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含固体颗粒流体旋流场强化传热综合性能实验
被引量:
3
1
作者
彭德其
罗海松
+3 位作者
俞天兰
陈兰伟
吴淑英
韩玉叶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8-42,48,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不含固体颗粒流体旋流场强化传热,开展含固体颗粒流体旋流场强化传热综合性能实验,研究颗粒浓度、粒径、Re数等因素对3种扭曲管的综合强化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固流体换热性能随着颗粒浓度、粒径、Re数的增大而提...
为了进一步提高不含固体颗粒流体旋流场强化传热,开展含固体颗粒流体旋流场强化传热综合性能实验,研究颗粒浓度、粒径、Re数等因素对3种扭曲管的综合强化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固流体换热性能随着颗粒浓度、粒径、Re数的增大而提高。与单相流体比较,当粒径2 mm、颗粒浓度分布1%时,相同Re数下3种扭曲管的Nu数平均提高12.91%,13.12%和15.23%,管内流体压降平均提高60.22%,67.23%和73.16%。通过综合性能评价因子分析,当粒径为2—5 mm、颗粒浓度分布为5%,扭曲管导程为200 mm、椭圆度为1.49时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场
传热
颗粒
扭曲管
压降
综合性能评价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合成双射流的Al_(2)O_(3)纳米流体散热数值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董昭锋
邓雄
+5 位作者
罗振兵
彭灿
康赢
何伟
张鉴源
于新辰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2,I0001,共14页
使用Al2O3纳米流体对基于合成双射流激励器的通道强化换热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不同体积分数的纳米流体对通道冷却性能的影响。激励器工作后,膜片往复振动,在射流口产生了交替吸入与喷出的射流并冲击基板,装置的冷却性能大大提高。同时...
使用Al2O3纳米流体对基于合成双射流激励器的通道强化换热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不同体积分数的纳米流体对通道冷却性能的影响。激励器工作后,膜片往复振动,在射流口产生了交替吸入与喷出的射流并冲击基板,装置的冷却性能大大提高。同时,纳米颗粒的加入增大了流体的导热系数,流体传热性能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增加了进出口压降。引入了综合性能评价因子KFOM和整体传热增强度KDTE,发现随着纳米流体体积分数的增加,KFOM和KDTE也增大,这表明使用纳米流体后,整体装置的冷却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此外,分析了激励器频率和等效振幅对散热的影响,结果表明:频率对装置整体散热性能影响较小;随着等效振幅增大,射流速度增大,芯片温度降低,装置整体冷却性能更好;激励器工作后也同样影响纳米颗粒在通道内的分布情况,每一时刻下纳米颗粒的分布都不尽相同,且聚集在基板底部的纳米颗粒将会增强换热效果,这也是影响整个装置散热性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双射流
纳米流体
体积分数
频率
等效振幅
综合性能评价因子
整体传热增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汽车散热器的性能分析及翅片结构优化
被引量:
21
3
作者
郭健忠
徐敏
+3 位作者
张光德
胡溧
朱鸣飞
黄玮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58-64,共7页
运用CFD方法对某型汽车管带式百叶窗散热器进行性能分析及翅片结构优化,建立某型汽车散热器单周期翅片组模型并对其进行不同风速工况下的三维模拟计算。基于计算结果设置某型散热器多孔介质的物性参数,将该散热器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
运用CFD方法对某型汽车管带式百叶窗散热器进行性能分析及翅片结构优化,建立某型汽车散热器单周期翅片组模型并对其进行不同风速工况下的三维模拟计算。基于计算结果设置某型散热器多孔介质的物性参数,将该散热器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综合性能评价因子j/f^(1/3)研究并找出本次研究百叶窗翅片中,综合性能最佳的翅片,利用上诉方法计算最佳结构翅片整体散热器的换热特性和阻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多孔介质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验证了这种散热器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本次研究百叶窗翅片结构中综合性能最佳的翅片结构是间距2.4 mm,开窗角度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叶窗散热器
多孔介质
换热特性
阻力特性
综合性能评价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面折流片用于管式换热器内的强化传热性能
被引量:
7
4
作者
曹振恒
闫红文
+2 位作者
刘树繁
高晓明
付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61-364,共4页
设计和制作了一种新型传热强化元件——多面折流片,用于管式换热器管内的传热强化。初步测定了两种尺寸结构的折流片强化后换热器管内的对流传热努塞尔数、阻力损失、综合性能评价因子与雷诺数的关系,并与空白实验相对照,实验表明:多面...
设计和制作了一种新型传热强化元件——多面折流片,用于管式换热器管内的传热强化。初步测定了两种尺寸结构的折流片强化后换热器管内的对流传热努塞尔数、阻力损失、综合性能评价因子与雷诺数的关系,并与空白实验相对照,实验表明:多面折流片能明显改善管式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可使管内对流传热系数提高55%~100%,强化效果与多面折流片的结构参数有关。折流片145的综合性能评价因子在实验范围内均大于1,在Re=20000~21000时,ηmax=1.156,与无强化时相比,换热器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面折流片
场协同
综合性能评价因子
管式换热器
内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固体颗粒流体旋流场强化传热综合性能实验
被引量:
3
1
作者
彭德其
罗海松
俞天兰
陈兰伟
吴淑英
韩玉叶
机构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焊接机器人及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工业大学
出处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8-42,4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6071)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JJ9003)
文摘
为了进一步提高不含固体颗粒流体旋流场强化传热,开展含固体颗粒流体旋流场强化传热综合性能实验,研究颗粒浓度、粒径、Re数等因素对3种扭曲管的综合强化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固流体换热性能随着颗粒浓度、粒径、Re数的增大而提高。与单相流体比较,当粒径2 mm、颗粒浓度分布1%时,相同Re数下3种扭曲管的Nu数平均提高12.91%,13.12%和15.23%,管内流体压降平均提高60.22%,67.23%和73.16%。通过综合性能评价因子分析,当粒径为2—5 mm、颗粒浓度分布为5%,扭曲管导程为200 mm、椭圆度为1.49时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
旋流场
传热
颗粒
扭曲管
压降
综合性能评价因子
Keywords
swirling flow field
heat transfer
particle
twisted tube
pressure drop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actor
分类号
TQ021.3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合成双射流的Al_(2)O_(3)纳米流体散热数值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董昭锋
邓雄
罗振兵
彭灿
康赢
何伟
张鉴源
于新辰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2,I0001,共1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J2019-Ⅲ-0010-0054)
湖南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21RC3075)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JJ40672)。
文摘
使用Al2O3纳米流体对基于合成双射流激励器的通道强化换热进行了数值研究,分析了不同体积分数的纳米流体对通道冷却性能的影响。激励器工作后,膜片往复振动,在射流口产生了交替吸入与喷出的射流并冲击基板,装置的冷却性能大大提高。同时,纳米颗粒的加入增大了流体的导热系数,流体传热性能有所提高,但同时也增加了进出口压降。引入了综合性能评价因子KFOM和整体传热增强度KDTE,发现随着纳米流体体积分数的增加,KFOM和KDTE也增大,这表明使用纳米流体后,整体装置的冷却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此外,分析了激励器频率和等效振幅对散热的影响,结果表明:频率对装置整体散热性能影响较小;随着等效振幅增大,射流速度增大,芯片温度降低,装置整体冷却性能更好;激励器工作后也同样影响纳米颗粒在通道内的分布情况,每一时刻下纳米颗粒的分布都不尽相同,且聚集在基板底部的纳米颗粒将会增强换热效果,这也是影响整个装置散热性能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合成双射流
纳米流体
体积分数
频率
等效振幅
综合性能评价因子
整体传热增强度
Keywords
dual synthetic jets
nanofluid
volume fraction
frequency
equivalent amplitude
FOM
DTE
分类号
TK17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汽车散热器的性能分析及翅片结构优化
被引量:
21
3
作者
郭健忠
徐敏
张光德
胡溧
朱鸣飞
黄玮隆
机构
武汉科技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58-6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5283)资助
文摘
运用CFD方法对某型汽车管带式百叶窗散热器进行性能分析及翅片结构优化,建立某型汽车散热器单周期翅片组模型并对其进行不同风速工况下的三维模拟计算。基于计算结果设置某型散热器多孔介质的物性参数,将该散热器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综合性能评价因子j/f^(1/3)研究并找出本次研究百叶窗翅片中,综合性能最佳的翅片,利用上诉方法计算最佳结构翅片整体散热器的换热特性和阻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多孔介质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验证了这种散热器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本次研究百叶窗翅片结构中综合性能最佳的翅片结构是间距2.4 mm,开窗角度27°。
关键词
百叶窗散热器
多孔介质
换热特性
阻力特性
综合性能评价因子
Keywords
blinds radiator
porous media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actor
分类号
TK17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TB657.5 [一般工业技术—制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面折流片用于管式换热器内的强化传热性能
被引量:
7
4
作者
曹振恒
闫红文
刘树繁
高晓明
付峰
机构
陕西省化学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61-364,共4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09JK813)
延安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YD2009-132)资助项目
文摘
设计和制作了一种新型传热强化元件——多面折流片,用于管式换热器管内的传热强化。初步测定了两种尺寸结构的折流片强化后换热器管内的对流传热努塞尔数、阻力损失、综合性能评价因子与雷诺数的关系,并与空白实验相对照,实验表明:多面折流片能明显改善管式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可使管内对流传热系数提高55%~100%,强化效果与多面折流片的结构参数有关。折流片145的综合性能评价因子在实验范围内均大于1,在Re=20000~21000时,ηmax=1.156,与无强化时相比,换热器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关键词
多面折流片
场协同
综合性能评价因子
管式换热器
内强化
分类号
TK17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含固体颗粒流体旋流场强化传热综合性能实验
彭德其
罗海松
俞天兰
陈兰伟
吴淑英
韩玉叶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合成双射流的Al_(2)O_(3)纳米流体散热数值研究
董昭锋
邓雄
罗振兵
彭灿
康赢
何伟
张鉴源
于新辰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汽车散热器的性能分析及翅片结构优化
郭健忠
徐敏
张光德
胡溧
朱鸣飞
黄玮隆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多面折流片用于管式换热器内的强化传热性能
曹振恒
闫红文
刘树繁
高晓明
付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