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ODIS和CLDAS的综合干旱监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邢雅洁 沈润平 +5 位作者 黄安奇 梁宇靖 王云宇 谢昭颖 师春香 孙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404,共11页
传统的干旱监测指数主要考虑单一影响因子,往往无法全面综合反映干旱状况.基于MODIS数据和CLDAS数据,选取多个影响因子和能够直接反映干旱程度的干旱指数作为自变量,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为因变量,通过梯度提升机(GBM)机器学习算法建... 传统的干旱监测指数主要考虑单一影响因子,往往无法全面综合反映干旱状况.基于MODIS数据和CLDAS数据,选取多个影响因子和能够直接反映干旱程度的干旱指数作为自变量,以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为因变量,通过梯度提升机(GBM)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日尺度综合干旱监测模型,并以2015—2018年华北地区干旱为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监测结果与站点CI计算值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训练集和测试集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45和0.655,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33和0.082,综合干旱监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且模型监测与CI监测各月等级一致率均在65%以上,并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土壤相对湿度(RSM)相关系数分别为0.68和0.60,能较好地反映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状况.典型干旱情况监测表明,综合干旱监测模型综合考虑多种干旱影响因素,能较准确地识别出干旱的发生,表征综合干旱发生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DAS 综合干旱监测 梯度提升机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距离模型的综合干旱监测建模及在东北地区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艺源 姜海玲 +2 位作者 周星宇 李耀 陈光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6-722,共7页
综合大气-土壤-植被等因素,采用空间距离模型(SDM),结合条件降水指数(PCI)、能量指数(MEI)和条件植被指数(VCI)构建综合干旱监测模型,PCI,MEI,VCI分别表征大气降水亏缺、土壤水分盈缺和植被生长状况,其指标为综合干旱指数(CDI),并利用... 综合大气-土壤-植被等因素,采用空间距离模型(SDM),结合条件降水指数(PCI)、能量指数(MEI)和条件植被指数(VCI)构建综合干旱监测模型,PCI,MEI,VCI分别表征大气降水亏缺、土壤水分盈缺和植被生长状况,其指标为综合干旱指数(CDI),并利用粮食单产、作物受灾面积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对CDI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DI可反映农业、气象干旱信息,其与粮食单产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0.66(P<0.05),最高可达0.82(P<0.01);黑、吉、辽三省的CDI与作物受灾面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0.74和0.74,且通过了P<0.05的显著性检验;CDI与SPEI的相关系数绝对值为0.67~0.80(P<0.01).此外,基于CDI对东北地区2018年春夏连旱事件进行监测,结果与实际旱情切合,较好地反映了旱情的时空演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空间距离模型 综合干旱监测模型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适用性分析——以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魏杰 张鑫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85,89,共6页
通过对比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在各等级干旱统计结果、干旱过程描述能力、干旱空间分布特征、干旱年际变化以及与实际干旱情况对比的差异,分析了MCI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MCI与CI各等级干... 通过对比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与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在各等级干旱统计结果、干旱过程描述能力、干旱空间分布特征、干旱年际变化以及与实际干旱情况对比的差异,分析了MCI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MCI与CI各等级干旱月数与干旱频率的监测结果基本一致,但是MCI重旱与特旱的干旱月数稍多、干旱频率也略高;在描述干旱过程时,MCI在干旱发生阶段不合理跳跃次数相比CI大为减少;MCI与CI在干旱频率与干旱强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上无显著差异,而MCI发生干旱频率略高;在干旱年际变化上,MCI较CI干旱持续时间略长,干旱强度偏重;在实际发生干旱时,MCI与CI定义的干旱等级除个别站点干旱等级略有差异外,总体上一致性较好,都比较符合实际干旱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对比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I的新疆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阿迪拉·阿布都热合曼 昝梅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1,共6页
基于新疆92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9年逐日气温和降水数据,通过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分析新疆干旱过程及干旱强度,结果表明:(1)全疆年平均干旱日数在空间分布特征为:各地轻旱、中旱的年平均干旱日多数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少数分布在... 基于新疆92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9年逐日气温和降水数据,通过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分析新疆干旱过程及干旱强度,结果表明:(1)全疆年平均干旱日数在空间分布特征为:各地轻旱、中旱的年平均干旱日多数分布在研究区西北部,少数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重旱年平均干旱日数以昆仑山脉为轴线,自西向东呈递减趋势,北疆特旱年平均干旱日数大于南疆;(2)年平均干旱强度呈自东南向西北依次加重的分布特征,春、夏季区域间干旱强度空间差异较小,秋季区域间干旱强度差异性较大;(3)干旱强度与其影响范围时序变化特征趋向一致;通过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的时空分析,将新疆分成三个模态:第一模态南北疆成相反形式的分布特征,第二模态为东西部相反的分布特征,第三模态呈伊犁河谷偏湿的分布特征,且各模态干旱强度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综合监测指数(MCI) 干旱日数 干旱强度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 时空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