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综合收益的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物业开发研究
1
作者 陶思宇 赵悦 +3 位作者 冯涛 彭其渊 陈昕梅 罗雪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6-185,共10页
作为大型交通设施项目,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具有投资力度大、投资周期长及社会效应显著等特点,对枢纽进行合理的物业开发既可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亦可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投入,利于枢纽未来多元化发展。通过分析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物业业态... 作为大型交通设施项目,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具有投资力度大、投资周期长及社会效应显著等特点,对枢纽进行合理的物业开发既可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亦可吸引更多社会资本的投入,利于枢纽未来多元化发展。通过分析将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物业业态分为7类,分别是商业、办公、住宅、酒店、公共休闲服务、文化和绿化业态,根据每种业态的特点及其对应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数据的可获取性和有效性分别制定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的测算方法。建立以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综合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数学模型并设计考虑多方约束的计算方法,通过该模型可以得出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物业开发总体量及每种业态的组合配比,为我国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物业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 经济收益 社会效益 物业开发模型 土地价值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认知心理的综合客运枢纽导向标识系统详细设计
2
作者 彭飞 张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5-172,共8页
为探究综合客运枢纽导向标识系统设计方法,首先,在分析乘客引导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乘客与信息交互模型;其次,考虑标识版面信息展示能力和安装角度,建立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综合客运枢纽导向标识系统设计模型,提出启发... 为探究综合客运枢纽导向标识系统设计方法,首先,在分析乘客引导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乘客与信息交互模型;其次,考虑标识版面信息展示能力和安装角度,建立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综合客运枢纽导向标识系统设计模型,提出启发式算法求解模型,解决多个优化设计方案难以选择的难题;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枢纽换乘层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能够得出满足乘客引导需求且最经济的导向标识系统设计方案;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出通过减少乘客注意力干扰或降低客流拥挤度可减少标识和信息数量,且本文模型能够得出最优的引导信息字符尺寸。研究结果可为面向乘客友好的导向标识系统详细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客运枢纽 导向标识系统 详细设计 引导信息需求 认知心理 交互模型 启发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要点及编制指引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小辉 过秀成 +1 位作者 杜小川 邓润飞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15-120,共6页
在综合运输体系、城市化进程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对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形成、引导城市空间发展、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各类枢纽规划的管理机制,从综合客运枢纽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分析出发... 在综合运输体系、城市化进程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对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形成、引导城市空间发展、提高运输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各类枢纽规划的管理机制,从综合客运枢纽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分析出发,引出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的要点,提出在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和地市层面枢纽规划关注的主要问题和落脚点,重点研究了地市层面综合客运枢纽规划编制的主要框架和技术指引,并提出规划编制的相关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客运枢纽 布局规划 规划要点 编制指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衔接设施配置指标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过秀成 马超 +2 位作者 杨洁 李星 龚小林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24,共5页
文章界定了高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衔接设施,分析了高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转换特性,探讨集约一体化的交通衔接设施共享形式,建立交通衔接设施配置的主要指标及相应的规模需求匡算模型。
关键词 高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 交通衔接设施 配置指标 共享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客运枢纽内涵及属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小辉 过秀成 +1 位作者 杜小川 巩建国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82,共5页
在综合运输体系构建与发展时期,综合客运枢纽是综合客运体系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文章分析了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特征以及此背景下综合客运枢纽的发展历程及演变影响因素,剖析了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建设中概念界定的问题及内涵,提出了... 在综合运输体系构建与发展时期,综合客运枢纽是综合客运体系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文章分析了客运一体化发展的总体特征以及此背景下综合客运枢纽的发展历程及演变影响因素,剖析了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建设中概念界定的问题及内涵,提出了综合客运枢纽的概念释义,并从外部影响和内在要求两个方面分析了综合客运枢纽的属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一体化 综合客运枢纽 概念界定 属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客运枢纽旅客全过程流线优化模型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春平 毛保华 朱宇婷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9-164,186,共7页
随着旅客出行需求日益多样化,旅客对枢纽站服务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多种交通方式之间旅客合理换乘流线设计成为综合交通枢纽客流组织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引入全过程流线的概念,扩大枢纽流线优化的研究范围,将枢纽抽象为m×... 随着旅客出行需求日益多样化,旅客对枢纽站服务水平的要求逐渐提高,多种交通方式之间旅客合理换乘流线设计成为综合交通枢纽客流组织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引入全过程流线的概念,扩大枢纽流线优化的研究范围,将枢纽抽象为m×n的立体空间连通图,使得枢纽流线优化问题转化为图论问题.在对各节点进行二次拆分,优化节点费用的基础上,构造了旅客全过程流线优化模型.最后,选用某综合枢纽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增量配流法进行计算,得到该枢纽站的流线优化方案,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综合客运枢纽 全过程 旅客流线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客运枢纽静态导向标识系统评价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汤天培 徐勋倩 赵胜男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89-1395,共7页
针对综合客运枢纽静态导向标识系统评价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区间数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根据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从平面组成、信息内容、设置形式和系统组织四方面建立综合客运枢纽静态导向标识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建立评价... 针对综合客运枢纽静态导向标识系统评价的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区间数的综合评价方法。首先根据文献资料和专家咨询,从平面组成、信息内容、设置形式和系统组织四方面建立综合客运枢纽静态导向标识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建立评价指标的专家评判区间数与评语论域之间的模糊关系评价矩阵,利用区间数排序法确定各指标的评价等级,再利用区间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确定方案的评价等级,实现对方案的评价和内部指标的评价;最后,以南京南站为例,对其静态导向标识系统方案进行评价,测算得综合评判向量B=([0,0],[0.488,1.050],[0.527,1.119],[0.163,0.552],[0,0.084]),评价结果为"中等"。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可解决标识系统评价指标值存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从而提高评价结论的可靠性,为综合客运枢纽静态导向标识系统方案的设计和比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区间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综合客运枢纽 静态导向标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静态导向标志系统设计 被引量:8
8
作者 汤天培 马健霄 魏永平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2-86,共5页
通过分析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区组成和旅客流线组织,提出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区布局基本形式和内部旅客流线组织形式。以铁路车站旅客进站流线为例,分析旅客流线关键节点处的信息需求,对不同旅客流线在不同节点处的一般信息需求进行... 通过分析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区组成和旅客流线组织,提出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功能区布局基本形式和内部旅客流线组织形式。以铁路车站旅客进站流线为例,分析旅客流线关键节点处的信息需求,对不同旅客流线在不同节点处的一般信息需求进行归纳和总结。将静态导向标志系统分为四类,提出静态导向标志系统的设计原则。以南京南站铁路客运枢纽局部静态导向标志系统设计方案为例,验证研究成果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综合客运枢纽 静态导向标志系统 需求分析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综合客运枢纽等级分级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漆凯 张星臣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5期17-21,共5页
客运枢纽一般经历从单一式枢纽向综合客运枢纽的发展过程.本文重点研究综合客运枢纽等级分级的方法.首先给出了综合客运枢纽的概念;然后基于国内外既有的客运枢纽等级划分方法,提出了综合客运枢纽等级分级的原则以及具体方法,分级的方... 客运枢纽一般经历从单一式枢纽向综合客运枢纽的发展过程.本文重点研究综合客运枢纽等级分级的方法.首先给出了综合客运枢纽的概念;然后基于国内外既有的客运枢纽等级划分方法,提出了综合客运枢纽等级分级的原则以及具体方法,分级的方法主要从枢纽功能定位、能力、占地规模三个大方面考虑;接着给出了本文综合客运枢纽类别及等级分级的标准.最后以北京南站与规划中的新疆克拉玛依市迎宾路综合客运枢纽为例进行了分析,说明了等级分级标准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综合客运枢纽 功能定位 运输能力 占地规模 分级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客运枢纽内各方式协调调度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宗芳 王琳虹 贾洪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57,63,共6页
以乘客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以各种客运方式(地铁、轻轨和常规公交)的发车间隔为决策变量,以各方式的车辆配置及各方式间的运能匹配为约束条件,建立了综合客运枢纽内各方式协调的调度模型,利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以... 以乘客费用最小为优化目标,以各种客运方式(地铁、轻轨和常规公交)的发车间隔为决策变量,以各方式的车辆配置及各方式间的运能匹配为约束条件,建立了综合客运枢纽内各方式协调的调度模型,利用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对模型进行求解,并以北京市西直门综合客运枢纽为例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实施协调调度后乘客费用显著减少,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解决枢纽内各方式间的协调调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客运枢纽 协调调度 乘客费用 发车间隔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6
11
作者 杜彩军 张翼 陈建华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32,共6页
综合客运枢纽汇集多种交通方式,采用多样的运营管理模式,导致综合客运枢纽协同管理和信息服务不到位,滞后于基础设施的发展。围绕客运枢纽、站场,梳理各种交通方式信息系统发展现状,结合典型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建设调研,在分析综合客... 综合客运枢纽汇集多种交通方式,采用多样的运营管理模式,导致综合客运枢纽协同管理和信息服务不到位,滞后于基础设施的发展。围绕客运枢纽、站场,梳理各种交通方式信息系统发展现状,结合典型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建设调研,在分析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建设发展3种类型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即成立综合客运枢纽运营管理服务中心、统筹规划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总体架构、切实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发展、推进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融合,为我国综合客运枢纽信息系统集约化、智能化建设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客运枢纽 信息系统 公共信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层面综合客运枢纽分层布局鲁棒优化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婷婷 宋瑞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9-195,共7页
为提高国家层面综合客运枢纽的运行效率,充分分析枢纽等级和需求层次的对应关系,考虑城镇化发展阶段客运需求的不确定性,构建了基于有能力限制的层级选址模型和随机p-鲁棒(p为相对后悔值限定系数)的综合客运枢纽布局优化模型.设计免疫... 为提高国家层面综合客运枢纽的运行效率,充分分析枢纽等级和需求层次的对应关系,考虑城镇化发展阶段客运需求的不确定性,构建了基于有能力限制的层级选址模型和随机p-鲁棒(p为相对后悔值限定系数)的综合客运枢纽布局优化模型.设计免疫克隆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算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分层布局方法比非分层布局方法更优,当p小于分层随机优化模型所有情景中的最大相对后悔值时,分层鲁棒优化模型求解结果的鲁棒性比分层随机优化模型更强,设计的算法比优化软件CPLEX更高效,同时p的取值、枢纽覆盖范围和情景概率对枢纽布局方案产生较大影响.分层鲁棒优化模型能为国家层面综合客运枢纽布局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布局优化 层级选址模型 综合客运枢纽 鲁棒优化 免疫克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客运枢纽多方式协同信息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3
作者 周雪梅 胡静洁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74,共6页
综合客运枢纽是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节点,为加强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信息的协同共享,提高综合客运枢纽整体运营效率,通过分析综合客运枢纽用户需求和功能,构建综合客运枢纽多方式协同信息系统框架,从信息交换平台、运营监控子系统、多种... 综合客运枢纽是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节点,为加强枢纽内各种运输方式信息的协同共享,提高综合客运枢纽整体运营效率,通过分析综合客运枢纽用户需求和功能,构建综合客运枢纽多方式协同信息系统框架,从信息交换平台、运营监控子系统、多种交通方式协同调度子系统、综合信息服务子系统及协同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为实现综合客运枢纽无缝衔接、协同运营目标提供一体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客运枢纽 需求分析 信息协同 框架设计 信息交换 运营监控 综合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河堡综合客运枢纽换乘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方红 罗霞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93,共3页
沙河堡综合客运枢纽是以铁路新成都站为中心的大型交通枢纽,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功能定位和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根据区域人口总量和出行强度,确定客运需求量,并进行交通设施规模测算。对换乘设施布局,以提高旅客换乘... 沙河堡综合客运枢纽是以铁路新成都站为中心的大型交通枢纽,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功能定位和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根据区域人口总量和出行强度,确定客运需求量,并进行交通设施规模测算。对换乘设施布局,以提高旅客换乘满意度和有效组织交通为宗旨,进行具体实施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客运枢纽 换乘系统 交通需求 布局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客运枢纽导向标志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孔情情 李晔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86,共4页
完善的导向标志系统是解决综合客运枢纽导向问题的关键。对综合客运枢纽导向标志系统评价进行的研究,可以为客流导向标志系统的完善提供依据,进而改善综合客运枢纽的导向环境,缓解旅客寻路困难问题。首先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提出了点层、... 完善的导向标志系统是解决综合客运枢纽导向问题的关键。对综合客运枢纽导向标志系统评价进行的研究,可以为客流导向标志系统的完善提供依据,进而改善综合客运枢纽的导向环境,缓解旅客寻路困难问题。首先从使用者角度出发,提出了点层、线层和面层三个层次的以时间为主要标准进行量化的主观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总结了适合综合客运枢纽导向标志系统的各设计要素特征,并将其从点层、线层和面层展开,提出了客观评价的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客运枢纽 导向标志系统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综合客运枢纽换乘需求预测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霞 陈方红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8-52,共5页
在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设计中,科学的换乘需求预测至关重要。通过分析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关系和换乘需求预测结果形式,提出基于比较完善基础资料条件下的换乘需求预测方法——两大步骤法,并以成都沙河堡综合客运枢纽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 在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设计中,科学的换乘需求预测至关重要。通过分析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关系和换乘需求预测结果形式,提出基于比较完善基础资料条件下的换乘需求预测方法——两大步骤法,并以成都沙河堡综合客运枢纽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客运枢纽 换乘 需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型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俊山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73,共5页
研究目的:建设综合客运枢纽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高铁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高铁型综合客运枢纽的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公益与效益之间的平衡、铁路与地方之间的融合等问题。本文在总结高铁站枢纽的发展趋势及其对... 研究目的:建设综合客运枢纽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高铁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高铁型综合客运枢纽的建设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公益与效益之间的平衡、铁路与地方之间的融合等问题。本文在总结高铁站枢纽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进行探索和研究,力求创新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行有益的创新性实践。研究结论:(1)高铁站枢纽呈现出交通一体化、土地集约化、功能综合化的发展趋势;(2)高铁对沿线城市的发展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其给城市带来的"高铁红利"最终要靠高铁站枢纽建设来实现;(3)以"政策导向"为支撑,以"多方共赢"为目标,以"管理创新"为保障,创新性地进行高铁"全线统筹",是解决当前高铁站枢纽建设困境的有效方法;(4)本研究结论可为高铁站枢纽及类似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综合客运枢纽 发展趋势 影响 困境 创新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客运枢纽的离站换乘方式选择模型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丽英 苏云 朱玮根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30,共12页
针对综合客运枢纽内的换乘客流、城市交通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本文基于前景理论,在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决策指标的基础上,增加舒适度指标,通过引入舒适度量纲状态转换系数将舒适度指标转换为舒适成本;考虑交通拥堵这一不确定环境因素,分... 针对综合客运枢纽内的换乘客流、城市交通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本文基于前景理论,在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决策指标的基础上,增加舒适度指标,通过引入舒适度量纲状态转换系数将舒适度指标转换为舒适成本;考虑交通拥堵这一不确定环境因素,分别建立了拥堵状态和正常交通状态下各换乘方式的感知成本函数;结合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分别建立了多参考点下基于综合前景值的方式选择模型、综合参考点下前景理论和Logit模型的联合模型,并基于前景理论的综合前景值分析不同初始选择概率下乘客换乘方式选择策略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依据概率和加权原则设置的综合参考点由于兼顾了乘客收入类别因素,可将所有决策指标统一转化为与费用相对应的成本,结果更优且误差降低了7.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综合客运枢纽 前景理论 LOGIT模型 离站换乘 方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CML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脆弱性演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段晓红 许葭 唐静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6-191,共6页
为了揭示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脆弱性的发生和演化机理,从多线路互补耦合的视角出发,将复杂网络理论和节点影响力模型相结合,构建客运枢纽脆弱性网络模型。运用加权耦合映像格子模型模拟节点蓄意攻击下脆弱性在线路间的扩散过程和后果,识别... 为了揭示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脆弱性的发生和演化机理,从多线路互补耦合的视角出发,将复杂网络理论和节点影响力模型相结合,构建客运枢纽脆弱性网络模型。运用加权耦合映像格子模型模拟节点蓄意攻击下脆弱性在线路间的扩散过程和后果,识别关键线路并剖析脆弱性的演化路径,并以DZM交通枢纽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DZM交通枢纽脆弱性网络呈现“小世界”特性;S13、S2、142、980等线路是脆弱性预防和控制的关键线路。研究结果可为综合客运枢纽多线路协同管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客运枢纽 脆弱性 多重影响力模型 级联失效 演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次灰色评价法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换乘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成 何山 何林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9-92,共4页
在分析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特点和换乘常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多层次灰色评价法作为枢纽换乘评价方法。选取枢纽换乘协调性、换乘满意度、枢纽可持续发展性3个目标层指标,从而提高该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成都东客站综合交通枢... 在分析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特点和换乘常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多层次灰色评价法作为枢纽换乘评价方法。选取枢纽换乘协调性、换乘满意度、枢纽可持续发展性3个目标层指标,从而提高该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成都东客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例,探讨该评价方法和指标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换乘评价 多层次灰色评价法 城市综合客运枢纽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