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的建议
1
作者 冯安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7,共5页
随着我国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特别是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如何保障我国矿产资源供应从而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聚焦能源矿产、大宗矿产、战略新兴矿产的... 随着我国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特别是战略性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如何保障我国矿产资源供应从而促进矿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聚焦能源矿产、大宗矿产、战略新兴矿产的增储上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作为矿产资源供应的重要手段也愈发受到重视。本文首先界定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内涵;其次,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评价、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智能化发展等方面简评了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取得的巨大进展;再次,探讨了当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存在的问题,如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评价不到位,现行优惠政策评价指标、评价程序和政策实施主体不明确,认定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奖励的技术要求高等,并据此讨论了加强矿产综合利用评价的合理性和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构建体系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平台、加强矿业大数据人机智能的研究、建立分阶段多维度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技术体系、研究矿产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边界等方面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评价 矿业大数据 战略性矿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水城地区煤矸石中微量元素综合利用评价 被引量:17
2
作者 丁伟 黄智龙 +1 位作者 周家喜 谷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2-508,共7页
煤矸石中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其中很多元素都具有综合利用潜力,如在高镓矸石中,微量元素Ga含量可达到工业利用品位。矸石中也富含一些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量元素,这有利于利用煤矸石制作肥料和矸石山的复垦,但矸石中有些微量重金属元素含... 煤矸石中富含各种微量元素,其中很多元素都具有综合利用潜力,如在高镓矸石中,微量元素Ga含量可达到工业利用品位。矸石中也富含一些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量元素,这有利于利用煤矸石制作肥料和矸石山的复垦,但矸石中有些微量重金属元素含量过高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更深入的查明煤矸石中微量元素的利用潜力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选择重要产煤区水城为研究区域,对多个煤矿的煤矸石开展综合利用研究工作,采用ICP-MS对煤矸石中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并对煤矸石微量元素利用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分析,认为Ag、Co、Ga、Zr、Nb和Sc等6种微量元素有较大综合利用潜力,矸石中富含Cu、Zn、Co和Mo4种对植物生长有益的微量元素,但矸石中的Cu、Ni、Zn和Cr含量是对照背景值的2~3倍,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微量元素 综合利用评价 贵州水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客观耦合的区域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评价 被引量:18
3
作者 罗勇 王乐志 +2 位作者 傅春 胡闽 李彭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0-84,共5页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体系。从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科技5个维度对江西省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7...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体系。从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科技5个维度对江西省的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7年间,江西省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整体处于良好状态,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反映出该区域的水资源可持续性在逐步增强;分项评价结果中,资源条件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社会发展整体呈波动状态,经济系统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整体呈下降趋势,科技水平整体呈先上升后稳定的状态。基于评价结果,提出了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相应建议,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益提供参考,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综合利用评价 层次分析法 熵值法 主客观耦合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评价模型构建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1
4
作者 耿珊珊 陶红兵 谢舒 《中国医院管理》 2012年第5期21-23,共3页
床位利用是综合医院资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床位资源的利用存在着利用不足或过度的难题,合理、有效的床位利用效率评价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综合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评价模型进行分析与总结,并... 床位利用是综合医院资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床位资源的利用存在着利用不足或过度的难题,合理、有效的床位利用效率评价模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分析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综合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评价模型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医院住院床位资源利用评价模型的初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镇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以北京市公议庄村为例
5
作者 夏菁 夏方舟 严金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690-20693,共4页
[目的]建立满足村镇生产、生活、管理所需的村镇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加入公众参与模块,体现公众意愿,为村镇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提供依据,为合理利用村镇土地,农民生活、生产选址提供依据。[方法]将村镇土地从农用地、建... [目的]建立满足村镇生产、生活、管理所需的村镇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加入公众参与模块,体现公众意愿,为村镇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提供依据,为合理利用村镇土地,农民生活、生产选址提供依据。[方法]将村镇土地从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3大类分别对土地的生产力适宜性、居住适宜性、经济可行性、生态安全性着手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涉及农民公众意愿相关的指标基于入户调查问卷了解公众意愿,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层次分析法、调查分析与专家打分相结合法等手段对每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北京市公议庄村的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最适宜土地类与当地的实际相符合。[结论]在村镇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可逐步使公众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使评价结果既具有科学性,同时也符合公众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 村镇土地利用综合评价 公众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园覆盖绿肥综合开发利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志平 杨丽萍 杨春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93-2299,共7页
为有效筛选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高的胶园覆盖绿肥,研究了13种绿肥的养分特性及饲用营养价值;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结合绿肥覆盖效果、产量,综合评价了绿肥的开发利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3种胶园覆盖绿肥具有粗蛋白含量和钙含量高,氮、... 为有效筛选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高的胶园覆盖绿肥,研究了13种绿肥的养分特性及饲用营养价值;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结合绿肥覆盖效果、产量,综合评价了绿肥的开发利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3种胶园覆盖绿肥具有粗蛋白含量和钙含量高,氮、钾养分充足以及微量元素丰富等特点;粗蛋白含量平均16.53%,变幅为12.30%~23.78%;Ca含量平均9.61 g/kg,范围为6.96~14.98 g/kg。草本和藤本绿肥的营养、饲用价值、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高于灌木、亚灌木绿肥,灌木、亚灌木绿肥的经济产量高于草本和藤本绿肥。绿肥筛选可考虑灌木、亚灌木与草本、藤本相结合,以提高覆盖效果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了13种绿肥的开发利用价值,兼顾产量、覆盖效果,初步得出距瓣豆、卵叶山蚂蝗2种绿肥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良好的地面覆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园 覆盖绿肥 养分含量 饲用营养 覆盖效果 开发利用价值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能源消费全环节工业余热资源应用潜力评估方法
7
作者 许思涵 王瑞林 洪慧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52-759,共8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推动我国工业余热资源充分利用具备重要意义。工业余热资源自身分布广泛、载体多样、温度变化范围广等特点对其有效利用形成限制。如何针对诸多广泛分布的余热资源进行合理分类,并综合多种因素,对余热资源... 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推动我国工业余热资源充分利用具备重要意义。工业余热资源自身分布广泛、载体多样、温度变化范围广等特点对其有效利用形成限制。如何针对诸多广泛分布的余热资源进行合理分类,并综合多种因素,对余热资源的利用进行合适的综合评价,是实现余热有序高效利用的重要前提。考虑余热资源高于环境温度所蕴含的内能利用潜力和高于环境压力所蕴含的势能利用潜力,构建了由“温度㶲”和“压力㶲”组成的余热资源二维坐标系分类方法。相较当前基于温度或压力的单一热力学参数的余热资源分类,充分揭示了不同载热质、不同相态的余热资源潜力差异。将各类典型工业余热资源归纳于本分类坐标系,结果显示各类余热资源在50~400 kJ/kg“温度㶲”和100~300 kJ/kg的“压力㶲”范围内广泛分布,大多数余热资源的“温度㶲”和“压力㶲”呈现正相关关系,为其后续利用提供指导。在余热利用综合评价方面,基于经济㶲的概念,考虑不同余热利用技术产出的电、冷、热能量形式差异,考虑经济性、能效以及碳减排收益,构建了余热利用的综合评价因子式。余热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显示,有机朗肯、吸收式热泵等聚焦热能利用的余热利用技术综合评价因子随“温度㶲”提升而提升;同时“压力㶲”数值提升也会显著提升聚焦势能利用的余压透平等利用技术的综合评价因子数值。跨区域的余热利用综合评价比较结果显示,聚焦于电能输出的余热利用技术综合评价因子数值基本不受区域影响,带来的碳收益约占总收益的50%;而聚焦于热能输出的热泵技术则因运行时长和功热的不等价性,综合评价因子数值在不同区域间有明显差别,相应碳收益占比在2~24%间波动,呈现一定的区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资源潜力评估 余热利用综合评价因子 区域性 碳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