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呼吸道疾病流行原因、鉴别诊断及综合性防制措施
1
作者 王新海 王辉 +1 位作者 李华章 鲍志磊 《山东家禽》 2002年第11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流行原因 诊断 综合性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苗猪的死亡原因分析与综合性防制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应世吉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3年第2期23-23,22,共2页
我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经济相对发达,而饲养母猪数量较少.不少农户有利用地区差价,从江西、安徽、江苏、山东等地引进苗猪饲养,然后出售,或直接养成大猪出售,以获得差额利润的习惯.
关键词 苗猪 引种 死亡原因 综合性防制 检疫 消毒 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被引量:1
3
作者 丁铁刚 赵长战 闫常平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4年第6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综合性防制 挤乳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兽医综合性防制技术提高仔猪成活率试验
4
作者 吴德平 沈静芳 张志德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12-214,共3页
采用疫苗、药物、饲养卫生管理等技术对预防仔猪黄痢病、水肿病进行试验。经果表明:仔猪黄痢病和水肿病的发病率分别减少1401%和617%,试验组提高仔猪成活率214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关键词 综合性防制技术 仔猪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综合性防制措施
5
作者 刘丽新 郭海英 孙宏伟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7年第8期46-47,共2页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业最常见、最多发的一种疾病:该病不仅能够降低奶牛产奶量和乳汁品质,而且还影响奶牛的发情和妊娠,病情严重的病牛因产乳量明显减少或失去泌乳能力而被淘汰,因此,该病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虽然抗生素能够治疗...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业最常见、最多发的一种疾病:该病不仅能够降低奶牛产奶量和乳汁品质,而且还影响奶牛的发情和妊娠,病情严重的病牛因产乳量明显减少或失去泌乳能力而被淘汰,因此,该病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虽然抗生素能够治疗奶牛乳房炎,然而奶牛一旦发生乳房炎,就会对乳腺造成损伤,从而降低奶牛产奶量,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加强奶牛乳房炎的综合性防制,是控制奶牛乳房炎发生,降低奶牛乳房炎经济损失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防制措施 经济损失 综合性防制 泌乳能力 产奶量 奶牛业 产乳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禽场传染病的综合性防制
6
作者 丁明广 《山东家禽》 2002年第10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消毒工作 养禽场 传染病 综合性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奶牛乳房炎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的建议
7
作者 乌鲁木齐地区<奶牛乳房炎防治研究>课题组 《新疆农垦科技》 1991年第S1期126-127,共2页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隐性型发病率平均40%—50%,发病率范围为20%—85%;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平均10%左右,发病率范围为5%—55%,严重危害奶牛业的发展,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奶牛乳房炎可分为临床型与隐性型两大类。据国外报道在缺...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隐性型发病率平均40%—50%,发病率范围为20%—85%;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平均10%左右,发病率范围为5%—55%,严重危害奶牛业的发展,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奶牛乳房炎可分为临床型与隐性型两大类。据国外报道在缺乏有效防治的牛群大约有50%泌乳牛患乳房炎,其中临床型占2%,隐性型占48%。在100头泌乳牛中每年经济损失约为22500美元。其中由临床型所致损失为7800美元;由隐性型所致损失为14700美元。我国因乳房炎导致的经济损失,每年达20亿元以上(平均每头奶牛一年损失1000元以上)。问题还不止于此。奶牛患乳房炎后显著降低牛奶的品质与营养价值以及奶制品的质量,危害生产者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目前人们对临床型乳房炎危害已有所认识,但是对隐性乳房炎的危害却还认识不足。其实二者并无本质区别,只是前者有临床症状,而后者无临床症状而已。要获得高产、优质奶,必须引起我们对乳房炎危害的高度重视,加强对乳房炎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房炎 隐性型 综合性防制措施 泌乳牛 牛群 挤奶员 临床症状 临床性 营养价值 乳头药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净化马鼻疽病综合性防制措施通过成果鉴定
8
作者 李伟民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9年第21期9-9,共1页
由黑龙江省兽医卫生防疫站陈绍熙等承担的农业部重点攻关项目《黑龙江省净化马鼻疽病综合性防制措施的研究与应用》于1999年10月19日通过成果鉴定。该课题自1980年以来,全面系统地对黑龙江省马鼻疽病的感染、传播途径、流行规律、流行... 由黑龙江省兽医卫生防疫站陈绍熙等承担的农业部重点攻关项目《黑龙江省净化马鼻疽病综合性防制措施的研究与应用》于1999年10月19日通过成果鉴定。该课题自1980年以来,全面系统地对黑龙江省马鼻疽病的感染、传播途径、流行规律、流行特点及分布,尤其是临床、血液学、病理学、诊断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采取从“养、检、隔、封、消、治、杀”到“检疫净化”等科学合理的防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防制措施 黑龙江省 马鼻疽病 消灭马鼻疽 流行特点 成果鉴定 化马 流行规律 研究与应用 马属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察布查尔县羊病综合性防治措施
9
作者 阿布都克热木.阿不都拉木 《畜禽业》 2016年第6期81-82,共2页
在我县养殖业中,掌握常见的羊病预防与常规性诊治是非常重要的。在羊的生活过程中,疾病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发病的性质一般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3大类。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霉、支原体等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为传染病。
关键词 羊病 综合性防治措施 察布查尔 病原微生物 生活过程 定期驱虫 中毒病 综合性防制措施 混合感染 羊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防制措施
10
作者 侯安祖 张秀芝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1997年第4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 防制措施 饲养密度 治疗药物 流行病学调查 集约化养猪场 动物防疫机构 综合性防制措施 预防措施 临床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1991—1993年畜间布病防制情况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玉兰 魏永顺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1994年第4期25-29,共5页
1991—1993年我省的布病防制工作,在省地方病办公室的协调下,我们与卫生部门合作,开展了畜间布病防制工作。现将防制情况报告如下: 一、畜间布病流行概况。 我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处中原,总面积为16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0435万亩... 1991—1993年我省的布病防制工作,在省地方病办公室的协调下,我们与卫生部门合作,开展了畜间布病防制工作。现将防制情况报告如下: 一、畜间布病流行概况。 我省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处中原,总面积为16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0435万亩。自然条件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间布病 阳性率 检疫 综合性防制措施 情况报告 疫情监测 布氏菌 防制工作 河南省 疫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禽疫病防制对策探讨
12
作者 侯安祖 李宏基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1996年第1期12-16,共5页
畜禽疫病防制对策探讨侯安祖(河南省兽医防治站450003)李宏基(河南农业大学)畜禽疫病历来是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几十年前毛泽东主席就讲过:“病多与草缺是牲畜的最大敌人,不解决这两个问题,发展... 畜禽疫病防制对策探讨侯安祖(河南省兽医防治站450003)李宏基(河南农业大学)畜禽疫病历来是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几十年前毛泽东主席就讲过:“病多与草缺是牲畜的最大敌人,不解决这两个问题,发展是不可能的”,要加速畜牧业发展,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防疫工作 畜禽疫病 防制对策 家畜家禽防疫条例 综合性防制措施 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 防疫人员 种畜禽场 疫情监测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病理分析与防治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伯才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第4期127-127,共1页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病因比较复杂,饲养管理人员应勤观察、勤记录、坚持以预防为主的防控原则,积极治疗,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尽量减少牛只发病率,降低经济损失。1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病因1.1传染性因素1.1.1原发性病原引发牛呼吸道疾...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病因比较复杂,饲养管理人员应勤观察、勤记录、坚持以预防为主的防控原则,积极治疗,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尽量减少牛只发病率,降低经济损失。1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病因1.1传染性因素1.1.1原发性病原引发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原发性致病因素主要包括:PRRSV(生殖-呼吸综合征病毒)、SIV(牛流感病毒)、PCV2(肉牛圆环病毒)、PRV(伪狂犬病毒)等和牛肺炎支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传染性因素 伪狂犬病毒 原发性病 圆环病毒 病因比较 流感病毒 综合性防制措施 牛群 饲养管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狂犬病防制工作成效显著
14
作者 于清磊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0年第10期15-16,共2页
甘肃省狂犬病防制工作在省动物防疫总站的统一安排部署和指挥下,多年来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以捕杀病、野犬为主,管、杀、免相结合”
关键词 甘肃省 工作成效 狂犬 疫情监测 综合性防制 防制工作 自然疫源地 预防为主 稳定控制 陇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制仔猪腹泻 提高养猪效益
15
作者 李国辉 《山东畜牧兽医》 2016年第8期51-51,共1页
仔猪腹泻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在养猪业生产中,吮乳及其断奶期内,常因外界气候、温(湿)度的变化、环境污染,体质、营养等多种因素,导致仔猪肠道正常生理机能紊乱,致使病原微生物得以大量繁殖,从而发生下痢。在死亡的仔猪中... 仔猪腹泻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在养猪业生产中,吮乳及其断奶期内,常因外界气候、温(湿)度的变化、环境污染,体质、营养等多种因素,导致仔猪肠道正常生理机能紊乱,致使病原微生物得以大量繁殖,从而发生下痢。在死亡的仔猪中,因发生仔猪腹泻导致死亡的占27%。现笔者结合在基层工作的实践经验谈谈诱发仔猪腹泻的原因及综合性防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病原 综合性防制措施 吮乳 下痢 仔猪肠道 病毒性病原 外界气候 正常生理机能 断奶期 养猪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蓝耳病与圆环病毒混感的病理报告
16
作者 佟玲 桑学波 +2 位作者 刁彩霞 王金涛 师庆伟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年第8期124-125,共2页
2018年12月,黑龙江某个体规模化养猪场发生了一起以体温升高,耳部、背以及腹部、后躯部位发绀,群体渐进性消瘦,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死亡率较高,传播速度较快,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问诊、临床症状分... 2018年12月,黑龙江某个体规模化养猪场发生了一起以体温升高,耳部、背以及腹部、后躯部位发绀,群体渐进性消瘦,全身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死亡率较高,传播速度较快,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问诊、临床症状分析诊断、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方法,确诊为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混合感染。后经采取给药治疗、扑杀淘汰、隔离、免疫、改善饲养条件等综合性防制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病 猪蓝耳病 病理剖检 规模化养猪场 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测 综合性防制 体温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仔猪腹泻病的防治策略及病例分析
17
作者 唐丽江 《养殖技术顾问》 2009年第7期56-57,共2页
1综合性防制1.1母仔护理护理好母猪,使其分泌出足量的健康奶水是保证乳猪成活率的先决条件。护理好仔猪,可减少腹泻仔猪的数量并减轻仔猪腹泻的程度。为避免奶汁过浓造成新生仔猪腹泻,在预产期前3天和分娩后5天内母猪必须限料饲喂... 1综合性防制1.1母仔护理护理好母猪,使其分泌出足量的健康奶水是保证乳猪成活率的先决条件。护理好仔猪,可减少腹泻仔猪的数量并减轻仔猪腹泻的程度。为避免奶汁过浓造成新生仔猪腹泻,在预产期前3天和分娩后5天内母猪必须限料饲喂,并注意喂料量的逐步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腹泻 腹泻病 病例分析 防治 综合性防制 护理 成活率 分娩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消灭牛肺疫工作进展顺利
18
作者 苏增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4年第9期1-2,共2页
牛肺疫是严重危害牛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国际兽疫局和我国均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本病在我国流行历史较久,分布极广。据历史记载,我国最早发现牛肺疫是在1918年,由苏联传入我国黑龙江省。三、四十年代,牛肺疫在我国的内蒙... 牛肺疫是严重危害牛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病。国际兽疫局和我国均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本病在我国流行历史较久,分布极广。据历史记载,我国最早发现牛肺疫是在1918年,由苏联传入我国黑龙江省。三、四十年代,牛肺疫在我国的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甘肃、四川、河北等地发生流行。据统计,1949—1989年我国有23个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兽疫局 病牛 接触性传染病 综合性防制措施 可疑病 牛群 兽医工作 四十年代 病原分离 弱毒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非典型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
19
作者 黄立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1年第11期35-36,共2页
鸡新城疫(ND)是由副黏病毒属的鸡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随着我国养鸡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ND的防制工作受到了高度重视.全国范围内普遍采取了免疫接种及其他综合性防制措施.使该病在很大... 鸡新城疫(ND)是由副黏病毒属的鸡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随着我国养鸡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ND的防制工作受到了高度重视.全国范围内普遍采取了免疫接种及其他综合性防制措施.使该病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控制.基本上杜绝了大面积暴发流行的情况.但散发情况仍然普遍存在.并且呈现出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非典型新城疫 免疫失败 鸡新城疫病毒 综合性防制 原因 败血性传染病 集约化发展 副黏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消毒药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预防效果的观察
20
作者 李本生 李建林 +6 位作者 陈凯州 胡传清 王菊芳 白广臣 范荣 杨文东 李玉杰 《新疆农垦科技》 1991年第S1期115-117,共3页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多发病之一,对奶牛的奶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国外养牛业发达的国家为防止隐性与临床性乳房炎的发生,已把乳头药浴纳入奶牛生产程序,作为综合性防制措施之一。美国乳房炎委员会(NMC)下设3个机构,其中之一就是乳头药...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常见多发病之一,对奶牛的奶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国外养牛业发达的国家为防止隐性与临床性乳房炎的发生,已把乳头药浴纳入奶牛生产程序,作为综合性防制措施之一。美国乳房炎委员会(NMC)下设3个机构,其中之一就是乳头药浴委员会,可见其在防制乳房炎方面对乳头药浴的重视程度。目前在美国管理好的农场,于挤奶后基本上都实施乳头药浴。由于挤奶后实施乳头药浴,几乎看不到乳头微生物的活动。国内先进的养牛场也开始把乳头药浴纳入生产程序,并在这方面作了很多试验。为了筛选乳头药浴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隐性乳房炎 乳头药浴 临床性 奶产量 综合性防制措施 挤奶员 牛群 生产程序 黑白花 全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