合的选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特征影像组合 综合选择指数模型 影像分类 遥感 影像信息提取 综合选择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京津冀地区WEF系统综合评价研究
8
作者 王晶 吴春莉 郑涛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7,59,共9页
为综合评价京津冀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5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数模型测度京津冀地区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为综合评价京津冀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5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变异系数综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利用线性加权法构建综合评价指数模型测度京津冀地区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并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探究影响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子与维度。结果表明:2011—2021年京津冀地区WEF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呈现上升趋势,空间尺度上3个省市的均值排序为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京津冀地区WEF系统各维度指数表现出不同的时空特征,其中共享维度表现出下降趋势,创新维度的空间差异性最显著;粮食产量、生活耗能占比、万元GDP耗能量、生活用水量占比、第三产业耗能占比等指标是影响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子,协调与共享是影响WEF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维度,本研究可为区域资源高水平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F系统 高质量发展 综合评价指数模型 灰色关联度模型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35年共同富裕阶段目标实现指数监测研究 被引量:46
9
作者 吕光明 陈欣悦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0,共18页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的总体奋斗目标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具体实现建议。在此背景下,监测2035年共同富裕实质性进展阶段目标的实现过...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的总体奋斗目标和“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具体实现建议。在此背景下,监测2035年共同富裕实质性进展阶段目标的实现过程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现有研究达成的富裕水平和共享程度两个维度共识的基础上,分别从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统计司、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五大国际组织的国家发展分类变化和中国收入分配近期变动特征的剖析出发,分别探讨两大维度监测的重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UNDP的经不平等调整的人类发展指数(IHDI)做法,尝试给出2035年阶段目标实现的综合指数模型框架,并进行相关的收入富裕水平实现指数、其他富裕水平匹配指数、收入共享程度指数和公共服务共享程度指数设计。初步的测算分析结果表明,该综合指数模型基本能够满足2035年阶段目标实现的政策监测需求,但仍有一定的扩充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等发达国家 共享程度 综合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晋南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10
作者 王洪荣 张鑫鑫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25-128,共4页
文章旨在评价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晋南地区的适应性。试验选取6个主栽品种(中苜1号、中苜5号、甘农2号、WL168、CA1和多叶1号)在晋南地区开展田间试验,结合越冬率、总产量、粗蛋白含量、相对饲用价值、景观评分构建多指标体系,并运用综... 文章旨在评价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晋南地区的适应性。试验选取6个主栽品种(中苜1号、中苜5号、甘农2号、WL168、CA1和多叶1号)在晋南地区开展田间试验,结合越冬率、总产量、粗蛋白含量、相对饲用价值、景观评分构建多指标体系,并运用综合指数模型进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1)中苜5号、甘农2号、多叶1号越冬率最高,且显著高于中苜1号、WL168、CA1(P<0.05)。WL168第一茬产量、第二茬产量、总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中苜1号、CA1、多叶1号(P<0.05)。(2)多叶1号粗蛋白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WL168(P<0.05)。(3)多叶1号春季得分、夏季得分、秋季得分及三季均分最高,且显著高于中苜1号(P<0.05)。(4)6个紫花苜蓿品种综合得分为多叶1号>WL168>甘农2号>中苜5号>中苜1号>CA1。综上所述,在晋南地区的适应性评价中,多叶1号的粗蛋白含量、相对饲用价值和景观评分指标占优,适应性最强,综合利用价值最高。WL168在总产量和景观评分中表现突出,可适用于高产型绿化带建设。甘农2号越冬率最高,且各项指标均衡,可在种养结合和生态农业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晋南地区 适应性评价 综合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评价模型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21
11
作者 周迎雪 李贻学 +1 位作者 孙仪阳 姜怀龙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07-210,共4页
为寻求最适宜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研究在经过相同数据处理方法及熵权赋权下,运用物元模型、TOPSIS模型和综合指数模型对2013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七市的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评价。三种评价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总体排名一致,土地生... 为寻求最适宜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研究在经过相同数据处理方法及熵权赋权下,运用物元模型、TOPSIS模型和综合指数模型对2013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七市的土地生态安全水平进行评价。三种评价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总体排名一致,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由高到低均为威海、东营、青岛、烟台、滨州、日照和潍坊,三种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同评价模型下各城市评价等级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比发现最适宜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为物元模型;物元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水资源量、单位耕地农药施用量及化肥施用量、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和农业机械化程度是制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地生态安全水平的主要因素。物元模型为最适宜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研究结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安全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为生态安全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 物元模型 改进的TOPSIS 综合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39
12
作者 孙才志 迟克续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5-118,共4页
水资源安全问题是水科学与系统科学交叉研究的热点。以大连市为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与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在满足主客观条件下的综合权重;采用率定方程确定各指标的安全度;应用指数合成法对大连市水资源的安全状况进... 水资源安全问题是水科学与系统科学交叉研究的热点。以大连市为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与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在满足主客观条件下的综合权重;采用率定方程确定各指标的安全度;应用指数合成法对大连市水资源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近几年大连市水资源总体上处于不安全状态且不安全状况主要发生在农村。为保证社会、经济、环境各方面协调发展,必须重点解决农村地区的用水问题。本文同时也就解决水资源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安全 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大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R模型的阿尔泰山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量:12
13
作者 周泉 叶茂 赵凡凡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37-148,共12页
【目的】在了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2019年在阿尔泰山林区选取了185个样地,记录样地信息及其中乔木的情况,对阿尔泰山林地进行健康评价.【方法】将阿尔泰山林地分为阿勒泰林地、布尔津林地、福海林地、富蕴林地、哈巴河林地、两河源林地... 【目的】在了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2019年在阿尔泰山林区选取了185个样地,记录样地信息及其中乔木的情况,对阿尔泰山林地进行健康评价.【方法】将阿尔泰山林地分为阿勒泰林地、布尔津林地、福海林地、富蕴林地、哈巴河林地、两河源林地和青河林地7个部分.运用VOR综合指数模型从不同角度对阿尔泰山林地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指数多重比较分析了不同林地的健康状况的差异性.【结果】样地综合平均值为0.78,属于健康级别;所有样点中不健康和亚健康样地占38.4%,健康和优质健康样地占61.6%,阿尔泰山林地总体质量有待提高;在7个林场中,哈巴河林区林地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状态;阿勒泰、布尔津和青河林地生态系统存在由健康状态向非健康状态转化的危险;阿尔泰山不同林区生态系统健康以及各项指标随海拔变化不明显.【结论】对7个林区林地生态系统健康等级排序依次为:两河源林区、阿勒泰林区、富蕴林区、福海林区、布尔津林区、青河林区、哈巴河林区;阿尔泰山林场整体属于健康等级,但各个林区有很大差异;根据评价结果应对哈巴河林区进行林地修复,对阿勒泰、布尔津和青河林地进行重点关注;海拔对阿尔泰山不同林区生态系统健康以及各项指标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VOR综合指数模型 阿尔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基本农田分布格局——以文县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秋霞 施冬 武江民 《绿色科技》 2021年第8期207-208,共2页
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对基本农田的划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文县耕地质量数据库中的13331个矢量图斑为研究对象,从耕地自然因素、人文因素、耕地空间形态和耕地生态因素4个方面选取11个指标,构建了耕地综合质量指标体系,并利用综... 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对基本农田的划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文县耕地质量数据库中的13331个矢量图斑为研究对象,从耕地自然因素、人文因素、耕地空间形态和耕地生态因素4个方面选取11个指标,构建了耕地综合质量指标体系,并利用综合指数模型法计算得到了耕地质量综合指数分值在[60.68,97.18]之间,全县平均耕地质量指数为77.86,基于此,采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Jenks)将文县耕地划分为4种类型,即I级耕地、Ⅱ级耕地、Ⅲ级耕地和Ⅳ级耕地。通过分析各类耕地的综合质量特征,总结整理得到了文县基本农田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综合评价 综合指数模型 基本农田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煤矿区采动地裂缝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宋世杰 彭芮思 +2 位作者 左靖 刘露 陈宝灯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8-393,共16页
采动地裂缝作为黄河流域中游陕北煤矿区最突出且典型的采动损害问题,引发的水土流失效应已经不容忽视。为了研究采动地裂缝发育对周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以陕北煤矿区内宽度分别为0~10,10~20,20~30 cm的采动地裂缝为研究对象,采集周边水... 采动地裂缝作为黄河流域中游陕北煤矿区最突出且典型的采动损害问题,引发的水土流失效应已经不容忽视。为了研究采动地裂缝发育对周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以陕北煤矿区内宽度分别为0~10,10~20,20~30 cm的采动地裂缝为研究对象,采集周边水平距离80 cm以内,垂直深度40 cm以浅的土壤,测定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微团聚体、无机黏粒、有机黏粒、物理性质类等14个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用于量化表征土壤抗蚀性的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甄选出陕北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抗蚀性的重要量化指标,构建了陕北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模型。结果表明:①综合层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甄选确定>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0.001 mm细黏粒含量、土壤团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5个指标作为量化表征陕北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抗蚀性的重要指标;②采动地裂缝会降低周围土壤的5个土壤抗蚀性重要指标,其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变化最为明显;③根据土壤抗蚀性重要指标,基于因子分析原理构建了陕北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模型;④采动地裂缝会降低周围土壤的抗侵蚀综合能力,且该效应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大和水平距离的减小而增强,当距采动地裂缝的水平距离超过170 cm时,采动地裂缝对周围土壤抗侵蚀综合能力的负效应基本消失,其可作为陕北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侵蚀防控的关键区域。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中游陕北矿区水土流失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地裂缝 土壤抗蚀性 水土流失 综合指数模型 陕北煤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冻融侵蚀强度分级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景萍 张学霞 +1 位作者 古丽米热·甫拉提 王紫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176,共9页
黑龙江省肩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近年来因冻融侵蚀影响,自然环境和黑土资源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定量揭示黑龙江省冻融侵蚀强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选取10个冻融侵蚀强度评价指标,并确定其权重。通过... 黑龙江省肩负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近年来因冻融侵蚀影响,自然环境和黑土资源受到严重威胁。为了定量揭示黑龙江省冻融侵蚀强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该研究选取10个冻融侵蚀强度评价指标,并确定其权重。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得到冻融侵蚀下限,将权重和赋值结果代入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利用自然断点法对冻融侵蚀强度进行分级。研究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冻融侵蚀总面积为1.917×10~5 km^(2),占全省面积的40.53%,其中强烈和极强烈侵蚀分别占冻融侵蚀总面积的20.66%和10.54%。2)黑龙江省中度冻融侵蚀以上的区域呈现三区一带的特征。三区分别为大兴安岭地区、小兴安岭地区和张广才岭地区;一带为西北—东南走向的“三岭一平原”廊道。3)黑龙江省冻融侵蚀强度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和集聚性特征,强度相近的冻融侵蚀区在空间上积聚,高强度和低强度的冻融侵蚀区在空间上分异,产生了多个高强度和低强度的冻融侵蚀区。4)植被覆盖度的增加可以降低冻融侵蚀强度,在植被覆盖度小于20%的地方,冻融侵蚀尤为剧烈;冻融侵蚀主要发生在土壤含水量为0.2~0.3 m^(3)/m^(3)的区域,而极少发生在土壤水分含量小于0.2 m^(3)/m^(3)的区域。研究结果通过对比验证显示出较高的可靠性,可为该地区冻融侵蚀的防护和管理提供依据,并为类似区域提供借鉴方法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冻融 侵蚀 层次分析法 优序图法 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被引量:46
17
作者 刘增超 何连生 +3 位作者 董军 孟睿 宋博宇 席北斗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33-839,共7页
对简易垃圾填埋场污染地下水的风险进行评价是开展地下水保护的重要手段.基于对简易垃圾填埋场污染地下水的系统结构分析,构建了包括填埋场危险性、评价对象暴露性、包气带抗污性、含水层脆弱性以及地下水危害性等影响因素的地下水污染... 对简易垃圾填埋场污染地下水的风险进行评价是开展地下水保护的重要手段.基于对简易垃圾填埋场污染地下水的系统结构分析,构建了包括填埋场危险性、评价对象暴露性、包气带抗污性、含水层脆弱性以及地下水危害性等影响因素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取值依据和取值范围(为1~10),采用层次分析(AHP)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了综合指数风险评价模型.以北天堂简易垃圾填埋场对北京市水源四厂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评价为例,对该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北天堂简易垃圾填埋场对北京市水源四厂地下水污染风险指数为7.455 6,污染风险等级较高,与有关研究结果相符,证实所建立的地下水污染的综合指数风险评价模型与指标体系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垃圾填埋场 地下水 风险评价 层次分析法 综合指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以武汉市南部为例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恒恒 张发旺 +1 位作者 郭纯青 苏春田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7-673,共7页
文章依据武汉市岩溶塌陷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选取岩溶发育程度、土层厚度、覆盖层结构、岩溶水水位波动幅度、抽水井影响、工程施工强度等6个评价因子,构建研究区岩溶塌陷危险性层次分析评价模型,对武汉市南部可溶岩分布区183个岩溶塌... 文章依据武汉市岩溶塌陷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选取岩溶发育程度、土层厚度、覆盖层结构、岩溶水水位波动幅度、抽水井影响、工程施工强度等6个评价因子,构建研究区岩溶塌陷危险性层次分析评价模型,对武汉市南部可溶岩分布区183个岩溶塌陷危险性评价单元进行岩溶塌陷危险性综合指数计算,绘制出了研究区岩溶塌陷危险性等级分区图。结果表明,高危险区有3个,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北侧青菱乡毛坦港、长征村-光霞村一带;中危险区有92个,主要为第四系中更新统黏土覆盖型岩溶区;低危险区有88个,包括部分覆盖型岩溶区以及所有埋藏型岩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层次分析 综合指数模型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穿建筑物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洁金 阳军生 +1 位作者 张永杰 张学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8-94,共7页
从灾害风险学的角度考虑,将隧道因素与地层因素构建成危险性指数F1,设施等自身因素确定承灾体的易损性指数F2。以风险分级系统为基础,通过对危险指数和易损性指数进行分析,并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其赋予适当的指数(或点数),然后通过数学方... 从灾害风险学的角度考虑,将隧道因素与地层因素构建成危险性指数F1,设施等自身因素确定承灾体的易损性指数F2。以风险分级系统为基础,通过对危险指数和易损性指数进行分析,并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其赋予适当的指数(或点数),然后通过数学方法综合起来,得到一个子系统或系统的指数(或点数),从而快速简单地估算相对风险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风险评估 综合指数模型 危险性 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熵权法的中原城市群生态环境评价 被引量:25
20
作者 张鹄志 马传明 王江思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7-92,共6页
从生态系统和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构建了由自然资源要素、环境质量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组成的城市群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层次分析-熵权法与综合指数模型相结合,依据2009年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数据,对中... 从生态系统和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构建了由自然资源要素、环境质量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组成的城市群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层次分析-熵权法与综合指数模型相结合,依据2009年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数据,对中原城市群各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乡、漯河、平顶山生态环境状况较好,济源、开封较差;对于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郑州市,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污染压力大是威胁其生态安全的三个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评价 层次分析-熵权法 综合指数模型 中原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