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复合相变材料综合性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云涛 晏华 +1 位作者 余荣升 王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5-139,148,共6页
复合相变材料性能优异,如何对其综合性能进行科学的评价,关系到相变材料的发展和相变领域的开拓。基于功效系数法原理,在综合分析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工艺和应用性能的基础上,选取相变潜热、包覆率、导热系数、热稳定性、热效率、质量损失... 复合相变材料性能优异,如何对其综合性能进行科学的评价,关系到相变材料的发展和相变领域的开拓。基于功效系数法原理,在综合分析复合相变材料制备工艺和应用性能的基础上,选取相变潜热、包覆率、导热系数、热稳定性、热效率、质量损失率和活化能为评价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计算评价因子的权重系数,建立复合相变材料综合性能评价体系;以二十五烷/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为例进行检验,预测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实际情况,说明基于功效系数法的复合相变材料综合性能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为复合相变材料综合性能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相变材料 能系数 变异系数 综合性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硬岩石复杂地基综合性安全系数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正龙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30-32,52,共4页
从软、硬岩石组成的地基破坏过程出发,提出了软、硬地基稳定性评价的综合性安全系数,指出了在评价地基实际破坏时应将变形破坏和强度破坏有机结合,讨论了确定软岩变形、硬岩强度分别占综合性安全系数权重的原则及影响因素,并指出综合性... 从软、硬岩石组成的地基破坏过程出发,提出了软、硬地基稳定性评价的综合性安全系数,指出了在评价地基实际破坏时应将变形破坏和强度破坏有机结合,讨论了确定软岩变形、硬岩强度分别占综合性安全系数权重的原则及影响因素,并指出综合性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基 综合性安全系数 变形破坏 强度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全年综合性能系数评估 被引量:2
3
作者 饶荣水 《制冷与空调》 2012年第4期13-21,共9页
介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全年综合性能系数APF的基本评价准则,通过对环境温度进行分区,建立计算全年综合性能系数APF的基本公式。以热泵实测数据为基础,研究BIN分区数量、特征温度、待机功率、水箱容积、热泵加热功率、热泵工作温度下限等... 介绍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全年综合性能系数APF的基本评价准则,通过对环境温度进行分区,建立计算全年综合性能系数APF的基本公式。以热泵实测数据为基础,研究BIN分区数量、特征温度、待机功率、水箱容积、热泵加热功率、热泵工作温度下限等因素对APF的影响,建议进行APF计算时BIN分区数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全年综合性能系数 评价准则 BIN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水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计算公式的更新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碧玲 邹瑜 +1 位作者 孙德宇 刘宗江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3-29,共7页
分析了我国IPLV公式修订的必要性,对IPLV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明确了IPLV的计算方法和步骤,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提出了IPLV计算所需各项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并给出了具体数值;基于典型公共建筑模型数据库对IPLV... 分析了我国IPLV公式修订的必要性,对IPLV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明确了IPLV的计算方法和步骤,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提出了IPLV计算所需各项权重系数的确定方法并给出了具体数值;基于典型公共建筑模型数据库对IPLV公式进行了计算,得出了适用于当前我国冷水机组性能水平及使用特点的IPLV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机组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iplv公式 公共建筑 权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水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测试方法解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敏 黄华 +1 位作者 朱军 顾秉善 《中国标准化》 2017年第11X期36-39,共4页
新版的GB 19577-2015《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已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版标准在2004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程度的修改,冷水机组的能效考核指标由冷水机组名义工况下的性能系数COP,修改为冷水机组的性能系数COP和综合部分... 新版的GB 19577-2015《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已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版标准在2004版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程度的修改,冷水机组的能效考核指标由冷水机组名义工况下的性能系数COP,修改为冷水机组的性能系数COP和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本文通过对测试标准、工况、污垢系数计算、机组的卸载逻辑等方面的解析,阐述了冷水机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测试的环节和方法,以供业内试验室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机组 能效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模拟污垢计算 卸载逻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公园公共交通可达性及规划配置均衡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包瑞清 《风景园林》 2022年第6期103-108,共6页
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下,综合性公园的可达性及配置的均衡性是评价城市公园绿地配置和本地居民享有公共服务设施权利的重要指标。以南京市为例,建立公共交通复合网络,以时间成本距离分析综合性公园服务的区域水平和基于站点位置的可达性;以... 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下,综合性公园的可达性及配置的均衡性是评价城市公园绿地配置和本地居民享有公共服务设施权利的重要指标。以南京市为例,建立公共交通复合网络,以时间成本距离分析综合性公园服务的区域水平和基于站点位置的可达性;以基尼系数判断全局和15分钟生活圈下综合性公园分布的均衡性及贡献度;建立新公园选址采样点,分析增加新公园选址后的基尼系数变化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以可达性为前提,以基尼系数为衡量指标,可以量化分析公园分布均衡性,通过基尼系数更新变化的空间分布,可以明确新规划公园对综合性公园分布均衡性的影响,能够确定优化选址区域。为城市新综合性公园规划提供量化的区域范围参考,优化城市公园布局并提高城市公园可达性和分布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综合性公园 可达性 公共交通复合网络 均衡性 复杂网络 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的综合性能评价体系及道路试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厚忠 李劲松 《汽车科技》 2005年第1期24-26,共3页
介绍了装备ABS车辆制动综合性能的评价体系,并探讨了道路试验项目及其评价内容。重点阐述了ABS车辆的 附着系数的测定方法和道路试验项目,提出侧向稳定性作为ABS性能评价项目之一的可行性。
关键词 道路试验 ABS 附着系数 车辆制动 综合性能评价 装备 稳定性 项目 评价体系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法的汽车综合性能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郭超 刘双喜 +1 位作者 杨建军 张佳力 《汽车工程师》 2018年第3期39-43,共5页
汽车综合性能的评价指标具有多层次且复杂的特点,导致在综合性能的评价时存在较大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以5款车型为例建立了应用于汽车的综合性能评价模型,通过TOPSIS法求得综合性能评价值,结合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积分插值... 汽车综合性能的评价指标具有多层次且复杂的特点,导致在综合性能的评价时存在较大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以5款车型为例建立了应用于汽车的综合性能评价模型,通过TOPSIS法求得综合性能评价值,结合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积分插值法求解各指标得分并进行综合性能评级,得到了综合性能评价结果。通过对车辆的各项指标权重比例及相应得分比较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为整车综合性能的开发、匹配及消费者在选车和用车的过程中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综合性 评价模型 变异系数 积分插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测试与评价
9
作者 李兰健 《福建交通科技》 2018年第3期1-3,42,共4页
纤维能够显著提升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且具有施工简单的优点,因此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针对工程具体需求如何选择合理的纤维类型始终是一个研究热点。本研究以基质沥青混合料作为参照,通过室内试验测试比较了木质素纤维、聚酯纤... 纤维能够显著提升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且具有施工简单的优点,因此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针对工程具体需求如何选择合理的纤维类型始终是一个研究热点。本研究以基质沥青混合料作为参照,通过室内试验测试比较了木质素纤维、聚酯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三种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一步以福建省气候分区为例,计算了各种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综合性能系数,可为福建省沥青路面工程中纤维改性材料的甄选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 纤维 路用性能 综合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滴形热管阵列预冷器综合换热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温馨 吕元伟 +2 位作者 张镜洋 张靖周 王奉明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2-191,共10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预冷的水滴形热管阵列预冷器构想,以实现进气预冷的高效换热和低流动损失。基于将热管处理为恒定温度导热体的简化模型假设,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滴形热管预冷器的流动换热特性以及水滴热管形状...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进气预冷的水滴形热管阵列预冷器构想,以实现进气预冷的高效换热和低流动损失。基于将热管处理为恒定温度导热体的简化模型假设,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水滴形热管预冷器的流动换热特性以及水滴热管形状、纵向间距和来流马赫数的影响,并与具有相同截面积的圆形热管预冷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滴外形减少了外掠高温来流在热管尾缘脱落涡的产生,流动变得平滑。与圆形热管预冷器相比,水滴形热管预冷器极大地减小了高温来流流动损失,仅为圆形热管阵列的30%。虽然温降有所降低,但综合性能因子大于圆形热管预冷器。在本文的研究参数范围内,存在相对较优的水滴形状和热管纵向间距,可以获得更高的综合换热特性;随着来流马赫数增大,预冷器的综合换热特性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水滴形热管预冷器 温降 对流换热系数 压力损失系数 综合性能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两国冷水机组标准的IPLV评价体系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史敏 何亚峰 钟瑜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118,共8页
介绍中美两国冷水机组IPLV评价的现状,从IPLV的构建原理和权重系数的推导方法、试验工况、测试方法、测试允差、插值计算方法等方面对两国冷水机组IPLV评价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我国当前IPLV评价体系已不适应我国建筑业和暖通空调产业... 介绍中美两国冷水机组IPLV评价的现状,从IPLV的构建原理和权重系数的推导方法、试验工况、测试方法、测试允差、插值计算方法等方面对两国冷水机组IPLV评价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我国当前IPLV评价体系已不适应我国建筑业和暖通空调产业现阶段发展水平,该工作对于明确两国标准的差异性、推动我国冷水机组产品性能评价体系的改进与完善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机组 iplv 权重系数 测试允差 插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水机组季节性能评价新指标SPLV和IPLV的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成斌 石文星 +1 位作者 李先庭 王宝龙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6-38,共3页
基于"性能指标应等于季节总制冷量与总耗电量之比"的物理意义提出了季节部分负荷性能系数SPLV新指标。就SPLV和IPLV的公式形式、指标大小以及在典型性能曲线中的应用三个方面对二者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得出结论:SPLV与IPLV... 基于"性能指标应等于季节总制冷量与总耗电量之比"的物理意义提出了季节部分负荷性能系数SPLV新指标。就SPLV和IPLV的公式形式、指标大小以及在典型性能曲线中的应用三个方面对二者的区别与联系进行分析,得出结论:SPLV与IPLV采用相同的构成要素,但二者的公式形式和量纲不同;对同一机组而言,IPLV≥SPLV,且各部分负荷工况点的性能系数COPc差别越大,其IPLV相对SPLV偏差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机组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季节部分负荷性能系数(SPLV) 比较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的IPLV(H)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嘉 谢峤 +1 位作者 石文星 张乐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14,共6页
针对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简称低温空气源热泵)标准制定中的制热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H)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以IPLV的评价思想为指导,根据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与建筑热负荷特性,从IPLV(H)计算公式权重系数的... 针对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简称低温空气源热泵)标准制定中的制热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H)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以IPLV的评价思想为指导,根据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与建筑热负荷特性,从IPLV(H)计算公式权重系数的确定、部分负荷率测试工况点的选取及制热性能系数COPh的测试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适用于寒冷地区计算空气源热泵的IPLV(H)计算公式:IPLV(H)=0.083×A+0.403×B+0.386×C+0.129×D,并给出了机组在100%、75%、50%和25%负荷率下COPh的测试工况和测试方案,为商用和户用低温热泵(冷水)机组的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制热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H) 低温空气源热泵标准 制热性能系数CO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水机组产品国家标准的修订及IPLV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明圣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62,共4页
通过对是否在我国冷水机组产品的国家标准中采用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正反两方观点的分析,得出了肯定性结论。提出应对冷水机组产品的COP和IPLV同时考核,并进一步指出应该采用现行国家节能建筑设计规范中的公式和参数。
关键词 热工学 冷水机组 国家标准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ipl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不同负荷组合对测试多联机IPLV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申广玉 顾中平 《制冷与空调》 2007年第3期75-77,共3页
指出综合性能系数(IPLV)与部分负荷Q2(75%±10%),Q3(50%±10%)和Q4(25%±10%)之间的关系,并用实例说明当采用不同的部分负荷组合进行IPLV测试时,有时会得到不同的测试结果。
关键词 综合性能系数(iplv) 部分负荷系数(PLF) 能效比(E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冷式与蒸发式冷水机组的IPLV测试方法及差异 被引量:2
16
作者 谢鸿玺 谢宝刚 +2 位作者 彭飞 李宏哲 包继虎 《制冷与空调》 2017年第11期61-63,75,共4页
IPLV作为综合评价冷水机组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根据控制逻辑的不同,介绍风冷式与蒸发式冷水机组IPLV典型测试方法,分析测试要求工况的差异,拟合2种机型测试冷凝侧空气温度对应负荷率的线性方程,并介绍模拟机组水侧污垢系数修正温差... IPLV作为综合评价冷水机组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根据控制逻辑的不同,介绍风冷式与蒸发式冷水机组IPLV典型测试方法,分析测试要求工况的差异,拟合2种机型测试冷凝侧空气温度对应负荷率的线性方程,并介绍模拟机组水侧污垢系数修正温差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机组 iplv 衰减系数 线性插值 污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车站冷水机组部分负荷性能系数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伊江 《暖通空调》 2023年第7期7-16,共10页
部分负荷性能系数的概念综合考虑了气象因素、实际负荷及运行条件,便于在更贴近实际使用条件下对机组进行比较、评价,有助于促进机组实际运行性能水平的提高,目前已被空调行业广泛采用。国标定义的部分负荷性能系数具有广谱性,力求覆盖... 部分负荷性能系数的概念综合考虑了气象因素、实际负荷及运行条件,便于在更贴近实际使用条件下对机组进行比较、评价,有助于促进机组实际运行性能水平的提高,目前已被空调行业广泛采用。国标定义的部分负荷性能系数具有广谱性,力求覆盖全国各气候区及各种建筑类型。地铁车站应用场景下,空调负荷有其固有的特点,不宜直接采用国标定义的部分负荷性能系数定义工况点及计算方法。本文选取我国不同气候区域的代表城市,在深入研究地下车站空调负荷特点的基础上,提出适应于地下车站应用场景的部分负荷性能系数定义工况点及相应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非标准部分负荷性能系数(NPLV) 冷水机组 地铁 负荷率 冷凝器入口水温(ECW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多联式空调机组IPLV(C)试验研究
18
作者 狄春红 《建筑节能》 CAS 2015年第5期13-18,共6页
以一拖四多联式空调系统为例,通过空调系统焓差试验性能测试,将空调系统末端各负荷比例分别调整为100%、(75±10)%、(50±10)%和(25±10)%四种情况,控制机组室外机的变频压缩机及定频压缩机启停,调节变频压缩机的工作频率... 以一拖四多联式空调系统为例,通过空调系统焓差试验性能测试,将空调系统末端各负荷比例分别调整为100%、(75±10)%、(50±10)%和(25±10)%四种情况,控制机组室外机的变频压缩机及定频压缩机启停,调节变频压缩机的工作频率、风扇电机的转动速度,测定分析多联式空调系统最佳的EER值,获得理想的制冷性能系数IPLV(C)值为4.160 3,为后续的变更程序设计思想和参数设定提供了试验依据。试验过程中,尽管有个别数据偏差较大,但从数据变化曲线上看,基本上可以反映出系统的运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联机 调节负荷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水冷直接制冷空调机组IPLV计算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曲凯阳 曹阳 +1 位作者 郭旭 高炜 《建筑节能》 CAS 2019年第11期52-57,共6页
地铁车站水冷直接制冷空调机组是最近出现的一种专门用于地铁车站的空调机组,具有较好的节能性。对该类型空调机组在我国使用时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计算了地铁车站空调季空调逐时负荷,根据对逐... 地铁车站水冷直接制冷空调机组是最近出现的一种专门用于地铁车站的空调机组,具有较好的节能性。对该类型空调机组在我国使用时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计算了地铁车站空调季空调逐时负荷,根据对逐时负荷的分析,提出了根据室外湿球温度分频计算IPLV的方法。计算得到了上述类型空调机组在我国各个气候区使用时的IPLV计算公式。对计算过程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得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冷直接制冷 地铁车站空调机组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湿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塔的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应用分析
20
作者 田金星 黄翔 +2 位作者 褚俊杰 白本通 刘和军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3期360-365,共6页
“双碳”背景下,蒸发冷却技术已经成为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满足数据中心PUE指标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优化将对该领域节能降碳做出重要贡献。介绍了数据中心间接蒸发冷却预冷一体化架构冷却系统。系统应用露点型间接蒸发冷... “双碳”背景下,蒸发冷却技术已经成为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满足数据中心PUE指标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的优化将对该领域节能降碳做出重要贡献。介绍了数据中心间接蒸发冷却预冷一体化架构冷却系统。系统应用露点型间接蒸发冷却塔,补充了传统冷却塔的短板,实现了出水温度低于湿球温度,大幅度提高全年自然冷源利用时间;还采用下送风列间空调,将末端二次泵内置至末端空调内部,降低了一次泵的功耗,实现末端和冷源侧的个性化负荷控制;封闭冷热通道的气流组织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机房空调系统的利用率,使系统有着高效的降温效果。同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通过实测得出全年综合性能系数(GCOPA)达6.64,电能利用效率(PUE)低至1.23和水资源利用效率(WUE)为1.39来评价和验证该系统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推动数据中心蒸发冷却技术发展的同时,还为整个数据中心的节能减排做出贡献,在数据中心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 间接蒸发冷却 露点型间接蒸发冷却塔 全年综合性能系数(GCOPA) 二次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