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构造的综合性DNA分析系统
1
作者 李思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dna测序 微型构造 综合性dna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防污闪现状与技术政策分析——规范防污闪涂料行业、全面提高RTV综合性能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原 崔江流 +9 位作者 姚文军 张章奎 沈燕生 牛磊 王恒 龚延兴 王国春 巩学海 宋福如 张胜才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1,共5页
回顾中国电力系统防污闪工作的发展历史,分析防污闪现状及相关的技术政策,提出现行的﹑源自国外的防污闪技术政策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有必要发展符合国情的“一步到位”的防污闪技术政策;提出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防污闪涂料将成为电力... 回顾中国电力系统防污闪工作的发展历史,分析防污闪现状及相关的技术政策,提出现行的﹑源自国外的防污闪技术政策不完全适合中国国情,有必要发展符合国情的“一步到位”的防污闪技术政策;提出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防污闪涂料将成为电力设备特别是变电设备日益重要的防污闪产品,当务之急是应尽快规范防污闪涂料行业﹑全面提高涂料综合性能,使之由临时性﹑补救性产品———RTV升级为正式性﹑持久性产品———PRT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防污闪 技术政策分析 RTV 综合性 输电线路 绝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多服务器提高小型OLAP系统综合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叶德谦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86-488,共3页
本文介绍了采用三个服务器并行处理方式的小型 OL AP系统 .此系统占用最小的存储空间、具有最短的处理时间和最快查询速度、除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系统中请求叶子数据聚合的查询速度慢的问题外 ,同时还满足了系统的可靠性和不间断运行数据... 本文介绍了采用三个服务器并行处理方式的小型 OL AP系统 .此系统占用最小的存储空间、具有最短的处理时间和最快查询速度、除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系统中请求叶子数据聚合的查询速度慢的问题外 ,同时还满足了系统的可靠性和不间断运行数据更新的要求 .文中详细地描述了系统的结构、原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机分析处理 数据仓库 服务器 小型OLAP系统 综合性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点火综合性能测试台的共振分析及预防措施
4
作者 郭祖培 郭京平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9-20,38,共3页
汽车点火综合性能测试台是由机械部分和电器部分组成。机械部分的主体是转台,以转台的主轴模拟汽车和摩托车发动机的工作状况,通过机械动力学、两轴段三圆盘等效系统图的分析、精心的机械设计和加工装配措施,成功地解决了高速工作条... 汽车点火综合性能测试台是由机械部分和电器部分组成。机械部分的主体是转台,以转台的主轴模拟汽车和摩托车发动机的工作状况,通过机械动力学、两轴段三圆盘等效系统图的分析、精心的机械设计和加工装配措施,成功地解决了高速工作条件下可移动式机械转台的共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点火系统 点火综合性能测试台 共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ATP6基因和D-loop区序列的密点麻蜥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分析
5
作者 蔡磊 陈玟含 +3 位作者 许猷皇 张俊哲 马钰 李铀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5期47-52,共6页
为探讨西北部分地区密点麻蜥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以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的8个采样区域的密点麻蜥线粒体ATP6基因和线粒体控制区(D-loop)序列为分子标记进行PCR扩增并送样测序,利用MEGA-X和DnaSP 6.1.2软件分析不同种群密点麻蜥A... 为探讨西北部分地区密点麻蜥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以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的8个采样区域的密点麻蜥线粒体ATP6基因和线粒体控制区(D-loop)序列为分子标记进行PCR扩增并送样测序,利用MEGA-X和DnaSP 6.1.2软件分析不同种群密点麻蜥ATP6基因和D-loop区序列以及遗传多样性,以最大邻接法(NJ)和最大似然法(ML)分别构建NJ树和ML树,探讨不同密点麻蜥种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PCR扩增ATP6基因和D-loop目的条带大小分别在400~600 bp和650~800 bp,条带清晰符合预期;序列分析表明,ATP6基因序列的A+T=55.6%,C+G=44.4%,D-loop区序列的A+T=61.7%,C+G=38.3%,碱基组成具有偏倚性。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宁夏陶乐地区密点麻蜥的ATP6基因单倍型数量(h)为8个,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33,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13 78;D-loop在该地区h为6个,Hd为0.844,π为0.007 77,该区密点麻蜥种群的遗传变异程度较高。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在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的8个采样区域的密点麻蜥种群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研究结果为密点麻蜥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点麻蜥 线粒体dna 系统发育分析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通信系统综合性能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家全 《陕西电力》 2010年第5期61-65,共5页
配电网通信系统的性能决定了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现程度,对通信系统综合性能的研究有利于发现系统建设的薄弱环节,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水平。针对配电网通信系统的特点,从技术性、可靠性、安全性和扩展性4个方面建立... 配电网通信系统的性能决定了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现程度,对通信系统综合性能的研究有利于发现系统建设的薄弱环节,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配电网自动化水平。针对配电网通信系统的特点,从技术性、可靠性、安全性和扩展性4个方面建立了通信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对2个地区配电网通信系统的评价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通信系统 综合性能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石首麋鹿粪便DNA的提取及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盛桂莲 吴恋娟 +3 位作者 高照民 白磊 侯新东 赖旭龙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8-473,共6页
利用非损伤取样方法,从湖北石首麋鹿的粪便样品中提取得到其线粒体基因组Cyt 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现有的麋鹿是遗传多样性高度特化的物种;在分歧时间上,麋鹿属较黇鹿属更晚从鹿亚科中分化独立出来,与鹿... 利用非损伤取样方法,从湖北石首麋鹿的粪便样品中提取得到其线粒体基因组Cyt 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现有的麋鹿是遗传多样性高度特化的物种;在分歧时间上,麋鹿属较黇鹿属更晚从鹿亚科中分化独立出来,与鹿属中的坡鹿有着较近的进化关系.此外,还对有关糜鹿归属的古生物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出现矛盾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通过对我国多地点不同年代地层中麋鹿化石或亚化石进行古DNA研究,可弥补现有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由于奠基者效应带来的取样误差,得到更有说服力的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系统 麋鹿 线粒体dna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发育分析在古DNA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小雷 崔银秋 +1 位作者 吕慧英 周慧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6-701,共6页
介绍了系统发育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各种构树方法的统计学基础,阐述了各种分析方法在古DNA数据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分析了系统发育分析的局限性和发展趋势,以及古DNA研究的不断发展对其所提出的问题.
关键词 系统发育分析 dna序列 分子进化 系统发育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指纹分析技术在群落级生命系统应用的可能性 被引量:14
9
作者 余育和 张文静 颜庆云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7-463,共7页
DNA指纹分析是一种关于整体遗传结构分析的强有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广泛应用于种群及个体水平层次生命系统。本文以东湖浮游生物为对象 ,用随机引物和特异引物进行扩增探讨了DNA指纹分析技术在群落级生命系统应用的可能性。实验表明 :... DNA指纹分析是一种关于整体遗传结构分析的强有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广泛应用于种群及个体水平层次生命系统。本文以东湖浮游生物为对象 ,用随机引物和特异引物进行扩增探讨了DNA指纹分析技术在群落级生命系统应用的可能性。实验表明 :取自分别处于超富营养水平、富营养水平和中营养水平的Ⅰ、Ⅱ、Ⅲ站样本的模板DNA ,无论是以随机引物M 0 1、M 0 2、M 0 3、M 18及M 19还是特异引物CW15 94 6 / 4 7、EGMS6、EGMS4、ITS1及HSP扩增均获得清晰且稳定的图谱 ;各站间浮游生物群落DNA指纹拓扑结构存在明显的表观差异 :居中营养水平的Ⅲ站谱带较多 ,而分别居富营养水平、超富营养水平的Ⅱ站和Ⅰ站较少 ;各站既有特异性谱带也有共有的谱带 ,Ⅲ站包含了Ⅱ站和Ⅰ站 33%— 10 0 %的谱带。本文还结合现有有关物种生物多样性及理化方面的资料 ,对所获得群落DNA指纹图谱的生物学意义进行尝试性的、定性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指纹分析 群落生命系统 浮游生物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计算原理及系统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董亚非 王淑栋 许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0-72,共3页
DNA计算是一种模拟生物分子DNA的结构并借助于分子生物技术进行计算的新方法,它开创了以化学反应作为计算工具的先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DNA计算的两个主要特点是计算的高度并行性和巨大的信息存储容量。该文简要介绍了DNA计算的原理... DNA计算是一种模拟生物分子DNA的结构并借助于分子生物技术进行计算的新方法,它开创了以化学反应作为计算工具的先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DNA计算的两个主要特点是计算的高度并行性和巨大的信息存储容量。该文简要介绍了DNA计算的原理及其数学计算的基本思想;对DNA计算的特点及其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了DNA计算机与图灵机的异同;最后对DNA计算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计算 dna计算机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纹东方鲀线粒体DNA16S rRNA基因克隆、测序与在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邵爱华 杜建 +1 位作者 陈葵 朱江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19,共5页
以暗纹东方鲀(Takifugu fasciatus)肝脏线粒体DNA为模板,按照红鳍东方鲀线粒体DNA序列设计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了暗纹东方鲀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1667bp)及3′端上游的tRNALeu基因(73bp)的全序列。16S rRNA碱基组... 以暗纹东方鲀(Takifugu fasciatus)肝脏线粒体DNA为模板,按照红鳍东方鲀线粒体DNA序列设计合成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了暗纹东方鲀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1667bp)及3′端上游的tRNALeu基因(73bp)的全序列。16S rRNA碱基组成分别为:胸腺嘧啶(T)22.1%,胞嘧啶(C)23.6%,腺瞟呤(A)35.2%,鸟嘌呤(G)19.0%。运用DNA分析软件对暗纹东方鲀与GenBank中鲀形目其他23种鱼类的mtDNA 16S rRNA序列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分析,分别在鲀形目和东方鲀属水平上利用多种鱼类DNA 16S rRNA序列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同目不同科间的16S rRNA序列核苷酸相似性在73.6%~87.4%之间,同属间的核苷酸相似性高达约99.0%。在属间、科级、亚目级水平上,利用较长的16S rRNA序列构建的NJ树和MP树在拓扑图总体趋势相似,各枝的支持率较高。而在东方鲀属内中选取同源性较高的16S rRNA部分序列构建分子系统树拓扑结构虽一致,但各枝的支持率不太高。因此认为,16S rRNA基因较适合于研究鲀形目鱼类中属间、不同种间以及分化较早的种间、科级、亚目级的系统发育分析。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利用线粒体基因研究分析鲀形目鱼类系统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线粒体dna 16S RRNA基因 克隆 序列测定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线粒体DNA的特异结构及应用分子系统学分析的方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其放 陈嘉昌 +3 位作者 朱世杰 申煜 刘运忠 常弘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15-319,共5页
动物线粒体是一种存在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细胞器,根据已经测序的动物线粒体DNA,它可编码13种蛋白质,2种rRNA,22种tRNA,和非编码区(D-Loop),已有报道发现了新的R-Loop结构,呈现母性遗传特点,且其平均进化速度是核基因组的10倍,尤其是D-L... 动物线粒体是一种存在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细胞器,根据已经测序的动物线粒体DNA,它可编码13种蛋白质,2种rRNA,22种tRNA,和非编码区(D-Loop),已有报道发现了新的R-Loop结构,呈现母性遗传特点,且其平均进化速度是核基因组的10倍,尤其是D-Loop区.同时在线粒体DNA控制区中发现的重复序列在种间甚至种内存在着差异可作为动物特异的分子标记。根据线粒体的结构和遗传特点,借助生物信息学手段和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对动物种间及种内群体进行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并确定分类地位,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控制区序列 序列分析 dna 分子系统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拓扑异构酶Ⅱ基因部分序列的侧耳属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晨阳 李翠新 张金霞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9-534,共6页
对侧耳属(Pleurotus)14个种的14个菌株,亚侧耳属(Hohenbuehelia)1个种和离褶伞属(Lyophyllum)1个种的DNA拓扑异构酶II(EC5.99.1.3)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分析。以灰盖鬼伞(Coprinus cinereus)、新型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neoformans)和玉米... 对侧耳属(Pleurotus)14个种的14个菌株,亚侧耳属(Hohenbuehelia)1个种和离褶伞属(Lyophyllum)1个种的DNA拓扑异构酶II(EC5.99.1.3)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分析。以灰盖鬼伞(Coprinus cinereus)、新型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neoformans)和玉米黑粉菌(Puccinia polysora)等担子菌为外群,采用最大距离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侧耳属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作为外群的3个物种独立于所有供试材料;侧耳属菌株作为一大类与供试的离褶伞属和亚侧耳属分开。侧耳属14个种又可细分成6支:可能为侧耳属起源最早的P.flabellatus、P.salmoneostramineus和P.djamor组成一组;P.tuberregium和P.pulmonarius均自成一组;P.abalonus和P.cystidiosus均产生束梗孢,聚为同组;P.eryngiivar.eryngii、P.eryngiivar.ferulae和P.nebrodensis为一组;另一组由P.ostreatus、P.columbinus、P.cornucopiae和P.citrinopileatus组成。按照侧耳属物种菌丝类型的不同,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将该属14个种进行系群划分,单、二系菌丝分属于各个不同的分支中,说明单、二系菌丝均为多系起源,与用28S rDNA序列进行系统分析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拓扑异构酶Ⅱ 侧耳属 分类 序列分析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S rDNA PCR-RFLP分析在侧耳属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4
作者 马富英 罗信昌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1-205,共5页
对侧耳属 18个种 5 2个菌株及 3个其它属的菌株的 2 8SrDNA 5’端进行PCR扩增 ,得到长度约为 1.4 6kb的片段。对该片段分别用 7种限制性内切酶AluⅠ、BamHⅠ、HaeⅢ、HhaⅠ、HinfⅠ、MspⅠ、TaqⅠ酶切 ,结果表明 ,MspⅠ酶切片段多态性最... 对侧耳属 18个种 5 2个菌株及 3个其它属的菌株的 2 8SrDNA 5’端进行PCR扩增 ,得到长度约为 1.4 6kb的片段。对该片段分别用 7种限制性内切酶AluⅠ、BamHⅠ、HaeⅢ、HhaⅠ、HinfⅠ、MspⅠ、TaqⅠ酶切 ,结果表明 ,MspⅠ酶切片段多态性最高 ,AluⅠ对侧耳属无酶切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菌株间的相似系数为 0 .5 6 9~ 1.0 0 0 ,在 92 %相似水平可将侧耳分为 5大类 :Ⅰ .红平菇和桃红侧耳 ;Ⅱ .鲍鱼菇和囊盖侧耳 ;Ⅲ .具核侧耳 ;Ⅳ .金顶侧耳 ;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8S Rdna PCR-RFLP分析 侧耳属 系统发育 应用 食用菌 大亚基核糖体dna 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酶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on Torrent PGM^(TM)测序系统的人mtDNA全测序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禹 邹凯南 +2 位作者 黄江平 马克 平原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4期368-373,共6页
目的应用Ion Torrent PGM^(TM)测序系统对人线粒体DNA(mitochondria DNA,mtDNA)全序列进行分析检测,研究不同组织间mt DNA序列差异情况。方法通过法医尸体检验采集6名无关个体的组织样本,包括胸腔血液、头发、肋软骨、指甲、骨骼肌和口... 目的应用Ion Torrent PGM^(TM)测序系统对人线粒体DNA(mitochondria DNA,mtDNA)全序列进行分析检测,研究不同组织间mt DNA序列差异情况。方法通过法医尸体检验采集6名无关个体的组织样本,包括胸腔血液、头发、肋软骨、指甲、骨骼肌和口腔上皮。使用4对引物对线粒体全序列进行扩增,应用Ion Shear^(TM)Plus Reagents试剂盒和Ion Plus Fragment Library试剂盒等构建文库,并在Ion Torrent PGM^(TM)测序系统上进行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序,并针对异质性位点和在HVⅠ区域突变位点,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所有样本的全基因组mtDNA都扩增成功,6名无关个体分属于6种不同的单倍型,同一个体不同组织之间mtDNA存在异质性差异。异质性位点和HVⅠ区域突变位点采用Sanger测序结果均得到验证。通过Kappa统计方法进行一致性检验后发现,相同个体不同组织的mtDNA序列检验结果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本研究所采用的人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序检验方法,可以检测出同一个体不同组织间mtDNA的异质性差异,该差异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该结果对mtDNA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dna 线粒体 遗传异质性 IonTorrentPGMTM测序系统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须菜微卫星DNA标记筛查及系统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学成 贺扬 徐涤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9-264,共6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公共核苷酸数据库中筛查到8条含有微卫星DNA的序列,并根据筛查出的微卫星DNA序列设计合成了5对引物,此外还使用了细江蓠的4对已知微卫星DNA引物共9对引物在采集自青岛的26株野生...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公共核苷酸数据库中筛查到8条含有微卫星DNA的序列,并根据筛查出的微卫星DNA序列设计合成了5对引物,此外还使用了细江蓠的4对已知微卫星DNA引物共9对引物在采集自青岛的26株野生龙须菜个体中进行扩增,结果筛选到2对引物可扩增出具有多态性的产物。然后利用5对龙须菜的微卫星引物对6个龙须菜品系和另外2个种外物种细基江蓠和菊花心江蓠进行系统学分析。根据计算得到的不同样品之间Nei氏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显示青岛野生龙须菜QD与栽培品系981、石岛的龙须菜样品SD与龙须岛的龙须菜样品LD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而来自委内瑞拉的龙须菜样品LV与青岛野生龙须菜之间的差异远远高于种内水平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须菜 微卫星dna 多态性分析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理论的产品设计DNA分析辅助设计系统开发 被引量:9
17
作者 申泽 张斌 聂书法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2-105,共4页
针对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为保持必要的品牌风格,提出了设计DNA分析法。基于该方法,通过采用ASP.NET,ADO.NET技术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开发了产品设计DNA分析辅助设计系统。该系统以模糊数学理论为算法依据,采用浏览器/服务... 针对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为保持必要的品牌风格,提出了设计DNA分析法。基于该方法,通过采用ASP.NET,ADO.NET技术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开发了产品设计DNA分析辅助设计系统。该系统以模糊数学理论为算法依据,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通过在线模糊识别、数据库实时归类保存,最终实现辅助设计的目的;同时通过数据库编辑操作,满足了系统开放性、交互性和通用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dna分析辅助设计系统 模糊数学 模糊识别 数据库 品牌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分析与基因组序列和植物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炜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43-49,共7页
从DNA杂交、RFLP分析、DNA的限制酶图谱分析等方面描述DNA分析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讨论了DNA分析技术与植物系统学的关系及分子数据的分析方法。并以高等植物为对象,从核DNA、叶绿体DNA和线粒体DNA三方面对植物分子系统学进行了... 从DNA杂交、RFLP分析、DNA的限制酶图谱分析等方面描述DNA分析技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讨论了DNA分析技术与植物系统学的关系及分子数据的分析方法。并以高等植物为对象,从核DNA、叶绿体DNA和线粒体DNA三方面对植物分子系统学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系统 dna分析技术 数据分析 dna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流控芯片DNA分析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杜晓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379-3382,共4页
生物分析是微流控芯片分析最具进一步发展及商品化前景的分支领域之一。报道了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流控芯片DNA分析系统的研制。采用简易热压法自制的PMMA芯片,以小型光纤式激光诱导荧光为检测器,以四触点可切换1800V高压电源... 生物分析是微流控芯片分析最具进一步发展及商品化前景的分支领域之一。报道了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流控芯片DNA分析系统的研制。采用简易热压法自制的PMMA芯片,以小型光纤式激光诱导荧光为检测器,以四触点可切换1800V高压电源为电驱动系统,以2%羟乙基纤维素(HEC)为筛分介质,通过用于DNA分析的TO-PRO-3荧光染料和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670nm截止滤光片的选择,构建了微流控芯片DNA分析系统。芯片凝胶电泳分离φX174-HaeⅢRFDNA片段,以603bp片段计算理论塔板数n为1.14×106.m-1,271/281bp的分离度R为1.2。建立的PMMA微流控芯片DNA分析系统具有制作和运行成本低,芯片可重复使用,分析重现性好等特点。该研究可用于制作微型化便携式DNA分析仪,应用于临床诊断、疾病筛查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微流控芯片 dna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省裂叶荆芥18S rDNA全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红彬 张丹参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70-171,共2页
采用PCR法从5省栽培裂叶荆芥种子DNA中扩增18S rDNA全序列并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对5省裂叶荆芥进行遗传距离分析;采用ClustalX及MEGA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NJ法绘制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表明,裂叶荆芥18S rDNA全序列长1 807 bp,5省裂... 采用PCR法从5省栽培裂叶荆芥种子DNA中扩增18S rDNA全序列并测序,采用DNASTAR软件对5省裂叶荆芥进行遗传距离分析;采用ClustalX及MEGA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NJ法绘制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表明,裂叶荆芥18S rDNA全序列长1 807 bp,5省裂叶荆芥18S rDNA序列一致性达100%。河北裂叶荆芥18S r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JN802671。系统发育树显示,5省裂叶荆芥18S rDNA序列形成单系群。首次获得国内5省裂叶荆芥18S rDNA全序列,一致性及系统发育分析显示5省裂叶荆芥为同一个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叶荆芥 18S核糖体dna 测序 系统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