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硬相间层状复杂岩体综合变形模量原位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彬 聂德新 +1 位作者 张勇 李树森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38-542,共5页
某拟建大型电站坝基岩体为一套河湖相沉积岩,包含了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等多种岩性岩体。不同岩体变形参数各异,常规变形试验只能获得单一岩性岩体的变形模量,而这种软硬相间层状复杂岩体的综合变形模量是与单一岩性岩体变形模量... 某拟建大型电站坝基岩体为一套河湖相沉积岩,包含了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等多种岩性岩体。不同岩体变形参数各异,常规变形试验只能获得单一岩性岩体的变形模量,而这种软硬相间层状复杂岩体的综合变形模量是与单一岩性岩体变形模量、岩层倾角、岩层厚度多个因素相关的,如何通过试验获得这种复杂组合岩体的综合变形模量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坝址区不同岩性所占的比例进行了详细的统计,获得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的厚度比为6:2.5:1.5,根据这一统计结果在坝轴线附近选择含有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三种岩体的大型变形试验区,将承压板尺寸设定为200cm×37cm,承压板就能同时覆盖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三种岩体,且将其厚度比确定为6:2.5:1.5。通过在承压板上施加大荷载(250余吨)将应力传至下部多层岩体,从而获得软硬相间层状复杂岩体的综合变形模量。试验结果表明坝基弱下风化岩体的综合变形模量可达到7.0GPa,已经满足筑坝的要求。通过原位试验成功地论证了坝基岩体综合变形模量量值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相间 层状岩体 综合变形模量 原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荷载方向效应的软硬相间层状岩体综合变形模量取值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洪福 刘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66-3076,共11页
基于整体受力特征,提出用综合变形模量来表征多层层状岩体的整体变形效应。通过工程实例,建立体现各项异性特性的软硬相间层状岩体综合变形模量理论模型。采用弹性力学分别推求受力方向平行、垂直以及与层面呈任意角度情况下多层层状岩... 基于整体受力特征,提出用综合变形模量来表征多层层状岩体的整体变形效应。通过工程实例,建立体现各项异性特性的软硬相间层状岩体综合变形模量理论模型。采用弹性力学分别推求受力方向平行、垂直以及与层面呈任意角度情况下多层层状岩体综合变形模量理论解,并检验理论解一致性。推导受力方向平行层面的综合泊松比理论解和受垂直层面剪应力作用的综合剪切模量理论解。室内分别建立层面倾角为0°、30°、60°、90°的软硬相间层状岩体地质模型,试验获得其综合变形模量。对比分析试验值和理论计算值,两者差别在4.20%~8.77%之间,验证理论解的正确性。从理论分析和试验角度,研究工程荷载方向效应对层状岩体变形特性的影响,丰富完善现有层状岩体力学参数研究理论和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岩体 荷载方向效应 理论模型 综合变形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坝地基综合变形模量计算的有限元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萍 刘德富 +1 位作者 张波 张立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65-68,73,共5页
用拱梁分载法进行拱坝应力分析时,需要合理确定各计算高程坝基岩体的变形模量和泊松比,但是坝基岩体通常是由各种不同岩性的岩石构成的,用其中任何一种岩性岩体的变形参数来代替或者对所有岩体变形参数进行简单的平均都是不合理的,因而... 用拱梁分载法进行拱坝应力分析时,需要合理确定各计算高程坝基岩体的变形模量和泊松比,但是坝基岩体通常是由各种不同岩性的岩石构成的,用其中任何一种岩性岩体的变形参数来代替或者对所有岩体变形参数进行简单的平均都是不合理的,因而正确评价坝基的综合变形模量对拱坝应力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给出了在最小二乘意义下,利用三维有限元计算拱坝坝基综合变形模量和泊松比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求解由多种不同岩性的岩体、断层以及软弱夹层等构成的复杂岩体结构等效的变形模量和泊松比,并与相关的理论解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来计算等效变形模量和泊松比是可行的。最后应用该方法对锦屏一级拱坝地基的综合变形模量和泊松比进行了计算,应用结果表明,在充分考虑各种地质构造和地基处理措施后,采用该方法计算的地基综合变形模量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变形模量 泊松比 有限元 最小二乘法 锦屏拱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演综合变形模量的改进目标函数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谷艳昌 谷水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4,37,共5页
优化反演方法在工程反演计算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的正演计算,对于单次正演计算规模较大的情况势必将耗费大量机时,导致效率非常低,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分析引起正演计算的根本原因,并从目标函数入手,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形式,完成了... 优化反演方法在工程反演计算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的正演计算,对于单次正演计算规模较大的情况势必将耗费大量机时,导致效率非常低,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分析引起正演计算的根本原因,并从目标函数入手,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形式,完成了改进形式计算求解推导,然后与传统遗传算法相结合,开发了综合变形模量的优化反演程序。将改进后的方法应用于小湾水电站工程,反演了施工期坝基综合变形模量。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方法,克服了传统遗传算法需要大量正演计算的固有瓶颈,极大地提高了反演计算效率,而且精度有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变形模量 优化反演 目标函数改进 改进遗传反演算法 小湾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拱坝浇筑后河床坝基综合变形模量取值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攀峰 崔长武 +1 位作者 陈奎 张绍成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21,共5页
在高拱坝整个施工周期中,坝基岩体经历了开挖、卸荷、固结灌浆、大坝浇筑、加载等过程,其工程特性也必然发生相应变化.高拱坝浇筑完成后,坝基岩体综合变形模量是大坝安全评价、反馈分析等相关研究的重要参数,但该参数往往无法通过现场... 在高拱坝整个施工周期中,坝基岩体经历了开挖、卸荷、固结灌浆、大坝浇筑、加载等过程,其工程特性也必然发生相应变化.高拱坝浇筑完成后,坝基岩体综合变形模量是大坝安全评价、反馈分析等相关研究的重要参数,但该参数往往无法通过现场试验获得.针对这一问题,以溪洛渡水电站高拱坝为例,在坝基岩体地质条件、变形试验资料、钻孔弹模以及坝基岩体变形模量Eo和纵波波速Vp相关关系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高拱坝施工完成后坝基综合变形模量取值的思路与方法.采用该方法研究得出溪洛渡高拱坝施工完成后河床坝基综合变形模量为11 ~ 14 MPa.基于该参数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到坝基岩体的变形值与监测成果基本一致,说明这种取值思路与方法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 大坝浇筑 坝基综合变形模量 变形模量取值 溪洛渡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岩综合变形模量对高拱坝坝体拉应力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博 苏岩 +2 位作者 董昊 赵力 王琪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0-132,共13页
拱坝基岩综合变形模量的选择对体型优化设计及应力复核极为重要,然而在经验取值、地应力、分期蓄水等多因素影响下,综合变形模量设计值与实际值通常存在一定的误差。为探究基岩综合变形模量对高拱坝应力的影响,分析拱坝体型对综合变形... 拱坝基岩综合变形模量的选择对体型优化设计及应力复核极为重要,然而在经验取值、地应力、分期蓄水等多因素影响下,综合变形模量设计值与实际值通常存在一定的误差。为探究基岩综合变形模量对高拱坝应力的影响,分析拱坝体型对综合变形模量的适应性,依托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拱坝,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了18个不同模型,分析了两岸坝肩及建基面以下基岩综合变形模量的范围及数值变化对坝体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两岸基岩综合变形模量一般程度的不对称性对坝体拉应力影响很小。当左右岸综合变形模量不对称范围为坝体高度,数值不对称比例达到40%以上时,对坝肩拉应力影响超过0.1 MPa,同时对坝底上游面与建基面交界处高拉应力区应力分布有较大影响;中下部相对上部的基岩综合变形模量对坝体应力在影响范围和数值上有更大程度的影响。两岸基岩综合变形模量增大,综合变形模量变化区域的坝肩拉应力增大,坝底上游面与建基面交界处拉应力减小;建基面以下基岩综合变形模量对坝体上游面与基岩交界处的拉应力值有较大程度影响。高拱坝选址及优化设计时应慎重考虑拱坝中下部基岩综合变形模量的选取,选址时拱坝两岸特别是上部基岩的综合变形模量可以具有一定程度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坝应力 基岩综合变形模量 不对称性 有限元分析方法 数值模拟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结构岩体的综合变形模量
7
作者 袁志君 陈昌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1-34,共4页
针对二滩水电站坝区岩体结构极不均一的特点,如何求取岩体的变形模量,本文提出了“细单元—变形等效”综合分析法,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为:首先按控制岩体变形特性的主要地质因素,即岩体完整性、节理面风化程度、节理性状等,进行细致的地质... 针对二滩水电站坝区岩体结构极不均一的特点,如何求取岩体的变形模量,本文提出了“细单元—变形等效”综合分析法,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为:首先按控制岩体变形特性的主要地质因素,即岩体完整性、节理面风化程度、节理性状等,进行细致的地质细单元划分,并以评价岩体变形特性的复合指标(RRDF)作为定量划分的根据;再按与各类细单元条件相似、RRDF类同的试验点成果值,采用计算式求得综合变形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变形模量 非均质结构 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岩性条件下岩体变形模量试验与取值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刚 陈强 +1 位作者 聂德新 赵其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48-51,共4页
对于岩性、岩相变化大的重力坝坝基,因其原位变形试验的岩体变形模量差异大,致使变形模量取值较困难。以某水电站坝基为研究对象,在现场对软硬相间岩层和单一岩性的岩体分别开展了综合岩性大型变形试验和自载式原位变形试验,其中综合岩... 对于岩性、岩相变化大的重力坝坝基,因其原位变形试验的岩体变形模量差异大,致使变形模量取值较困难。以某水电站坝基为研究对象,在现场对软硬相间岩层和单一岩性的岩体分别开展了综合岩性大型变形试验和自载式原位变形试验,其中综合岩性大型变形试验同时覆盖了砂岩、粉砂岩和泥质岩等各类岩体。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岩性大型试验的变形模量与所涵盖各类岩体的变形模量大小及所占比例有较强相关性;相同岩性岩体不同位置及不同岩层变形模量存在差异,在获取综合变形模量值时应尽量选取相同岩层且相近范围内的变形模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岩性大型变形试验 自载式变形试验 变形模量 综合变形模量 加权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采沉陷预计参数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58
9
作者 邹友峰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53-257,共5页
基于相似理论的基本原理 ,根据我国 1 2 0多个地表移动观测站的监测数据 ,导出了开采沉陷预计参数与岩体综合变形模量E、采深H和采厚M等因素之间的统计公式 ,即地表下沉系数 q、水平移动系数b、主要影响角正切tanβ和拐点偏移距与采深... 基于相似理论的基本原理 ,根据我国 1 2 0多个地表移动观测站的监测数据 ,导出了开采沉陷预计参数与岩体综合变形模量E、采深H和采厚M等因素之间的统计公式 ,即地表下沉系数 q、水平移动系数b、主要影响角正切tanβ和拐点偏移距与采深的比值S0 /H与相似准则E/Em 和 ρH2 ( 1 0 0MEm)之间呈线性关系 .研究表明 :岩体的综合变形模量对开采沉陷预计参数的影响显著 ,采深主要影响拐点偏移距 ,对其它预计参数的影响甚微 ,而采厚对所有预计参数的影响都很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预计参数 岩体综合变形模量 地表移动 采深 拐点偏移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的环刚度分析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杨建明 陈建中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6-39,共4页
通过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的环刚度、管刚度、刚度等级概念进行分析,明确了环刚度的内涵是管道在外载作用下抵抗变形的一种能力,管刚度与环刚度并不是同一个概念,而刚度等级是管材初始特定环刚度的级别。由环刚度的相关概念分析了... 通过对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的环刚度、管刚度、刚度等级概念进行分析,明确了环刚度的内涵是管道在外载作用下抵抗变形的一种能力,管刚度与环刚度并不是同一个概念,而刚度等级是管材初始特定环刚度的级别。由环刚度的相关概念分析了环刚度设计与测试的基本方法,并根据设计规范的要求对实际工程中所需要的刚度等级从变形和稳定性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确定刚度等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及其与埋设条件之间的关系。对正确理解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的环刚度以及环刚度的设计、测试及选择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 环刚度 管刚度 刚度等级 综合变形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