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小玲 刘爽 +3 位作者 吴国祥 孟宪利 郭明 杨会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小细胞癌的组织起源、生物学特性以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多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方法对63例食管小细胞癌进行了广谱细胞角蛋白(CK)、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粒-A(CHr-A)、突触素(Syn)和CD56的检测... 目的:探讨食管小细胞癌的组织起源、生物学特性以及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多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方法对63例食管小细胞癌进行了广谱细胞角蛋白(CK)、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嗜铬粒-A(CHr-A)、突触素(Syn)和CD56的检测。结果:63例食管小细胞癌,光镜下分为单一型小细胞癌(28/63)和混合型小细胞癌(35/63)。CK、NSE、CHr-A、Syn和CD56的阳性率分别为41.3%、36.5%、90.5%、60.3%和50.8%。5种抗体在单一型小细胞癌和混合型小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P>0.05),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肿瘤体积、浸润深度、残端(+)和瘤栓及淋巴结转移,与组织学类型及有无神经内分泌表达无关。结论:食管小细胞癌为高恶度肿瘤,对神经源性特异性抗体表达有明显的亲和性;其组织来源尚难定论,本研究倾向于非神经上皮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小细胞癌 综合性免疫组化 上皮源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